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在承認中勇敢前行】(早前活動分享:附免費教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致,每一位在努力適應變動,不屈不撓的你。
===
甚麼是「節日」?
「節日」有甚麼意義?
人們通常怎樣慶祝「節日」?
如果有一個節日,是慶祝人們經歷逆境、困難,甚至挫折,那會是一個怎樣的節日?

「挫節」。

全港首個慶祝「挫折」的節日,去年三月連續4天在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首辦,為身心均傷痕累累的教育界「療傷」。
今年一月初,我們與宣道會葉紹蔭紀念小學,採取疫症下的多元活動策略,為高小學生舉行濃縮為一天的「挫節」活動,陪伴孩子走過艱難及挫折的日子,關注其心理韌性,以重啟其內在的復原力。
===

A.「復原力」的社會意義

林秋霞老師 (左) 為「挫節」活動的創辦人及主持
生命教育機構Why Not Education,近年致力與不同的辦學團體合作,推動不同類型的抗逆活動,主題涵括逆境、挫折、失敗、感恩、幸福、同理心等。
談及「挫折」這個主題,機構總監林秋霞老師表示,
「『挫折教育』其實是一個『療傷』的教育。雖然挫折會帶來痛楚及難過,但跨越挫折會使人成長及強壯。」
「挫節」這個活動是為了讓學生從逆向及全新角度看待「挫折」,深度認識及體會「挫折」中的益處,藉以協助學生在挫折中生出「復原力」,迎戰逆境時代的挑戰。
===

B. 感受孩子的挫折

學生積極及認真參與各項敘事體驗活動
校風及學生支援組趙慧琪主任表示,即使在繁忙的教學日程中,仍堅持舉辦這個活動,是因為看到孩子的挫折及需要。
「在疫情下的半天網絡上課模式,的確影響學生建立穩固的學習根基。然而,學科評估的要求依舊存在,所以孩子可能在學習上遭遇挫敗及不成功的經歷。
我們看到高年級某些班別的同學,有的一蹶不振,有的原地踏步,有的情緒受困,師長們很是心痛。因此,希望更進一步善用生活教育課,舉辦促使他們心靈壯大的活動。」
===

C. 經歷挫折更能與人連結

老師及社工積極在校推動「成長思維」
社工溫佩瑩姑娘分享自己小時候數學成績經常不合格的挫折。如今成為母親的她,更能體會女兒學習數學時的難處,她認為這是「挫折」中的重要意義:更明白他人。
「從前別人可能不明白,為甚麼我在數學方面有這麼多的不明白,但正正因為我這些不明白,現在我對女兒的不明白,多了一份明白。對別人多一份明白,往往能促進彼此的連結,更能接納其他人遭遇的境況。」
她續說,
「不論我們有甚麼長處或限制,我們每一個人也是獨特的。只要找對自己的強項,就勇往直前吧;即使沒人肯定自己,我們也要肯定自己。」
===

D. 在承認中勇敢前行

徐式怡校長認為,把軟弱分享出來,讓身邊人知道,反倒是勇敢的表現
徐式怡校長認為「挫折」,可分為「經過努力但未如理想的挫折」,以及「突如其來難以控制的挫折」。
對徐校長而言,人生目前為止最大的挫折是經歷需要動手術的病患。
「這個挫折與以往的不同,以往的挫折可能是經過努力,未必成功,但病患非自己預期,這會減低自己的能力感,以及增加自己的無力感。」
如何面對難以控制的挫折?徐校長這樣回應:「承認。」
她解釋說,把軟弱分享出來,讓身邊人知道,這不會讓我們變得軟弱,反倒是勇敢的表現。
「愛我們的人,會在自己的軟弱上互相扶持,幫忙補位。」
承認自己在挫折中的「軟弱」,為校長迎來更多的愛。
===

E. 孩子:謝謝陪伴我們一起經過

活動期間,學生們支持同儕的掌聲此起彼伏
一整天活動過後,學生們有不同的感受及領會。以下節錄部份學生的回饋:
- 陳曉晴同學,體會了「挫折」的意義:
「今天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挫折不一定會失敗,也不一定會成功,但最重要的,是要從中學習。我最深刻的一句是『再怎樣挫折,也要記得微笑』,用笑容去迎接生活,就算很辛苦,成長是痛的,它像傷口一樣,會流血,會痛,但是傷口一定會結痂的,它以後會是你最強壯的地方!不要放棄!」
- 張雅晴同學,明白了「挫折」的美好:
「我現在才知道,我以前的挫折,不是為了成功,而是成長中。當中我要感謝我的媽媽、學校和我六年全部的班主任,是他們讓我成長的,幫助我,鼓勵我,幫我加油!」
- 孫惠嘉同學,突破了自己:
「我今天學到了很多,有了堅持的心態去完成我的目標,對自己有了信心,很謝謝你們讓我勇敢。」
- 吳浩誠同學,重新定義「挫折」:
「挫折不代表失敗,是代表成長,挫折使人強壯,合作,挑戰自己,吸取經驗。」
- 陳菀鋆同學,發現了比「成功」更重要的事:
「挫折會讓你更堅強,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 關嘉悅同學,認為人生中最可怕的事是:
「可怕的不是放棄,而是你放棄自己。」
- 鄭立翹同學,為此活動作了一個具體總結:
「沒有挫折,就沒有成長;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沒有信心、能力、目標,就沒有意義。沒有嘗試,就一定失敗;沒有大家的鼓勵,我決不能成功。」
===
挫折雖然令我們受傷,同時令我們更強壯。

