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心向群山》:登山記遊的經典之作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今天要講的這本《心向群山》2019 年才出版,說起來也算新作品,不少跟登山有關的講座也推薦過這本書。剛巧我家附近圖書館有,於是就借來看看。不過呢...看這本書真的很像在爬山,我一直看到睡著、好幾次想直接放棄這本書,不過最後總算嗑完了,我真棒!(( 有什麼毛病
本書有精采生動的章節,但也不免有會讓人夢周公的堅實科普,尤其面對不熟悉的人名、地名、地景、時間,睡意的出現也是莫可奈何!另外這本書有得到一些文學獎,但我必須說文學獎的作品我大概只讀得下中文,畢竟是母語,其他語言甚或是翻譯...我可能不太行。不僅如此,很大的原因也是下意識我覺得它所描述的世界離我好遠好遠,我不是登山中人,會感到無聊實屬正常。
別聊聊自己了,來聊聊這本書吧!書的內容雖然為微深,但內容面向廣闊,包含地球地質史、西方探險史、探險文學、地圖學以及人類學等等,我唯一沒有睡著的一段就是在描寫馬洛里三度挑戰聖母峰的故事,而你也一定可以找到合你胃口的章節!
全書最精妙的點在於文字描摹之細膩,雜揉了對於山的恐懼、迷戀、不捨、依賴、希望、高尚...各種複雜的情緒,有的時候讀起來也會讓我起寒顫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讀這本 ─ 心之所向群山之巔吧!

登山的感受

攝影師:Oziel Gómez,連結:Pexels
不只是高山,早期人們對於這個世界的想像是什麼呢?
從人類的視角,未知的面紗彷彿等待我們去探險一樣。人們在安逸的生活裡,基於好奇心,好奇這個世界長什麼樣子、好奇這個世界怎麼運作,於是背起行囊,探索周遭的環境,橫跨國界、走入高山,在造船技術成熟後想要遠渡汪洋到達另一片新樂土。當然這只是一部分生活優渥的人的視角,或許對於更多人而言,遷移是被迫的,不過這些人在書裡不存在就是了。
登上高山的人類感受到了什麼?
對於生活安逸的人們,它們爬上高山,走近懸崖的邊緣,往下一眺,那種危險感湧上心頭,一個踉蹌,不只死去,還會粉身碎骨。對於這種「能夠控制的瀕死」,一名英國人描述為歡暢的恐懼、駭人的愉悅、興奮到了極點讓人為之顫抖。這種看似相反的情緒擺在一起,竟然沒有詞彙可以形容,只能利用矛盾的邏輯來闡述他的心情。
隨著越來越多人寫出類似的文本,登山這種追逐歡暢的恐懼深深影響了十八世紀歐洲人和荒野的關係,而人們後來把這種感受稱為 崇高 Sublime,指在混亂、激烈、巨大災變、宏偉規模和無規律中萌生的愉悅。這種情緒是種激情,為平靜的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興奮。
生成崇高這種情緒的理由很多,書中也寫下了各方論點,裡面我最認同的是「體認自己的渺小」這件事。從我自己來說,也是年紀越長越大,越看清這個世界,才會感受自己是多麼地渺小無力。小時候想要改變的事或許做不到,但至少讓自己成為小時候會喜歡的大人總是行的。這種體悟渺小感的層面很廣,我們來談談其中兩種,一是空間上的,一是時間上的。
攝影師:Ashok Sharma,連結:Pexels
空間上的渺小在於當我們登上峰頂,我們所感受到的種種。在高海拔地區,視力幾乎是人類唯一的依靠,因為空氣稀薄,在沒有介質的情況幾乎只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因為氣候寒冷,味覺、嗅覺等等需要水分滋潤的器官也幾乎全都失靈了。我們只能用看的去理解眼前的世界,而這種專注地看,更會讓人真切感受到環境的遼闊。
時間上的渺小在於我們觀察山川、冰河的變化。從冰河切割過的地形,人們會想像,有股力量拉著冰河往前進,拖過谷間的岩床,揭示移動過的軌跡。可是如此龐然大物看似紋風不動,甚至我們還能在上頭走跳,但實際上它卻背地裡碾碎了植物與岩床。這麼想來有點兒可怕,而且這種行為已經持續了好幾千年的歲月才能有這樣的地貌。相對於人類生命的短暫,即便我們覺得自己長大了,但對於冰河卻只是多走了幾步。
這種害怕循著人們對於高山上冰河的想像以及地球科學的研究發現,盤繞在十九世紀下半葉的人們的腦海中:人類所生存的年代,前後都有冰河期包夾,而在將來的某一天,氣候又會發生異常,全球溫度驟降,世界被冰封起來。......忽然間寫寫,想到這好像《FrostPunk》的遊戲背景,可見這樣的想法在西方是真的曾經盛行過的。

