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失敗日:關注孩子的「心理起跑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 為甚麼人們會害怕失敗?
  • 愈怕失敗通常愈容易失敗?
  • 自信不足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 如何不怕失敗地突破自己的恐懼?
  • 面對一己恐懼如何成就幸福的人生?


針對「安全感」與「自信心」這兩項影響孩子「心理起跑點」的關鍵,與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合辦了一個結合「幸福」與「失敗」元素的小一親子日:「幸福失敗日:幸福銀行」。

是次活動目的是讓父母及子女共同學習,把焦點從「贏在起跑點」,轉為關注「心理起跑點」,在「失敗」中學習「幸福」,以「幸福」來面對「失敗」,從小培育學生的「成長思維」及「幸福思維」,增強其「心理韌性」,成為「幸福」與「優秀」並重的未來人才。

===


一、「失敗」與「幸福」有甚麼關係?

raw-image

致力在本港推動「挫折教育」、「失敗教育」的生命教育機構Why Not Education總監林秋霞老師表示,每年10月其中一天為「國際失敗日」,正好善用此月跟孩子探索「失敗」中的「幸福」意義。

與此同時,校方參考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 頒佈的「2030學習羅盤」(OECD Learning Compass 2030),這個指南為未來教育提供了學習框架,提出教育最終目的是培養孩子成為「幸福」的人:

「我們期盼在活動中帶出『失敗中有幸福,幸福能帶來成功』這個信息。」
raw-image

參與的小一班主任及支援老師,這樣解讀「失敗」與「幸福」的關係:

  1. 失敗中有幸福
  2. 不怕失敗的人,較容易獲得幸福
  3. 幸福讓我們更容易接受失敗
  4. 要經過失敗,才會知道甚麼是幸福
  5. 即使失敗,也能感受到幸福
  6. 失敗與幸福是共存的
  7. 失敗後要懂得如何站起來
  8. 幸福是有能力幫助他人
  9. 幸福與否,視乎如何轉化思維
  10. 讓孩子從小發現想要的幸福

===


二、為甚麼要培育孩子的「心理起跑點」?

raw-image

當社會在高舉「贏在起跑點」時,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卻提倡關注「心理起跑點」。著名臨床心理師陳品皓認為,人生像是參與一場馬拉松,追求的是孩子「願意一直跑」,而非單單的一開始就跑贏。

林秋霞老師說,

「對我們而言,教育最重要任務不是要『贏在起跑點』,而是關注學生的『心理起跑點』。
擁有強大『心理韌性』的孩子,將會是有自信、有熱情、有耐挫力、有復原力,並能在逆境中感受幸福的孩子。
要達至這樣的目標,先要讓孩子從父母及師長身上感受到『安全感』,再給予不同機會讓孩子建立『自信心』。」

===


三、失敗中有幸福,幸福能帶來成功?

raw-image

蔡碧蕊校長認為,擁有「幸福思維」的人,往往較容易達至個人目標:

「我們看到世界各地有很多成功人士,他們背後跌倒過無數次。很多人只看見他們成功,卻沒有看見他們失敗。一個快樂的人,通常是一個容易成功的人,因為當他心中有快樂的因子,做每件事都會充滿幹勁,能夠全情投入,這樣的人每每都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


幸福的人通常將問題視為挑戰,而非威脅,大大減輕個人壓力,甚至能把壓力轉化成動力;幸福的人通常也較健康,有良好的身心靈狀態面對挑戰;幸福的人通常積極樂觀,在人際交往中通常較受歡迎,較容易獲得一些升遷機會。故此,正正因為幸福的人通常有以上特質,因而較易獲得成功及成就。


吳滿堂副校長說,學校今年其中一個核心發展項目是培養學生的「成長思維」:

