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隨食物流逝的時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82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理想神經病的吃掉人類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彭顯惠的沙龍
1.5K會員
77內容數
在這專題內,我說吃寫吃,因為我愛吃也煮。我先生在宜蘭種米,不用農藥、不用化學肥料,所以食物對我來說,除了果腹,還有我人生的軌跡,並且還藉由我的孩子仍繼續在延續著,這是好悠遠好長的過程,想分享那滿滿的記憶跟感概,這就是我在這裡的原因。 我是個理想的病人,我仍然過著我理想的生活,你也一定可以。
彭顯惠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19
回憶外婆過年十什菜中的黃豆芽菜,想起外婆對料理的用心以及過年的記憶。雖然過年已過,但年初十五的元宵節外婆還會認為是年節還沒完事。喜歡的人歡迎訂閱或贊助,雖然更新文慢。祝大家新年快樂,行大運。
Thumbnail
2024/02/19
回憶外婆過年十什菜中的黃豆芽菜,想起外婆對料理的用心以及過年的記憶。雖然過年已過,但年初十五的元宵節外婆還會認為是年節還沒完事。喜歡的人歡迎訂閱或贊助,雖然更新文慢。祝大家新年快樂,行大運。
Thumbnail
2023/10/19
小時候吃水餃是一件麻煩事,跟現在冷凍水餃充斥在賣場的方便迥然不同,那時吃的水餃都是外婆包的,皮外婆揉的桿的、餡料外婆預備的,包也是外婆包的,我偶爾包上幾個,露餡又掐不緊,就被喝令下桌去,等吃就好。
Thumbnail
2023/10/19
小時候吃水餃是一件麻煩事,跟現在冷凍水餃充斥在賣場的方便迥然不同,那時吃的水餃都是外婆包的,皮外婆揉的桿的、餡料外婆預備的,包也是外婆包的,我偶爾包上幾個,露餡又掐不緊,就被喝令下桌去,等吃就好。
Thumbnail
2023/06/13
前陣子攜女回台北辦事,特意去衡陽路找我年輕時的古早味 – 油飯。 想起高中時期彼時正逢聯考,被家裡逼著去南陽街補習,我自是不喜歡的,但家長老拿我跟賣饅頭老王家的兩個女兒比,人家都是北一女,我還是老師的女兒呢,看看那滿江紅的成績單,這叫父母的臉皮往哪擺?
Thumbnail
2023/06/13
前陣子攜女回台北辦事,特意去衡陽路找我年輕時的古早味 – 油飯。 想起高中時期彼時正逢聯考,被家裡逼著去南陽街補習,我自是不喜歡的,但家長老拿我跟賣饅頭老王家的兩個女兒比,人家都是北一女,我還是老師的女兒呢,看看那滿江紅的成績單,這叫父母的臉皮往哪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老家在霧社經營小飯館兼旅宿(沒曾想民宿是我家開了先河) 店裡主要是傳統早點:現磨豆漿、杏仁茶、油條、包子……(無燒餅 無烤爐之故) 中午和晚上是擔擔麵、米粉、粿條(河粉)或湯或乾, 並不賣湯品只供清湯(免費的),可能是人手不足忙不過來? 也不賣飯品但接受合菜訂單 顧客通常是工程測量隊, 這些人是
Thumbnail
老家在霧社經營小飯館兼旅宿(沒曾想民宿是我家開了先河) 店裡主要是傳統早點:現磨豆漿、杏仁茶、油條、包子……(無燒餅 無烤爐之故) 中午和晚上是擔擔麵、米粉、粿條(河粉)或湯或乾, 並不賣湯品只供清湯(免費的),可能是人手不足忙不過來? 也不賣飯品但接受合菜訂單 顧客通常是工程測量隊, 這些人是
Thumbnail
許多讀者朋友應該還記得曾經撰文過的忠南飯館,除了味道好之外,我想也有一些情感層面的加成,讓我這幾次到台北總是還想再來嚐嚐看,那種簡單質樸、卻又難以忘懷的味道。 這次趁著來台北辦事,又來拜訪一次忠南飯館了,而且還拉上了母親一起前來,點的菜色與之前不同,簡單點了三道菜色,分別是豆干肉絲、蝦醬空心菜以及紅
Thumbnail
許多讀者朋友應該還記得曾經撰文過的忠南飯館,除了味道好之外,我想也有一些情感層面的加成,讓我這幾次到台北總是還想再來嚐嚐看,那種簡單質樸、卻又難以忘懷的味道。 這次趁著來台北辦事,又來拜訪一次忠南飯館了,而且還拉上了母親一起前來,點的菜色與之前不同,簡單點了三道菜色,分別是豆干肉絲、蝦醬空心菜以及紅
Thumbnail
