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小結「本周音樂週」系列,剛好正逢 陳耀昌《島之曦》出版;在圖書館甫上架,就被快手快腳的我搶先閱讀。
後頭導讀有提到作者陳耀昌寫這本歷史小說「非常節制」,我自己也覺得,若非對那個時代十分著迷,會覺得這本書比較近似於將
「臺灣文化協會」的分裂背景與「林氏好」的一生,經過大量資料爬梳後進行簡潔的總結。
如果你喜歡《傀儡花》,影響台灣命運甚鉅的「李仙得」,其外孫女「關屋敏子」即為本書女主角「林氏好」的聲樂老師。
至於這淵源是如何牽成的呢?就讓我們展開今天的故事囉^^
出生於1901年的 #盧丙丁,在府城「做十六歲」時親眼目睹「西來庵」與「噍吧哖」的一干義士在死刑前遊街示眾。
自1895年割臺後,這是武裝抗日運動的歇止,卻是文化抗日運動的萌糵--1921年1月30日「#林獻堂」向日本政府提出希望由台灣「自治」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書」,在臺灣的 #蔣渭水 受其感召,一呼百應下10月17日「台灣文化協會」成立。
新婚的盧丙丁與林氏好在這時期,常常一人譜詞,一人唱歌;這些歌曲見證了他們的愛情,也是往後他們不得不分開的日子裡,給彼此最大的慰藉。
身為文協創始會員的盧丙丁,在文協決定將總會搬來台南後,更形忙碌,投入於提高台灣民眾文化與科學水平的「講習會」中。
太平境基督教會裡牧師娘奠定了阿好的聲樂基礎,在丈夫影響下他成為文協的少數女性會員,也因她音樂造詣高,眾人對她唱「臺灣人的歌」寄予厚望。
「治警事件」凝聚台灣民眾的意識,文協「夏季學校」的精彩演講與 #蔡培火 組成的「#美臺團」提升了對西方與新文化的認識--這些如火如荼的「宣傳」,帶動了整個台灣積極蓬勃的改革風氣。
尤其是「美臺團」,無論室內戶外,都會帶著「活動寫真」(戲)各地巡演,由「#辯士」說明電影,隨著情節的高潮起伏而穿插著台灣的近況比喻,電影結束後趁勢演講新的思想與知識,寓教於樂的活動在有說有唱中,熱熱鬧鬧地宣揚民族與正義等理念。
#李應章 領頭的「二林蔗農組合」向日本會社抗議,但大規模的農民組織讓日本政府有了幾分警戒。
文協第一次分裂了!
究竟溫和的文化改革好還是激進的抗議爭取好?
「大地主文化派」的林獻堂、蔡培火希望靠文化啟蒙提升臺灣人地位;但受到李應章與簡吉影響的「社會主義書生派」卻希望能藉由階級鬥爭達致臺灣人自治與階級解放;夾雜其中的蔣渭水則是「全民主義中間派」,希望右翼左翼都能通通團結起來,全力對抗「四腳仔」日本人。
在歷經波折後,蔣渭水另組「臺灣民眾黨」,追求「政治的自由、經濟的解放、社會的平等」--眼見農民組合日益壯大,各地支部不斷成立,為了改善「無產農民的生存權」,盧丙丁被授權籌組「#臺灣工友聯盟」。
一時之間,蔣渭水喊出的「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也成了聯合有產無產階級的動員口號;就在這聲勢高漲的時刻,丙丁發現他臉上長出褐色斑塊,吃飯時竟無故掉筷,這病癥似乎是--#痲瘋?
形色萎靡的丙丁隱瞞眾人,直接去找他最敬愛的蔣渭水,請他確認病情,並決定偷渡廈門接受「大楓子油」的注射治療。
為了能繼續為臺灣命運奮鬥,他辛苦地熬過痛苦的注射過程,在廈門對於妻子的思念之情譜作一闕又一闕的詞。
沒想到,回來後的他面對的是老夥伴的再次分裂:
蔡培火與楊肇嘉組成了「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林獻堂也退出民眾黨。
兩黨年輕人日生齟齬,蔣林二人協議合作舉辦「模擬選舉」,然而這改變不了兩人及兩黨漸行漸遠的政治路線--同時丙丁與阿好喟嘆,台灣人的分裂難道不是正稱了日本人的心意嗎?
因聲援「霧社事件」而得罪總督府的民眾黨而後被迫解散,為了探望生病住院的蔣渭水,夫婦北上。
林氏好跟後來開了「天馬茶房」的辯士詹天馬跟陳君玉、李臨秋會面,討論流行歌曲裡也可以加進不同的元素,也因此與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的栢野正次郎搭上線。
與純純分庭抗禮的<一個紅蛋>,由鄧雨賢作曲,李臨秋作詞;套入中國曲調的<紅鸞之鳴>,讓阿好聲勢大漲,一時之間許多文化名人紛紛寄出詞曲響應。
就這樣,期待能發揚臺灣精神與文化的阿好陸續在古倫美亞出了幾張唱盤,但為了符合流行音樂市場,她的聲樂唱腔僅能作為特色陪襯。
丈夫為她寫的情詩,她很希望能永遠留在台灣音樂史上,因此跳槽到丙丁的追隨者「趙櫪馬」所在的「泰平公司」。
這個滿滿文青味的唱片公司,不以流行歌曲滿足,文化人充斥的音樂公司要以歌唱文學來關注臺灣的苦痛與沉痾。
他們還辦了阿好的巡迴獨唱會,受到矚目的獨唱會她終於能做她自己,而她的偶像--關屋敏子來台訪問,竟然邀請她一敘,甚至決定收她為徒!
盧丙丁在負責完「蔣渭水大眾葬」後,舊疾再度復發,決定再次遠赴廈門。
與心愛的妻子分隔兩地,後來又偷渡回來,沒想到竟被日本警察逮個正著!
盧丙丁已清除病灶,能與妻子相見歡嗎?
阿好在臺灣流行樂壇後來的發展是什麼?
剩下的精彩結局,就留待各位翻開書啦^^
盧丙丁已清除病灶,能與妻子相見歡嗎?他心心念念的臺灣社會運動會再起高峰嗎
阿好在臺灣流行樂壇後來的發展是什麼?她能如願帶著臺灣的曲調走到國際嗎?
剩下的精彩結局,就留待各位翻開書啦^^
文協的分裂,是臺灣的大正時代邁入尾聲。
雖然目標是一致的,但達成目標的手段也讓臺灣的有志之士們日益分歧--百年前島上的紛擾,讓「臺灣自治」的夢想蒙塵;那麼百年後呢?
吵吵鬧鬧的聲音總是有的,但就像書裡頭盧丙丁與決定遠渡中國的李應章討論的,對抗日本是他們的志向,但是要離開臺灣才能成事嗎?
要在哪裡,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今時今日,我們亦然。
那個時代裡的眾多前輩,以他們的方式為臺灣開出一條路;縱使歷史看似徒然,但,真是如此嗎?
承繼著前人的路,台灣人什麼時候才能理直氣壯地決定島的命運呢?
這也許就是作者取名的深意了,這些百年前的人為我們留下的曦光,要如何才能充滿光與熱地高掛呢?
歡迎與我分享--那我們明天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