「結痂的傷口,以後是你最強壯的地方。」(幾米)

共勉。
________________

A. 延伸閱讀

【挫折教育】「挫節」裡的復原力:在承認中勇敢前行
【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結痂的傷口,以後是你最強壯的地方】

B. 教材分享

當孩子遭遇挫敗時,不妨嘗試以一些過來人走過的經歷,讓他們從別人的際遇中獲取溫暖的共鳴。或許,這正是他們此刻所需的重要力量。
我們製作了「這些挫折改變了我:10個挫折的生命故事」電子版,當中記載了10位古今名人遭遇困境的故事——由日常不順,到生活艱苦,至創業失敗。
這10個故事,共有10個與挫折有關的不同主題,我們在每一個故事後附上一些核心反思問題,供父母、師長與孩子共讀時,加以探索及分享——積極聆聽、彼此分享;和而不同,互相理解,一起體會「挫折裡的生命力」。
與挫折有關的10個主題是甚麼?這些挫折如何改變人們的一生?你最喜歡哪一個真人真事?歡迎使用後與我們分享孩子的想法,讓我們陪伴孩子走過更遠,走得更暖。
若有興趣索取,歡迎在此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1492732244282540/posts/2952414791647604/) 讚好及留言:「我想要電子版」,直接inbox給你。
同步在MeWe也可找到我們:

