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人|練習觀照自己

高敏感人|練習觀照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已經有非常多相關的文章(或書籍)介紹這一類的人,都有很詳細的論述,有興趣的人可以多深入研究一下。

也是因為看過幾本書與文章之後,開始有意識地觀察自己,以下是我自己本身這幾年下來覺得最深刻的覺察






是特質,也是天賦

  • 對於聲音、光線、味道都很敏感,因此很重視睡眠品質及時長,才可以在有限的情況下最大的修復疲勞,還包括只要聽嗓門大一點的人講話,頭就會很痛。
  • 對別人的情緒有著高敏感度,常常一秒就可以感受對方的心情,不喜歡看悲劇或是社會案件是因為會陷入低潮太久。
  • 每當訊息進入大腦後,路徑是樹枝狀發散的,會開始聯想到非常多非常遠,常常身體累了腦袋卻無法休息。我也很不喜歡看旁邊很多有跑馬燈的新聞台或是後製太多的影片,很容易煩躁。

以前的我討厭自己的敏感,對別人說的話耿耿於懷,對環境的狀況神經兮兮,我常常告訴自己「為什麼別人都不會有這種問題,而你卻有?是不是太小題大作了?」,且痛苦於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這種個性,既灰心又自責。

並不是不合群,這是我們充電的方式

  • 對於外界的刺激影響程度比一般人還要高,因此非常需要在一整天下來後,有一段屬於自己的小空間安靜放鬆,讓繃緊的神經有時間安定。

以前我常會逼自己留到聚會的最後一刻才離開,否則好像會壞了大家的興致,但現在我更明白,自己每天都有不一樣的能量值,是取決於休息的狀況或是聚會上的氛圍,有時候可以和大家同樂比較長的時間,有時候會只想快快結束回家(以往有這種想法時,會先責備自己)。



月初和朋友去了一間很喜歡的咖啡廳,好好的替自己充電:]

月初和朋友去了一間很喜歡的咖啡廳,好好的替自己充電:]

學習好好照顧自己

由於感官打開程度是別人的好幾倍,或許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常常會忘記要觀照自己(因為大部分的心力都在處理身外的資訊),同理別人的能力比同理自己還高,時間一久就越感受不到自己的情緒。

這樣的人,生活很辛苦,但是我也喜歡容易有共感的自己,就算常為了別人的小事難過,卻也可以因為一些小事感到無比開心(也許也是別人的好幾倍?),當然也正在學習如何設立界線,不讓自己扛下太多不必要的責任。

我們也更需要學習覺察自己的狀態,同理自己的情緒。在這個過程裡,冥想幫助我非常大,透過呼吸提醒自己專注當下,觀察腦中飄過的想法,練習不批判,透過每一次的練習找到內在平衡的力量。

