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專訪|金馬 2021|「新型態的家庭,來自 DNA 的重新組裝」──專訪《瀑布》賈靜雯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由鍾孟宏導演執導的劇情片《瀑布》,描述一對母女在疫情期間經歷的環境與內在轉變。紛紛入圍金馬影后的雙女主角賈靜雯與王淨的對手戲讓影迷萬分期待。本次《釀電影》很開心邀請到賈靜雯,來與我們分享戲裡戲外對於母親角色和家庭價值的思索。
關於自己飾演的角色,賈靜雯說:「我覺得品文(劇中母親角色)是一個會出現在你身邊、在日常生活中就可見的一個女人。」她既平淡卻又充滿衝擊,慣於背負許多責任,有那一份想要事事完美的期望,卻又一再面對人生內外在的急轉直下:「就像片名『瀑布』那樣一波接一波,時而又恢復平靜。」
這樣的一位女人,似乎可以擁有千百種面孔,而導演卻在找特定的元素。「導演說,當初找我飾演品文,是看見我跟角色很像的一個特質:『優雅』。導演也很擅長把演員與角色的特質融合,所有關於品文的訊息都已經在劇本裡面了,我所要做的就是去跟她的狀態接近。」
在與鍾孟宏合作方面,賈靜雯分享道,只要跟著劇本走,導演對於演員的角色詮釋選擇幾乎完全不干涉也不給多餘的指示:「他(鍾)都會說:『我比較喜歡你們的直覺。』」不過要在鏡頭下展現精準的直覺,許多跟角色相處的時間是至關重要的。
為了進入品文的角色,賈靜雯做了一個有趣的嘗試:在開拍前搬出去自己住。「品文是孤單的,我想感受到那種孤單,但是跟家人一起太溫暖、太舒適圈了,我就覺得必須離開。」現在看來,賈靜雯覺得當時體驗一個人的狀態在表演上是很大的幫助,而她即使下戲了,到現在還是會想到當時體驗到的孤獨世界:「那種情感很生活,其實離我們都好近,隨時就有可能進去。」
戲中原在外商公司當主管的品文,因為生命逐漸發生的小小崩落,出現思覺失調的症狀,雖然此症狀在現代社會中並不罕見,但為了以最真實的方式走進劇本中的病友日常,導演也安排了讓演員在病院觀察的機會。「在那待一整天之後,好像從一個奇幻的星球回到地球。」賈靜雯這樣形容那次的經驗。接著,她微微瞇起眼,如同再次回到當下一般細細地描述當時所見。
「乍看之下,你會覺得他們沒什麼不同,甚至,你會覺得他們很誠懇。但是再看近一點、看久一點,你發現他們的眼神不是平常人那樣,可能吃藥的關係,眼神總有一種空洞,還有長期服藥引起的皮膚浮腫。」其中一位病友特別留存在她的記憶中:「她是一個很優雅的外省老太太,年輕時在美商公司上班,頭髮梳得漂亮,人也好禮貌,我不禁想,這些發病的契機,有時真的無跡可尋。」這些觀察與心情在賈靜雯飾演品文的過程中,都用內收的方式展現在角色的行動裡。「無跡可尋」正是思覺失調可怕的地方,致病的緣由總是那些找不到的、連親近的家人都難以發現的蛛絲馬跡。
這當然也肇因於現代人在家庭中的疏離。片中品文與女兒的互動,很寫實地拉出了一種相愛相殺的距離,而這一部分也歸功於導演所做的一個決定。「在導演要求下,我跟王淨在開拍之前從來沒有見過面,因為劇本是順拍,第一場戲(也就是兩人第一次見面)就差不多是開場後不久,關係還很僵持的時候。」在導演的刻意安排下,母女關係的矛盾並不是刻意排演的戲劇性張力,而更是兩個陌生人正試圖以憋腳的方式互相接近,卻又因為疫情被困在同一個屋簷下,導致過程中沒有喘息空間。
是到拍攝後期,她與王淨兩人才逐漸開始有機會多相處。「有一場戲我自己很喜歡,是在公園拍的一顆長鏡頭。那時戲裡品文正在逐漸變好,也跟女兒突破溝通的障礙;戲外我們也終於可以暢聊,聊一些感情觀、養身話題。」
賈靜雯此刻提到的那場戲,是戲中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品文發病後,女兒轉為照顧者,被迫一夕之間長大,孤獨地扛起一個家庭的運作,而這場戲中,我們可以感覺到作為母親、或單純家庭中另一個成員的品文逐漸回來,要「歸隊」了。有趣的是,在導演從友人那聽見、啟發這部電影的原始事件中,母親與女兒的角色是對調的,但導演將患上思覺失調的角色轉為母親,似乎也在對描繪當代家庭的型態做更多嘗試。