對環境的理解與想像

攝影師:jimmy teoh,連結:Pexels
人們對於這些自然環境的變化,往往都想提個「為什麼」,但是早期人類對於世界的理解不足,即便觀察到某些性質或變化卻也多半只能推給神靈,像那些古希臘神話,但這些神話卻也給人類帶來更多的想像空間。或許事實是怎樣很重要,但對於事實的想像又何嘗不是饒富趣味
對於世界的過去的想像也是如此。有人相信聖經所寫的創世紀年表,並以此推斷地球誕生於西元前 4000 年,而世界上的山岳隆起、兩極凍結、熱帶地區變暖等過程則是在幾天之內結束。想當然爾學過現代科學、讀過現代地質證據的我們都知道聖經一堆唬爛,有關地球的誕生這件事,在歷史上所載明的時間點也是一改再改。
而地質學的證據真正影響當代歐洲人最深的是 — 原本亙古不變的山脈,竟然有可能是會改變的,只是以慢到我們無法發現的形式,經各種營力所影響才有了我們眼前的樣貌。一切並非如聖經所說世界一開始就是長那樣,這個世界其實是會變化的!
地質學的發現間接引起了民眾們的登山熱,讓人們覺得自己能做科學研究,透過觀察地貌或許就能夠發掘出新知識!這種對於未知的探索影響了帝國主義,歐洲人大肆探索世界,卻也將外部世界視為一種資源,無盡地掠奪。

雪中野兔

攝影師:Dávid Bencz,連結:Pexels
書中最後一章講到作者自己在爬花楸樹山的時候,爬到山頂附近,離開吃飯中的朋友去附近晃晃,享受那股與世隔絕。忽然間,發現幾步之遙有隻雪兔,往後蹲坐在壯碩的大腿上,盯著自己打量。
野生動物跟人的不期而遇是如何提醒我們動物也自有其路徑 ─ 我闖入野兔的路徑,正如野兔也闖入了我的路徑。
人們跟大自然的相遇,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可以是敬畏、可以是扶持、也可以是掠奪。人類為了攻克大自然的威脅,試圖以各種方式侵略大自然,但在過程中,或許也失去了某種合作的機會。面對大自然的咆嘯,人類選擇侵略回去,這樣真的是好的嗎?還是只是冤冤相報何時了?
從帝國主義的版圖擴張到後來美國的獨立運動,我們可以想像那是原生者對於侵略者的反撲。可是人們可以發聲,那大自然呢?直到最後,雖然這本書講了很多人類觀點及對於山的種種情緒,但在最後也反思,人們在登山狂熱之下,對於大自然應該要採用什麼樣的態度才是要思考的課題。

