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真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一旦能完全安住於當下,不再焦慮自己的不完美,我們便自然解脫了。--佩瑪•丘卓《當生命陷落時》

Photo by Stephen Leonardi on Unspalsh

Photo by Stephen Leonardi on Unspalsh

為何焦慮?很多時候,是面對各種不確定性的不安全感作祟;更多時候,是與內心巨大的恐懼拔河,「你還不夠好」的回音像是無限擴張的黑洞,沒有自覺的使人耽溺。

剛來美國時,身心像浮在半空中的氣球一樣,找不到立足點。在經濟無法獨立自主的境況中,自信感相當低落。若是任何人,尤其是長輩們關心我的職涯走向,我便壓力倍增,兀自氣惱著那些話語中的期待,既希望我「好好照顧家庭」,又要我「習得一技之長外出工作」,是暗示著我「不足」、「不完美」、「能力不夠」,「配不上」嗎?

一直到很後來,我才體會到那些「話中有話」,都是當下的自己想像出來的。表面上是害怕被他人低看,真相卻是潛意識裡並不接受自己。不接受語言受限而需處處依賴;不接受家庭主婦這個無薪身份;不接受在人才擠擠的海外華人圈,自慚形穢的窘態。

而那些被戳中痛點時的惱羞成怒,無疑將我拉向深淵。在那段自我質疑、渾身是刺的時期,一句「你都睡到自然醒吼~」的玩笑話,都會換來玻璃心碎一地的憤慨。

Photo by Engin Akyurt on Splash

Photo by Engin Akyurt on Splash

於是,申請語言交換、加入學習小組、購買線上課程,我把時間表填好填滿,躲在一個「我很努力了」的堡壘中,逃避面對心魔。這個手段,我做起來倒是游刃有餘,也幾乎每一次都見效。

然而,身體開始出現反彈:先是一個早上,起身後天旋地轉,我不得不躺在床上一整天;再來一個傍晚,無預警的上吐下瀉,我一樣虛弱到動彈不得。當終於無法「有所作為」時,我被迫思考自己到底怎麼了?

Photo by Tim Mossholder on Unsplash

Photo by Tim Mossholder on Unsplash

沒有掙扎太久,佩瑪.丘卓的智慧隨著友人寄來的心靈資糧悄然抵達。我饑渴地、似懂非懂地讀完了《當生命陷落時》一書,心中有種釋懷。至少意識到問題本身,是自己心裡的「妖魔鬼怪」,而不是旁人的眼光和期待。當我開始正視那些嫉妒、羨慕、批判、厭惡、不平衡的情緒後,它們竟突然可愛了起來;而當我不再餵養它們,他們自然也無法繼續張牙舞爪地叫囂。

別誤會了,我還是會焦慮,也依然熟能生巧的逃避某些焦慮。只是自此,我更願意接受那不完美的自己,不再為了追求他人的認同肯定而自討沒趣。如浮球似的身心,似乎也見著了可以著地之處,有了嚮往的歸屬。


📚提及/引用之著作:

