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選手身分,還剩下什麼?」- 談談運動員的職涯策略 奧林匹克教育議題 曾荃鈺老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你有想過要怎麼介紹自己讓人留下印象嗎?」

荃鈺老師這個星期的主題是斜槓,也是近幾年相當流行的跨領域。

大部分的人,在面對這問題時,都會優先寫下自己過去做過的事,現在的職位,或是回溯自己的經歷,但未來呢?

以選手而言,除了自己目前的運動專長,難道就沒有其他亮點了嗎?   除了訓練外,選手是否能有其他角色,成為「斜槓」運動員呢?

「體育不能練一輩子,還是要有一些其他技能。」這是課堂上選手對斜槓的想像。

raw-image

人人都能成為斜槓嗎?

「斜槓青年」一詞在近幾年大為流行,指的是一個人同時擁有多重職業與角色,也有一說是跨領域。

許多人都認為 : 我一定要做點與現在身分不同的事、盡可能在多重角色之間轉換,這樣才夠厲害。探索自己的可能性,這是好的,代表人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想要嘗試不同於以往的生活方式。但是,想要成為斜槓,是否需要有什麼樣的條件呢?

在課堂上,荃鈺老師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 「轉移重心的前提是要先在一個領域站穩,跨領域才能水到渠成。」

跨領域的條件除了多數人認為的不設限、熱忱、以及勇於嘗試不放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是 : 對自己的認識程度以及判斷力。

這就讓我想起前陣子與教練聊到 : 選手因為成績斐然以及外型亮麗而開始接通告當明星,是一件好事嗎?

多方嘗試,讓選手探索除了體育之外的可能性,確實是件好事,但前提必須是: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並且明白之所以會踏進這條路,是因為什麼;必須認知到今天得到的一切,都是來自先前在哪個方面的努力,才有向外發展的可能性。

raw-image

斜槓是結果,而非能力

80%的時間與精力要花在最重要的20%上面。好好搞清楚事情的先後順序,才能讓努力發揮最大的價值。

羽球國手周天成曾說:「要有意識的去做每件事」、「穩定的表現是因為知道自己從哪裡來,該往哪裡去」

能夠從運動跨足模特兒或是影視行業,看中的其實是選手本身在運動方面的突出表現以及運動本身給人健康清新的形象,但有些選手會漸漸在這光鮮亮麗中迷失自己,拋下自己原先身為選手的本分,而花費較多精力去跑通告,反而影響自己原本的運動表現。未能客觀判斷自己的優勢所在並好好發揮,以至於做出錯誤決定,我想這都是大家所不樂見的。

這就談到定位的問題。

誰不想過上100種人生?但你得先了解你的本質,才不會在多重角色切換中迷失自我。就好像荃鈺老師先前在課堂上談到「覺察」時所說 : 如果生命的根基不夠穩固,那麼做得越多,問題也越多。

其實培育才能如同種樹,認清自己的本質好好地紮根,給予合適的養分時時澆灌,時間到了自然就會開枝散葉。


專精 v.s.跨領域

斜槓的本質與條件,來自於對自我的了解程度、知道自己的定位。

荃鈺老師在今日課程一開頭,要求我們做自我介紹,或許本意就是要讓我們去思考 :我的定位在哪裡。

課程進行到這裡,仍有許多選手對斜槓抱持著疑問與焦慮 :

「斜槓好像不錯,可是教練都叫我們不要接那麼多外務,要專心訓練啊 ? 」、「有人說深耕一個領域,不斷堆高一個領域的專業程度,你就能成為屹立不倒的專家;也有人說該多方嘗試,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那我到底該聽誰的?」…

raw-image

專精v.s.跨領域,其實這也是大多數人會感到困惑的議題。

這也讓我想起在運動訓練過程中,教練不斷提點我的話:「你願意為了想要的事,犧牲多少?」

大學期間,在我決定要成為選手之後,時間分配一直是我會跟教練產生想法衝突的原因之一。

看看自己目前的時間分配:5:30起床打工、接著上課/行政工讀、學校一結束趕著在18:00前吃晚餐、晚上就全留給訓練了,一直到22:30到家,盥洗就寢。至於假日,就花更多時間在訓練場了。我很喜歡訓練,但有時晚上跟假日,我也想要多留點空白給自己,好好靜下來,許是看看書、整理筆記、或是寫寫文章,梳理一下本週收穫及感觸...。我總在想:難道當了選手之後,就失去做其他事的自由了嗎 ? 那麼在退休、沒了訓練以後,我有其他能力去延續運動帶來的價值嗎?能接續傳承運動帶給我的感動與成長嗎?

