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兩年才從裂縫中看見一道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禁說母語過去對原住民族傷害最深,而種族歧視是最重要的酶,讓原住民族除了被禁說母語,還要承受社會優勢族群的歧視。在禁說母語政策環境下,我媽卻因為被他婆婆嘲笑這個番仔不會說閩南語,發憤三個月後學會說閩南語堵住了他婆婆歧視嘲諷的嘴。但爸媽他們對我還是講「國語」,彼此卻講閩南語,還把我送去正音班,怕我被同學老師歧視。所以我說「國語」的口音自動幫我標示出身分—一口字正腔圓的高級外省後代—我的同學沒有一個會認為其實我是阿美族的小孩,也是閩南漢人的小孩。

即使媽媽能用閩南語和客家話跟路人對罵,他仍然是漢人眼裡的番仔,我要如何在他千瘡百孔的防衛裡,引入一道能稍稍撫慰心靈的光?

原漢通婚中,漢人父權體制裡在婚姻中的權力位階,無形中把一個部落土生土長的台灣南島阿美族的舌頭拔掉,換上相對強勢的語言文化,父權婚姻裡的母語選擇就像過去小孩從父姓一樣的自動化標準,除了殖民政權從政策面的抹除,原民女性又受到父權宰制及社會中的種族歧視,為了生存為了適應,沒什麼選擇的學會了漢人老公的母語。即使媽媽能用閩南語和客家話跟路人對罵,他仍然是漢人眼裡的番仔。

所以我好說歹說了兩年才讓媽媽願意在家和小孩講阿美語。一開始提出這個想法時,媽媽很抗拒,他反而主動教起閩南語,還會不時鼓勵我小孩在學校多跟老師同學說閩南語,但卻幾乎不主動教阿美語。這種弔詭的情況,也是因為去爬梳原漢複雜的互動脈絡,才能理解媽媽一開始不願在家中講阿美語的原因。那是他從小被恥笑烙印在潛意識裡的傷痕,那是被殖民壓迫的制約,那是傾強勢文化社會之力排山倒海而來的剝削,他能夠存活的方式只有否定自己,隱瞞自己的身份,拋棄自己的語言,花錢讓自己的小孩學著講標準的外來優勢族群的「國語」,做盡這一切卻仍然在自己祖靈的土地上被漢人移民嘲笑看不起數十年,我要如何在他千瘡百孔的防衛裡,引入一道能稍稍撫慰心靈的光?

我選擇自己先上網學習,報名語言中心的課程,試著從只問一個字或一句話,搭配錄下媽媽的回答反覆聽誦,因為剛開始只要多問他一次就會被罵,或者直接拒絕回答,著實費心費力,有幾度停滯半放棄,乾脆教起小孩英文還簡單多了!可是總有那麼不甘願,每每想到族語不學不講不用,便感到阿美語的生命在我有生之年會逐漸凋零的恐懼。對,是恐懼。連部落的人聊天大多時間也是用中文,令我感到害怕,連母語流利的人跟自己小孩說話也不是都用阿美語,令我暗自擔憂,但是讓我更著急卻得慢慢來的,是說服媽媽直接跟我小孩講族語,並且有耐心的不斷重複教導這件事。

就像撫摸著肚子跟胎兒說話,就像對嬰兒說著你正在做的每一個動作一樣,就像幼兒做對動作你立刻稱讚一般,就像跟小孩在餐桌聊學校生活那樣,只是這些話要用母語說而且要反覆說。我可以勉強用閩南語說,可以用英語說,但我目前無法很順暢的用族語說。不過這是我的目標,也會是我往後生命的使命。

