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3日<大紀元>刊出一篇名為《美國交換生到中國人家裡住了7天 讓這家人震驚了6次》的文章,內容是作者的女兒就讀的學校與美國的一所中學互相交換學生, 結果有一名美國學生住到他家,這名美國學生的表現讓作者感到震驚。這些震驚包括:她會道謝,並稱讚作者做菜好吃;會主動想幫忙做家事;已經去過三十幾個國家;有地球永續觀念,不吃魚翅;曾經和幾個年齡相近的孩子被父母送到荒郊野外七天,在沒水,沒食物,沒床,沒帳篷,自己設法生存;遊戲時先找利益最大者,再玩想玩且好玩的;作者之所以震驚乃因自己的女兒沒有做過家事,沒有幫過家裡,作者本身還在上班,但卻必須操勞所有家務,兒女除了讀書之外,就是等吃等喝…比較之下,讓她震驚之餘也反省自己的教養方式。
從文中可以看出美國女生的家境不錯,家裡有直升機,游泳池等,應算是菁英階級吧?然而,並未雇請他人協助家務,而是由家中諸人分工,各司其職。在教養上重視人際互動(道謝,稱讚),及為人設想的能力(協助家務),父母為了增廣其見聞,才中學就已去過多個國家,與時務不脫節(知道魚翅的慘慰),培養獨立生活能力(放逐荒郊),綜觀全局等等。作者本身的家境應該也不差,否則不會承攬接待外賓任務,但其教養則顯然有問題,與諸多中國家長類似(台灣也不例外),除了讀書外,不讓孩子做家事,孩子只需把書讀好,其他一切自有家長處理…這樣子教出來的孩子似乎沒有自我生活的能力,不會為人設想,基本的應對進退可能都有問題;再者也怕兒女吃苦受苦,很少鼓勵兒女出外旅行…而且很少鼓勵兒女接觸書本之外的知識或訊息…
這幾天一直在看<虎媽>,美國女孩展現的是西方菁英的教養;虎媽則是移民菁英為不墜門風所要求的教養,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堅持做到最好,面對失敗的勇氣,不接受碰到失敗就放棄,就氣餒,結果一樣非常成功。
魏永康則是另一個故事,母親幫她做了一切,只要求他把書讀好,結果他除了讀書外,其他的都不會,有母親照料時還好,母親一離開,連生活自理的能力都沒有。只是值得注意的是他母親在他幼年時的教育方式,卡爾。威特的教育方式極為類似。及早教孩子認字,背詩,因此其認知能力獲得長足的發展與進步,兩歲已認得千字以上;可惜的是,除讀書外,其他的能力都顯不足。而卡爾。威特則成為天才教育的典範。
我們把它合起來,也許可做為兒童教育的參考,首先,應該及早教子女認字背詩,以發展其認知能力;引發兒童對各方面學科的興趣(請看卡爾。威特的相關資料);培養孩童應對進退能力;設法增廣其見聞;要求其承擔家務;培養一項運動及音樂的技能;培養堅持的毅力;訓練面對困難和失敗的勇氣。細節呢?有了這些大的方針,細節部份則可視狀況彈性處理。
社會變化快速且複雜,資訊快速且豐富的時代,教養孩童比起以往更讓人無所適從,學校所提供的知識已遠遠不足以應付未來所需,家庭如何透過自己獨特的功能,協助子弟取得未來社會所需的技能和觀念,似是今日父母所面對的重大課題。從菁英育子方式,以及顯有奇效的及早培養認知能力中,或許我們可以從其中獲得一些啟發。
曾經看過一篇報導,現代父母相信美式的尊重和同理,結果呢?幼童就讓孩子自己挑選想吃的食物,例如不想吃飯沒關係,那就選你所喜歡的炸雞吧?不想喝開水,沒關係,那就選想喝的可樂吧,以為這就是所謂的尊重;在孩子還沒有長大到能知曉是非對錯之時,讓孩子自選其實是在殘害孩童,是在放棄或逃避家長應有的責任。什麼東西較營養,幼童有能力分辨嗎?良好習慣的養成,良好觀念的塑造,家長完全不需費心盡力嗎?教養沒有絕對的最好的方法,要適才適性,這話不錯,但該管的還是要管,該教的還是要教,而不是用一個藉口,然後一切諉之於斯。看看東西方的菁英是如何教養的吧?
Dr.Phoebe(2020) :《虎媽的戰歌》出版 9 年再掀論戰:「教育到底怎麼做才對?」一個「虎寶」的告白。2021.12.8摘取自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3724?rec=i2i&from_id=14200&index=1
大紀元(2017) :美國交換生到中國人家裡住了7天 讓這家人震驚了6次。2021.12.8摘取自https://www.epochtimes.com/b5/17/11/22/n98832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