教練對我的提點,其實給我很大的衝擊,也花了好一段時間接受,直至今日仍在找尋所有事的平衡點。我總在想,為什麼做好一件事,就一定要犧牲所有、而不能讓角色多重組合?

raw-image

李國修曾說:「一個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夠了」。

在跨出下一步之前,總要先站穩。但很多情況下就是因為慣於穩定、忘了抬頭看看大環境的變遷,反而成了故步自封了。

科班的選手,大多數都從國高中就開始集中管理、大量訓練,有些甚至從小學就開始!大多數選手之所以會開始這項運動,是因為不斷被說有天賦、再加上自己喜歡,就一直在這條路上不斷精進,忽略了培養基本學識的重要性;到了高三的年紀,多年訓練下來,在專項運動上該經歷的挫折大多都遇過一遍,早已失去對這項運動的熱情,選填志願時才猛然驚覺 : 糟糕我好像沒有其他專長、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就只好在競技運動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有時就是因為一件事情做太好、放不掉優秀,反而成了一種限制 !

raw-image

華人的情感是內斂且溫柔的,總願意先行付出、為了自己的選擇而傾盡所有,但這種孤注一擲,一旦結果不如預期,必定會產生很大的失落感。而這也是現今情緒勒索那麼嚴重的原因。

當運動員把華人慣有的情感帶入訓練,選手時期失去時間掌握伴隨著的束縛感、以及退役後瞬間擁有太多抉擇的茫然感,其實是很難及時調適的。


在這個世界,改變是唯一不變的事

只要願意開始,永遠不會太晚,始終相信最好的時間點還沒到來、相信還有機會,在嘗試當中慢慢壯膽,才有機會改變現狀、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思索著教練對我的教誨,我想,或許重點不在於犧牲所有,更重要的是,自己願意付出多少,去換取想要的樣子。對於「專精v.s.斜槓,哪個選擇好?」這樣的大哉問,也慢慢有了答案 : 選擇能發展的項目堅持下去,但也不放棄探索世界的渴望。因為只有自己能替自己的決定負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盧郁婷的沙龍
21會員
56內容數
盧郁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2/18
正逢卡達世界盃足球賽期間,參與了由中區50嵐集團嵐星文藝體育事、以及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於2022年底主辦的「嵐星盃公益兒童足球邀請賽」,即便活動當天天氣寒冷又下雨,依舊澆不熄小球員們的熱情。 結合運動與公益的「嵐星盃公益兒童足球邀請賽」,以8人制足球賽制,讓8個足球俱樂部與公益團體連結
Thumbnail
2022/12/18
正逢卡達世界盃足球賽期間,參與了由中區50嵐集團嵐星文藝體育事、以及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於2022年底主辦的「嵐星盃公益兒童足球邀請賽」,即便活動當天天氣寒冷又下雨,依舊澆不熄小球員們的熱情。 結合運動與公益的「嵐星盃公益兒童足球邀請賽」,以8人制足球賽制,讓8個足球俱樂部與公益團體連結
Thumbnail
2022/10/23
上集在這裡 : 連結企業與運動員,找出共識、共創價值 - 運動員生涯讀書會紀實(上) 【Part2 : 閱讀經驗分享(足球選手程昊、運動心理師夏顯詠、跆拳金牌朱木炎)】(接續上篇) 奧運金牌跆拳選手朱木炎,現在也還在國體任教。他特別提到,書中的很多事都經歷過,也因為書中都是以運動員舉例,讓他特別有
Thumbnail
2022/10/23
上集在這裡 : 連結企業與運動員,找出共識、共創價值 - 運動員生涯讀書會紀實(上) 【Part2 : 閱讀經驗分享(足球選手程昊、運動心理師夏顯詠、跆拳金牌朱木炎)】(接續上篇) 奧運金牌跆拳選手朱木炎,現在也還在國體任教。他特別提到,書中的很多事都經歷過,也因為書中都是以運動員舉例,讓他特別有
Thumbnail
2022/10/23
昨天參與了一場以運動員&企業家為對象、聚焦於運動員生涯問題的讀書會,很難得有這樣的活動,直接串接運動員與企業的連結,而我報名今天這場活動的目的,就是想聆聽企業家與運動員各自的想法。 我把今天的活動詳細記錄下來,但因字數過多,分成上下集,或許你也能從活動當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訊息。 短短3小時的活動分成
Thumbnail
2022/10/23