小時候家附近有一間歐風家飾小店,隔壁樓上開了一家泰國料理餐廳,我們總是坐在窗邊的位子,爸媽每次必點檸檬魚,在那個泰國菜尚未風行的年代,我們時常光顧、愛上那酸酸鹹鹹的滋味。
Thumbnail
小時候家附近有一間歐風家飾小店,隔壁樓上開了一家泰國料理餐廳,我們總是坐在窗邊的位子,爸媽每次必點檸檬魚,在那個泰國菜尚未風行的年代,我們時常光顧、愛上那酸酸鹹鹹的滋味。
Thumbnail
這個月水逆,兩件事讓我情緒不佳,一個是家裡19歲的老貓離世,另一個就是黔園歇業。我父母是當年從對岸過來的那批人,家裡還蠻常在假日吃小館,而黔園就是其中之一。 我看韓良憶老師、王宣一老師的書,裡面常提到秀蘭小館,在父親晚年時,曾問過他有沒有去過,父親淡淡地說被請客時去過一兩次,但菜味太清淡,他沒有很喜
Thumbnail
這個月水逆,兩件事讓我情緒不佳,一個是家裡19歲的老貓離世,另一個就是黔園歇業。我父母是當年從對岸過來的那批人,家裡還蠻常在假日吃小館,而黔園就是其中之一。 我看韓良憶老師、王宣一老師的書,裡面常提到秀蘭小館,在父親晚年時,曾問過他有沒有去過,父親淡淡地說被請客時去過一兩次,但菜味太清淡,他沒有很喜
Thumbnail
人的腦很神奇,往往在無法預期的片刻,不同感官卻連結在一起。要說我對食物的癖好,絕對不是單純好不好吃,而是有沒有勾起過去的記憶與情感,能夠久久回味,超過眼下食物的味覺及嗅覺。
Thumbnail
人的腦很神奇,往往在無法預期的片刻,不同感官卻連結在一起。要說我對食物的癖好,絕對不是單純好不好吃,而是有沒有勾起過去的記憶與情感,能夠久久回味,超過眼下食物的味覺及嗅覺。
Thumbnail
那麼多年過去,我才發現自己承襲了來自爸爸媽媽的家鄉滋味。儘管是一座我未曾踏實生活過的中部小鎮,卻因為孩提時期跟著大人吃,久之成習慣,遂以為都是熟悉的滋味,也不去追問自己喜歡與否。 復刻鹿港滋味,毋寧是從敘述往日生活的文字裡,擷取一種消逝的味道,屬於童年的甜蜜記憶。
Thumbnail
那麼多年過去,我才發現自己承襲了來自爸爸媽媽的家鄉滋味。儘管是一座我未曾踏實生活過的中部小鎮,卻因為孩提時期跟著大人吃,久之成習慣,遂以為都是熟悉的滋味,也不去追問自己喜歡與否。 復刻鹿港滋味,毋寧是從敘述往日生活的文字裡,擷取一種消逝的味道,屬於童年的甜蜜記憶。
Thumbnail
五更腸旺,是一道台式川菜,由來眾說紛紜,但我個人覺得眾多說法裡比較合理的,是軍隊裡的伙夫,用鴨血大腸烹煮出來類似毛肚血這道菜的這個說法,畢竟當時初來台灣,食材因地制宜,軍隊退役或現役的伙夫們,的確是創造出跟家鄉風味,同中有異的各式料理,很多菜式也延續至今,所以,五更腸旺的來源,我自己是選擇相信這個的
Thumbnail
五更腸旺,是一道台式川菜,由來眾說紛紜,但我個人覺得眾多說法裡比較合理的,是軍隊裡的伙夫,用鴨血大腸烹煮出來類似毛肚血這道菜的這個說法,畢竟當時初來台灣,食材因地制宜,軍隊退役或現役的伙夫們,的確是創造出跟家鄉風味,同中有異的各式料理,很多菜式也延續至今,所以,五更腸旺的來源,我自己是選擇相信這個的
Thumbnail
福泰飯桌的肉燥飯 老爸是台南囝仔,從小每逢過年,我們總會跟著老爸回台南,到叔伯姑家拜年。阿祖在搬到台北跟阿嬤住之前,也有很長一段時間住在永康。阿祖的住處就在三伯的大房子前面廣場走出去左轉一條小巷子內的一幢三合院的其中一個廂房裡。每次回台南,老爸在三伯家裡聊天,我們這幾個小孩則是愛跑到阿祖家玩,要點零
Thumbnail
福泰飯桌的肉燥飯 老爸是台南囝仔,從小每逢過年,我們總會跟著老爸回台南,到叔伯姑家拜年。阿祖在搬到台北跟阿嬤住之前,也有很長一段時間住在永康。阿祖的住處就在三伯的大房子前面廣場走出去左轉一條小巷子內的一幢三合院的其中一個廂房裡。每次回台南,老爸在三伯家裡聊天,我們這幾個小孩則是愛跑到阿祖家玩,要點零
Thumbnail
吃一頓彭園居然讓我想起了這麼多事...文化差異帶給我的種種美好回憶,我小時候的台灣,還是有兩個大不同文化體的台灣,一個是本省文化、一個是外省文化,這兩個文化的生活方式天差地遠,包括飲食也是。
Thumbnail
吃一頓彭園居然讓我想起了這麼多事...文化差異帶給我的種種美好回憶,我小時候的台灣,還是有兩個大不同文化體的台灣,一個是本省文化、一個是外省文化,這兩個文化的生活方式天差地遠,包括飲食也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