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五個常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五更腸旺,是一道台式川菜,由來眾說紛紜,但我個人覺得眾多說法裡比較合理的,是軍隊的伙夫,用鴨血大腸烹煮出類似毛肚血這道菜的這說法,畢竟當初初來台灣,食材因地制宜,軍隊退役或現役的伙夫們,的確是創造出不少跟家鄉風味,同中有異的各式料理,很多菜式也延續至今,所以,五更腸旺的來源,我自己是選擇相信這講法的。

小時候家裡是父親掌廚,記憶中,除了過年過節外婆燉滷的牛毛肚外,父親是不煮也不吃內臟料理的。父親喜歡上館子,那時父母兩人加起來的收入,支付得起我們一家四口,每月平均外出3至4次的吃小館,去的館子不外乎川味小館、就是上海式的海派西餐廳。而在川味小館裡必點的菜色,至今我記憶猶新,乾煸四季豆、豆瓣鯉魚、五更腸旺。

這三道菜色,是父親評判一間川味館子好不好吃的入門磚。乾煸四季豆,四季豆要煸的香而不焦、脆而不生,肉末更不能焦如木炭,咀嚼間還要有微微肉味溢出,連裏頭的蒜瓣都不能生熟不分,重要的是吃完後盤底要留著一汪紅油,代表四季豆儘管煸過油了,菜帶有油香,卻又沒吃進太多油,不讓人膩口,光看我父親對這葷素相間小菜的要求,就知道,他個性根本刁鑽乖僻。難怪,我也不好相處。

豆瓣魚,父親會要求要用帶魚子的母魚來做,豆瓣醬不炒酒釀,基本上就不合格。吃豆瓣魚,重點不是魚肉,是吃魚子跟周邊的豆腐,整塊魚子裹挾微微酒釀薰香,帶著紅熱辣油,入口嫩、還粒粒分明,那叫美味;豆腐切口要平整,得用板豆腐做,板豆腐的孔隙大,飽含的住紅油魚香,一口咬下去,魚汁鮮辣在口中迸裂,那才得以叫美味,用嫩豆腐完全不行。魚子、豆腐,吃完肚子有空間,父親才拈點魚肉入口。爸爸曾在一家不熟的館子裡,點了豆瓣魚,夾上一筷子豆腐入口後,火氣大的叫來跑堂,讓人站邊上訓說人家一頓,也不叫重作,光罵,罵完坐下來吃飯,吃完會鈔走人,魚錢算在裡面,但整條魚完好如初,他不碰不吃,也不讓我們去碰去吃,就這個脾氣。

最常去的川菜館子,記憶中叫黔園,在西門町一條小巷子裡,那條巷子滿滿都是川菜館子,低矮的屋簷,圓鐵椅、圓鐵桌、白色塑膠筷,筷端總是帶抹洗不乾淨的紅油淹染,落座後,那時還稱作跑堂的服務生,會端著一個圓鐵盤,裡面呈著幾種不同的涼拌小菜,來到桌邊請我們選擇,最後落在桌上的,常是油炸花生米、紅油涼拌小黃瓜、豆干絲這三種。去西門町吃川菜,父親不會走錯巷子進錯家,這餐食讓他有期盼的雀躍,但對我來說,那年紀實在覺得口味太重,一點都不特別愛,我等著的是,爸爸用完餐後心情大好,願意花上10元給我買一串番茄裹糖片的冰糖葫蘆。

父親對乾煸四季豆、豆瓣鯉魚要求太嚴格,不知道是不是造成我做不好這兩道菜的原因?前者火侯控制太高標準,後者,現在到哪買帶魚子的母鯉魚呢?結果,我只能做腸旺這道滷煮菜色,然而,我父親卻從來沒吃過他女兒做的這道料理。父親離世前那兩三年,我過年回他家陪他看電視,看一看爸爸忽然提到,他的家鄉在過農曆年時,也有宰年豬的習俗傳統,那時候的豬肉好好吃啊,是粉嫩紅色的,完全沒有豬臊味,甜香的很;我問他,那大腸、豬腰那些個呢?父親愣了一下,喃喃說,對啊,去哪了呢?想了想,才又說,可能被下面的人分走了吧,至此才知,父親大戶人家的少爺脾氣,飄洋過海,這一輩子都藉著吃穿烙印在他身上了。

這陣子,我常做這道菜,邊做邊想,我要給他改名叫五個常旺,財旺運旺勢旺日頭旺,不好的事情全都忘。父親生前跟孩子們沒有很親,離世後,也不曾入過我夢中,我想,或許父親這輩子活的並不太順心,所以也不大留戀,我願如此冀望,他是有福報的,人走的沒有掛念,何嘗不是一種福氣。

