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難以翻身的時代嗎?事實可能正好相反!

2021/12/09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悲觀」,可以說是近年來台灣青年的關鍵詞。
長期停滯的薪資,與對青年不友善的職場環境、房產價格所得比等等,使得每過一段時間,「青貧族」、「厭世代」、「窮忙族」⋯⋯這些字眼,便在媒體專題中不斷排列組合,形成特殊的「月經文」現象。
「階級固化」,也在這樣的環境下,儼然成為一個新興熱門詞語──這是目前在中國網路論壇上被瘋傳討論的話題,在台灣媒體中也偶爾會被提及。
其實這概念並不新,在台灣的社會學研究中,翻譯作「階級僵化」(Class Crystallization),應可追溯到 1940 年代甚至更早,討論「階級」的社會學研究。而這個關鍵詞,如今也常常伴隨著「M 型化社會」、「貧富差距」等名詞一起出現。
但多數人不會去深究「階級僵化」的學理,用最簡單的話來說,這個詞用在今日網路世界中,其核心精神就是──「窮人想翻身,難了!」
「階級僵化」的相反,就是「階級流動」。它也跟「階級複製」有異曲同工之妙──持這種說法的人,多認為「龍生龍、鳳生鳳」,這是一個「拚爹的時代」──只要你投胎投對了,人生就能順利圓滿,甚至人生八成的結果,在精子與卵子結合的那瞬間就決定了(?!)
這個論點,據說也有許多研究支持。例如台大社科院經濟系教授駱明慶,在 2000 年就曾有一篇研究〈誰是台大學生〉,研究顯示錄取台大的學生,有很高比例來自台北市,尤其文教精華區大安區──而隔了 14 年後,駱教授再次研究 2001 年到 2014 年的數據,發表〈誰是台大學生?(2001-2014)多元入學的影響〉。結果發現,台大學生仍有高比例來自北市大安區,更有超過一半來自北北基。
這個研究本身是中性的,研究方法也沒有問題。但也被普遍「解讀」為因為大安區的居民是「台灣社經環境中的頂層階級」(天龍人),自然其子女也較容易考上台大,因而被當作「階級僵化」的證據。
這種概念,跟「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也有一定的關係。「馬太效應」最早由美國學者羅伯特.莫頓於 1968 年提出,典故來自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句:「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馬太效應」一開始其實是一個社會心理學名詞,指涉的是知名人士的成就跟聲望,會如同雪球般越滾越大,機會也相應而生,產生「累積優勢」。反觀如果起初沒有任何名聲基礎的人,即便擁有相同成就,仍相對難以被看見。
後來,此說法被廣泛地引用到其他學科,例如經濟學、管理學與社會研究上,指的正是前述「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贏者全拿」的現象。
凡此種種,讓許多人認為現在的社會,已越來越難靠「個人的努力」出頭天,而階級差距也會因此越來越──甚至,處在「階級」下層的人,基本上已註定永不得翻身。

大我不等於小我,你可以不當那個平均數字

但是,「窮人越來越無法翻身」的情況,是真的嗎?就算是真的,難道這就代表大家的人生,因為大環境而註定被制約了嗎?
我們暫且先把「階級僵化」這個論述擺一邊。重新來談談幾個概念──
第一個,是「平均數字」的概念:只要國中的時候考過試,應該都知道,「平均」,代表著「整體」的情況。
例如,一個班級的國文段考「平均」成績不及格,代表著這個班「整體」的國文程度是有待加強的,這點無庸置疑。但這個「平均數」對個體──也就是班上個別的同學來說,有怎樣的意涵呢?
當我們中學段考完,聽老師說全班平均不及格時,會哀號著說:「完蛋了!我肯定也沒救了」嗎?我想多數人,應該都是先等考卷發回來,看看自己的分數,才能判斷考得是好是壞吧!
那為什麼,面對「整體」社會、經濟情況這種「平均」概念時,大家卻很容易會把「整體」跟「個體」混淆呢?
全班成績平均不及格,對你而言可能有三種結果:一是高於平均、二是等於平均、三是低於平均。
我們還是有機會可以成為那「超過平均」的人,而不是被總體環境限制住,說著「啊,大環境這樣,我也沒辦法」,不是嗎?
〈誰是台大學生〉的研究被普遍「解讀」為因為大安區的居民是「台灣社經環境中的頂層階級」,其子女也較容易考上台大,因而被當作「階級僵化」的證據。圖/RayVolution@shutterstock

窮人真的無法翻身嗎?

