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真的是太容易被掛在嘴邊的詞了,數位轉型、綠能/零碳轉型、品牌轉型等,任何在趨勢上的名詞都能被掛上轉型兩個字。
正在接班路上的你或妳,是不是也曾丟出不同轉型方案作為策略方向?從不同企業的成功轉型分享,感覺轉型沒有很難阿,不就是上級支持、資源投入嗎?如果成功轉型有跡可尋,為什麼失敗的案例遠比成功的多?
我們再假設企業主(一代)跟準接班人(二代)都不排斥轉型,但兩代說的轉型,在內涵、作法、方式、目標與期待一致嗎?會不會根本沒有達成共識?
轉型=解方?
轉型常被當作企業現存問題的萬靈藥,企業組織問題很多,經營者就丟出XX轉型當作所有問題的解答,好像公司中的問題只要換個方向就會憑空消失。
許多人說不轉型就等著被淘汰,也說驅動轉型的動力常常來自危機感,這樣看來轉型的確是為了解決問題,但為了解決問題卻不一定需要透過轉型。這是若P則Q,若非Q則非P的簡單邏輯。
把轉型當作唯一解的思維是簡化了對問題的思考,也低估了成功轉型的難度
舉例來說,看到紙本作業的繁瑣與低效率因此期待導入系統提高效率,就將數位轉型當成解方,實際上問題可能遠比表面複雜,人員對於數位工具的熟悉程度、紙本流程是否明確梳理、簽核權限是否清楚規範,有時需要連動獎懲制度等配套方案。為了解決紙本作業的問題,需要準備的藥帖可能不只一種。
轉型需要建立在基本功之上
我曾經參訪過一家已取得階段性轉型成功的企業,在簡報中大方分享轉型後的策略方向。我卻注意到簡報下方不起眼的小小欄位,欄位中標示著該企業轉型前花了好幾年改善基本體質的打底功夫。
這些枯燥無味、需要耗費多年的基本功許多人不放在眼裡,嫌太無聊、太基礎,嫌成效太慢。然而,如同十年磨劍的道理一般,我們常看到別人成功後亮麗的表現而忽略背後長年累積的基本功力,多數人談及各種轉型也是抱持這種心態。
拿自動化轉型來舉例,有一次我跟精實生產顧問交談,他分享即將去某企業輔導工業4.0的導入,我沒想清楚脫口而出:「咦,顧問,你也懂自動化嗎?」。顧問笑著回答,怎麼不懂,自動化產線的基礎就是從精實生產的概念延伸出來的。瞬間我驚覺,是阿,當你連標準工時、線平衡、節拍時間、人機時間搭配、OEE這些概念都還沒準備好的時候,究竟要怎麼一步登天談自動化轉型?
換個角度,即便你都清楚這些觀念,但你願意先花5~10年打底這些基本功、改善企業體質嗎?
知道自己在轉什麼型
溝通最重要的,是雙方對於事情的理解都在同一個水平上。你說的轉型跟他說的轉型到底一不一樣,還是雞同鴨講?
舉數位轉型來說,也許對許多人而言,把紙本作業轉成數位就叫做數位轉型。不過以鼎新電腦的分類,將紙本改成數位的動作只能算是〔數位化〕。透過數位化達到效率改善的叫做〔數位優化〕,而透過數位方式創造新的商業機會,才能稱為〔數位轉型〕。
其他類型的轉型也可能遇到一樣的問題,比如說,我幾年前提出的品牌轉型,在我心中可能是5~10年的長期轉型行動,在其他人的認知中可能只是換換Logo、Slogan、型錄就完成的事情。
知道自己在轉什麼型至關重要,溝通、碰撞在所難免,務必要讓所有參與者都有相同認知。
結語
本文的靈感來源,來自於自身遭遇的各類轉型口號帶來的失敗經驗。各種fancy口號的轉型活動,多數都以失敗收場,企業、組織、營收通通都沒有改善,有的只是投入卻沒有回收的成本與資源。
從我有限的經驗來看,各類型的轉型真的很難做到無痛過渡,多的是流汗流血的辛苦過程,簡單一點砍掉重練,但多數時候需要兼顧過去累積至今的包袱(通常來自於人)。轉型能不能成功,人的問題還是最大的挑戰。本文分享的三件面向其實也分別顯現不同關於人的挑戰:
- 簡化問題,低估轉型,我認為是許多人包括我也常犯的錯,從過往成功經驗得到的自信轉變成面對不熟悉領域時的〔自大〕。
- 忽視需長期累積的基本功,只期望轉型能帶來一步登天好處的〔不切實際〕。
- 所有參與者對於轉型主題沒有共識的〔欠缺溝通〕
有意識地去面對及克服這些人的問題,相信會對成功轉型起到很大的幫助。
不過話說回來,轉型只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不是唯一解。如果只是因為大家都在談轉型,為了轉型而轉型,我們是不是陷入了FOMO(fear of missing out)的心態呢?
文末想丟個延伸思考的問題給大家,你或妳認為-
「轉型真的是企業的必要行動嗎?」:轉型究竟為了什麼?會不會其實根本不用轉型呢?
無論是對於本文的〔轉型〕議題深有同感,或持有不同意見,或覺得接班好鬧,都歡迎分享你/妳的意見與看法唷。
【接班G.G了】~其中GG代表著Generation Gap,是二代接班躲也躲不了的代溝課題,舉凡觀念、趨勢、管理、人才、制度等方方面面在日常工作上的隔代差異,都是我希望在專題中能記錄及討論分享的面向。
如果你/妳也正在接班這條船上還沒跳船,歡迎你/妳一起加入這場長期抗戰。一起把Generation Gap玩成一場Good Game,把接班G.G了做到接班G.G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