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納整理2(11.1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是你用物品來讓生活增色,而非讓物品來牽絆你,使你的生活失色

前言

昨天整理了書桌,今天再看到時,自己都覺得有一點不可思議,因為從來沒有這樣寬敞、明亮、整潔過。打起電腦來也格外的順心和舒心。以前堆放在書桌上的沒看完的書,現在找了一個存放的地方,沒看完就放到那兒去;報紙雜誌等,看看標題等,覺得不會再看的,就直接丟了;覺得可能會再看的,就折疊整齊,放在待處理的箱子裡。一切就位後,就是煥然一新的書桌了。以後只要用完歸位就成了。

浴室整理

今天打完球回來看到東西四處堆放的浴室,忍不住動手稍做整理,不是浴廁該有的先請走,留下來的可以放進櫃子的進櫃子,我是在浴室換衣服的,以前的衣服是折好後疊放整齊放在三格櫃中的,但有時需翻找下面的,結果上面的就亂了,需要重折;而且,底下的稍一抽動,整齊的一疊又有點亂了,後來聽說有人用蛋捲式折法,衣服全部用捲的,要用時要的拿出來,其他的因為捲在一起,因此不受影響,一舉解決了原先折疊時的困擾;今天再看收納整理資料,才知之前的聽說,就是收納達人的用法。
看看浴池周圍地面已經有些青苔,以往不會有感覺,因為很正常,天天看,今天則覺得有點刺眼,乾脆就直接刷乾淨。浴室也放了五隻地板的拖把,以往按序排列,就佔用了一面牆,而且看來也雜亂,剛好浴室裡有一個大水桶,將之全部集中到水桶裡,空間看來寬敞多了。
之前購屋時,建築師特別推薦這個1.8米*1米的浴池,後來才發現根本沒用,第一次試用時,熱水器開到最大,然後呢?水籠頭太小,水深還沒淹到腳踝,水已經涼了。好好空間就這樣毀了,而且根本沒法做其他用途。後悔也沒用,但該記得的是:不必好大喜功,你不可能天天泡澡的,也不需要天天泡澡,所以呢?採購時,先問:真的需要嗎?要放那兒?有一個地方可以存放它嗎?

心也需要整理

收納整理,從過多的物品著手,然後呢?心裡的感受和看法也似乎都受到了影響。物品堆疊多了、久了,心理自然受到影響,因為你捨不得斷、捨、離,你捨不得切斷不再需要的,你捨不得捨棄多餘的,你當然無能脫離這些不要的,多餘的東西的束縛和牽絆…物品如此,心境大概也差不多,尤其是人際關係,該親近,該友好的,你淡如水;該遠離、該捨棄的,你甜如蜜。你整天在吸收接納不值得的人的負面情緒,無法脫身,因為你沒有親自嘗試過、經驗過對物品的斷捨離,你不熟悉,你甚至沒這個概念。一旦你親歷過斷捨離的過程-對你曾經喜愛的,珍視的的東西,毅然決然的切斷依戀,捨棄追念,回歸現實-,那是需要多大的心理建設,需要多大的掙扎和惶惑啊?一旦實施,一旦成真,可以說你已經換了一個人了。

