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x商業│訪談十多位主管經理人,數位轉型對不同產業的難題和挑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曾經有家公司,發覺土地很便宜,比起賣快餐利潤更高、金流更穩定,因此大舉購買房地產,再讓加盟主入駐,最終在全球有著大量據點,那家公司叫麥當勞。

每個時代,總會有人發覺時代的契機,從中找到機會,因此今天 Eddy 想聊聊近幾年不斷談論的數位轉型趨勢,討論在數位轉型下,產業到底面臨到哪些問題,對於個人又能有什麼啟發?幫助我們在這個浪潮下成長,甚至掌握先機!

之前提過,Eddy 剛研究所畢業。事實上,論文主題便是和數位轉型相關,且在過程中訪談了十多位不同產業的中高階經理人和主管,了解他們對各自公司和台灣進行數位轉型的觀點,因此本文便和大家分享以下三個部分,正文開始:

  • 數位轉型到底轉些甚麼?
  • 數位轉型到底難在哪裡?對不同產業的挑戰!
  • 對於個人,又可以有哪些啟發?

數位轉型到底轉些甚麼

近幾年,尤其受到疫情影響,數位轉型儼然成為企業的顯學,無論何種產業都紛紛加速自身數位轉型的腳步,不僅導入許多數位化工具,也開始調整組織架構和運營模式來加以因應。

許多人會對數位轉型一詞有些迷思,像是覺得只要導入ㄧ些數位化工具就好、覺得數位轉型做法和措施差不多,甚至認為數位轉型是萬能解方,只要做就可以為公司帶來爆炸性的成長。

迷思一:引入數位化技術就是數位轉型

事實上,若單單僅是導入一些數位技術,如將紙本文件線上化,甚至導入客戶關係管理(CRM)、企業資源規劃(ERP)等,充其量只能說是數位化,而非數位轉型。

事實上,學術嚴格定義中的數位轉型,是要將傳統上由人力執行的工作都自動化、虛擬化,並做到服務客製化(Furr & Shipilov, 2019),讓企業價值鏈的幾乎每個環節,像是業務流程、銷售渠道甚至供應鏈管理,都可以創造新的價值以及和客戶互動的新形式(Downes & Nunes, 2013)。

因此數位轉型,不單單僅是願意花錢導入良好技術即可成真,而是要結合既有的資產與新興的數位技術,重新檢視公司營運業務,甚至進行文化重塑,才有機會創造出新的轉型動能,也因此怎麼讓既有員工重新適應新的工作方式,往往是企業主進行數位轉型很大的挑戰之一。

好多好多階梯(挑戰)

好多好多階梯(挑戰)

迷思二:數位轉型做法很一致

另外,也常常聽到有企業主會認為,數位轉型怎麼做都差不多,哪家競爭對手做了甚麼我們就跟上即可,因此最常見的還是人家導入了甚麼系統、做了甚麼流程培訓,我們就也跟著一起做吧!

事實上,對於不同產業和公司來說,其數位轉型的方向和目標都是有相當大的差異,因此很難一概而論。舉例來說像是金融業和科技業對於數位轉型的態度和看法就截然不同,金融業受金融法規限制,使其很難進行大程度的改造;而科技業則可以相對開放的態度擁抱數位轉型。

另外,像是台灣科技業目前仍以代工為主,因此數位轉型目標通常會將其設置為所謂「關燈工廠」,即實現完全的自動化、流程化,提升產品良率和降低流程成本;而這樣的數位轉型作法,就和以軟體為主的矽谷截然不同。


數位轉型到底難在哪裡?對不同產業的挑戰!