當我們談到家庭型態的轉變時,賈靜雯說:「我常跟我先生討論,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最直接、最親密卻也傷你最深的就是由『愛』出發的情感勒索。」對她來說,這是她長大的過程中亞洲家庭的傳統,但是:「 我覺得現在已經跟上一代不一樣了,不再是這麼沒有自我,家人之間釋放的空間越來越多,變得比較溫暖。」而對於傳統,卻也不是要完全拋棄。「有些傳統的約束不是壞事,原生家庭給予的記憶,可以自己分辨要什麼不要什麼,就像是 DNA 重新組裝。」
這份在傳統的家庭觀念與結構中常常成為枷鎖的「愛」,在《瀑布》劇本中則成為品文逐漸康復的力量。「會讓你改變的是愛,而這個『愛』,是要先愛自己,才能愛身邊的人。」
回到自己的生活中,賈靜雯也想到自己與戲中的王淨年齡相仿的大女兒梧桐妹。「收到劇本的時候我就有跟她一起讀,我也很期待進電影院跟她一起看這部片。」除了日常以外,飾演了品文這個角色之後,也讓她不禁產生很多媽媽的內心小劇場:「如果有一天我怎麼了,我女兒會怎麼面對?」
《瀑布》以極端逼近現實生活的方式,對日常生活景象中的洶湧與變數進行深深的凝視,片中一句女兒的尖銳台詞特別引人思索:「他(由李李仁飾演,與母親離異另組家庭的父親)不過是一個提供精子的男人。」但與其說是要挑戰傳統家庭價值,不如說是在探索現代人之間的親情裡面更豐富的樣貌,與個人內心因而產生的複雜歷程。而賈靜雯呈現的品文,既是優雅的存在,又是在變故中真切感到無助的平凡靈魂,細緻地承接了這普世甜蜜又沈重的主題。《瀑布》即將上映,她將很快地在大銀幕上帶領觀眾進入親情與生命黑暗、溫柔的河流。
採訪、撰稿:于念平
攝影:ioauue
劇照提供:華映娛樂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四樓的天堂》劇本現身的時機,處於謝盈萱的職業倦怠期,多虧這個故事的核心命題就是「療癒」,在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的恰當時刻,冥冥中牽引著她與她的緣分。導演陳芯宜與謝盈萱之間的默契不言而喻,暗暗流動著信賴、欣賞、尊敬以及惺惺相惜。
香港導演祝紫嫣這次偕同攝影夥伴來到高雄,自編自導,甚至自己主演女主角,帶來了《凪》,拍著男孩遇見女孩的寧靜海邊,潛藏著始自那年夏天迄今無法了卻的心事。「我們就在自己的小世界裡,過我們想要的生活。」──直到這份終將會被打破的寧靜到來,「會不會大世界沒有我們想像的大?小世界也沒有那麼小?」
上個月初,《釀電影》邀請陸夏和主編在 FB 專頁上進行了一場直播對談,事前溝通我們就發現,陸夏準備了讓人讚嘆的超豐富筆記;那天活動聊得十分順利,還有點意猶未盡,於是我們邀請陸夏把當天的筆記整理得更完整、詳盡,遂有了這篇線上深度專訪,帶大家認識這位即將被台灣觀眾大發現的新人女孩。
黃開璟說紀錄片的魅力也正是在於「站在鏡頭後面,你可以放下原有的觀點,重新去看待一些事物,幫助你去拓展自己的視野,去聽見別人的聲音」。正如同她在 Cling 和小畢的婚姻中,省思自己在過去那段感情中的不成熟之處。黃開璟導演也透露,目前《幸福無公式》的長片版正在剪輯中,大家可以好好期待這部片的上映。
「就像是跳探戈。不要太過接近、也不要離得太遠,要在適切的距離。」陪伴成為紀錄片核心的目的,而影片則更像是交朋友的過程中,剛好得到的產物。從最一開始的訪談到後面更深度的認識,成為無聲的陪伴角色,讓被攝者可以自然而然地說出心裡的話,也絕對不去糾正或提醒對方是不是說了什麼不妥的內容。
