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隨筆】16型人格找到自己的真正天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 Genius ~ 閱讀後心得隨筆~ ☣】

《純屬個人閱讀後的個人心得,純粹的想法單純的發想喔!~》
👏 亞里斯多德曾說:「反覆不斷的行為造就了我們。於是,優秀不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在職場中,我們經常會為了迎合同事、長官,逐漸隱藏自己的性格、能力,甚至忘卻了自己原有的初心。也因為種種的職務歷練,一而再,再而三地妥協、磨合,多了許多自以為是的想法,卻忽視原有天賦與優勢。
作者是為全球心理學巨擘,在長期研究中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專長,在大多數的人對於工作已經用一種「慣性」的行為來面對時,遺忘自己原來有很多的面向和能力是天生的優勢與價值。
  • 在生活中就像是星期一症候群的發酵,周遭越來越多的人都是忙碌於因為工作而工作,在盲目的過日子當下,其實是有另一種更有價值的工作背後的意義,會讓人對生活更有所期待。
  • 瞭解發揮影響是每個人都能經常實踐的行為。那是平凡人再尋常不過的做自己,做自己的最高自由意識裡,在職場、人際關係,以及社群團體中創造不同的影響力。作者不斷的引述與強調鼓勵你跨越自我認知的範圍,思考你的人生價值。
👀 做自己其實我覺得就如同對內的省思,近代的外界壓力不似以往的那樣輕鬆,從最近很夯的「躺平族」來說,對於生活對於社交產生的焦慮與憂慮轉而不知所措的進入職場,沒有方向看不到盡頭的未來茫然感,讓年輕一族想躺平不是沒有緣由的。
倡導兒童權利的瑪莉安.艾德曼(Marian Wright Edelman 曾說過:「我們絕不能只想著如何創造多大的改變,而忽略了每天所做的小小改變,因為一點一滴就能累積成意想不到的大影響。」
你可以過得非常有價值與意義,不論是對自己或是他人而言。是可以改變你對自己的評價甚是你會發現在一個領域做出改變,更有能力在另一個領域創造不同。會讓其他人有所不同也會使自己產生極大變化,你會發現因此覺得更快樂也更滿足。
創造不同是基本需求,或許更是一種普世經驗。做自己是體驗幸福的關鍵。
在哈佛大學開設正向心理學課程而大受歡迎的班夏哈(TalBen Shahar),也在他的書《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 (Happier)提出讓人變得更快樂的基本原則,而大部分的原則又回溯到創造改變以及有自覺地生活。 「創造不同」這個主題顯然在美國及全世界啟發了成千上萬的人。
美國服務協會(ServiceAmerica)許多機構都以此作為口號。「發揮影響」被當成鼓勵大學生參與外地志工服務的誘因(當成另一種形式的春假)、對教師的獎勵, 以及培養個人領導能力的機會。許多網站,如bethecause org、cityyear.org,http://xn--go-mad-2x8i874a.org/,都能幫人找到創造不同 的機會。 娛樂產業也大力鼓吹這個觀念。一些大受歡迎的電影,如《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與《讓愛傳出去》 (Pay It Forward),都是溫馨感人的故事,描述平凡人做的事情也能在工作崗位及社區發揮力量,影響家人、朋友、同 事,甚至改變陌生人,也有好幾個電視節目以做專題。
  • 克森米哈賴(Mialy Csikszentmihalyi)的暢銷作品《快樂,從心開始》(Flow),深入探討「高峰經驗」的心理,說明快樂來自我們全心投 入、接受挑戰,為自己與他人創造改變而得發揮最大的潛力。
  • 在《引爆趨勢》(The Tipping Poin)一書中,葛拉威爾 (Malcolm Gladwell) 提出有力的證據,說明只要小小的改變就能給工作帶來極大的影響,甚至改變整個社會。
平凡人也可以擁有無論是工作還是人際關係,只要我們為自己或他人創造一點不同,就能發現生命的意義並覺得更快樂。愛默森 (Ralph Waldo Emerson)指出,人生最美妙的補償之一,就是只要真心誠意想要幫助別人,必然也同時幫助了自 己。」
這本書讓我有很多的想法,對於深深相信每個人都是擁有最高天賦的天才一直都是我的「深信不疑」的信念,這本書讓我有了同感的震撼與感動,在許多的來訪個案中,許多人帶著懷疑自己的諸多想法,在深陷懷疑當中的時刻裡,我總是能引導出讓個案自覺自己所擁有的天賦與價值,在當下那一刻,是我最能感受到信念的「映現」是如此的神奇。
推薦給各位,這是一本值得再三回味的書籍,如果,你目前也是處在每天早上起床後的茫然或是對自己目前的職場或生活有所懷疑的,都非常的期待你也能從本書中,獲得非常棒的啟發喔!~

📖 摘自本書中"金句"~

🌸 反覆不斷的行為造就了我們。 於是,優秀不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We are what we repeatedly do. Excellence, then, is not an act but a habit. 一亞裡斯多德ㆍARISTOTLE
🌸蘇格拉底說: 「未經省思的人生不值得活。」
🌸「我們絕不能只想著如何創造多大的改變,而忽略了每天所做的小小改變,因為一點一滴就能累積成意想不到的大影響。」
🌸創造不同是基本需求,或許更是一種普世經驗。做自己是體驗幸福的關鍵。
🌸要賺一塊錢很容易,要創造不同卻困難得多。 --湯姆布羅考(Tomrokaw)
🌸「幸福」定義為人生中同時體驗到滿足與意義的時刻。
🌸美國的立國基礎,就是人人有追求幸福的基本權利。
🌸你是唯一能改變的人。 無論你的夢想是什麼,放手去做。--「魔術」強森(Earvin"Magic"Johnson)
