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電影「終極追殺令」有段對白

瑪蒂達:「人生總是這麼苦,還是只有童年如此?」

萊昂:「總是這樣。」


很多年前,作家張愛玲接受某個採訪時曾說:「人生是在追求一種滿足,雖然往往是樂不抵苦的!」

  我不太清楚張愛玲說這話的背景,但是卻讓我想到鹿橋所著未央歌書中女主角藺燕梅的話:「人生實在甜蜜,又實在可怕,美麗的事物,常常令人心疼地就忽然幻滅了。」這種無常,大概就是生命之苦的本質吧?佛家以生命之苦為四大聖諦,是否是想在看似無可奈何的悲觀中尋求解脫之法呢?

哲學家叔本華認為人的生命本質就是欲望,總是不斷在追求著一些東西,比如人為了活下來就是要吃飯、要生存,以及要許多別人擁有的東西,有欲望,表示我們還沒有得到滿足,這當然是痛苦的,而即便想要的東西得到滿足,也不過是短暫地消解痛苦而已,因為馬上又有新的欲望出現!換句話說,人活著,就不斷會有欲望,也就不斷有痛苦。

佛教裏常提到的三苦:「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的確,我們所愛的事物所愛的感覺,終究會消失離開我們;而我們討厭不喜歡的人事物總是不斷出現在我們眼前,與我們相會;而我們渴求的東西也始終無法得到,滿足我們。

這種苦自有人類以來應當就有,但是到了今天,因為時代變遷,帶給我們的壓力與挑戰,更加巨大而幾乎無所遁逃。

很多人要逃避這種或許來自於人生本質上的痛苦,就往外追求快樂,或者用物質享樂來麻痺自己,更可怕的若墜入毒品或賭博的深淵,無以自拔,不要說逃離生命之苦,其實連生命也毀了!

若我們明白痛苦其實是來自內心的欲望,內心的不平靜不滿足,解決之道也應該從內心著手,達賴刺嘛曾提出,要實踐快樂的方法,有先決條件,也要是沒有偏見與偏袒之心,聰明才智和抱負志向。

因為,有了偏見,就看不到事物的究竟真相;而且如果沒有聰明才智,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就無法進行分析探討,最後若沒有堅定的志向抱負,就不會想付諸於實踐。他也特別強調,在快樂之道的實踐過程,最重要的是保有利他之心。

的確,我多年來就深深體會到,要脫離自己的痛苦,最好的辦法也許是關懷別人的痛苦,將自己的痛苦轉化成利他的力量之後,我們的痛苦才有出口,才得以宣洩而出。

我知道去除壓力與痛苦的方法,是在我需要被人安慰時,反而去安慰別人,當我需要被鼓勵被呵護時,反而主動去鼓勵去照顧別人,就像聖方濟的祈禱詞:

「讓我可以去撫慰而不尋求撫慰;

去了解而不尋求被了解;

去愛而不尋求被愛;

因為唯有忘記自我才能發現自我。」

西方的牙齒守護神,是一位殉道而死的少女,她被酷刑虐待,拔光牙齒夾碎顎骨,但她臨死之前向神許願,祝福與安撫所有牙痛的人,因為她自己受苦而產生的大悲之心,後人就敬奉她為牙神。

我常會覺得在這個一百分的失敗者的不確定時代裏,人必須正視生命之苦,也得學會如何轉化我們的痛苦與壓力,或許就像一句老掉牙的格言:「如果生命給你一顆又酸又苦的檸檬,那我們就把它拿來做成一杯檸檬汁吧!」