事實上,正如我們上面所提,每個產業對於數位轉型的目標、處境皆不同,因此以下先立基於我論文訪談的經驗,以科技業、非科技業(傳統產業為主)和公部門進行探討和分享。

公部門

從公部門狀況來說,其最大難關是「文化轉變」。

曾經去公部門進行訪談,包含像財政部、工研院等單位主管。在過程中,受訪者普遍會提及,公部門由於組織架構較為龐大,再加上許多員工會將其視為「鐵飯碗」,因此普遍不喜歡改變,會認為做這些只是增添更多業務而沒有真正需求,甚至做了也不會更好,因此推動上會比起一般企業更慢、效率更低。

另一方面,如同上面所說的,公部門組織往往較為龐大、官僚一些,因此資源的分配也會是另一個難題,很多時候不好確保預算隔年能再次進來,因此可能數位轉型專案到一半就會有預算燒盡問題,且公家機關也很難透過津貼獎金鼓勵員工參與這樣的專案,因此在人力、金錢上的資源會比起一般私人企業更具挑戰。

沒有預算...

沒有預算...

非科技業(傳統產業為主)

從非科技業狀況來說,其最大難關是「人才荒」。

同樣針對非科技業經理人進行訪談,過程中提及許多進行數位轉型的血淚,但其中最常被提及的便是沒有優秀人才願意去這些較為傳統的產業工作。因為台灣目前新鮮人大多較青睞外商或是科技公司,而在本身知名度較小的情況下,對其招聘新人的難度更是大大加深,而不單單是薪酬問題。

為此,很多非科技業的中小企業便會轉換方案,改和一些外部協會、政府研究單位進行合作,如資策會、工業局等,試圖從政府這邊取得一些資源,但大多都還是以金錢補助為主,而未從根本解決其技術問題;而縱使有一些IT人才可以協助,也會擔心合作結束後續的系統維護和優化,進而產生更大的負擔。

科技業

從科技業狀況來說,其最大難關是「方向不一」。

最後,針對科技業經理人進行訪談,過程中發覺科技業確實比起其他產業,無論在人才或是資源上,都是更有底氣進行轉變的,像是可以專門成立資訊長、找外部顧問公司等;然而對許多科技業經理人來說,仍認為其在數位轉型路程中僅是些微前進而已,對於下一步該如何做依舊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正如同上面提到的,縱使同產業,也會因為組織目標、文化差異,而使其採用不同的數位轉型方針,因此很多科技業公司最常碰到的問題,便是組織目標定義不清楚,當目標不明確,或者目標太廣、太大時,就有比較高的機率發生「預期目標」與「實際成果」之間的落差,影響轉型成效。

目標在哪裡

目標在哪裡


本文科技小啟發

常常我們談到的數位轉型的時候,我們總是將主體放在公司,討論公司該怎麼做數位轉型、進行數位轉型有哪些好處。

但事實上,數位轉型的趨勢,是會影響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當個人越了解其趨勢,Eddy 認為越能提早因應,為自己的能力加值,因此以下分享針對個人,兩個從數位轉型議題得到的小啟發:

擁抱轉變的能力

在數位轉型趨勢下,許多經理人都會強調,唯一不變的就是隨時在轉變,在目前科技日新月異情況下,同樣的技術、規則,可能一兩年內就不再適用,因此對於個人來說,願意擁抱新事物並持續學習的心態將會越來越重要。

以 Eddy 來說,也認為這樣的心態雖是挑戰,但也能帶來更多機會,之前在藥商實習,過程中主管希望導入所謂的RPA(機器人自動化流程)到部門業務中,進行小規模的部門流程更新測試,若成效良好便可以逐步推廣到整個公司層面。

而實習生中我便表現出更想學習這方面領域的意願,因此主管也會主動與我約各種會議和討論,過程中不僅學到更多,這樣的經驗也為我後來獲得了許多科技業、金融業職缺相關的面試機會!