整理方法和難題

收納整理過程中的斷捨離,在處理時不是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分區或分段處理,而是一次性的處理,例如整理衣服時,不是一個房間,一個房間的整理,而是把所有的衣服都集中在一起,然後再一次處理完畢。處理時也不是處理該丟什麼,而是針對該留什麼。該留什麼其實最扎心,因為不管那種方法,使用時都會碰到灰色地帶,例如于之琳係採用需要法,拿起物品問問自己是否還有需要?怦然心動整理法則是問自己對物品是還有感?五秒法是五秒鐘決定取捨。既然要取捨當然需要有一個方法,可是有方法後,就一定有例外,或難以取捨的狀況,例如需要法,不需要,或者需要當然都好處理,但好像需要又好像不需時怎麼辦?怦然心動也是,似有感又似無感怎麼辦?…
因此檢視物品以便做出取捨決定時,可以先好好思考自己與物品間的關係,此物品是怎麼來的?當初為何要購買或留存?現在要斷捨是自己的生活改變了?還是看法改變了?…透過這樣的檢視,也可以幫助我們更認識、也更了解自己。
至於那些難以取捨的物品,就先留著吧,勉強自己丟掉,只會造成心裡的疙瘩和牽掛…,既然放不下,那就表示還需要再面對,再釐清,那將不是只要丟掉就沒事的…。
對物品的取捨是如此,對心理的取捨也是如此,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負面的想法或情緒,很少檢視或梳理,這些想法或情緒往往對我們自己,對我們與外界人事物的接觸都產生莫大的影響,例如悲觀、憤怒,恐懼,愧疚等。物品清理時是先集中,情緒清理時則是先確定,例如悲觀,你不知道自己悲觀,那就無法處理了;所以要先確定自己偏悲觀,然後自問:原因何在?或此情何來?只是物品你可以直接斷捨,情緒或想法則很難如此處理,這方面似可參考情緒處理方面的資料(我之前寫過幾篇相關文章),一般來說大概的階段是:問心,洗心,安心,放心…,只是需時多久則無法斷言,有時即令有專人協助,都難以在短時間內湊效,我的建議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常常觀照自己,察覺自己的動態…