「這種思維關係到我們如何看待一些事情。當孩子遇到挫折,感到失意洩氣時,可能會無力前行,久而久之會很怕困難,很怕失敗。若我們從小便教導他們這種思維,鼓勵他們把遇到的挫折和困難當作經歷,可以讓自己進步,可以讓自己學得更多,這樣他們將不會因為挫折和困難而卻步,限制個人的成長。」

===


四、「幸福銀行」與「幸福」有甚麼關係?

raw-image
  1. 「幸福」存摺:現代人多用電子理財工具,但這是銀行最初的理財工具;正如我們要感受幸福,往往需要「還原基本步」,找回最初的幸福由來
  2. 「幸福」利息:銀行利息需要日復一日,點滴累積:積少成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正如幸福一樣,需要覺察及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小美好
  3. 「幸福」年期:銀行儲蓄需要定下年期;而幸福卻沒有限期,幸福是「無限」的,不受時、地、人所限,隨時都可以經歷及感受幸福
raw-image

這所銀行的「BANK」正是發現「幸福」的方法:

  • B eginning (源頭:幸福的源頭在哪裡?)
  • A ppreciation (感激:感受幸福時會感激誰?)
  • N ever forget (銘記:如何記著所有幸福的點滴?)
  • K indness (仁愛:怎樣善待自己及他人共享幸福?)

學校度身為家長及小一學生,設計了多項在禮堂和在課室進行的「幸福失敗」體驗,讓參與者在經歷「失敗」時,學習從中尋獲「幸福」點滴;與此同時學習把「幸福」如同銀行儲蓄般點滴累積,成為面對「失敗」時能轉化的養分及力量。

===


五、良好的親子互動,如何帶動彼此的成長?

raw-image

家長們的成長,讓蔡碧蕊校長感動不已。

「家長一開始時是有點被動的,但隨著活動進行,期間獲得的感動,他們在尾聲環節『幸福全接觸』時變得相當主動。這個環節是家長與孩子一起分享他們的『幸福存摺』。主持請想跟孩子一起互動的家長舉手,現場很多孩子向父母投以鼓勵的目光,父母在子女的鼓勵以及在願意自我挑戰下,紛紛舉手,反應非常熱烈!接著他們一起真情告白,深深擁抱,讓其他家長及老師們也感動得很!」


raw-image

讓吳滿堂副校長最難忘的是親子間的互動。

「當家長站出來分享時,孩子們主動走過去牽著他們的手。這種親子關係讓我重新發現,原來一些大家覺得難以啟齒,難以表達的事情,不要害怕,要放膽嘗試,藉由一些互相表白心聲,互相陪伴的活動,親子關係就會從中慢慢建立起來,變得更好。」

===


六、盡了力的「失敗」,為何不可以「幸福」?

raw-image

「失敗」在人生路上無可避免,即便盡力過後也可能會「失敗」。在反思檢討不足前,已經值得給自己肯定,並且不妨在其中發掘一些「幸福」的點滴,例如發現順境時不曾留意的窩心鼓勵、一個更堅強的自己、仍然有再次挑戰自己的機會等。

成語『百折不撓』其實很動人的,可以剛強,可以柔軟,可以復原。學習『失敗』比學習『成功』重要:願意嘗試、不怕失敗、失敗後站起來,起來後更堅壯;過程中學習接納自己、理解自己、欣賞自己,這才是真正強大的『心理韌性』。
我們不知道這些人會不會贏在起跑線上,但他們在人生轉折點、失意點時,內心定會比一般人強大,能一次又一次地站起來。未來巨變,充滿挑戰的世界,正正需要這樣的人才。
如果能教出這樣的孩子,我們的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


結語

活動過後,最深刻的體會是:

