待業日記 Day 1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莫忘初衷

偶然在手機裡看到一條"十四歲少女墜樓亡" 的新聞,新聞內容說的就是女孩達不到父母親在學業上的要求,進而選擇以自殺的方式,離開了這個讓她備感壓力的世界,並在遺書上載明"若有來生,我們不再相見"。

望兒女成龍鳳,期待他們青出於藍勝於藍的表現,似乎是每對父母都樂於見到的。因此,過多的父母努力將小孩導向認知的成功道路,不惜軟硬兼施,更甚者,是逼迫小孩完成父母未完的夢想。我不禁想問,這究竟是你的人生,還是孩子的人生。

我記得我在國三升學那一年,選擇了唸職校。在我的家族裡,女孩們唸的全都是一般高中,這對我的家族來說,可說是開了先河。我問我爸的想法,他告訴我,你喜歡就好。或許是我本就沒親姊的天資聰穎,亦或是我爸更瞭解我不愛受體制所規範。但對我而言,是我爸明白這將會是我自己的人生路,每條路總是要自己走過,才能體會箇中滋味。所以他選擇給我選擇。

我也是我家那個最早成家,最早生子的孩子。兩三年前,我開著車載我媽及兒女,媽開口道:「沒想到那個書唸的普通的女兒,現在已經不需她擔心,有自己的家庭,不錯的工作跟一雙健康的兒女。」。是啊!我雖不是大富大貴,但人生路每一步也走的踏實安穩。是你們給我選擇的權利,當你們內心擔憂仍相信我會做出合適的決定,即使方向迷失,你們也能成為燈塔帶我找回回家之路。