接著,我們來談談歷史上的階級概念:
回頭看「階級僵化」跟「階級複製」這個一體兩面的議題──當人們高喊:「社會改變了,不像『以前的人』可以透過努力翻轉人生;現在有錢人就是更有錢,窮人只會更窮⋯⋯」時,這種悲觀論點,從歷史的宏觀角度看,不管從認為歷史是不斷重演的「歷史循環論」;還是人類社會演進是越來越好的「歷史進步論」來看,其實都是站不住腳的說法。
我們先提出一個問題:「難道上一代(或上上一代)就真的『比較可以』靠自己努力出頭天嗎?上一代的大環境就是人間仙境,沒有階級僵化跟階級複製的問題嗎?」
其實所謂的「權貴」一直都在,菁英階層也一直都會複製。別忘了,以台灣來說,當年光是「省籍」、「出身」、「家屬有沒有不良紀錄」等因素,就可能直接影響一個人求學、就職的機會。
那為什麼,我們還總是覺得老一輩的人比較幸運比較好,甚至能夠「翻身」的成功案例,是理所當然的呢?
或許是因為,嬰兒潮世代的他們「整體來說」特別幸運──剛好經歷到二戰後重建下,全球景氣的復甦與狂飆──亞洲各國包括台灣在內,也都經歷過那段從殖民地農業經濟,轉型到工業製造的時代,國民們的「平均」收入,也有大幅的成長。
反觀現在世界的經濟似乎停滯了,先進國家的發展靜如止水,少子化、高房價與經濟的不景氣、世界政局的動盪,在在讓這個世代的年輕人,不論在哪,都對未來抱持不可知的悲觀情緒。
這時候,許多人於是開始「緬懷」過去急速發展的黃金時代,並感嘆機會再也不在──不過這個「黃金時代」真的存在過嗎?或者說,真的有如此「美好」嗎?
而我們,又真的生活在一個「最悲慘的時代」嗎?
貧富差距、階級世襲不是當代特有現象
事實上,如果我們把看歷史的眼光放長遠一點,除了原始部落與(只存在理論理想中的)共產社會外,人類自從有了私有制,隨著社會分工,階級也開始細化──「貧富差距」、「階級世襲」一直都是人類歷史洪流中,根深柢固存在的真實情況。
在過去中古封建時代,基層人民可能連姓氏都沒有,更沒有識字接受教育的機會。或者,一個家族世世代代都被規定只能從事某種行業,許多基層的人民甚至是高階貴族的財產,完全沒有翻身的可能。
中古時代,恐怕才真正符合階級固化論者所描述的「現狀」。
但是問題又來了,如果按照階級固化論者的說法,加上所謂「馬太效應」強者越強的加成──那為什麼羅馬帝國會滅亡呢?為什麼歷史上能超過 300 年的統一大王朝如此稀少呢?
既然階級僵化無可翻轉,大家不都應該「認命」地處在自己的階級內,繼續「相忍為國」,為自己民族的偉大復興奮勇向前嗎?
事實顯然不是如此。
「變動」,才是歷史發展中唯一不變的大趨勢:雖然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的真實情況,但難道沒有「舊時王謝門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興衰輪迴?
每個時代,固然都有階級世襲跟貧者恆貧、富者恆富的情況;然而其反面,規模或大或小的「階級流動」,也一直都存在。「布衣卿相」在整個東亞的歷史上,也從來不是特例。
起起伏伏的正弦波,或許才比較符合歷史發展的樣貌:這過程中,有人失去他的尊貴地位,有人爬上新的高峰。
而如果用綜觀歷史的大視野看,今天我們所身處的這個時代,相較於人類數千年來有史為記的其他時代,其實基層人民,是遠比過去更有翻身可能的。
知識成本降低,這才是一個最有可能翻轉的時代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最關鍵的原因,是在今日的時代,我們取得知識的成本與門檻,可以說是人類有史以來最低的:
在今日網路發達的世界,知識的易達性遠遠比過去為高,一個沒有機會留學的人,也有機會在網路上看到海外頂尖大學的開放課程──只要想學習,網路上幾乎沒有找不到的自學材料,這是一個「全民可以自學」的時代。
而教育,帶來翻身的可能。
我日本時代出生的阿嬤,連國語都聽不懂,一生都活在一個像「異國」的家鄉,教育水準不高的她,人生只能依附在家庭中,在過去的父權體系下努力活著,沒有選擇。
但今天,即便一個從來沒有出過國的台灣青年,也可以透過網路自學英日語,考過檢定,不管對設計、攝影還是物理化學有興趣,網路上也都有資源──而當他有了外語能力,有了專業基礎,就算在台灣仍然被「整體大環境」的低薪壓抑,難道向外發展的機會之門,不會為他打開嗎?
今天,真的是一個徹底禁錮年輕人向上發展的機會,可悲的階級固化時代嗎?
xian-photos@shutterstock