也正如梵谷所說的:「如果你沒有美麗的人生,那你最好有美麗的人生觀。」佛教也說:「煩惱生菩提。」從生命必然會遭遇的苦痛中,體會人生的智慧與意義,沒錯,印地安原住民也提醒了我們:「如果眼裏沒有淚水,又怎能映照出靈魂的彩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3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電影「終極追殺令」裡瑪蒂達:「人生總是這麼苦,還是只有童年如此?」 萊昂:「總是這樣。」   很多年前,作家張愛玲接受某個採訪時曾說:「人生是在追求一種滿足,雖然往往是樂不抵苦的!」   我不太清楚張愛玲說這話的背景,但是卻讓我想到鹿橋所著未央歌書中女主角藺燕梅的話:「人生實在甜蜜,又實在可怕
Thumbnail
電影「終極追殺令」裡瑪蒂達:「人生總是這麼苦,還是只有童年如此?」 萊昂:「總是這樣。」   很多年前,作家張愛玲接受某個採訪時曾說:「人生是在追求一種滿足,雖然往往是樂不抵苦的!」   我不太清楚張愛玲說這話的背景,但是卻讓我想到鹿橋所著未央歌書中女主角藺燕梅的話:「人生實在甜蜜,又實在可怕
Thumbnail
《我的出走日記》是去年、更甚是看韓劇長達十年的生涯裡,數一數二喜歡的作品。對我來說,使生活疲憊不堪的主因,除了日復一日的「既定框架」(工作、人際、關係),還有不知道來自何方、逐漸囚禁自己的心理狀態。我們懼怕改變、我們膽怯失敗;我們害怕被社會的快速流動拋棄,我們畏懼所有世俗的眼光。 ​ 最近想著
Thumbnail
《我的出走日記》是去年、更甚是看韓劇長達十年的生涯裡,數一數二喜歡的作品。對我來說,使生活疲憊不堪的主因,除了日復一日的「既定框架」(工作、人際、關係),還有不知道來自何方、逐漸囚禁自己的心理狀態。我們懼怕改變、我們膽怯失敗;我們害怕被社會的快速流動拋棄,我們畏懼所有世俗的眼光。 ​ 最近想著
Thumbnail
米雅推薦書名: 有多痛,就有多值得 作者: 保羅‧布倫 譯者: 陳岳辰 出版日期: 2022/05/05 出版社:商周 自願的痛苦能夠產生和增進快樂, 而且是有意義的活動和有意義的生活不可或缺之一環。 ___本書主旨 米雅認為這本書主要是在【心理學&哲學】角度 探討關於【享樂主義悖論】的議題
Thumbnail
米雅推薦書名: 有多痛,就有多值得 作者: 保羅‧布倫 譯者: 陳岳辰 出版日期: 2022/05/05 出版社:商周 自願的痛苦能夠產生和增進快樂, 而且是有意義的活動和有意義的生活不可或缺之一環。 ___本書主旨 米雅認為這本書主要是在【心理學&哲學】角度 探討關於【享樂主義悖論】的議題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幾個朋友常在社群平台上分享日常動態。有人是重機同好出遊打卡,一路呼嘯,豪邁高歌猛進;有人揪團外島放風,下重本假日出國度假。每到一處總不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家臉上總是洋溢著歡笑。因他們已能經濟自主,吃、穿、用不須發愁,才能如此瀟灑揮霍人生,更多的擔心只是不知如何消化多餘的時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幾個朋友常在社群平台上分享日常動態。有人是重機同好出遊打卡,一路呼嘯,豪邁高歌猛進;有人揪團外島放風,下重本假日出國度假。每到一處總不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家臉上總是洋溢著歡笑。因他們已能經濟自主,吃、穿、用不須發愁,才能如此瀟灑揮霍人生,更多的擔心只是不知如何消化多餘的時
Thumbnail
人生裡雖然我們都想望追求快樂和成功,也很想凡事趨吉避凶,然而實際上,人生不會只有快樂和成功,痛苦和失敗也占據人生很大的比例。 那麼,就個人而言,你對「痛苦」的知覺是什麼呢?你如何體驗自己和「痛苦」之間的關係呢?你是有意識的選擇痛苦?還是無意識的被痛苦覆蓋?
Thumbnail
人生裡雖然我們都想望追求快樂和成功,也很想凡事趨吉避凶,然而實際上,人生不會只有快樂和成功,痛苦和失敗也占據人生很大的比例。 那麼,就個人而言,你對「痛苦」的知覺是什麼呢?你如何體驗自己和「痛苦」之間的關係呢?你是有意識的選擇痛苦?還是無意識的被痛苦覆蓋?
Thumbnail
電影「終極追殺令」有段對白  瑪蒂達:「人生總是這麼苦,還是只有童年如此?」  萊昂:「總是這樣。」    很多年前,作家張愛玲接受某個採訪時曾說:「人生是在追求一種滿足,雖然往往是樂不抵苦的!」   我不太清楚張愛玲說這話的背景,但是卻讓我想到鹿橋所著未央歌書中女主角藺燕梅的話:「人生實在甜蜜,
Thumbnail
電影「終極追殺令」有段對白  瑪蒂達:「人生總是這麼苦,還是只有童年如此?」  萊昂:「總是這樣。」    很多年前,作家張愛玲接受某個採訪時曾說:「人生是在追求一種滿足,雖然往往是樂不抵苦的!」   我不太清楚張愛玲說這話的背景,但是卻讓我想到鹿橋所著未央歌書中女主角藺燕梅的話:「人生實在甜蜜,
Thumbnail
我們來人世走一遭,為了尋求什麼?為了什麼目的而來?大家都說要活得快樂,可是擁有了薪水地位名車名房後,快樂究竟在何方?人生苦痛不斷,天災人禍瘟疫戰亂,要怎麼在動盪中仍保持心靈祥和? 喜悅在哪?喜悅存在嗎?--這是個永遠的世紀大哉問,也是很多人在探索的問題。
Thumbnail
我們來人世走一遭,為了尋求什麼?為了什麼目的而來?大家都說要活得快樂,可是擁有了薪水地位名車名房後,快樂究竟在何方?人生苦痛不斷,天災人禍瘟疫戰亂,要怎麼在動盪中仍保持心靈祥和? 喜悅在哪?喜悅存在嗎?--這是個永遠的世紀大哉問,也是很多人在探索的問題。
Thumbnail
人為什麼痛苦,按照叔本華的詮釋:根本就不存在幸福這回事。
Thumbnail
人為什麼痛苦,按照叔本華的詮釋:根本就不存在幸福這回事。
Thumbnail
想說一個故事的時候,我通常都沒有辦法鉅細靡遺地交代每一部分的細節,就好像若是想要回憶昨日三餐以外的行動,那我想可能得到的只是流水帳式的大綱,其餘的,就總是以腦海中當下的氛圍去補足... 腦中記憶的片段就像《千與千尋》中湯屋的藥浴牌子,分門別類地安放在情緒深處...
Thumbnail
想說一個故事的時候,我通常都沒有辦法鉅細靡遺地交代每一部分的細節,就好像若是想要回憶昨日三餐以外的行動,那我想可能得到的只是流水帳式的大綱,其餘的,就總是以腦海中當下的氛圍去補足... 腦中記憶的片段就像《千與千尋》中湯屋的藥浴牌子,分門別類地安放在情緒深處...
Thumbnail
你要活得很好,活得很好的靈魂,才能耽溺於美,貪戀於愛。
Thumbnail
你要活得很好,活得很好的靈魂,才能耽溺於美,貪戀於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