PS.這篇文一個多月前就寫好,並PO在我個人臉書跟粉絲頁上,但還是想多跟大家分享,所以拿出來另外增添一些文字放上,如果喜歡,歡迎贊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彭顯惠的沙龍
1.5K會員
77內容數
在這專題內,我說吃寫吃,因為我愛吃也煮。我先生在宜蘭種米,不用農藥、不用化學肥料,所以食物對我來說,除了果腹,還有我人生的軌跡,並且還藉由我的孩子仍繼續在延續著,這是好悠遠好長的過程,想分享那滿滿的記憶跟感概,這就是我在這裡的原因。 我是個理想的病人,我仍然過著我理想的生活,你也一定可以。
彭顯惠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19
回憶外婆過年十什菜中的黃豆芽菜,想起外婆對料理的用心以及過年的記憶。雖然過年已過,但年初十五的元宵節外婆還會認為是年節還沒完事。喜歡的人歡迎訂閱或贊助,雖然更新文慢。祝大家新年快樂,行大運。
Thumbnail
2024/02/19
回憶外婆過年十什菜中的黃豆芽菜,想起外婆對料理的用心以及過年的記憶。雖然過年已過,但年初十五的元宵節外婆還會認為是年節還沒完事。喜歡的人歡迎訂閱或贊助,雖然更新文慢。祝大家新年快樂,行大運。
Thumbnail
2023/10/19
小時候吃水餃是一件麻煩事,跟現在冷凍水餃充斥在賣場的方便迥然不同,那時吃的水餃都是外婆包的,皮外婆揉的桿的、餡料外婆預備的,包也是外婆包的,我偶爾包上幾個,露餡又掐不緊,就被喝令下桌去,等吃就好。
Thumbnail
2023/10/19
小時候吃水餃是一件麻煩事,跟現在冷凍水餃充斥在賣場的方便迥然不同,那時吃的水餃都是外婆包的,皮外婆揉的桿的、餡料外婆預備的,包也是外婆包的,我偶爾包上幾個,露餡又掐不緊,就被喝令下桌去,等吃就好。
Thumbnail
2023/06/13
前陣子攜女回台北辦事,特意去衡陽路找我年輕時的古早味 – 油飯。 想起高中時期彼時正逢聯考,被家裡逼著去南陽街補習,我自是不喜歡的,但家長老拿我跟賣饅頭老王家的兩個女兒比,人家都是北一女,我還是老師的女兒呢,看看那滿江紅的成績單,這叫父母的臉皮往哪擺?
Thumbnail
2023/06/13
前陣子攜女回台北辦事,特意去衡陽路找我年輕時的古早味 – 油飯。 想起高中時期彼時正逢聯考,被家裡逼著去南陽街補習,我自是不喜歡的,但家長老拿我跟賣饅頭老王家的兩個女兒比,人家都是北一女,我還是老師的女兒呢,看看那滿江紅的成績單,這叫父母的臉皮往哪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天的你,有吃到讓你從心裡暖到身體各個角落的料理嗎?
Thumbnail
今天的你,有吃到讓你從心裡暖到身體各個角落的料理嗎?
Thumbnail
結果,意外地鯧魚不新鮮、湯頭只有很鹹的醬油味、河粉蒸太粘。我弟大嘆美食部落客太好當,好廚師才不會在這些細節上一敗塗地,竟在讓它在網路上紅了。 聽著抱怨的老爸依舊不動聲色,但我猜那時的他內心已經歡騰得像個小孩。 因為當晚他就捧出了鬥鯧蒸河粉當晚餐。
Thumbnail
結果,意外地鯧魚不新鮮、湯頭只有很鹹的醬油味、河粉蒸太粘。我弟大嘆美食部落客太好當,好廚師才不會在這些細節上一敗塗地,竟在讓它在網路上紅了。 聽著抱怨的老爸依舊不動聲色,但我猜那時的他內心已經歡騰得像個小孩。 因為當晚他就捧出了鬥鯧蒸河粉當晚餐。
Thumbnail
香料蔬菜是我的一大罩門,不算挑食的我,只有對於香菜、芹菜、和香茅特別無法接受。 我外公是山東人,小時候覺得外公包的餃子超級好吃,外公做的水餃也超級好吃。但是,只有一項是我會逃之夭夭:滿滿的一盤香菜,淋上醬油膏和蒜蓉,就這樣吃。 芹菜,是我的另一個罩門。從小,喝貢丸湯就是要把芹菜挑出來,也曾經和我媽抗
Thumbnail