沒有想過單純想讓媽媽嘴裡的母語能夠直接說給小孩聽,居然要先過他心裡創傷的坎,還要沿著歷史脈絡梳理種族、殖民、父權在媽媽生命裡製造出的心結。但是我很開心自己不只看到了傷痛,也看見一道語言傳承的光,也許那是經過淚水反射而形成,最後映照在我們心中的,肯定是蘊含欣喜安慰的淚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afii的沙龍
3會員
5內容數
在生活中營造親子學習阿美語的環境,讓母語活在我們的嘴巴裡,讓成為阿美族實踐在日常裡。從學習族語的過程,反思不當政策的遺毒、提倡母語平權,也看見與世界南島語族的連結。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要特別感謝從我開始成為台語家庭首腦後,一路支持我的台語好朋友妤甜!謝謝她從來沒有給我壓力,不會要我全台語和她聊天、不介意我過往不學台羅拼音、台語字,反而有什麼有趣的台語活動馬上揪我!除了阿媽以外,所有我知道的台語活動都是她告訴我的!當我出現個念頭想學台語,她馬上分享資源給我。
Thumbnail
我要特別感謝從我開始成為台語家庭首腦後,一路支持我的台語好朋友妤甜!謝謝她從來沒有給我壓力,不會要我全台語和她聊天、不介意我過往不學台羅拼音、台語字,反而有什麼有趣的台語活動馬上揪我!除了阿媽以外,所有我知道的台語活動都是她告訴我的!當我出現個念頭想學台語,她馬上分享資源給我。
Thumbnail
懷孕時立志讓孩子學母語 於是跟F開始練習   F爸媽一個雲林人一個嘉義人 我爸媽一個台北人一個台南人 與彼此或同輩都能說一口流利的台語 但對晚輩會自動轉華語 因此傳承得不太成功  
Thumbnail
懷孕時立志讓孩子學母語 於是跟F開始練習   F爸媽一個雲林人一個嘉義人 我爸媽一個台北人一個台南人 與彼此或同輩都能說一口流利的台語 但對晚輩會自動轉華語 因此傳承得不太成功  
Thumbnail
在寫的過程中覺察到的,我就寫下來,也標註了日期: ●我有被愛,只是我自己不知道、不承認 在寫【三】原生,「媽媽」的時候,突然想到,媽媽是愛我的,只是她的動作、行為、說的話不妥當,意思是不友善的,就是「不正確」,所以我只注意到她這點,也一併將她的愛一起抹除掉。其實,她的愛是愛,動作、行為怎樣是另一回事
Thumbnail
在寫的過程中覺察到的,我就寫下來,也標註了日期: ●我有被愛,只是我自己不知道、不承認 在寫【三】原生,「媽媽」的時候,突然想到,媽媽是愛我的,只是她的動作、行為、說的話不妥當,意思是不友善的,就是「不正確」,所以我只注意到她這點,也一併將她的愛一起抹除掉。其實,她的愛是愛,動作、行為怎樣是另一回事
Thumbnail
我想跟媽媽說,我不會講客家話不是你的錯。
Thumbnail
我想跟媽媽說,我不會講客家話不是你的錯。
Thumbnail
在改姓母姓以前,其實對於自己的認同十分搖擺。在上幼稚園以前住在父輩這邊的老家,曾被一些鄉下人罵過「番仔」,可能覺得有點莫名其妙與憤慨,所以後來我有一段時間認同比較偏向媽媽這邊。
Thumbnail
在改姓母姓以前,其實對於自己的認同十分搖擺。在上幼稚園以前住在父輩這邊的老家,曾被一些鄉下人罵過「番仔」,可能覺得有點莫名其妙與憤慨,所以後來我有一段時間認同比較偏向媽媽這邊。
Thumbnail
去年底,孫女出生,回家之後,我對她都講台語,對女兒也講台語,女兒小時候跟阿公在一起,台語大都聽得懂,不懂的會問我,有的詞我會主動再說一遍華語,有時候她會回我台語,就這麼慢慢浸淫其中,不管小孩或大人,多會一種語言,就多一項寶藏,雙語不是只有增加英語一種,台語、各種母語也算。 一、 2個女兒和兒子時
Thumbnail
去年底,孫女出生,回家之後,我對她都講台語,對女兒也講台語,女兒小時候跟阿公在一起,台語大都聽得懂,不懂的會問我,有的詞我會主動再說一遍華語,有時候她會回我台語,就這麼慢慢浸淫其中,不管小孩或大人,多會一種語言,就多一項寶藏,雙語不是只有增加英語一種,台語、各種母語也算。 一、 2個女兒和兒子時
Thumbnail
會想念全家人坐在一起看電視互相討論的情景嗎?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上一代和下一代已經沒有共通語言了?面對這個天大的文化危機,已經被體制化的我們還渾然不覺是很正常的,接下來的「雙語國家」會再製造更多的文化斷層…
Thumbnail
會想念全家人坐在一起看電視互相討論的情景嗎?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上一代和下一代已經沒有共通語言了?面對這個天大的文化危機,已經被體制化的我們還渾然不覺是很正常的,接下來的「雙語國家」會再製造更多的文化斷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