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做計畫。
想到要減肥,第一件事是擬定三個月飲食計畫、重訓計畫;想到工作,我也會先擬定一項工作計畫,每份計畫會設計到以分鐘為單位,極盡之詳細之能事,我清清楚楚知道在未來三個月每一分每一秒我要做什麼。
然後在計畫完成之後,馬上放棄這件事。
我發現,過去好幾年來,我都習慣於用「思考代替行動」,把對一件事的熱情與動機全部用在計畫上,然後再
用行動代替思考,因為行動會有所產出,思考不會。思考應該是接收到產出才要做的事情,當你覺得你在空轉,那就是該行動了
Mark Manson在 “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ck” 書中提到一個概念:「大部分的人都認為在行動(Action)之前,必須要有動機(Motivation),但真正產生動機的,其實是你的行動本身。」
自我管理,不論你用的是PDCA、OGSM,結合子彈筆記或者A4一頁流之類,我認為都是末梢的方法論。自我管理的底層邏輯應該是「動機管理」。作為一個獨立工作者,我必須盡可能讓我的工作動機保持高昂,才不會偷懶,對吧?
但保持動機,其實就是最難的關鍵。
我們都經歷過這樣的負面循環:我想當一個部落客,但好像也只是想想,因為「還沒想清楚怎麼做」,缺乏動能所以「還沒真的開始寫作」;因為「沒有開始寫作」就無法知道寫作是什麼感覺,所以當然「沒辦法想清楚」,然後這整個計畫也就卡在「還在想」的階段好幾年,直到你終於認知到這輩子好像就這樣了,你的家人已經在病床周圍...好啦,等到要死了才發現這是負面循環也太晚了一點。
卡在缺乏動機而無法行動時,我們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
但事實上我們可能忽略了行動的另一個特點:行動會帶來新的資訊、經驗與啟發,而啟發會轉化成動機,動機最後導致行動。
意即,當你自認為無法行動時,唯一的解法就是『開始行動』。
因為只有當你直接開始做,你才會獲得真正有意義的參考經驗,才有辦法做有意義的思考。
沒有做之前,一切的計畫都是空想。當你在A4紙上寫下接下來三個月要做什麼、當你發臉書跟朋友說你要節食、當你精心畫好了子彈筆記本為自己做了習慣追蹤表...在沒有真的開始做之前先做這些「預備動作」,有很高的機會你已經先把能量耗費在這裡了
球都還沒開始打,光暖身你就累了。
開始行動前過度計畫就像是跑步前過度暖身,影響到運動本身表現
這不是說做計畫不好,做計畫可以幫助你維持產出、管理整體進度,但應該是建立在「已經有相當的動能,或甚至動能高漲怕自己一下做太快把動能用完」時才派得上用場。
維持自己的動能高漲hen重要。曾國藩在《冰鑑》中提出一個概念,當人的素質一樣,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是「志趣」。志趣包含:
1. 志向:外在動機,因為需要完成一個大目標,所以必須完成現在這件事
2. 趣味:內在動機,單純因為完成這件事本身帶來極大回饋
「志趣」的概念就是動機的總和,也可能是決定一個人能否堅持到底的關鍵。
我認為以「外部產出目標 (Output)」導向的管理法,也是大部分人工作痛苦的原因。因為原本自然自發,充滿動機的「我想要」被抽換了,變成「我應該」。這陣子我在測試的是以「內部投入(input)」為導向的管理方法。
因為站在Output面前,我們就是個沒穿衣服的小屁孩,沒有任何主控權。
我發了一篇文章、發一隻YT影片、或者經營ig帳號、選擇做藝術做創意的人生,到底是go viral還是石沈大海,完全不是我能決定的;但我能決定的是每天我要幾點到幾點坐下來專注產出。也就是對於這整件事,我能控制與決定的只有我的投入的能量(一天寫幾個小時笑話、一週拍幾隻片...),我完全無法決定這些投入之後的產出會是什麼。
我只能先投入再說。
這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但也是最讓人解放的事實。
因為你深深知道你對「結果/Output」沒有任何掌控能力,所以專注在控制「過程/Input」。
安心讓自己無法控制的部分順其自然,專注在我能控制的部分。聽起來有沒有很像寧靜禱文?
主啊,求你賜予我寧靜的心接受那些我無法改變的;賜給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事;並賜給我智慧讓我辨別兩者的不同。 (1934, Niebu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