結語

富裕社會,物品過多、過雜成了一種困擾,尋找收納整理的資料,竟然是多不可數,可見物品太多已影響到眾多人的生活了。試試看斷捨離吧?把物品集中一處,篩選淘汰後,收納上架,讓家裡煥然一新,生活品質將因之提高,心也為之輕爽不少。除了物品外,內心的雜塵,也要抽空設法梳理一下…
于之琳(2019):3個箱子整理術:邏輯簡單,一看就懂,快速空間收納,打造理想的家!台北:曰曰學。
陳光棻譯(2011):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台北:方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整理收納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一種人生態度 書上提到家庭各處所的整理都可以採用同樣的做法,先篩選(最少去掉一半物品),再用三個箱子按使用頻率等來做分類,整理過後,下次使用後,即行歸位,就可常保清潔有序。
  生為徭役,死為安樂 喪禮中為對死者表達感激,要行三跪九叩禮,平常孝順,不必此禮,又有何差異?平常不孝,此時做給人看,對死者又有何意義?而且,看著那些年紀一大把的兒女,跪不太下去,還得勉強跪下,還要掙扎著起身;再跪再起…,我不知道意義何在?再者,為何喪禮一定要悲悽,一定要那麼的形式化呢?
有跌宕起伏才是真實的人生 不知是因天氣變化的關係還是怎麼着?前段時間一直下雨,昨天突然放晴,總之,昨晚硬是翻來覆去的無法成眠。感覺悶悶的,十一月了還得打開冷氣送風,但吹了又有點涼,不吹又有點黏…似睡似醒間,手機的定時器響了,五點半,天還黑黑的,但得起床了,因為今天要參加二舅媽的喪禮-
今天是你在昨天所擔心的明天 總之,作者提醒我們:勵志不見得有效,因為光說沒練是不管用的。人生在世,多多少少在求心之所安,求得一顆平靜的心,此目標的達成需要修心,修心有五個步驟,缺一不可,此五步驟乃是:覺知;正見;正定;正念;和精進。
旅程,從面對自己內心的恐怖開始 作者在書中說:「旅行,提供我門一個從昌常的繁瑣中短暫抽離的機會,與原來的自己,以及熟悉的生活環境拉開一段距離,讓我們有一一些高度,可以把自己看得更清楚…但真正決定你會看到什麼的,不一定是你所選擇的目的地,而是你的心。」(30頁)其實閱讀也是這樣,短暫抽離熟悉的環境,
要如何接收到對方的意圖呢?如果你敏感性夠,或許直接就能透過對方的訊息猜到對方的意圖,那當然最好了。不然的話,我們就得透過接納對方訊息的方式,讓對方透露更多訊息,以便於猜測出對方的意圖。
整理收納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一種人生態度 書上提到家庭各處所的整理都可以採用同樣的做法,先篩選(最少去掉一半物品),再用三個箱子按使用頻率等來做分類,整理過後,下次使用後,即行歸位,就可常保清潔有序。
  生為徭役,死為安樂 喪禮中為對死者表達感激,要行三跪九叩禮,平常孝順,不必此禮,又有何差異?平常不孝,此時做給人看,對死者又有何意義?而且,看著那些年紀一大把的兒女,跪不太下去,還得勉強跪下,還要掙扎著起身;再跪再起…,我不知道意義何在?再者,為何喪禮一定要悲悽,一定要那麼的形式化呢?
有跌宕起伏才是真實的人生 不知是因天氣變化的關係還是怎麼着?前段時間一直下雨,昨天突然放晴,總之,昨晚硬是翻來覆去的無法成眠。感覺悶悶的,十一月了還得打開冷氣送風,但吹了又有點涼,不吹又有點黏…似睡似醒間,手機的定時器響了,五點半,天還黑黑的,但得起床了,因為今天要參加二舅媽的喪禮-
今天是你在昨天所擔心的明天 總之,作者提醒我們:勵志不見得有效,因為光說沒練是不管用的。人生在世,多多少少在求心之所安,求得一顆平靜的心,此目標的達成需要修心,修心有五個步驟,缺一不可,此五步驟乃是:覺知;正見;正定;正念;和精進。
旅程,從面對自己內心的恐怖開始 作者在書中說:「旅行,提供我門一個從昌常的繁瑣中短暫抽離的機會,與原來的自己,以及熟悉的生活環境拉開一段距離,讓我們有一一些高度,可以把自己看得更清楚…但真正決定你會看到什麼的,不一定是你所選擇的目的地,而是你的心。」(30頁)其實閱讀也是這樣,短暫抽離熟悉的環境,
要如何接收到對方的意圖呢?如果你敏感性夠,或許直接就能透過對方的訊息猜到對方的意圖,那當然最好了。不然的話,我們就得透過接納對方訊息的方式,讓對方透露更多訊息,以便於猜測出對方的意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接觸斷捨離這個議題,覺得我也可以試試看斷捨離,理由如下 生活太如意,小廢物隨手可得 1)對於小廢物沒有免疫力,所以擁有太多裝飾品,多到展示櫃已經呈現擁擠狀態,美其名是多采多姿,但在沒有興趣的人看來,實在是一些不知所云的物品,無法從中感受到個人特質或美感。 居家不大,已無空間 2)從與公婆同住
Thumbnail
透過整理家裡的東西,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之前的生活習慣,也能更瞭解自己現在的需求。或許我們可以透過這個過程放下身上及心中的包袱,並且獲得更輕鬆的感覺。
Thumbnail
​你是否也覺得家中物品越來越多,生活空間一點一滴被壓縮,甚至快要讓人喘不過氣?幾乎每個客人都有著同樣的煩惱:「雜物堆積、動線不順、不知道怎麼整理。」整理師這就告訴你:為你提供這份實用的捨棄物品清單,讓你輕鬆告別雜亂,打造清爽舒適的居家環境。趕快看看你的家中了幾樣,開啟你的家居整理之旅吧。