要孩子幸福,家長要先幸福。

不怕「失敗」就是「幸福」。

以「幸福」的力量來面對「失敗」。

共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閱讀:活動詳情、學生表現、家長回饋、老師回饋

1. 【親子教育】小學首辦「幸福失敗日」——關注孩子「心理起跑點」|《點解生命研究所》

https://reurl.cc/Ok69rA


2. 「幸福失敗日」親子體驗活動:失敗裡的幸福力量——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生命教育實踐

https://reurl.cc/xEWzle


3. 小學「幸福失敗日」——孩子說:「原來我也能做得很好,我覺得自己很棒!」

https://vocus.cc/article/6180aed1fd897800016bd8ab


===

同步在MeWe也可找到我們:

https://mewe.com/p/whynoteducation


原文見:

https://www.facebook.com/1492732244282540/posts/2834442080111543/?d=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hy Not Education的沙龍
18會員
86內容數
2025/04/15
我當開始真正愛自己時,我不再繼續沉溺於過去,也不再為明天而憂慮,現在我活在一切正在發生的當下,此刻我活在此時此地,日復一日,這就叫『滿足』。——「任何發生在我們生命中的事情,都是對我們成長的邀請。」
Thumbnail
2025/04/15
我當開始真正愛自己時,我不再繼續沉溺於過去,也不再為明天而憂慮,現在我活在一切正在發生的當下,此刻我活在此時此地,日復一日,這就叫『滿足』。——「任何發生在我們生命中的事情,都是對我們成長的邀請。」
Thumbnail
2025/03/11
「我」字丟了一撇,成了「找」字。 你的人生中,那一撇代表甚麼? 商人說是金錢,政客說是權力,明星說是名氣,軍人說是榮耀,學生說是分數。 寫好一個「人」字,只需兩劃,但想好好做人,卻要一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3/11
「我」字丟了一撇,成了「找」字。 你的人生中,那一撇代表甚麼? 商人說是金錢,政客說是權力,明星說是名氣,軍人說是榮耀,學生說是分數。 寫好一個「人」字,只需兩劃,但想好好做人,卻要一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2/26
甚麼是「人生意義」? 為甚麼要探索「人生意義」? 如何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 探索「人生意義」的第一步,不妨從思考「人的價值」的故事開始。 有一個演說家,在開始演講前,手裡高舉一張20美元的鈔票。他對著坐著的人提問:「誰人想要這20美元?」大家都紛紛舉起手來。
Thumbnail
2025/02/26
甚麼是「人生意義」? 為甚麼要探索「人生意義」? 如何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 探索「人生意義」的第一步,不妨從思考「人的價值」的故事開始。 有一個演說家,在開始演講前,手裡高舉一張20美元的鈔票。他對著坐著的人提問:「誰人想要這20美元?」大家都紛紛舉起手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些年歷經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環境經濟劇變,全球呼籲重視人們的「幸福感」。「幸福感」(Well-being) 成為全球組織從聯合國、OECD,到各國學校最關注的關鍵詞。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延續三年一貫的「幸福」親子體驗活動,踏入第四年,亦是復常後的新學年,舉辦了一個名為【幸福照相館】的小一親子幸福日。
Thumbnail
這些年歷經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環境經濟劇變,全球呼籲重視人們的「幸福感」。「幸福感」(Well-being) 成為全球組織從聯合國、OECD,到各國學校最關注的關鍵詞。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延續三年一貫的「幸福」親子體驗活動,踏入第四年,亦是復常後的新學年,舉辦了一個名為【幸福照相館】的小一親子幸福日。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會害怕失敗?」 ⁡ 克服失敗對我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因為他會為我們帶來很多幫助!例如: 1.學習、成長 2.擴大舒適圈 3.激勵自己 4.抗壓性變強 5.實現目標和夢想以及提升自我價值的機會 ⁡ 透過面對失敗,我們可以在人生中取得更大的成就感和自信。⁡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會害怕失敗?」 ⁡ 克服失敗對我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因為他會為我們帶來很多幫助!例如: 1.學習、成長 2.擴大舒適圈 3.激勵自己 4.抗壓性變強 5.實現目標和夢想以及提升自我價值的機會 ⁡ 透過面對失敗,我們可以在人生中取得更大的成就感和自信。⁡
Thumbnail
家人為你預備的料理中,哪一道是你最喜歡的? 品嚐家人烹調的料理時,有否勾起你一些深刻難忘的回憶? 如果「幸福」是有「味道」的,你認為「幸福」是甚麼「味道」?
Thumbnail
家人為你預備的料理中,哪一道是你最喜歡的? 品嚐家人烹調的料理時,有否勾起你一些深刻難忘的回憶? 如果「幸福」是有「味道」的,你認為「幸福」是甚麼「味道」?
Thumbnail
致,每一位在努力適應變動,不屈不撓的你。 === 甚麼是「節日」? 「節日」有甚麼意義? 人們通常怎樣慶祝「節日」? 如果有一個節日,是慶祝人們經歷逆境、困難,甚至挫折,那會是一個怎樣的節日? 「挫節」。 === A.「復原力」的社會意義 談及「挫折」這個主題,機構總監林秋霞老師表示, ===
Thumbnail
致,每一位在努力適應變動,不屈不撓的你。 === 甚麼是「節日」? 「節日」有甚麼意義? 人們通常怎樣慶祝「節日」? 如果有一個節日,是慶祝人們經歷逆境、困難,甚至挫折,那會是一個怎樣的節日? 「挫節」。 === A.「復原力」的社會意義 談及「挫折」這個主題,機構總監林秋霞老師表示, ===
Thumbnail
為甚麼人們會害怕失敗? 愈怕失敗通常愈容易失敗? 自信不足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如何不怕失敗地突破自己的恐懼? 面對一己恐懼如何成就幸福的人生?   針對「安全感」與「自信心」這兩項影響孩子「心理起跑點」的關鍵,與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合辦了一個結合「幸福」與「失敗」元素的小一親
Thumbnail
為甚麼人們會害怕失敗? 愈怕失敗通常愈容易失敗? 自信不足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如何不怕失敗地突破自己的恐懼? 面對一己恐懼如何成就幸福的人生?   針對「安全感」與「自信心」這兩項影響孩子「心理起跑點」的關鍵,與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合辦了一個結合「幸福」與「失敗」元素的小一親
Thumbnail
繼去年舉辦以「幸福」作主軸的小一親子體驗活動——【幸福方程式:幸福存在家,幸福存在「加」】後,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今年在「幸福」這個重心中,加入「失敗」的元素,創辦了【幸福失敗日:幸福銀行】,讓親子在體驗及互動中,共同培養「幸福思維」及「成長思維」,栽培孩子成為幸福與優秀並重的人才。 小一學生在
Thumbnail
繼去年舉辦以「幸福」作主軸的小一親子體驗活動——【幸福方程式:幸福存在家,幸福存在「加」】後,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今年在「幸福」這個重心中,加入「失敗」的元素,創辦了【幸福失敗日:幸福銀行】,讓親子在體驗及互動中,共同培養「幸福思維」及「成長思維」,栽培孩子成為幸福與優秀並重的人才。 小一學生在
Thumbnail
上月尾跟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一連四天舉辦全港首個「挫節」節慶活動,為身心均傷痕累累的教育界「療傷」。 自2020年起,全港及全球世界發生巨變,各行各業人士飽嚐逆境,甚至失敗的滋味。而教育界更出現「新常態」的教學模式,中小學停課、網課不斷,教師、學生及家長都經歷很多挫折,學生心靈狀態令人憂慮、家庭衝
Thumbnail
上月尾跟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一連四天舉辦全港首個「挫節」節慶活動,為身心均傷痕累累的教育界「療傷」。 自2020年起,全港及全球世界發生巨變,各行各業人士飽嚐逆境,甚至失敗的滋味。而教育界更出現「新常態」的教學模式,中小學停課、網課不斷,教師、學生及家長都經歷很多挫折,學生心靈狀態令人憂慮、家庭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