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需要隨著時代不斷地學習進步,同樣的,企業也需要不斷地突破來保持甚至贏得競爭力。企業要突破就需要做數位轉型來協助企業更上一層樓。身為數位轉型專案第一線的實施顧問,以下會由從業者的角度來介紹數位轉型,以及大概的專案會是什麼樣子。 由於數位轉型是一個非常大且持續性的過程,其中有非常多的專業工作領域,除了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更具體了解「數位轉型」實際上在做哪些事情,同時也提供作為職涯發展的參考。 一般來說,數位轉型有幾個名詞需要了解 Digitization:指的是從analog(類比)或實體變成數位的形式,這就像是實體資訊轉變成數位內容。 Digitalization:則指利用數位科技將商業流程數位化,就像利用軟體來操控商業的運作,去除紙上作業的部分 Digital Transformation:代表數位轉型,在科技數位化之外,更牽扯了組織文化、科技解決方案、創新以及業務轉型的各個層面的變遷,對整體組織產生變革。 這些名詞代表著不同意義,同時也隱含著次序,從Digitization走向Digitalization,到最後透過Digital Transformation來集大成。所以數位轉型的概念遠比前兩個還要廣泛,「轉型」這個字本身就代表改變,意味著所有在數位化過程中對於組織內部造成的改變,都需要策略性地經由管理來達成。 所以數位轉型可以大略涵蓋四個層面,分別是組織文化、系統軟體、創新與數位轉型專案本身,為了要成功完成數位轉型,這些層面都必須要照顧到。 數位轉型之組織文化變革 - 人對了,專案就對了 從文化的層面來說,科技帶來的變革與破壞比以往都還要來地快與深刻,在進行數位轉型專案的時候,並不是簡單安裝/實施一個新的軟體或作業系統那麼簡單。 軟體的最終用戶是人,而每一套系統就像人一樣,都會有其生命週期,當軟體走到盡頭不再被更新,就是該被汰換的時候了。我們可以想像,一個老員工操作了20多年的系統,而今需要換成一套截然不同的全新系統,這個在適應上以及心態上對於老員工都是一大挑戰,所以在專案實施之前,往往會收到許多反對聲浪。 我記得有一次跟一個台灣的業務代表一起拜訪德國一家做衣架的工廠,這家公司被台灣的母公司併購了,而台灣母公司正在進行全面數位轉型的專案,這家小公司也難免被涵括在專案的範疇內。然而這對於身處小鎮工廠的老員工來說,根本是天外飛來莫名奇妙的「劫難」,所以母公司才派了一個台灣的業務代表過來,而我則因為德語能力,充當兩方的橋樑。 在會議期間可以感受到德國公司老員工的反對意見,因為他們不認為新的作業系統可以為他們帶來什麼好處,即便我們展示新的作業系統有漂亮的介面以及集成化的流程,但舊的作業系統已經運行了一、二十年之久,「舊愛還是最美」這是習慣的問題。 還好老闆是個有活力的第二代年輕人,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比較高,也看好新系統在陣痛期後提升的流程效率,所以配合程度比較高一點,而至於內部的老員工,則仰賴不斷的溝通協調來克服。 像這類關於人與組織變革的問題都需要change manger來專司處理,因爲在數位轉型的前中後都會有許多不同的變革需要做應對,研究指出,有實施變革管理的單位,在進行數位轉型的時候,不管是專案的目標、時程以及預算上都會有更高的成功率。 變革管理也是一個很大的題目,在這裡大略提一下涵蓋的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