🌸創造不同其實是能力、動機,以及機會的相互作用。
🌸亞裡斯多德說過 :「沒有友誼,就是不可能有快樂。」
🌸人除非時時刻刻都敢於傾聽自己、傾聽真正的自我, 否則無法睿智地選擇人生。 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Maslow)
❤️ genius 11 / 11-2021❤️
👧 謝謝讀友們看到這裡,喜歡我的筆耕請加入我的讚賞公民-👏 成為我的讚賞公民,請我喝一杯咖啡 ,或是成為最佳讀友,請我喝下午茶 ~☕ ➕🍰 ,畢業多年後再次拿起書籍看書,大概是把之前沒看書的時光都補上了,期待這裡的每一篇文章都能喚起讀者珍貴的恍然的"啟點",也許是偶而路過的陪伴,或是能引起一點點對你有幫助到隻字片語都是我所企盼的創作動力 ! 謝謝你讓我更有動力喔!~
🏠 🏠 🏠部落格的家 🍄 開課資訊】【讀書會最新 👉〔NLP課程-推薦書〕

介紹脈輪對我們身體的影響與協調功能,人會生病與氣運不順其實都跟脈輪息息相關.脈輪平衡對應的身心靈的狀態,各種衍生出來的生理反應與心理情緒,在面臨生活中接觸人.事.物而影響與牽動的脈輪堵塞與慢性失衡,是很多身心靈性療癒工作者或多或少遇到的問題,都可以在此得到解答. 此課程共8堂課,目前開放講義購買,實體或是線上課程規劃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用NLP發揮你的天賦: 改寫人生腳本的方法 🌊【  ☣ Genius ~ 讀後隨筆 ☣】 🍄 我們從學生時期一直被教導的是要立下目標,如果沒達成就會投去檢視目標執行的方向與找出失敗的原因,本書作者在這部分帶領從另一角度去看待-「我要像這樣改變人生」的決意,卻可以在「瞬間」成形。 👀 目標成形
用NLP發揮你的天賦: 改寫人生腳本的方法 🌊【  ☣ Genius ~ 讀後隨筆 ☣】 🍄 我們從學生時期一直被教導的是要立下目標,如果沒達成就會投去檢視目標執行的方向與找出失敗的原因,本書作者在這部分帶領從另一角度去看待-「我要像這樣改變人生」的決意,卻可以在「瞬間」成形。 👀 目標成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某個角度來說,思考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有時當我們想到開心的事情,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樂呵呵的。背後的動力,在於人總想感受「我是特別的」,因此會有一連串自我驗證的行動,但我們並不是通過「一定要成功」、通過「成為不會犯錯的人」才顯現我們的特別,這都是社會上某些偏頗價值觀加諸於我們的壓力。
Thumbnail
經由解析現代社會產生的現象,找出自主創新的藍海特性,再將這一切回歸到工作裡時,在工作時就會產生奇異點,感激幸福的被愛著,只因為已經看見我們要去的方向與目的地。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探討了在職場上,員工的能力與意願哪個更為重要。通過分析星星標記、向上標記、向右標記和問號標記所代表的不同類型員工,提出了自我驅動力比能力更重要的觀點。這種自我驅動力的主動積極對個人的成就至關重要。文章還探討了自我驅動力的特質和最終目標。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對於自我的理解和選擇的思考,強調了內在的渴望和價值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通過覺察自己的渴望,可以從被動變成主動,從受害者轉變為具有力量的人。同時提供了參加共學活動的資訊。
Thumbnail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在做我們喜歡的事情和做我們需要做的事情之間掙扎。這兩者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尤其是當我們開始專注於必須完成的任務時,個人的喜好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這種超越個人喜好的能力,實際上是我們精神工作的核心,它佔據了我們精神追求的大部分。
Thumbnail
作家黃麗群在「抱住那個問題」中提出一個問題:「職業這件事,是一個人成立自我景觀最重要的根系嗎?」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如何從追逐卓越的菁英形象到改變心態,實現快樂的自己。文章中提到的關鍵字有企業教練、工作效能、自我覺察、自我價值。
Thumbnail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 : Why Good People Are 作者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強納森.海德特運用了二十五年來在道德心理學領域的開創研究,證明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直覺。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