近幾年來,由於新冠疫情肆虐,因此過去我們所熟悉的生活、行為模式再也不在,我們被迫地要習慣、接受新的互動規則,而當我們願意擁抱轉變,自然會對生活更有信心和充滿期待。

擁抱轉變,陽光就在面前

擁抱轉變,陽光就在面前

串聯整合的重要性

在數位轉型這個大浪潮下,可以看到許多企業紛紛尋找不同產業間的同盟合作,因此便可看到像金融業和零售業合作等異業結盟例子,事實上數位轉型下,進行不同產業、領域的整合會越來越重要。

同樣對於個人來說,我們也更該檢視自身的能力和經驗,將不同的點與點之間進行整合,並以此發揮更大的綜效。最知名的人物無非就是已故的 Steve Jobs ,他透過將大學上到的書法和電腦 IT 結合,進而讓蘋果電腦在當時成為最具藝術感、品牌價值最高的一項產品。

在數位轉型之下,產業間的分野、全球同儕間的競爭都會變得越加激烈,因此唯有不斷接觸新知、新領域,並將其整合成自身獨有的特長,方能在這個數位時代中得到更佳的發展。

透過按愛心,讓我知道你的觀後感吧!
若喜歡我的「科技x商業」相關文章,請記得下方幫我按愛心,會更常寫的! 若有任何建議或想法,也歡迎在下方留言給我,討論總是進步的原動力。
也要記得「追蹤」此帳號,讓我提供更多優質文章給您,避免被茫茫文章淹沒 :)