原文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子總要過,日子總會過。 然而,日子可否同時快樂地渡過? 你有多久沒有快樂過? 如果說,「快樂」是對自己的一個責任, 你對自己負責任了沒有? === 哈佛大學的《幸福課》風靡全球,這門課的心理學教授泰勒.本.沙哈爾 (Tal Ben-Shahar) 認為,「幸福」取決於我們「有意識的思維方式」。
疫症至今,我們一直也在「用力過日子」。你有多久沒有「溫柔對自己」? 溫柔對自己,是接納自己,是善待自己,是溫暖自己,是在乎自己。 溫柔是一種修練,更是難過時候的能量所在。 此刻,讓我們一起,在逆境裡邂逅:溫柔。 12個溫柔對自己的建議 A. 接納自己 3. 專注於「當下」力所能及的事
新年過後,疫症感染人數急劇上升。 打開電視、網絡;翻閱報章、書刊, 鋪天蓋地的,也是疫症如何影響人們生活的消息。 久而久之,有沒有覺得「無力感」大增,失卻「希望感」? === 研究指出,「希望感」強的人,每每在生活各方面表現出眾:工作高效、家庭愉快、社交美滿、貢獻社會。 ===
回想一件小時候,最不喜歡父母對自己做的事。 你覺得父母當時了解自己嗎?為甚麼? 當家長成為大人後,也會忘了自己曾是孩子。 為甚麼當初不喜歡父母對自己做的事,不知不覺會做回孩子身上? 在12至1月期間,我們到訪不同學校舉辦家長生命教育活動,以其中一間學校為例,分享當中的內容重點。 === ===
上月到訪不同學校,進行各類的學生及教師體驗活動。 參與者的眼神與淚水、口罩下的笑容、為同儕的歡呼喝采, 忘不了,良久。   記下當中最深刻的反思: 1. 【中學失敗體驗日:404公路背包之旅】  「孩子:真正的傷害,不是我失敗了,而是你不相信我會成功。」  「大部份的成功,也是因為樂在其中。」  
為甚麼人們會害怕失敗? 愈怕失敗通常愈容易失敗? 自信不足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如何不怕失敗地突破自己的恐懼? 面對一己恐懼如何成就幸福的人生?   針對「安全感」與「自信心」這兩項影響孩子「心理起跑點」的關鍵,與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合辦了一個結合「幸福」與「失敗」元素的小一親
日子總要過,日子總會過。 然而,日子可否同時快樂地渡過? 你有多久沒有快樂過? 如果說,「快樂」是對自己的一個責任, 你對自己負責任了沒有? === 哈佛大學的《幸福課》風靡全球,這門課的心理學教授泰勒.本.沙哈爾 (Tal Ben-Shahar) 認為,「幸福」取決於我們「有意識的思維方式」。
疫症至今,我們一直也在「用力過日子」。你有多久沒有「溫柔對自己」? 溫柔對自己,是接納自己,是善待自己,是溫暖自己,是在乎自己。 溫柔是一種修練,更是難過時候的能量所在。 此刻,讓我們一起,在逆境裡邂逅:溫柔。 12個溫柔對自己的建議 A. 接納自己 3. 專注於「當下」力所能及的事
新年過後,疫症感染人數急劇上升。 打開電視、網絡;翻閱報章、書刊, 鋪天蓋地的,也是疫症如何影響人們生活的消息。 久而久之,有沒有覺得「無力感」大增,失卻「希望感」? === 研究指出,「希望感」強的人,每每在生活各方面表現出眾:工作高效、家庭愉快、社交美滿、貢獻社會。 ===
回想一件小時候,最不喜歡父母對自己做的事。 你覺得父母當時了解自己嗎?為甚麼? 當家長成為大人後,也會忘了自己曾是孩子。 為甚麼當初不喜歡父母對自己做的事,不知不覺會做回孩子身上? 在12至1月期間,我們到訪不同學校舉辦家長生命教育活動,以其中一間學校為例,分享當中的內容重點。 === ===
上月到訪不同學校,進行各類的學生及教師體驗活動。 參與者的眼神與淚水、口罩下的笑容、為同儕的歡呼喝采, 忘不了,良久。   記下當中最深刻的反思: 1. 【中學失敗體驗日:404公路背包之旅】  「孩子:真正的傷害,不是我失敗了,而是你不相信我會成功。」  「大部份的成功,也是因為樂在其中。」  
為甚麼人們會害怕失敗? 愈怕失敗通常愈容易失敗? 自信不足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如何不怕失敗地突破自己的恐懼? 面對一己恐懼如何成就幸福的人生?   針對「安全感」與「自信心」這兩項影響孩子「心理起跑點」的關鍵,與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合辦了一個結合「幸福」與「失敗」元素的小一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和以往不同的行為,他是怎麼了嗎? 青少年的「憂鬱」常被誤認為「叛逆」的表現,而這兩者應如何分辨? 身為老師,該如何陪伴敏感多愁的憂鬱青少年? 快報名參加特別為教師規劃的課程,引導孩子走出情緒迷宮。 -課程特色及內容- ★專業師資提供協助青少年培養心理韌性之技巧。 ★
Thumbnail
如果人生是動詞,有動作,有作用力,自然就有反作用力。把挫折當動詞,那就來個反動詞吧! 生活也更豐富、有挑戰性 ? 習慣被現狀挫折所束縛,就不會追求更高的目標心願。 關於成功與挫折,怎麼面對? 每個人都想成功,但成功就像一杯高山烏龍,只有在經歷過挫折的磨練後,才會品嚐到它真正的甘甜。沒有兒茶素甘苦交融
Thumbnail
如果人生是動詞,有動作,有作用力,自然就有反作用力。把挫折當動詞,那就來個反動詞吧。習慣被現狀挫折所束縛,就不會追求更高的目標心願。 真正的強大,不是能夠改變世界,而是能夠改變自己。一旦打破日常的枯燥與乏味,才會有更多可能性就被「體驗」出來,這時,面對之前的挫折會轉念很多。因為切角終於不同了。
Thumbnail
這週末就是教育大會考了! 是孩子們多年學習的一次大檢核, 也是他們憑藉自我努力, 決定人生方向的第一場重大考試。 我跟孩子們說: 「向內處理情緒的功夫練好, 你將不再感到緊張並且充滿能量。」 ◾️ 辛苦了這麼久, 當然得要好好發揮所學呀! 考場上最好還能超常發
Thumbnail
低年級孩子的國字Blue Day,在一次次鼓勵中,增強了面對無法持續的韌性。看著他們一點一滴的進步著,是這群志工老師心中滿滿的喜悅!