願擁有高敏感體質的大家,都能更認識自己。
我想這是老天給的一份禮物,讓我們能夠更深刻的體會人生。
avatar-img
YC的沙龍
4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哇~~~」一進門親眼看到這個view,忍不住一直大聲驚嘆! 網上有名的宜蘭住宿,八月要訂房的時候,就已經要約到十一月了!(而且還是兩天平日,假日已全滿) PS.桌上的紅酒是我和友人自己買來加菜(?)的,來度假怎麼可以少這一味! 轉身後的視角也來一張,可以躺在床上直接享受滿版的景色 本來有點擔心天氣
前幾個周末去了一趟新竹的豆腐岩 明明石頭間的間距不大 卻在要跨越的時候恐懼就浮現了 認為自己會跌到、擔心掉下去受傷 明白這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 於是一邊同理不安,一邊安撫擔憂 一邊看著身旁小朋友們無所畏懼的跳躍前進 慢慢的身體就比較放鬆了 台灣.新竹|豆腐岩 很多時候恐懼都是無中生有的 可能來自於
「被照顧」這件事情看似很直覺,但對於比較獨立的人來說,要接受別人的好意會不自覺地讓心裡有很大的負擔。深怕這樣會麻煩到別人,或是會馬上開始想到底可以怎麼回報。 久而久之,開始變得更獨立了,什麼事情都可以自己來、什麼場所都可以自己去、想要什麼都可以自己完成。 從一開始的不敢一個人吃飯,到現在可以獨自走進
取自網路 如果,你也常說「沒關係,我自己來就好。」 如果,也常有人對你說「你應該對自己好一點。」 如果,你也害怕「不夠好,是不是就代表自己沒用?」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總想著:「我表現得好不好?」而不是:「我好不好?」我想現在,該換你上這艘船了。 ---摘自推薦序,蕭彤雯(前新聞主播/知名節目主持人)
Photo by Mayank Dhanawade on Unsplash 搞不清楚是思念還是不安,我開始很常想起你。 這兩年變得比較會哭了,似乎是個好的開始,畢竟有些不好情緒終於找到出口,對身心的負擔總是會小一些。 大概是你離開的那一年開始,發現自己失去了哭泣的能力,或者是說權利。從那時候起,無
2021年02月27日,希望我能永遠記得現在的這份懊悔。 剛剛在整理東西的時候發現了一封信,洋洋灑灑寫滿了兩頁,翻到最後看了署名「芸禎」,一時之間腦袋裡搜尋不出對應的臉孔,但卻又這麼熟悉。 當初電腦並不發達,小學五年級的我倉促的搬了家,從此以後變斷了聯繫。年紀還小的我懂什麼呢,怎會知道天地之大
「哇~~~」一進門親眼看到這個view,忍不住一直大聲驚嘆! 網上有名的宜蘭住宿,八月要訂房的時候,就已經要約到十一月了!(而且還是兩天平日,假日已全滿) PS.桌上的紅酒是我和友人自己買來加菜(?)的,來度假怎麼可以少這一味! 轉身後的視角也來一張,可以躺在床上直接享受滿版的景色 本來有點擔心天氣
前幾個周末去了一趟新竹的豆腐岩 明明石頭間的間距不大 卻在要跨越的時候恐懼就浮現了 認為自己會跌到、擔心掉下去受傷 明白這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 於是一邊同理不安,一邊安撫擔憂 一邊看著身旁小朋友們無所畏懼的跳躍前進 慢慢的身體就比較放鬆了 台灣.新竹|豆腐岩 很多時候恐懼都是無中生有的 可能來自於
「被照顧」這件事情看似很直覺,但對於比較獨立的人來說,要接受別人的好意會不自覺地讓心裡有很大的負擔。深怕這樣會麻煩到別人,或是會馬上開始想到底可以怎麼回報。 久而久之,開始變得更獨立了,什麼事情都可以自己來、什麼場所都可以自己去、想要什麼都可以自己完成。 從一開始的不敢一個人吃飯,到現在可以獨自走進
取自網路 如果,你也常說「沒關係,我自己來就好。」 如果,也常有人對你說「你應該對自己好一點。」 如果,你也害怕「不夠好,是不是就代表自己沒用?」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總想著:「我表現得好不好?」而不是:「我好不好?」我想現在,該換你上這艘船了。 ---摘自推薦序,蕭彤雯(前新聞主播/知名節目主持人)
Photo by Mayank Dhanawade on Unsplash 搞不清楚是思念還是不安,我開始很常想起你。 這兩年變得比較會哭了,似乎是個好的開始,畢竟有些不好情緒終於找到出口,對身心的負擔總是會小一些。 大概是你離開的那一年開始,發現自己失去了哭泣的能力,或者是說權利。從那時候起,無
2021年02月27日,希望我能永遠記得現在的這份懊悔。 剛剛在整理東西的時候發現了一封信,洋洋灑灑寫滿了兩頁,翻到最後看了署名「芸禎」,一時之間腦袋裡搜尋不出對應的臉孔,但卻又這麼熟悉。 當初電腦並不發達,小學五年級的我倉促的搬了家,從此以後變斷了聯繫。年紀還小的我懂什麼呢,怎會知道天地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