真正限制我們可能性的,只有自己的想法而已

所以,我大膽地斷言,社會階級當然還是存在,但種種動輒用「階級僵化」來否定你「階級流動」可能性的說法,背後常常是一種「排除競爭」的算計:
社會上總有群人,要你相信自己的可能性,是被「時代」、「環境」以及「出身」給限制住的。
為什麼?因為社會的結構仍像是三角形的金字塔,但「階級流動」的可能性,其實已經遠較以往普遍存在,換言之,它不只代表著底層人民有機會往上爬,更代表著上層的「大神」、菁英們,隨時有可能摔入「凡間」。
而這群人,就是要你認為自己的遭遇都是「社會體制」、「時代趨勢」下的不公平產物,無法扭轉,一方面讓你的憤怒情緒有所宣洩,二方面也就這樣「認命」,用階級僵化這四個大字來安慰自己,誤以為:「不是我不好,是社會讓我沒機會」。
如此費心散播這種悲觀的信仰,為什麼呢?因為這些人正是社會中的菁英階層,他們的傲慢與恐慌,就是散佈這種論述的動機──有的菁英要利用你的不滿與憤怒,告訴你他可以改變社會結構,目的卻是成就自己獲取更多(政治上或言論上的)權力,而獲得權力之後,卻只是複製新的權貴階級;有的菁英,則是單純地要你認命,於是他在社會向上流動的競爭者,又少了一個。
出身,其實只代表一件事情,就是你的「起點」:的確,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他們的起點比起我們這些普通人要前面很多,或許他只要有常人的智力,跨出一小步,就能達到很大的成就。
但是別忘了,那是他的人生,他也有自己要面對的現實與煩惱──他過得好,跟你能不能翻身,其實是兩回事。
我認識許多出身、背景不錯的朋友,但他們其實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未來:從小就被送到海外接受教育,為了家族企業早早做好接班準備。看似吃好用好人人稱羨,但或許他有個藝術夢、有個音樂夢,卻在出生時,人生便已經被決定了──比起這些人,身為普通人的我們,或許更有機會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路。
我想說的是:人生的路途到最後,只需要為了自己負責──別因為別人的境遇,或者大環境的局勢,限制了自己的無限可能──如今真正能限制你的,從來不是這些外在的事物與條件,而是自己。
或許,「階級」這件事情,已經和過去大不相同
我們不妨再深入一點思考,在今日的時代,「階級」是什麼?
「階級」在今日多數民主國家中,本身就已經是個「想像的概念」──這個時代的階級,不再像古代用血統劃分,而是用經濟水平來區別。
但是,要怎樣才算「下層階級」,怎樣才算「上層階級」?一個月入數十萬的草根夜市攤販,是「下層階級」嗎?一個負債累累將近破產的大企業家,又是「上層階級」嗎?
過去的人們,一直希望透過努力、甚至集體的革命,試圖跨過「階級」的藩籬──但老實說,當代多數社會中的關鍵議題,早已不是當年(由血統或「有產」、「無產」決定)的「階級」問題。這個時代的階級概念,相較於過去早就更加複雜且模糊──甚至說到底,如今多數人講「階級」,講的其實只是有沒有「錢」而已嘛!有錢就是「上層階級」,沒錢就算你出身權貴世家,也只是「沒落貴族」而已。