Thumbnail
小華和小明是一對好朋友,他們每天都在一起學習和生活。有一天,他們參加了一個重要的比賽,但卻在比賽中遇到了挫折。 比賽進行到最後一關時,小華和小明遇到了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他們試了很多方法,但始終無法找到正確的答案。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他們感覺到壓力越來越大,情緒也變得焦慮不安。
處在低潮時,最難的就是只能一個人擁有自己的痛苦和悲傷。 聽起來像一句廢話,像是以前去上諮詢課時老師說的:人不能完全理解別人在想什麼,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都是自己的,不能分享。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小時候同學過生日,有些人會帶糖果或餅乾來教室發給大家;之前尾牙抽過大獎的我或同事,也會拿獎金的一部分
Thumbnail
以我的情況來說,因解離而有身份這件事,在配合治療處理創傷,讓自己各方面都能慢慢變得更好上其實是有些幫助的,這也同時是多個身份的共同目標,所以偶爾會有身份間互相合作彼此幫助去達成一項任務目標的經歷。 這篇文便是以身份為基準去紀錄在春節期間達成一項任務的始終。
高中的社團活動對許多學生而言都是重要的人生經驗,我在使節團的經歷也充滿挑戰與成長。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在使節團中所遇到的挫折,以及如何從中學習和成長。從高中生活中嘗試新的角色,到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價值觀。
Thumbnail
今天是這學期最後一天,今天是休業式。 因為擔任導師,所以我有許多被顛覆的感覺。 一、我確認人性本善,一個“不乖”的孩子,背後一定是有原因的,而非人性本惡。 二、大部分問題行為的背後,多有從小在家庭造成的有意無意創傷。 三、大部分問題行為的前方,都有學校端(老師或同學)有意無意的打壓。 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和以往不同的行為,他是怎麼了嗎? 青少年的「憂鬱」常被誤認為「叛逆」的表現,而這兩者應如何分辨? 身為老師,該如何陪伴敏感多愁的憂鬱青少年? 快報名參加特別為教師規劃的課程,引導孩子走出情緒迷宮。 -課程特色及內容- ★專業師資提供協助青少年培養心理韌性之技巧。 ★
Thumbnail
如果人生是動詞,有動作,有作用力,自然就有反作用力。把挫折當動詞,那就來個反動詞吧! 生活也更豐富、有挑戰性 ? 習慣被現狀挫折所束縛,就不會追求更高的目標心願。 關於成功與挫折,怎麼面對? 每個人都想成功,但成功就像一杯高山烏龍,只有在經歷過挫折的磨練後,才會品嚐到它真正的甘甜。沒有兒茶素甘苦交融
Thumbnail
如果人生是動詞,有動作,有作用力,自然就有反作用力。把挫折當動詞,那就來個反動詞吧。習慣被現狀挫折所束縛,就不會追求更高的目標心願。 真正的強大,不是能夠改變世界,而是能夠改變自己。一旦打破日常的枯燥與乏味,才會有更多可能性就被「體驗」出來,這時,面對之前的挫折會轉念很多。因為切角終於不同了。
Thumbnail
這週末就是教育大會考了! 是孩子們多年學習的一次大檢核, 也是他們憑藉自我努力, 決定人生方向的第一場重大考試。 我跟孩子們說: 「向內處理情緒的功夫練好, 你將不再感到緊張並且充滿能量。」 ◾️ 辛苦了這麼久, 當然得要好好發揮所學呀! 考場上最好還能超常發
Thumbnail
低年級孩子的國字Blue Day,在一次次鼓勵中,增強了面對無法持續的韌性。看著他們一點一滴的進步著,是這群志工老師心中滿滿的喜悅!
Thumbnail
小華和小明是一對好朋友,他們每天都在一起學習和生活。有一天,他們參加了一個重要的比賽,但卻在比賽中遇到了挫折。 比賽進行到最後一關時,小華和小明遇到了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他們試了很多方法,但始終無法找到正確的答案。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他們感覺到壓力越來越大,情緒也變得焦慮不安。
處在低潮時,最難的就是只能一個人擁有自己的痛苦和悲傷。 聽起來像一句廢話,像是以前去上諮詢課時老師說的:人不能完全理解別人在想什麼,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都是自己的,不能分享。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小時候同學過生日,有些人會帶糖果或餅乾來教室發給大家;之前尾牙抽過大獎的我或同事,也會拿獎金的一部分
Thumbnail
以我的情況來說,因解離而有身份這件事,在配合治療處理創傷,讓自己各方面都能慢慢變得更好上其實是有些幫助的,這也同時是多個身份的共同目標,所以偶爾會有身份間互相合作彼此幫助去達成一項任務目標的經歷。 這篇文便是以身份為基準去紀錄在春節期間達成一項任務的始終。
高中的社團活動對許多學生而言都是重要的人生經驗,我在使節團的經歷也充滿挑戰與成長。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在使節團中所遇到的挫折,以及如何從中學習和成長。從高中生活中嘗試新的角色,到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價值觀。
Thumbnail
今天是這學期最後一天,今天是休業式。 因為擔任導師,所以我有許多被顛覆的感覺。 一、我確認人性本善,一個“不乖”的孩子,背後一定是有原因的,而非人性本惡。 二、大部分問題行為的背後,多有從小在家庭造成的有意無意創傷。 三、大部分問題行為的前方,都有學校端(老師或同學)有意無意的打壓。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