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想理由系列:性愛醜聞VS無條件的愛

比較&想理由系列:性愛醜聞VS無條件的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兩大名人有關性的負面新聞,孔繁錦&王力宏。

貫穿一切性愛醜聞的關鍵詞:「飽暖思淫慾」。

而金錢稍微有點餘裕的人(特別是男人),更是這種新聞特別多。


但明明,也很多有錢人就是不會有這邊花邊新聞,那究竟是隱藏得很好,抑或是慾望控制或宣洩得宜(?)

關於控制欲望或宣洩慾望的方式(或者直接解放),每個人都屬於自己的想法。


跳脫「性」之外,不管性愛分離還是性愛一體,「只愛你一人」和「愛你一萬年」,在事過境遷之後,究竟是否是場笑話,沒有人會對新的一半承認的。

但實務上,的的確確幾乎百之百是場笑話。

不過與其又落入單一價值(答案)的選擇,「只愛或不只愛你一人」、「可以或不可以愛你一萬人」,或許多元價值下,「不只愛你一人」就是不再「只愛你一人」後的必然結果嗎?

男女關係的「維持」,與其討論「選邊VS折衷」,這種燒腦又必須親身體會才知道的感覺,倒不如該說是一種「互有來回」的關係:當然是現今台灣文化下的討論,在男女極度不平等的一些文化中或古早中國,「關係的維持」從不是互有來回的結果。

但「互有來回」隨著時間慢慢變得不平衡了,再加上一些因素(特別是外界束縛的跳脫),分開或離婚,也只是經常性的結果。


那「無條件的愛」,真的存在嗎?

一樣就實務上來看,相較於男女關係的互有來回,「無條件的愛」比較存在於「父母對孩子之間」(當然又是台灣文化下的描述了)

一樣有特例,但相較男女關係,真的還是佔了絕大多數。


被無條件的愛撫養照顧了這麼多年,如果還不懂得盡可能的回饋,真的覺得不行。

PS:不過生活的感受就是這麼有趣,所以愛情電影才有他的賣點,畢竟要體會到「愛情的維持」是「互有來回」而不是無條件地愛你一萬年,都要有好一陣子的體會。 在那之前,傾向嚮往「無條件的愛」的大眾,就會被吸引到電影院。(不過一樣是非單一價值觀,不憧憬不代表不愛看不想看,欣賞電影可以看的東西,可多著了XD)

avatar-img
黑仔.憨吉的沙龍
7會員
7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黑仔.憨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知道是很久以前開始嗎(小時候也沒注意)?新聞媒體從業人員產出內容的方法,就是塑造一個標準來比較,來界定眼前人事物的「好與壞」。   以此篇新聞來說,「壞的」是「漠視的大人」,「好的」是「將貓屍移道路邊的國中生」:其實,如果就教育或公益的角度來說,duck不必這樣描述國中生所做的善舉。   為什麼
  https://udn.com/news/story/7315/5908930?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2-news   近來發生多起行車糾紛持球棒毆人事件。內政部長徐國勇今天表示…警政署將全力打擊犯罪,未來若查獲車上有球棒者也將於警政系統註記。 ……   徐國
  其實發文的鄉民說的也不盡然錯呀,但現在公部門在領頭羊的政策和氣氛下,就是喜歡用散播不實消息來壓制人的言論自由。 為什麼人民講的話就一定要100%精準,上個禮拜的早餐有多少人記得清清楚楚?還有說什麼的話,如果可以讓其他人民保有更多的戒備、想像及提升自我保護意識,那為什麼就一定要相關法條送辦,是只
來源網址:https://fb.watch/9oc5WfsM9r/ 圖片來源:臉書粉絲專頁 先推推實務判決,雖然車禍總常常是各打幾十大板,但有時候真的太失衡了,也不該以罪責相繩其中一方。   聽網路上網友說,車速應該超過170km/hr,真的光聽就要烙賽。   關於重機或名車在道路上行駛,代表的意
  每次聽到瑪莎拉蒂都會響起的圖文(不正經) 瑪莎拉蒂惡煞因擦撞就把人打到頭蓋骨碎裂的社會新聞最近炒得沸沸揚揚。 而看回一般人道路行駛狀況,也一如往常的平靜和混亂交雜:很廢話的說,就是人多的時候很混亂,人少的時候很平靜。(這段話的既視感是:選舉最大的秘密就是,票多的贏,票少的輸。) 火車通勤和開車上
看到留言說「老公手機打開,刷一排銀行美眉」XD,不禁莞爾(刻板印象之其實銀行的男行員也很多好嗎)。 警界一直以來的基層和長官之間的論戰(雖然是不平衡的),似乎永遠沒有止歇的一天,基層常常無法理解所謂上位的「官」既有或新的措施到底在想什麼,但又受限於五斗米的上肩,加上一直以來存在軍警的特殊權力關係,
不知道是很久以前開始嗎(小時候也沒注意)?新聞媒體從業人員產出內容的方法,就是塑造一個標準來比較,來界定眼前人事物的「好與壞」。   以此篇新聞來說,「壞的」是「漠視的大人」,「好的」是「將貓屍移道路邊的國中生」:其實,如果就教育或公益的角度來說,duck不必這樣描述國中生所做的善舉。   為什麼
  https://udn.com/news/story/7315/5908930?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2-news   近來發生多起行車糾紛持球棒毆人事件。內政部長徐國勇今天表示…警政署將全力打擊犯罪,未來若查獲車上有球棒者也將於警政系統註記。 ……   徐國
  其實發文的鄉民說的也不盡然錯呀,但現在公部門在領頭羊的政策和氣氛下,就是喜歡用散播不實消息來壓制人的言論自由。 為什麼人民講的話就一定要100%精準,上個禮拜的早餐有多少人記得清清楚楚?還有說什麼的話,如果可以讓其他人民保有更多的戒備、想像及提升自我保護意識,那為什麼就一定要相關法條送辦,是只
來源網址:https://fb.watch/9oc5WfsM9r/ 圖片來源:臉書粉絲專頁 先推推實務判決,雖然車禍總常常是各打幾十大板,但有時候真的太失衡了,也不該以罪責相繩其中一方。   聽網路上網友說,車速應該超過170km/hr,真的光聽就要烙賽。   關於重機或名車在道路上行駛,代表的意
  每次聽到瑪莎拉蒂都會響起的圖文(不正經) 瑪莎拉蒂惡煞因擦撞就把人打到頭蓋骨碎裂的社會新聞最近炒得沸沸揚揚。 而看回一般人道路行駛狀況,也一如往常的平靜和混亂交雜:很廢話的說,就是人多的時候很混亂,人少的時候很平靜。(這段話的既視感是:選舉最大的秘密就是,票多的贏,票少的輸。) 火車通勤和開車上
看到留言說「老公手機打開,刷一排銀行美眉」XD,不禁莞爾(刻板印象之其實銀行的男行員也很多好嗎)。 警界一直以來的基層和長官之間的論戰(雖然是不平衡的),似乎永遠沒有止歇的一天,基層常常無法理解所謂上位的「官」既有或新的措施到底在想什麼,但又受限於五斗米的上肩,加上一直以來存在軍警的特殊權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