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味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隨著日子的涓涓細流不斷從指尖流逝,年歲增長之際,我發現我更容易感受與品味到「生活的味道」。

作為寫過至少十多年作文的學生和曾經批改過作文的國文老師(雖然現階段已不是),我常常疑惑,為什麼極少數的學生總是能寫出不一樣的味道,又或者說廣大的學生群為什麼寫不出「好作文」?

咦?什麼是好作文? 這真是個好問題。

從小我就明白,有些文章有些寫法特別容易掌握與拿高分,我常常寫抒情文或是記敘文,最容易得到的稱讚是文情並茂,每次至少5級分是不在話下滿級為6級分,但是我真的懂我在寫的東西嗎?寫作文的學生真的感受或體會過他們所寫的嗎?在改作文時,我常常有著這樣的疑惑。
「作文,就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我國中國文老師的名句讀到碩士都還印象深刻,再怎麼說我也是靠這招打遍各式考場(噓)!不過,必須承認的是沒體驗過的情感我是怎麼樣都寫不出來的,連畫虎不成的機會都沒有

在改作文時,我常常得以窺探學生們的心靈世界,他們的文字其實說明了很多東西。我發現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我的確容易特別欣賞某些孩子(但並不偏袒),因為他們是難得的「心靈富足者」,他們對世界特別有感覺,風拂花飛葉落,日出夕照星螢,他們得了一種對生活有感的秘訣,叫做「眼光」,看得見他人習以為常的「不凡日常」,經驗著每一天都有新鮮事的「生活」。杜威說「教育即生活」,這句話對於老師們來說常常是教檢教甄的內容或是教育知識的一環,這句話我們可曾真正抓住其中蘊含的真諦?對於生活在台灣,步調快速的台灣,我們往往專注的是「眼前的工作」,可能是還沒複習的考試、應徵中的工作、忙碌的加班、照顧孩子的瑣碎事務,眼前很多事物可以抓住我們,並且一件接著一件,總像是跑圈的老鼠,滾個不停,追趕自己的其實就是自己。只有當你願意「安息」下來,才能找到「生活的味道」

「可是,我不能停下來,我……。」親愛的,我懂那種憂慮,那種一停下來彷彿就會被追上的恐懼,但我想跟你說,還記得跑圈的老鼠嗎,停下來時他就看得見旁邊有水和瓜子為他預備了,雖然這比喻好像有點不倫不類,但生活不就是這樣嗎?當你停下來,你就會看見身邊有人支持你、天父為你預備了足夠的供應和祝福。聖經上說「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當我們能抓住這句話裡蘊含的力量,我們就有能力相信並且適時放手,並看見「萬事互相效力」所帶出的美好風光,在每一天的日常裡,在未來的期盼裡,在生命的每個角落裡。寫到這裡,這並非一篇專頁作文攻略或教程,但卻希望每一位讀著的你跳離開以往經驗過的為寫而寫、為活著而生活的框架,不再開啟外觀忙碌而內在敷衍的自動駕駛模式,能夠找到專屬於你的「生活眼光」,品味你獨一無二的「生活特調」。

生活的味道,是心學會安息的味道。”