對新北市紀錄片獎來說,黃胤毓並不算是新人,17、19年分別以《綠色牢籠》與《神之高原》獲獎。17年參賽時,正處於《綠色牢籠》跟拍中期,基本的剪接素材都具備了,但導演想在片中以類劇情片的方式重現歷史,卻苦於遲遲籌不到經費。「對我們製作長片而言,這樣的補助還是很需要的,有點像是中間加入的活水。」導演笑說
《四樓的天堂》劇本現身的時機,處於謝盈萱的職業倦怠期,多虧這個故事的核心命題就是「療癒」,在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的恰當時刻,冥冥中牽引著她與她的緣分。導演陳芯宜與謝盈萱之間的默契不言而喻,暗暗流動著信賴、欣賞、尊敬以及惺惺相惜。
香港導演祝紫嫣這次偕同攝影夥伴來到高雄,自編自導,甚至自己主演女主角,帶來了《凪》,拍著男孩遇見女孩的寧靜海邊,潛藏著始自那年夏天迄今無法了卻的心事。「我們就在自己的小世界裡,過我們想要的生活。」──直到這份終將會被打破的寧靜到來,「會不會大世界沒有我們想像的大?小世界也沒有那麼小?」
上個月初,《釀電影》邀請陸夏和主編在 FB 專頁上進行了一場直播對談,事前溝通我們就發現,陸夏準備了讓人讚嘆的超豐富筆記;那天活動聊得十分順利,還有點意猶未盡,於是我們邀請陸夏把當天的筆記整理得更完整、詳盡,遂有了這篇線上深度專訪,帶大家認識這位即將被台灣觀眾大發現的新人女孩。
黃開璟說紀錄片的魅力也正是在於「站在鏡頭後面,你可以放下原有的觀點,重新去看待一些事物,幫助你去拓展自己的視野,去聽見別人的聲音」。正如同她在 Cling 和小畢的婚姻中,省思自己在過去那段感情中的不成熟之處。黃開璟導演也透露,目前《幸福無公式》的長片版正在剪輯中,大家可以好好期待這部片的上映。
「就像是跳探戈。不要太過接近、也不要離得太遠,要在適切的距離。」陪伴成為紀錄片核心的目的,而影片則更像是交朋友的過程中,剛好得到的產物。從最一開始的訪談到後面更深度的認識,成為無聲的陪伴角色,讓被攝者可以自然而然地說出心裡的話,也絕對不去糾正或提醒對方是不是說了什麼不妥的內容。
對新北市紀錄片獎來說,黃胤毓並不算是新人,17、19年分別以《綠色牢籠》與《神之高原》獲獎。17年參賽時,正處於《綠色牢籠》跟拍中期,基本的剪接素材都具備了,但導演想在片中以類劇情片的方式重現歷史,卻苦於遲遲籌不到經費。「對我們製作長片而言,這樣的補助還是很需要的,有點像是中間加入的活水。」導演笑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編按)本屆 2024 臺中國際動畫影展「焦點影人」單元,特別安排法國動畫導演波赫士.勒培(Boris Labbé)的專題,放映八部跨越十五年創作生涯的短片作品。《釀電影》也獨家跨洋專訪波赫士.勒培,從創作的初衷、思考的流程、心目中的觀眾樣貌,到面對最新穎的 AI 技術的思考,深入淺出地進行了探討
Thumbnail
走過《小雁與吳愛麗》這趟深深鑽入家暴受害者心理的旅程,林書宇表示最大的收獲就是體認到:每個受害者面對加害者的情感都不一樣,並且很多矛盾的狀態是沒經歷過類似創傷、單純身為一個創作者的他,完全意想不到的。
Thumbnail
「要把哭泣唱成高歌,把冬天唱成春天,這段過程中必然會經過痛苦,而這意味著你如果要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就需要花一些力氣。」──這是曾經徬徨的笨蛋少年,行過十幾個年頭,重新回身,反問自己「心想飛到哪」所得到的,不是結束的告別,是甫開始的未完待續──也許孤獨願意理解/你讓我想起自己是誰/你讓我想起自己是誰。
Thumbnail
「《我在這裡等你》是 BL 電影嗎?」採訪的開頭我便拋出疑問,這也是導演鄧依涵在接下劇本的第一刻,就必須要面對的問題──而她的答案是否定的。創作的開端,要拉回鄧依涵所編導的迷你劇集《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
Thumbnail