結論

個人覺得探索這個世界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就像許多人聽到環遊世界眼睛便亮了起來一樣。以前念大學的時候,我花了近一個月徒步環島,那時每到一個新的鄉鎮都像是一種新發現、踏上未知旅圖,那種期待感令我久久難忘。
然而旅途結束後,一切好像又回歸日常,心裡對於那些日子的冒險所感受到的悸動,了然於胸卻無處訴說。探險也是這麼一回事吧!對於那些登高的歐洲人而言,它們只是想要望那些至今都還沒有人看過的風景,讓自己能夠激動一番。這種激動就像毒癮一樣,回到了日常又會發作,給自己來趟冒險。
對於地圖還沒完整的年代,世界上還有無窮的地方可供探索。到了二十世紀初世界上只剩聖母峰還沒有被人走過,對於攻克聖母峰分成了兩派說法:一派說不應該有人登上聖母峰,這樣人們對於世界才有想像空間;另一派則試圖攻克聖母峰,成為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的第一人,並以此名留青史。
書中介紹馬洛里的故事,他也想成為登上聖母峰的第一人,嘗試三次,可是在第三次的徒中葬送了性命。我可以理解他對於登上聖母峰的熱情,是多麼地不想放棄,但書中作者也挑明,為了追求登高斷送性命對於妻子、孩子是種殘害 ─ 妻子沒有經濟來源、小孩子沒有父親倚靠,整個歐洲為他的事蹟歌功頌德,徒留餘下的人承擔磨難。
觀點的碰撞沒有給出結論,但我覺得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尺,對於自己想追求的東西,有多麼的想追求、又願意犧牲什麼,只有當事人會有解答吧!
難易度:★★★☆☆
可讀價值:★★★☆☆
保存價值:★★☆☆☆
書名:《心向群山》《Mountains of the Mind: a History of a Fascination》
作者:羅伯特.麥克法倫 Robert Macfaranel
出版社:大家出版
歡迎大家按個喜歡或收藏,或者在下面留言與我交流分享你的看法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98會員
162內容數
閱讀能夠充實我們自己的腦袋,筆記是能夠讓自己將讀過的東西融會貫通。在閱讀筆記裡,我希望與你分享我從書中看到的知識,再點綴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我都能夠從書中學習更多。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聊心》62|發現對方好像說錯話時,不要當面說你說錯了當面糾正對方的錯誤,非常容易讓場面陷入尷尬,對方有可能生氣外,比較麻煩是會記在心裡,並反應在對你的行為,有疑慮可問「這跟我理解的好像不太一樣,您的意思是…嗎?」 如果對方是單純發音錯誤或講錯字,就若無其事說出正確說法就好,對方聽到會愣一下知道自己講錯。 實際上這是一種稱為「間接糾正」的心理技
Thumbnail
avatar
波士の思考
2024-02-17
「水平思考」之父、創意大師狄波諾教你這樣鍛鍊「思考肌肉」,用62招創意發想術成為點子王--《非線性創新思維》創意大師狄波諾一生持續提倡「創意思考是一種可養成的技能」這個觀念,70多本著作從創意思考的不同面向與方法切入。大師不只把「創意思考」做為傳授的主題,連「教」創意的手法也極富創意。《非線性創新思維》用「玩遊戲」的概念來設計本書的內容,有62個主題、規則不同的遊戲,就一個單人實作的創意思考工作坊一般。
Thumbnail
avatar
我是老查
2024-01-31
avatar
黃若羽
2023-11-20
心靈毒草62/365 舉世聞名浩氣長存的偉大英雄馬莉歐也只有三條命 你為什麼認為自己可以比馬莉歐偉大?
Thumbnail
avatar
雲山
2023-11-12
❤️❤️週日限定-心靈蔬菜湯(62)❤️❤️ 用美好與傷痛編織成更好的自己成長是美好的,但同時伴隨著傷痛,沒有過不好的關係.沒有過傷害,又怎麼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適合自己的?人生中有很多選擇,但沒有標準答案,因每一條路的風景不同,自然到達的終點也不同,結果的豐盛不是最精彩的,而是這趟的過程所經歷到......
Thumbnail
avatar
素食先生vegan220206
2023-10-15
《輪椅學姊想找到無出其右的存在意義》-62 爆乳辣妹被威脅了!62 爆乳辣妹被威脅了!   「簡單來說,故事的劇情是這樣子的,我的東西被客人偷了,並被威脅要免費做他的肉x器,也不能報警,因為這樣我做援交的事情也會被知道!嗯......就是這麼一回事啦......嘿嘿......」   「......」學生會的眾人都盯著面對如此狀況,向他人求助的紗紀,居
Thumbnail
avatar
班導
2021-11-05
62人生以道德為首居士受八關齋戒、五戒或菩薩戒,同在出家人當中,不能搭縵衣。尤其男眾居士,如果頭髪剃了,人家會以為是出家人。女眾分得出來,男眾就分不出來,受人頂禮福報就消了,這是福報的關係。譬如小孩子剃了光頭,人家叫他小和尚,在叢林的方丈稱和尚,如果把居士或是孩子當做真正和尚,那就不對了。
Thumbnail
avatar
鋼骨佛心
2021-05-18
62#阿贊道古法聖物LINE:lee32563256談談市場現象吧,很多人都有私下跟我說,現在有些牌很商業,確實某一部份是這樣,會造成此現象有一部份人對於聖物缺乏價值觀,在層層剝削下提供了另一樣便宜的產物這就是市場反效應,很多人不明白這道理。 我的牌算是價格偏高,因為我堅持住誘惑,堅持走原來道路,古法聖物本身製作就很繁瑣,製作時間也比普通的牌多了很多
Thumbnail
avatar
溫特懂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