當生命陷落時》(When Things Fall Apart: Heart Advice for Difficult Times)/佩瑪・丘卓(Pema Chödrön)/心靈工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謝伊太太的沙龍
64會員
139內容數
美國生活去,任何「第一次」都是印記,都很珍貴。 那些忐忑的、興奮的、不安的、新鮮的、大開眼界的, 還是需要留下那麼一筆紀錄的,是吧!
謝伊太太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陽光斜斜灑在書桌前,我伸了個懶腰,揉揉發脹的太陽穴,心裡想著,是時候準備晚餐了。 冰箱裡剩下兩顆蕃茄,我一邊盤算著要做一道蕃茄炒蛋,一邊洗著食材。就像往常一樣,我機械地將雞蛋一顆顆敲進碗裡。沒想到敲開第二顆時,竟然掉出兩顆蛋黃。我愣了一下,眼睛睜大,嘴角也不自覺微微上揚——居然敲到了雙黃蛋,難得呢
Thumbnail
2025/04/10
陽光斜斜灑在書桌前,我伸了個懶腰,揉揉發脹的太陽穴,心裡想著,是時候準備晚餐了。 冰箱裡剩下兩顆蕃茄,我一邊盤算著要做一道蕃茄炒蛋,一邊洗著食材。就像往常一樣,我機械地將雞蛋一顆顆敲進碗裡。沒想到敲開第二顆時,竟然掉出兩顆蛋黃。我愣了一下,眼睛睜大,嘴角也不自覺微微上揚——居然敲到了雙黃蛋,難得呢
Thumbnail
2024/12/31
2023年9月之後創作能量嘎然而止, 因為我將熱情傾注在了其他地方。 然而,用生命燃燒的選擇卻讓我失去了感受的能力。 在那段日子,對每一筆數字的較真,是我唯一在乎的事。 什麼包容阿、愛啊、感恩的~ 我演得彷彿有那麼一回事,卻始終感受不到真正的溫暖。 回頭再看,那時的我就是個情緒黑洞,一絲微光都進不來
Thumbnail
2024/12/31
2023年9月之後創作能量嘎然而止, 因為我將熱情傾注在了其他地方。 然而,用生命燃燒的選擇卻讓我失去了感受的能力。 在那段日子,對每一筆數字的較真,是我唯一在乎的事。 什麼包容阿、愛啊、感恩的~ 我演得彷彿有那麼一回事,卻始終感受不到真正的溫暖。 回頭再看,那時的我就是個情緒黑洞,一絲微光都進不來
Thumbnail
2023/05/15
學習歌唱一直不在我的人生選擇中,但當時的我卻非常需要這一個選項⋯⋯ 年初,聲音突然變得囁嚅,氣息也異常微弱,好友指出我似乎用氣音在交談,無奈地回:「沒辦法,只要我一試圖大聲說話就會咳嗽不止。」我們心知肚明,那是心因性的壓力反應,來自沒有盡頭的情緒勒索,就像是被誰箝制住喉嚨,自發地遏止了表達立場的渴望
Thumbnail
2023/05/15
學習歌唱一直不在我的人生選擇中,但當時的我卻非常需要這一個選項⋯⋯ 年初,聲音突然變得囁嚅,氣息也異常微弱,好友指出我似乎用氣音在交談,無奈地回:「沒辦法,只要我一試圖大聲說話就會咳嗽不止。」我們心知肚明,那是心因性的壓力反應,來自沒有盡頭的情緒勒索,就像是被誰箝制住喉嚨,自發地遏止了表達立場的渴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上次感到焦慮是什麼時候?待業的那段期間?還是被工作追著跑的昨日?又或是覺得自己輸給別人的那一刻?如果可以,我希望我們都能逃脫焦慮的綑綁,倘若無法做到,那我們就和它和平共處吧。
Thumbnail
上次感到焦慮是什麼時候?待業的那段期間?還是被工作追著跑的昨日?又或是覺得自己輸給別人的那一刻?如果可以,我希望我們都能逃脫焦慮的綑綁,倘若無法做到,那我們就和它和平共處吧。
Thumbnail
★串流平台、社群媒體、無法停下腳步的工作與生活… 為什麼我們看似擁有、連結一切,卻仍感覺孤獨, 心裡總有揮之不去的無力與低落?
Thumbnail
★串流平台、社群媒體、無法停下腳步的工作與生活… 為什麼我們看似擁有、連結一切,卻仍感覺孤獨, 心裡總有揮之不去的無力與低落?
Thumbnail
最近回頭讀自己七、八年前的文章,被以前那個細膩、善感、念舊的自己嚇了一跳,我記得以前的我因為不被肯定而沮喪,但我不記得自己是那麼沒有歸屬感。「若不是實際生活充滿垃圾,滿足不了想望,又何必將生活寄託在遙遠的他方?」我曾經寫出這麼失落的句子,當時如果沒有寫文章,不曉得有誰接得住我呢?
Thumbnail
最近回頭讀自己七、八年前的文章,被以前那個細膩、善感、念舊的自己嚇了一跳,我記得以前的我因為不被肯定而沮喪,但我不記得自己是那麼沒有歸屬感。「若不是實際生活充滿垃圾,滿足不了想望,又何必將生活寄託在遙遠的他方?」我曾經寫出這麼失落的句子,當時如果沒有寫文章,不曉得有誰接得住我呢?
Thumbnail
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覺得自己不夠好,或是對未來不知所措,這種情緒的低落,沒有辦法找到人生價值,或是各種快樂的泉源。此時可以活用心理學的知識或理論,釐清內在思緒,走出迷惘的困境,這種感覺並不只限於任何人,而是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難題。
Thumbnail
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覺得自己不夠好,或是對未來不知所措,這種情緒的低落,沒有辦法找到人生價值,或是各種快樂的泉源。此時可以活用心理學的知識或理論,釐清內在思緒,走出迷惘的困境,這種感覺並不只限於任何人,而是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難題。
Thumbnail
我們一旦能完全安住於當下,不再焦慮自己的不完美,我們便自然解脫了。佩瑪.丘卓《當生命陷落時》
Thumbnail
我們一旦能完全安住於當下,不再焦慮自己的不完美,我們便自然解脫了。佩瑪.丘卓《當生命陷落時》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看似沒有盡頭的焦慮,有時候完全找不到任何原因。但焦慮在焦慮這件事,卻可能回應到我們內在失控的情緒與感覺。雖然將這樣的感覺丟給別人可能很爽,但卻無法阻止焦慮繼續產生。讓我們一起學習,要如何透過情緒日記來幫助自己處理失控的情緒與感覺。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看似沒有盡頭的焦慮,有時候完全找不到任何原因。但焦慮在焦慮這件事,卻可能回應到我們內在失控的情緒與感覺。雖然將這樣的感覺丟給別人可能很爽,但卻無法阻止焦慮繼續產生。讓我們一起學習,要如何透過情緒日記來幫助自己處理失控的情緒與感覺。
Thumbnail
工作、未來、家庭、戀愛……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事事美滿,但現實往往沒那麼簡單。當你想改變現狀,卻因種種原因遲遲沒有行動時,懷疑、恐懼和焦慮,就會悄悄找上門來。它們在不知不覺中耗盡我們的力氣,我們越是逃避,越逃不出它們的手掌心。其實,情緒是我們的幫手,而不是絆腳石。如果我們一直跟情緒鬥爭,試圖打壓或
Thumbnail
工作、未來、家庭、戀愛……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事事美滿,但現實往往沒那麼簡單。當你想改變現狀,卻因種種原因遲遲沒有行動時,懷疑、恐懼和焦慮,就會悄悄找上門來。它們在不知不覺中耗盡我們的力氣,我們越是逃避,越逃不出它們的手掌心。其實,情緒是我們的幫手,而不是絆腳石。如果我們一直跟情緒鬥爭,試圖打壓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