現在,我跟先生的育兒理念一致,成績一向不是我們優先考量,生活常規才是。我們鼓勵小孩多方嘗試,給機會碰撞。興許,能找出小孩覺得可勝任且富有成就感的那一塊。

最後,我想說的是,每對父母在妻子懷胎十月時,想的都是期望小孩健康平安的長大。所以,請記得你們最初的盼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米的沙龍
2會員
32內容數
記錄生活的想法,發表生活的感觸,和同為為生活努力的平凡人,一同分享。
阿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19
有一種磁場叫做你不得眼緣。可惜人生無法回頭,總要等離開了才知道舊愛最美。
2023/07/19
有一種磁場叫做你不得眼緣。可惜人生無法回頭,總要等離開了才知道舊愛最美。
2023/05/26
跟先生聊起現任公司的文化有多保守; 同部門的資深同事講話有多不屑; 規章制度有多不合時宜, 被主管喜歡也是種罪。 對公司抱怨一堆,批評一堆,轉念想想,其實一切都沒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我怎麼會在這。
2023/05/26
跟先生聊起現任公司的文化有多保守; 同部門的資深同事講話有多不屑; 規章制度有多不合時宜, 被主管喜歡也是種罪。 對公司抱怨一堆,批評一堆,轉念想想,其實一切都沒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我怎麼會在這。
2022/05/20
在他的鐵血教育下,每次被罵的狗血淋頭,自己就能帶著這份羞恥強化記憶,下回你就會牢牢記著這項工作如何被電,避免自己再被釘到。
2022/05/20
在他的鐵血教育下,每次被罵的狗血淋頭,自己就能帶著這份羞恥強化記憶,下回你就會牢牢記著這項工作如何被電,避免自己再被釘到。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晚餐時間,孩子們聊起學校的事。 「學姊的學校有人墜樓耶!」妹妹說。 「難怪我看到有人限動『寫一路好走』『提早畢業真好』。」哥哥回應著。 我心頭一驚。 「國三?你們認識的?」 「嗯~國三,但不知道認不認識。」哥哥語氣淡定。 「你們功課壓力會有這麼大嗎?會覺得像這樣畢業很好嗎?」我有點擔心。
Thumbnail
晚餐時間,孩子們聊起學校的事。 「學姊的學校有人墜樓耶!」妹妹說。 「難怪我看到有人限動『寫一路好走』『提早畢業真好』。」哥哥回應著。 我心頭一驚。 「國三?你們認識的?」 「嗯~國三,但不知道認不認識。」哥哥語氣淡定。 「你們功課壓力會有這麼大嗎?會覺得像這樣畢業很好嗎?」我有點擔心。
Thumbnail
為何偏偏我得經歷這麼多苦難? 年輕的女孩來到心家,五官稚氣純淨,卻一點也沒有年輕人的活力。 許多沈重的愁苦、無力改變、無奈、家庭的責任,一層層的在她身上,無法負擔的。 一開始,她是為了身體、情緒已經無法招架,夜晚會流淚、情緒已到臨界點,發現自己無法承擔,被學員介紹來處理釋放。 一點一點地聆聽,慢
Thumbnail
為何偏偏我得經歷這麼多苦難? 年輕的女孩來到心家,五官稚氣純淨,卻一點也沒有年輕人的活力。 許多沈重的愁苦、無力改變、無奈、家庭的責任,一層層的在她身上,無法負擔的。 一開始,她是為了身體、情緒已經無法招架,夜晚會流淚、情緒已到臨界點,發現自己無法承擔,被學員介紹來處理釋放。 一點一點地聆聽,慢
Thumbnail
很美妙的,妳的上一篇日記,帶我也走回國中升高中的那年暑假⋯ 考完了,無所事事,因為媽媽不會管我唸書了,卻不準我出去跟朋友們玩,覺得我的朋友都很無聊,我爸的朋友也常被我媽嫌棄⋯⋯哈! 記得我討厭家很整齊嗎? 因為我,討厭有錢討厭整齊,現在回過頭想,只是想要爸爸媽媽常在家⋯
Thumbnail
很美妙的,妳的上一篇日記,帶我也走回國中升高中的那年暑假⋯ 考完了,無所事事,因為媽媽不會管我唸書了,卻不準我出去跟朋友們玩,覺得我的朋友都很無聊,我爸的朋友也常被我媽嫌棄⋯⋯哈! 記得我討厭家很整齊嗎? 因為我,討厭有錢討厭整齊,現在回過頭想,只是想要爸爸媽媽常在家⋯
Thumbnail
最近連續發生女大學生、政治人物墜樓自殺案件,每次看到這種新聞,不免想到我的小妹。 未料,養母幾年後又生了個小妹妹,坐月子期間,小妹曾被送回我們家短暫照顧一段時間。養母一度做小生意營生,小妹從國小開始就是好幫手,左鄰右舍無不稱讚她好勤勞。
Thumbnail
最近連續發生女大學生、政治人物墜樓自殺案件,每次看到這種新聞,不免想到我的小妹。 未料,養母幾年後又生了個小妹妹,坐月子期間,小妹曾被送回我們家短暫照顧一段時間。養母一度做小生意營生,小妹從國小開始就是好幫手,左鄰右舍無不稱讚她好勤勞。
Thumbnail
從我三歲有記憶以來 我知道自己一直都不屬於那種特別討喜的孩子 說長處沒有,說優點也沒有,論儀表也毫無可取之處 我就是一個平凡到不行的小孩
Thumbnail
從我三歲有記憶以來 我知道自己一直都不屬於那種特別討喜的孩子 說長處沒有,說優點也沒有,論儀表也毫無可取之處 我就是一個平凡到不行的小孩
Thumbnail
生命的脆弱就像綿綿細雨無聲的落下,接著又回到大自然中無聲無息的存在著,它滋養了一草一花一木,也才讓這原來看似理所當然的一路風景,盡收在我們的心底|致青春,摯友誼,致彼岸,16歲的妳。
Thumbnail
生命的脆弱就像綿綿細雨無聲的落下,接著又回到大自然中無聲無息的存在著,它滋養了一草一花一木,也才讓這原來看似理所當然的一路風景,盡收在我們的心底|致青春,摯友誼,致彼岸,16歲的妳。
Thumbnail
這種狀況,孩子是無力處理的,他們只能接受,因此唯有父母才有辦法改變…,父母知道可能後果,或者看到可能後果,或許才會去省思自己的作為吧?像小女孩的遺書,我相信就會給父母很大的刺激…最少也要讓他們看看公視改編的電影…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是活生生的獨立個體,不是你能隨意揘塑的東西,你應該要做的
Thumbnail
這種狀況,孩子是無力處理的,他們只能接受,因此唯有父母才有辦法改變…,父母知道可能後果,或者看到可能後果,或許才會去省思自己的作為吧?像小女孩的遺書,我相信就會給父母很大的刺激…最少也要讓他們看看公視改編的電影…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是活生生的獨立個體,不是你能隨意揘塑的東西,你應該要做的
Thumbnail
相信有很多人在長大以後,都有這樣的想法。在小學的時候,想自己快點12歲;到了中學,希望自己能快點18歲;到了18歲,又希望趕快21歲。日子就這樣,在努力和等待中,一直到了21歲。 在我們還小的時候,希望自己能趕快長大,我們嚮往大人的生活。可是,往往在長大以後,才發現大人過的日子不好玩。 確實,長大
Thumbnail
相信有很多人在長大以後,都有這樣的想法。在小學的時候,想自己快點12歲;到了中學,希望自己能快點18歲;到了18歲,又希望趕快21歲。日子就這樣,在努力和等待中,一直到了21歲。 在我們還小的時候,希望自己能趕快長大,我們嚮往大人的生活。可是,往往在長大以後,才發現大人過的日子不好玩。 確實,長大
Thumbnail
孩子要的快樂和父母因「愛」而想給的完全不同。 父母可不可以不要認為孩子想走自己的路,就是不愛父母。 父母可不可以不要擔心,因為父母的擔心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傷心,一種必須感謝的傷心。 父母可不可以不要把「愛」當作一切莫名期許的藉口,因為孩子已經痛苦到沒有辦法感謝這種愛。
Thumbnail
孩子要的快樂和父母因「愛」而想給的完全不同。 父母可不可以不要認為孩子想走自己的路,就是不愛父母。 父母可不可以不要擔心,因為父母的擔心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傷心,一種必須感謝的傷心。 父母可不可以不要把「愛」當作一切莫名期許的藉口,因為孩子已經痛苦到沒有辦法感謝這種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