若是文章有幫助到你,歡迎按下收藏,未來能就很容易找到囉!
並請你依照喜愛或對你幫助的程度幫我拍拍手,你的行動會是我很大的鼓勵。
若是期待我的更多文章,也別忘記追蹤我,希望下一次還能與你相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hoebe的沙龍
2會員
7內容數
職場相關各種酸甜苦辣,以喣風般的文字拂過。
Phoeb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2/05
我只是知道Teamwork,但我並沒有選擇Teamwork。 / 然而,對此更深一層的思考是:「當我沒有team的時候,我會不會teamwork?」這看起來是個荒謬的問題,但我想提出的問題是:當我們沒有明定或外在形式的團隊時,我們仍舊「會」和別人協作嗎?
2022/02/05
我只是知道Teamwork,但我並沒有選擇Teamwork。 / 然而,對此更深一層的思考是:「當我沒有team的時候,我會不會teamwork?」這看起來是個荒謬的問題,但我想提出的問題是:當我們沒有明定或外在形式的團隊時,我們仍舊「會」和別人協作嗎?
2021/12/07
“理財和投資是兩件事,理財是管理你的財務,投資則是投入資金希望賺取獲利。理財是對你的財務負責,投資則是為你的理財加分。”
2021/12/07
“理財和投資是兩件事,理財是管理你的財務,投資則是投入資金希望賺取獲利。理財是對你的財務負責,投資則是為你的理財加分。”
2021/12/06
身為想持續精進自己,但無法上實體課,卻又不知道如何挑選線上課程的你,心想著:「若是有一篇課程挑選指南就好了……」。 會點進來這裡,也許你就是正在苦惱著如何挑選適合自己/小孩的線上課程,心想著手邊資源有限,錢總要花在刀口上。那麼這篇文章就是為你預備的。
2021/12/06
身為想持續精進自己,但無法上實體課,卻又不知道如何挑選線上課程的你,心想著:「若是有一篇課程挑選指南就好了……」。 會點進來這裡,也許你就是正在苦惱著如何挑選適合自己/小孩的線上課程,心想著手邊資源有限,錢總要花在刀口上。那麼這篇文章就是為你預備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最近喜閱樹青少年社群來了一個文筆很好的國二生,一看就知道等她會考時肯定是能考六級分的孩子。這國二孩子躋身在一群高中生中,文筆毫不遜色,思考速度也快,當別的高中生還在慢慢產出時,她已用飛快的速度完成質量俱佳的文章,然後繳交作業,快樂地下課去了。看著這孩子,我開始思考,這種差異,究竟是怎麼來的?
Thumbnail
最近喜閱樹青少年社群來了一個文筆很好的國二生,一看就知道等她會考時肯定是能考六級分的孩子。這國二孩子躋身在一群高中生中,文筆毫不遜色,思考速度也快,當別的高中生還在慢慢產出時,她已用飛快的速度完成質量俱佳的文章,然後繳交作業,快樂地下課去了。看著這孩子,我開始思考,這種差異,究竟是怎麼來的?
Thumbnail
說真的,寫作就是一種「有感而發」的過程,所以,這次的會考作文,我覺得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同一件事,本來每一個人就有不同觀點,藉著結合不同的生活經驗,自然而然就有屬於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我想說的是,世界上那麼多事情,你不必對每一件事情都有感,但也不能對全部的事情都無感!
Thumbnail
說真的,寫作就是一種「有感而發」的過程,所以,這次的會考作文,我覺得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同一件事,本來每一個人就有不同觀點,藉著結合不同的生活經驗,自然而然就有屬於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我想說的是,世界上那麼多事情,你不必對每一件事情都有感,但也不能對全部的事情都無感!
Thumbnail
比起學生時代的寫作文,必須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還必須要按照題目意思去發揮,我們平常書寫可就自由多了!但是多數時候,對我來說,寫作就是一個面對自己,以及自我反省的過程,不求文字譁眾取寵,但求誠實面對自己,用寫作與自己對話,來自我覺察與成長,並讓自己生活得更好!
Thumbnail
比起學生時代的寫作文,必須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還必須要按照題目意思去發揮,我們平常書寫可就自由多了!但是多數時候,對我來說,寫作就是一個面對自己,以及自我反省的過程,不求文字譁眾取寵,但求誠實面對自己,用寫作與自己對話,來自我覺察與成長,並讓自己生活得更好!
Thumbnail
後面的日子,無論我出什麼樣的題目,他都會和我回答類似的話,總結來說就是 : 我對這些事情都沒有什麼感覺,也沒有興趣。 我的人生很枯燥,寫出來也沒有人想看。 他的回答,無疑使我的教學生涯踢到一塊大鐵板,但也讓我認真思考起「寫作」這件事,究竟要怎麼做,才能真正寫出好文章呢? 寫作的意義:我為何而寫?
Thumbnail
後面的日子,無論我出什麼樣的題目,他都會和我回答類似的話,總結來說就是 : 我對這些事情都沒有什麼感覺,也沒有興趣。 我的人生很枯燥,寫出來也沒有人想看。 他的回答,無疑使我的教學生涯踢到一塊大鐵板,但也讓我認真思考起「寫作」這件事,究竟要怎麼做,才能真正寫出好文章呢? 寫作的意義:我為何而寫?
Thumbnail
『我以前是國小作文比賽校隊』,只要說出這個過往,總免不了迎來一陣訕笑聲,但那真的是我小時了了的一段過往阿!
Thumbnail
『我以前是國小作文比賽校隊』,只要說出這個過往,總免不了迎來一陣訕笑聲,但那真的是我小時了了的一段過往阿!
Thumbnail
當寫作變成刻意為之後,就不再有趣了。 高中國文作文怎麼寫可以在短期內拿到相對高分? 我後來自己悟出作文考試「公式」。
Thumbnail
當寫作變成刻意為之後,就不再有趣了。 高中國文作文怎麼寫可以在短期內拿到相對高分? 我後來自己悟出作文考試「公式」。
Thumbnail
在記敘或抒情類書寫開端,拋出一個故事或畫面,揉合平日累積的生活觀察,善用感官摹寫,以示現手法來呈現符合題旨的情境,達到使讀者感同身受、產生共鳴或引發好奇,願意繼續閱讀的效果。這類「情境式開頭」,在文學作品以及會考寫作測驗所公布六級分樣卷中,都是常能見到的方式。
Thumbnail
在記敘或抒情類書寫開端,拋出一個故事或畫面,揉合平日累積的生活觀察,善用感官摹寫,以示現手法來呈現符合題旨的情境,達到使讀者感同身受、產生共鳴或引發好奇,願意繼續閱讀的效果。這類「情境式開頭」,在文學作品以及會考寫作測驗所公布六級分樣卷中,都是常能見到的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