然而,大家「想要變有錢」、「晉升上層階級」,真正要的是什麼?
我想多數人,只是想過更好的生活,過自己想要的人生,完成自己的夢想而已──所以,與其一再探究有沒有可能晉升那「可能根本不存在的」階級」,不如先問問「屬於你自己真正的人生夢想」是什麼。
階級不應該是個問題,階級也不會是個問題。這個時代,許多人努力的目標,早就不同於過去,只是為了「錢」與「地位」。
做為一個普通人,我們奮鬥的意義,不再應該是繼續參與所謂菁英們的「階級遊戲」──他們劃分階級,制定遊戲規則,然後讓自己成為勝利者,再用一種傲慢復憐憫的態度,看待所謂的基層。
事實上,每個人奮鬥的意義,應該要有所不同,每個人可以自己賦予自己人生的價值與使命──你大可以不參與這個階級遊戲,創造屬於你人生的新篇章。
把目光放回自己吧!問問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所以,再一次強調:你的出生只代表一件事情,就是你的「起點」在哪裡。起點在哪,跟你人生要走到哪裡,其實是兩件事情,因為起點跟終點是兩個獨立的概念。
或許因為你的出生環境,讓你離你的終點比較遠──但那只代表,你可能要走更多的路途才能到終點,但這從不代表你達不到。
現在普遍的「厭世情緒」背後,關鍵的問題其實是大多數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終點」在哪,又因為總被灌輸「你不行」、「你沒機會」的觀念,導致自己也認為已被現實綑綁住,因而不敢勇敢地為自己的人生定義、描繪藍圖。
我們何不先把目光從外在的「不可抗力」因素,先轉回自己身上,問問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對你來說,這一生想完成什麼事情?
你才應該成為你人生遊戲的規則制定者,不需被所謂的主流價值觀影響。你想成為怎樣的人,想做怎樣的事情,在很多時候,其實跟這個社會的「階級僵化」無關,也跟你的「出身背景」無關。
只有自己,才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說白一點,我們何必要相信別人告訴我們「唸台大的才是菁英」、「住大安區的才是天龍人」,甚至因為自己不住在大安區、沒有考上台大而自卑,然後還要真的相信這一群人動機不明的說法:「這個時代階級僵化,你這樣沒指望了。」
不是所有人的夢想都是住豪宅、賺大錢、每天炫富裝逼──或許其實你有個公益夢、有個繪畫夢、有個教育夢、有個新創夢,凡此種種,其實都跟這場「階級遊戲」沒有必然關係──甚至,如果你致力改變「階級僵化」的現狀,那更不應該陷入自己無力翻轉現實的悲觀情緒之中,不是嗎?
所以,別被耍了,你的灰心喪志、悲觀情緒,只是讓自己平白錯失向夢想中的終點,奮力前進的時機而已。
勇敢去築夢吧!你才是自己人生真正的主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Ho Tsik Bun
Ho Tsik Bun
Ho Tsik Bun is a Taiwenese Writer.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