香料蔬菜是我的一大罩門,不算挑食的我,只有對於香菜、芹菜、和香茅特別無法接受。 我外公是山東人,小時候覺得外公包的餃子超級好吃,外公做的水餃也超級好吃。但是,只有一項是我會逃之夭夭:滿滿的一盤香菜,淋上醬油膏和蒜蓉,就這樣吃。 芹菜,是我的另一個罩門。從小,喝貢丸湯就是要把芹菜挑出來,也曾經和我媽抗
Thumbnail
四寶湯(八寶湯) 材料方面我沒完全照備料,畢竟在家會以習慣吃及方便為主(遺傳自我媽,甩鍋)
Thumbnail
四寶湯(八寶湯) 材料方面我沒完全照備料,畢竟在家會以習慣吃及方便為主(遺傳自我媽,甩鍋)
Thumbnail
我出生生長在台北中和,婚後移居台中,最後落腳宜蘭。在中和的時候,家中吃食沒有那麼時令的感受,頂多跟著幾個重大節慶,外婆父親會準備應景的食物,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粽子、清明吃冷餃子、過年的全雞一品鍋等等;我想,是因為台灣的物產跟外婆父親老家不同,所以準備不上,另外對他們來說,時節的變化,帶來最多的是鄉愁
Thumbnail
我出生生長在台北中和,婚後移居台中,最後落腳宜蘭。在中和的時候,家中吃食沒有那麼時令的感受,頂多跟著幾個重大節慶,外婆父親會準備應景的食物,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粽子、清明吃冷餃子、過年的全雞一品鍋等等;我想,是因為台灣的物產跟外婆父親老家不同,所以準備不上,另外對他們來說,時節的變化,帶來最多的是鄉愁
Thumbnail
因為方格子,認識了一些新朋友,新朋友問,妳寫食物,那自己下不下廚做飯?做,當然做,不但做,我還做來賣。 早已忘了第一次下廚是幾歲的時候,唯一清晰的記憶,是為了料理一道紅燒吳郭魚而進的廚房,那是我爸爸的菜,那魚的味道隨著年紀越大,越誘人食癢難耐;曾經,自助餐也挑揀過的紅燒魚、奢侈上館子點食的紅燒魚、朋
Thumbnail
因為方格子,認識了一些新朋友,新朋友問,妳寫食物,那自己下不下廚做飯?做,當然做,不但做,我還做來賣。 早已忘了第一次下廚是幾歲的時候,唯一清晰的記憶,是為了料理一道紅燒吳郭魚而進的廚房,那是我爸爸的菜,那魚的味道隨著年紀越大,越誘人食癢難耐;曾經,自助餐也挑揀過的紅燒魚、奢侈上館子點食的紅燒魚、朋
Thumbnail
我這人個性很冷,做事又急,但料理上最擅長的,卻是花時間的滷煮燜燉,尤其是湯。 自小家裡每餐不乏有熱湯,玉米排骨湯、白蘿蔔排骨湯、馬鈴薯排骨湯、竹筍排骨湯、芋頭排骨湯等等,至於雞湯,那是感冒時才燉來喝的。這些童年記憶中的湯,幾乎都是豬骨加上根莖類熬煮出來,沒有混搭其他食材,採用的骨頭大多是肋排小排,多
Thumbnail
我這人個性很冷,做事又急,但料理上最擅長的,卻是花時間的滷煮燜燉,尤其是湯。 自小家裡每餐不乏有熱湯,玉米排骨湯、白蘿蔔排骨湯、馬鈴薯排骨湯、竹筍排骨湯、芋頭排骨湯等等,至於雞湯,那是感冒時才燉來喝的。這些童年記憶中的湯,幾乎都是豬骨加上根莖類熬煮出來,沒有混搭其他食材,採用的骨頭大多是肋排小排,多
Thumbnail
五更腸旺,是一道台式川菜,由來眾說紛紜,但我個人覺得眾多說法裡比較合理的,是軍隊裡的伙夫,用鴨血大腸烹煮出來類似毛肚血這道菜的這個說法,畢竟當時初來台灣,食材因地制宜,軍隊退役或現役的伙夫們,的確是創造出跟家鄉風味,同中有異的各式料理,很多菜式也延續至今,所以,五更腸旺的來源,我自己是選擇相信這個的
Thumbnail
五更腸旺,是一道台式川菜,由來眾說紛紜,但我個人覺得眾多說法裡比較合理的,是軍隊裡的伙夫,用鴨血大腸烹煮出來類似毛肚血這道菜的這個說法,畢竟當時初來台灣,食材因地制宜,軍隊退役或現役的伙夫們,的確是創造出跟家鄉風味,同中有異的各式料理,很多菜式也延續至今,所以,五更腸旺的來源,我自己是選擇相信這個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