Thumbnail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作者是以「破壞式創新」理論聞名的克里斯汀生,用企業理論討論三個人生問題,希望能幫助大家尋找人生的意義。   1️⃣如何才能樂在工作? 🎯找到發自內心想做的事情,讓你的熱情燃燒 🎯從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不斷計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前幾年,因為對於心理學強大的興趣,因此認真的閱讀了許多相關書籍,更完整的在線上上完了哈佛及耶魯大學開的「正向心理學」及「幸福的科學」課程,其中的一些心得,決定好好整理在這邊。 記得在上耶魯大學的「幸福的科學」時,第一堂課的回家作業就是要完成一份非常嚴謹的心理測驗,從中會得出每個人不同的性格或可以解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我們常常被鼓勵關注他人的需求,促進和諧的人際關係。然而,對於一些人來說,這種關心他人的程度可能漸漸演變成討好型的人格,使他們在關係中失去了自己的聲音和需求。如果你發現自己陷入這樣的情況,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你擺脫討好型人格的枷鎖,建立更健康、平衡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某個角度來說,思考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有時當我們想到開心的事情,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樂呵呵的。背後的動力,在於人總想感受「我是特別的」,因此會有一連串自我驗證的行動,但我們並不是通過「一定要成功」、通過「成為不會犯錯的人」才顯現我們的特別,這都是社會上某些偏頗價值觀加諸於我們的壓力。
Thumbnail
經由解析現代社會產生的現象,找出自主創新的藍海特性,再將這一切回歸到工作裡時,在工作時就會產生奇異點,感激幸福的被愛著,只因為已經看見我們要去的方向與目的地。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探討了在職場上,員工的能力與意願哪個更為重要。通過分析星星標記、向上標記、向右標記和問號標記所代表的不同類型員工,提出了自我驅動力比能力更重要的觀點。這種自我驅動力的主動積極對個人的成就至關重要。文章還探討了自我驅動力的特質和最終目標。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對於自我的理解和選擇的思考,強調了內在的渴望和價值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通過覺察自己的渴望,可以從被動變成主動,從受害者轉變為具有力量的人。同時提供了參加共學活動的資訊。
Thumbnail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在做我們喜歡的事情和做我們需要做的事情之間掙扎。這兩者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尤其是當我們開始專注於必須完成的任務時,個人的喜好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這種超越個人喜好的能力,實際上是我們精神工作的核心,它佔據了我們精神追求的大部分。
Thumbnail
作家黃麗群在「抱住那個問題」中提出一個問題:「職業這件事,是一個人成立自我景觀最重要的根系嗎?」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如何從追逐卓越的菁英形象到改變心態,實現快樂的自己。文章中提到的關鍵字有企業教練、工作效能、自我覺察、自我價值。
Thumbnail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 : Why Good People Are 作者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強納森.海德特運用了二十五年來在道德心理學領域的開創研究,證明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直覺。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
Thumbnail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作者是以「破壞式創新」理論聞名的克里斯汀生,用企業理論討論三個人生問題,希望能幫助大家尋找人生的意義。   1️⃣如何才能樂在工作? 🎯找到發自內心想做的事情,讓你的熱情燃燒 🎯從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不斷計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前幾年,因為對於心理學強大的興趣,因此認真的閱讀了許多相關書籍,更完整的在線上上完了哈佛及耶魯大學開的「正向心理學」及「幸福的科學」課程,其中的一些心得,決定好好整理在這邊。 記得在上耶魯大學的「幸福的科學」時,第一堂課的回家作業就是要完成一份非常嚴謹的心理測驗,從中會得出每個人不同的性格或可以解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我們常常被鼓勵關注他人的需求,促進和諧的人際關係。然而,對於一些人來說,這種關心他人的程度可能漸漸演變成討好型的人格,使他們在關係中失去了自己的聲音和需求。如果你發現自己陷入這樣的情況,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你擺脫討好型人格的枷鎖,建立更健康、平衡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