昨天參與了一場以運動員&企業家為對象、聚焦於運動員生涯問題的讀書會,很難得有這樣的活動,直接串接運動員與企業的連結,而我報名今天這場活動的目的,就是想聆聽企業家與運動員各自的想法。 我把今天的活動詳細記錄下來,但因字數過多,分成上下集,或許你也能從活動當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訊息。 短短3小時的活動分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出社會後參加聚會時,你是否遇過對方遞來的名片上有許多職稱呢?那他就是所謂的斜槓青年喔!21世紀的工作概念不再只有從是一份工作領死薪水,斜槓人生變成不少人追求的生活目標,斜槓人生怎麼過?為什麼叫斜槓人生?趕快來看吧!
Thumbnail
出社會後參加聚會時,你是否遇過對方遞來的名片上有許多職稱呢?那他就是所謂的斜槓青年喔!21世紀的工作概念不再只有從是一份工作領死薪水,斜槓人生變成不少人追求的生活目標,斜槓人生怎麼過?為什麼叫斜槓人生?趕快來看吧!
Thumbnail
當個斜槓人也不容易,最重要的成功方程式,發現自驅力與自律能力最為關鍵,也就是耐挫力、時間管理能力、目標管理、超過學歷和人脈的重要性。 所謂自驅力是種強烈的內在動機,來自於不自我設限的好奇心,有興趣的,喜歡做的,想做的,就立刻去學就去做,這除了個人興趣之外,也包括了夢想或使命感。 講座內容:
Thumbnail
當個斜槓人也不容易,最重要的成功方程式,發現自驅力與自律能力最為關鍵,也就是耐挫力、時間管理能力、目標管理、超過學歷和人脈的重要性。 所謂自驅力是種強烈的內在動機,來自於不自我設限的好奇心,有興趣的,喜歡做的,想做的,就立刻去學就去做,這除了個人興趣之外,也包括了夢想或使命感。 講座內容:
Thumbnail
「斜槓」一詞,在近幾年相當流行,人人都發現 : 只會一項專業是不夠的。但「早上在早餐店打工、下午跑外送、晚上擔任兼職教練」,這樣的生活方式,算是斜槓嗎? 斜槓的目的是什麼? 該如何選擇,才能讓每件事有加乘效果? 過往是運動員的他,是如何跨領域並創業? 在每個關鍵點與身分轉換,他又是如何抓住機會?
Thumbnail
「斜槓」一詞,在近幾年相當流行,人人都發現 : 只會一項專業是不夠的。但「早上在早餐店打工、下午跑外送、晚上擔任兼職教練」,這樣的生活方式,算是斜槓嗎? 斜槓的目的是什麼? 該如何選擇,才能讓每件事有加乘效果? 過往是運動員的他,是如何跨領域並創業? 在每個關鍵點與身分轉換,他又是如何抓住機會?
Thumbnail
認識自己,是一輩子的事。從能力與資源、從個人特質、從價值找到自己的人生志業。 多多留意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最常被讚美的地方,才能創造出自己獨特的天賦排列組合。
Thumbnail
認識自己,是一輩子的事。從能力與資源、從個人特質、從價值找到自己的人生志業。 多多留意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最常被讚美的地方,才能創造出自己獨特的天賦排列組合。
Thumbnail
「斜槓青年」一詞在近幾年大為流行,指的是一個人同時擁有多重職業與角色。 但別忘了,斜槓是結果,而非能力。「轉移重心的前提是要先在一個領域站穩,跨領域才能水到渠成。」80%的時間與精力要花在最重要的20%上面。好好搞清楚事情的先後順序,才能讓努力發揮最大的價值。
Thumbnail
「斜槓青年」一詞在近幾年大為流行,指的是一個人同時擁有多重職業與角色。 但別忘了,斜槓是結果,而非能力。「轉移重心的前提是要先在一個領域站穩,跨領域才能水到渠成。」80%的時間與精力要花在最重要的20%上面。好好搞清楚事情的先後順序,才能讓努力發揮最大的價值。
Thumbnail
李國修大師曾說過:「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了」。這代表一種匠人精神,他說過,這輩子只想做好一件事,就是「開門、上台、演戲」。但這樣的思維適用於每個年代、每一個人嗎?
Thumbnail
李國修大師曾說過:「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了」。這代表一種匠人精神,他說過,這輩子只想做好一件事,就是「開門、上台、演戲」。但這樣的思維適用於每個年代、每一個人嗎?
Thumbnail
因為疫情,很多人的工作及生活大受影響,「斜槓」這個名詞開始又熱門起來。 「什麼叫斜槓?是副業嗎?還是興趣喜好?我也想跟你一樣作斜槓⋯⋯等等」焦躁不安的人們抓住了一個好像是突破點,但又搞不清楚,在媒體炒作之下,一窩蜂的趕流行要做「斜槓」。什麼叫斜槓?如何開始?
Thumbnail
因為疫情,很多人的工作及生活大受影響,「斜槓」這個名詞開始又熱門起來。 「什麼叫斜槓?是副業嗎?還是興趣喜好?我也想跟你一樣作斜槓⋯⋯等等」焦躁不安的人們抓住了一個好像是突破點,但又搞不清楚,在媒體炒作之下,一窩蜂的趕流行要做「斜槓」。什麼叫斜槓?如何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