Thumbnail
從實質的物品到內心深處進行整理,在整理過程中找回生活的掌控力,用大刀闊斧的方式捨棄無法怦然心動的物品,擁抱更輕鬆自在的人生。
Thumbnail
I.為什麼要整理呢? 因為整理的好處有以下這些: 發現是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物 對自己的判斷變得更有自信 讓我們變得更健康整體的運氣家裡的運勢變得更好。 接著呢要談到 2.整理的具體做法 第一步:下架 把所有東西全部從收納品上面拿出來。放到地上或平面俯視 把同類的東西全部集中 不
Thumbnail
你是否有這種感覺:家裡的陳年雜物已塞滿櫥櫃抽屜和儲藏室,早就想要斷捨離了,卻總是覺得任務龐大而害怕,沒有動力開始。 或者,以往的整理經驗都是不了了之,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對整理的態度變成能拖多久就是多久? 回憶我過去斷捨離的經驗,發現最大的阻礙就是「太無聊」。雖然剛開始總是滿腔熱血非常投入,
Thumbnail
斷捨離的概念讓人們時不時想要整理生活空間,但真正的整理並不是把東西重新擺放。在《理想的簡單生活》一書中提及,斷捨離不只是整理物品,更是釋放心靈壓力的過程。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Thumbnail
斷捨離挑戰,簡單生活目標 思考分辨必要&非必要:需要時間練習→開心很重要→找到自己的規則→打造收納系統 如何盤整:回憶過去→整理環境→盤點資源→清出空間:食衣住睡洗學走 執行方式:從小地方執行,每天丟一點。與其整理一整間房子,不如從一個衣櫃、一個抽屜開始 我的斷捨離清單: 大型家具、餐具、
Thumbnail
衣櫃最右側那一區好久都沒有觸碰,有時拿取衣服偶爾會瞄上幾眼,知道它們安好掛在那裡就安心了。 農曆新年將至,家𥚃積壓已久的一些物品應該在大掃除時處理一下。 去年曾經下功夫整理出一大堆舊衣服,裝了幾袋出門放入街頭回收箱內,助人又助己,了卻了一樁心事。 有些功能良好的物件,像是萬用鍋、吸塵機等,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接觸斷捨離這個議題,覺得我也可以試試看斷捨離,理由如下 生活太如意,小廢物隨手可得 1)對於小廢物沒有免疫力,所以擁有太多裝飾品,多到展示櫃已經呈現擁擠狀態,美其名是多采多姿,但在沒有興趣的人看來,實在是一些不知所云的物品,無法從中感受到個人特質或美感。 居家不大,已無空間 2)從與公婆同住
Thumbnail
透過整理家裡的東西,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之前的生活習慣,也能更瞭解自己現在的需求。或許我們可以透過這個過程放下身上及心中的包袱,並且獲得更輕鬆的感覺。
Thumbnail
​你是否也覺得家中物品越來越多,生活空間一點一滴被壓縮,甚至快要讓人喘不過氣?幾乎每個客人都有著同樣的煩惱:「雜物堆積、動線不順、不知道怎麼整理。」整理師這就告訴你:為你提供這份實用的捨棄物品清單,讓你輕鬆告別雜亂,打造清爽舒適的居家環境。趕快看看你的家中了幾樣,開啟你的家居整理之旅吧。
Thumbnail
從實質的物品到內心深處進行整理,在整理過程中找回生活的掌控力,用大刀闊斧的方式捨棄無法怦然心動的物品,擁抱更輕鬆自在的人生。
Thumbnail
I.為什麼要整理呢? 因為整理的好處有以下這些: 發現是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物 對自己的判斷變得更有自信 讓我們變得更健康整體的運氣家裡的運勢變得更好。 接著呢要談到 2.整理的具體做法 第一步:下架 把所有東西全部從收納品上面拿出來。放到地上或平面俯視 把同類的東西全部集中 不
Thumbnail
你是否有這種感覺:家裡的陳年雜物已塞滿櫥櫃抽屜和儲藏室,早就想要斷捨離了,卻總是覺得任務龐大而害怕,沒有動力開始。 或者,以往的整理經驗都是不了了之,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對整理的態度變成能拖多久就是多久? 回憶我過去斷捨離的經驗,發現最大的阻礙就是「太無聊」。雖然剛開始總是滿腔熱血非常投入,
Thumbnail
斷捨離的概念讓人們時不時想要整理生活空間,但真正的整理並不是把東西重新擺放。在《理想的簡單生活》一書中提及,斷捨離不只是整理物品,更是釋放心靈壓力的過程。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Thumbnail
斷捨離挑戰,簡單生活目標 思考分辨必要&非必要:需要時間練習→開心很重要→找到自己的規則→打造收納系統 如何盤整:回憶過去→整理環境→盤點資源→清出空間:食衣住睡洗學走 執行方式:從小地方執行,每天丟一點。與其整理一整間房子,不如從一個衣櫃、一個抽屜開始 我的斷捨離清單: 大型家具、餐具、
Thumbnail
衣櫃最右側那一區好久都沒有觸碰,有時拿取衣服偶爾會瞄上幾眼,知道它們安好掛在那裡就安心了。 農曆新年將至,家𥚃積壓已久的一些物品應該在大掃除時處理一下。 去年曾經下功夫整理出一大堆舊衣服,裝了幾袋出門放入街頭回收箱內,助人又助己,了卻了一樁心事。 有些功能良好的物件,像是萬用鍋、吸塵機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