回想起一路以來,從耳聞對方簡直就是「另一個自己」開始,到真的相遇、合作演戲,終於在第一天見到對方實體本人的范少勳與劉俊謙,其實並沒有真的去比對自己和對方哪裡像、哪裡不像?范少勳解釋:「我們好像都是聽到別人在幫我們作對照?大家的意見聽完,好像就差不多已經認識這個人了。」
Thumbnail
邱立偉在創作時寫的是新舊的輪迴,作畫時抵抗的是不被時間追趕過去,他想留下的不只是炫技,而是不會被時間淘汰的東西──他想要給自己、給八戒再次選擇的機會,選擇留下來,其實也沒有關係。
Thumbnail
「在電影院看電影的經驗特別美好,因為在看的當中,你會感覺到自己是獨立的,感覺到電影好像是為你一個人而拍的;可是當周遭傳出笑聲、啜泣聲的時候,你又可以感覺到自己並不孤單。這是只有在電影院裡面,才能體會到的私密又共享的感覺。」
Thumbnail
每一次見面,幾杯酒喝下去,什麼事都能一講再講,從晦澀恐怖的封閉時代、生命膨發的社運年代,他們聊台語復興、民歌運動,也聊台灣電影新浪潮和新世代年輕人的交棒,當然他們也訐譙政治、經濟,自戒嚴時期便踏在這片土地的他們,早已用他們的目光記錄下了世代的變化。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編按)本屆 2024 臺中國際動畫影展「焦點影人」單元,特別安排法國動畫導演波赫士.勒培(Boris Labbé)的專題,放映八部跨越十五年創作生涯的短片作品。《釀電影》也獨家跨洋專訪波赫士.勒培,從創作的初衷、思考的流程、心目中的觀眾樣貌,到面對最新穎的 AI 技術的思考,深入淺出地進行了探討
Thumbnail
走過《小雁與吳愛麗》這趟深深鑽入家暴受害者心理的旅程,林書宇表示最大的收獲就是體認到:每個受害者面對加害者的情感都不一樣,並且很多矛盾的狀態是沒經歷過類似創傷、單純身為一個創作者的他,完全意想不到的。
Thumbnail
「要把哭泣唱成高歌,把冬天唱成春天,這段過程中必然會經過痛苦,而這意味著你如果要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就需要花一些力氣。」──這是曾經徬徨的笨蛋少年,行過十幾個年頭,重新回身,反問自己「心想飛到哪」所得到的,不是結束的告別,是甫開始的未完待續──也許孤獨願意理解/你讓我想起自己是誰/你讓我想起自己是誰。
Thumbnail
「《我在這裡等你》是 BL 電影嗎?」採訪的開頭我便拋出疑問,這也是導演鄧依涵在接下劇本的第一刻,就必須要面對的問題──而她的答案是否定的。創作的開端,要拉回鄧依涵所編導的迷你劇集《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
Thumbnail
回想起一路以來,從耳聞對方簡直就是「另一個自己」開始,到真的相遇、合作演戲,終於在第一天見到對方實體本人的范少勳與劉俊謙,其實並沒有真的去比對自己和對方哪裡像、哪裡不像?范少勳解釋:「我們好像都是聽到別人在幫我們作對照?大家的意見聽完,好像就差不多已經認識這個人了。」
Thumbnail
邱立偉在創作時寫的是新舊的輪迴,作畫時抵抗的是不被時間追趕過去,他想留下的不只是炫技,而是不會被時間淘汰的東西──他想要給自己、給八戒再次選擇的機會,選擇留下來,其實也沒有關係。
Thumbnail
「在電影院看電影的經驗特別美好,因為在看的當中,你會感覺到自己是獨立的,感覺到電影好像是為你一個人而拍的;可是當周遭傳出笑聲、啜泣聲的時候,你又可以感覺到自己並不孤單。這是只有在電影院裡面,才能體會到的私密又共享的感覺。」
Thumbnail
每一次見面,幾杯酒喝下去,什麼事都能一講再講,從晦澀恐怖的封閉時代、生命膨發的社運年代,他們聊台語復興、民歌運動,也聊台灣電影新浪潮和新世代年輕人的交棒,當然他們也訐譙政治、經濟,自戒嚴時期便踏在這片土地的他們,早已用他們的目光記錄下了世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