閱讀更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r.S-avatar-img
2022/03/21
像我待的傳產,即便在面臨到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數位轉型的部分就只有視訊的部分而已。如Eddy所說的「人才」正是關鍵,很多傳產的管理層都是在同一家公司工作10幾20年的人,思維已經僵固,用智慧型手機可能就是最大的數位轉型了XD
Eddy 的科技加速器-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3/26
真的XD 之前在服替代役中,公家機關很多時候也都是仰賴大量紙本文件,縱使開始導入一些電子系統,多數公務員仍不太願意學習,還是用舊的方式加以進行日常業務~~
avatar-img
Eddy 的科技加速器的沙龍
94會員
43內容數
Eddy 的科技加速器,從2024年6月開始復刊。 會針對有興趣的公司,進行商業上的分析和探討,尤其著重在科技產業。 Eddy 畢業至清華大學科管所,目前是一名雲端顧問,期待透過自身的專業和經驗,分享產業新知和趨勢,與大家共同交流和成長。
2024/11/29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智能自動化的必要性及其在企業中的應用,並闡明實施過程中的阻礙與常見迷思。此外,介紹如何制定有效的自動化戰略以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益,幫助企業克服挑戰,實現持續增長與創新。透過明確目標、關鍵步驟及遵循四大原則,企業可有效實施自動化,提升市場競爭力,迎接數位時代的挑戰。
2024/11/29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智能自動化的必要性及其在企業中的應用,並闡明實施過程中的阻礙與常見迷思。此外,介紹如何制定有效的自動化戰略以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益,幫助企業克服挑戰,實現持續增長與創新。透過明確目標、關鍵步驟及遵循四大原則,企業可有效實施自動化,提升市場競爭力,迎接數位時代的挑戰。
2024/11/13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 Zoom 的發展歷程,包括其創辦人的背景、平臺的建立原因、最新的市場定位與競爭挑戰。此外,文章還提到疫情對 Zoom 的影響以及未來的策略,強調用戶體驗和靈活定位的成功因素。透過深入分析,讀者能夠理解 Zoom 如何面對競爭對手並持續維持市場領先地位。
Thumbnail
2024/11/13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 Zoom 的發展歷程,包括其創辦人的背景、平臺的建立原因、最新的市場定位與競爭挑戰。此外,文章還提到疫情對 Zoom 的影響以及未來的策略,強調用戶體驗和靈活定位的成功因素。透過深入分析,讀者能夠理解 Zoom 如何面對競爭對手並持續維持市場領先地位。
Thumbnail
2024/10/12
Zoom 在遠端通訊領域表現卓越,隨著疫情推動企業數位轉型,其雲端視訊會議解決方案成為全球企業的首選工具。本文探討 Zoom 的產品、財務狀況及市場競爭力,同時分析其面臨的挑戰與未來趨勢。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及競爭加劇,Zoom 是否能持續領先於 Microsoft 和 Google 等競爭對手?
Thumbnail
2024/10/12
Zoom 在遠端通訊領域表現卓越,隨著疫情推動企業數位轉型,其雲端視訊會議解決方案成為全球企業的首選工具。本文探討 Zoom 的產品、財務狀況及市場競爭力,同時分析其面臨的挑戰與未來趨勢。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及競爭加劇,Zoom 是否能持續領先於 Microsoft 和 Google 等競爭對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轉型」真的是太容易被掛在嘴邊的詞了,任何在趨勢上的名詞都能被掛上轉型兩個字。正在接班路上的你或妳,是不是也曾丟出不同轉型方案作為策略方向?轉型感覺沒有很難阿,不就是上級支持、資源投入嗎?如果成功轉型有跡可尋,為什麼失敗的案例遠比成功的多?
Thumbnail
「轉型」真的是太容易被掛在嘴邊的詞了,任何在趨勢上的名詞都能被掛上轉型兩個字。正在接班路上的你或妳,是不是也曾丟出不同轉型方案作為策略方向?轉型感覺沒有很難阿,不就是上級支持、資源投入嗎?如果成功轉型有跡可尋,為什麼失敗的案例遠比成功的多?
Thumbnail
每個時代總有人發覺時代的契機,從中找到機會,因此今天Eddy想聊聊近幾年不斷談論的數位轉型趨勢,討論在數位轉型下,產業到底面臨到哪些問題,對於個人又能有什麼啟發?幫助我們在這個浪潮下成長,甚至掌握先機! 訪談了十多位不同產業的中高階經理人和主管,了解他們對各自公司和台灣進行數位轉型的觀點與啟發。
Thumbnail
每個時代總有人發覺時代的契機,從中找到機會,因此今天Eddy想聊聊近幾年不斷談論的數位轉型趨勢,討論在數位轉型下,產業到底面臨到哪些問題,對於個人又能有什麼啟發?幫助我們在這個浪潮下成長,甚至掌握先機! 訪談了十多位不同產業的中高階經理人和主管,了解他們對各自公司和台灣進行數位轉型的觀點與啟發。
Thumbnail
前陣子,聽了台灣某知名科技雜誌總主筆的「數位轉型」演講有感,當演講人不清楚觀眾的疑惑和需求,只是一昧念經讚頌,誰苦了誰?
Thumbnail
前陣子,聽了台灣某知名科技雜誌總主筆的「數位轉型」演講有感,當演講人不清楚觀眾的疑惑和需求,只是一昧念經讚頌,誰苦了誰?
Thumbnail
人需要隨著時代不斷地學習與進步,同樣的,企業也需要不斷地突破來保持甚至贏得競爭力。對於企業要如何達到突破,需要做數位轉型的過程來協助企業更上一層樓。身為數位轉型專案的顧問,以下會由從業者的角度來介紹數位轉型,以及大概的專案會是什麼樣子。  
Thumbnail
人需要隨著時代不斷地學習與進步,同樣的,企業也需要不斷地突破來保持甚至贏得競爭力。對於企業要如何達到突破,需要做數位轉型的過程來協助企業更上一層樓。身為數位轉型專案的顧問,以下會由從業者的角度來介紹數位轉型,以及大概的專案會是什麼樣子。  
Thumbnail
在數位化潮流之下,企業數位轉型成為必然的趨勢,無論是營運流程、顧客消費體驗、產業文化發展等,都必需結合「數位科技」,才有機會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站穩領先地位或追逐業界領先者。而因新冠肺炎的疫情影響,更加速推動了企業的技術轉型,企業經營者們希望透過數位化發展,擴大領先優勢也順勢拉開追隨者的距離,當然
Thumbnail
在數位化潮流之下,企業數位轉型成為必然的趨勢,無論是營運流程、顧客消費體驗、產業文化發展等,都必需結合「數位科技」,才有機會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站穩領先地位或追逐業界領先者。而因新冠肺炎的疫情影響,更加速推動了企業的技術轉型,企業經營者們希望透過數位化發展,擴大領先優勢也順勢拉開追隨者的距離,當然
Thumbnail
數位化正如火如荼改變著全球產業、大眾的工作模式與生活型態,尤其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之下,更快速催進了全球企業數位化的轉型時程!根據國際智庫預估,到了2025年全球數位轉型對產業經濟之影響,將帶來100兆美元的商機;然而這樣的商機並非是雨露均霑……
Thumbnail
數位化正如火如荼改變著全球產業、大眾的工作模式與生活型態,尤其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之下,更快速催進了全球企業數位化的轉型時程!根據國際智庫預估,到了2025年全球數位轉型對產業經濟之影響,將帶來100兆美元的商機;然而這樣的商機並非是雨露均霑……
Thumbnail
數位轉型這個議題愈來愈火熱,許多企業主都想朝這個方向大步邁進。自從年初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造成全球性爆發,疫情的變化隨時都能讓實體商業銷售行為產生中斷,實體和網路市場的彼此消長,造成消費族群的轉移,讓重視實體的企業不得不去面對這個問題。不過,雖然新冠肺炎加速了企業必須面對
Thumbnail
數位轉型這個議題愈來愈火熱,許多企業主都想朝這個方向大步邁進。自從年初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造成全球性爆發,疫情的變化隨時都能讓實體商業銷售行為產生中斷,實體和網路市場的彼此消長,造成消費族群的轉移,讓重視實體的企業不得不去面對這個問題。不過,雖然新冠肺炎加速了企業必須面對
Thumbnail
不創新,就等死? 不轉型,就淘汰? 今年媒體上開始颳起了一陣討論數位轉型的話題,其實數位轉型已經討論許久,其實早就不是新話題,但為何今年從口號變成了行動?其實都是被市場逼的!!
Thumbnail
不創新,就等死? 不轉型,就淘汰? 今年媒體上開始颳起了一陣討論數位轉型的話題,其實數位轉型已經討論許久,其實早就不是新話題,但為何今年從口號變成了行動?其實都是被市場逼的!!
Thumbnail
你要的是 「數位化」 還是 要 「轉型」  ?? 公司在不同的情境下,對於數位轉型的 「感受和期待」 可能會不同,也因此會導致了各式各樣的執行狀況和挑戰… 如果你去網路上找數位轉型,大概都會先出現的是 ERP 相關 或 管顧公司的銷售性質文章,多半從組織、策略面切入,再掛鉤自己能提供的服務。但是另人
Thumbnail
你要的是 「數位化」 還是 要 「轉型」  ?? 公司在不同的情境下,對於數位轉型的 「感受和期待」 可能會不同,也因此會導致了各式各樣的執行狀況和挑戰… 如果你去網路上找數位轉型,大概都會先出現的是 ERP 相關 或 管顧公司的銷售性質文章,多半從組織、策略面切入,再掛鉤自己能提供的服務。但是另人
Thumbnail
企業的數位轉型,應該算是一個逐漸被重視,但未必真的深刻被理解的一個課題。 數位轉型,本質上因為是企業面臨快速變動數位環境的「不斷再合理化」的進程,市場的發展、企業的經營與管理,追求的是當下個面向的「合理化 rationalization」,而放到時間軸上,便會見到「不斷再合理化」的動態歷程。
Thumbnail
企業的數位轉型,應該算是一個逐漸被重視,但未必真的深刻被理解的一個課題。 數位轉型,本質上因為是企業面臨快速變動數位環境的「不斷再合理化」的進程,市場的發展、企業的經營與管理,追求的是當下個面向的「合理化 rationalization」,而放到時間軸上,便會見到「不斷再合理化」的動態歷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