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青年》的三個反思|改變認知/重新定義/自我實現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於2018.3.18於medium發佈
斜槓青年Slash
作者: SUSAN KUANG
筆記:何昆陽

這個詞由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瑪希‧艾波赫在其著作描述到紐約很多人不只擁有一個工作,每當被問起職業時,他們都以斜槓來區分不同職業。
例如: SUSAN KUANG:專欄作家/畫家/爵士舞舞者/健身教練,作者本身就具有多重職業,此現象瑪希‧艾波赫稱為「斜槓現象」,人們不再以單一職業來定義自己,有更多職業來告訴別人他喜歡什麼。有些人誤解多職人生就是斜槓青年,以為多賺點錢就是斜槓青年的本質。而斜槓青年有不同的形式,有人是多重工作,像是作者具有很多職業;有人是工作本身就非常多元,像是YOUTUBER的HOWHOW一人工作室,一人必須網羅編劇、攝影、剪輯、與業配廠商洽談。斜槓青年的本質,就是「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活著」。讓自己的生活掌控著自己手上。

一、在當斜槓青年前,需要的是開放性、獨創性

試著改變認知,破除「你一生只能專心做一件事情」、「隔行如隔山」的信念。
李國修大師曾說過:「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了」。這代表一種匠人精神,他說過,這輩子只想做好一件事,就是「開門、上台、演戲」。但這樣的思維適用於每個年代、每一個人嗎?
現在商業多變的環境,我生活的二十年間,整個台灣就發生了許多變動,我也看見過去的輝煌的大公司,到現在被其他企業併吞,連名字都被遺忘了。自2008的金融海嘯,全球的經濟蕭條。過去的以錢炒錢的賺錢模式,像是泡沫瞬間破滅。隨著網路的發達,近年來的傳統產業也逐漸蕭條,台灣的電視的主流媒體不再具有優勢。網路媒體變成年輕人的首選,那些內容實在的媒體成為觀眾的選擇。2017是台灣youtuber元年,更是自媒體的時代,人人都可以是媒體,讓許多人的想法可以花更少金錢成本來呈現,做出具有獨創性的內容,吸引不同需求的各類觀眾,像是語文教育性質、影劇性質、說書性質、遊戲性質,越來越多元的節目出來了,而這個商品更多元,代表消費者越來越多選擇了。
商業的變化,媒體的行銷手法也從傳統的腥羶色走到網路的內容王道。世界急遽的變化。過去成功人士(有錢人士)的成功學在放在現代,也不見的適用,對自身並沒有多大的幫助。這也表示過去的經驗逐漸失去他們的價值
在這個多變的時代,我們必須自己學會演化,這世界是弱肉強食,而強者多具有開放的思維,能夠在瞬息萬變的環境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存模式,不斷學習強化自己。如果「認知」就像個建築物,弱者會建造非常堅固的監獄,關起自己的心靈,而強者了解視野的重要性,並理解「認知」只是工具,強者清楚真正的自己不是認知本身,自然而然的顯現出自己的獨特性,自由的心靈才能夠有所成長。

二、在當斜槓青年之前,先想想怎麼填飽肚子

就像談愛情不能不顧麵包,當你的能力還不能支撐你的夢想前(這裡說的是你的技能或專業),先沉住心緒好好磨練自己。當你準備好時,你必須做好功課,
商業環境是斜槓青年需要了解的。
一開始的商業方法是以物易物,換取自己需要的東西,到現在的的金錢的市場機制,商業的本質就是「交換」,金錢就是衡量價值的標準。以下列出一些初淺的市場機制。隨著網路的發達,相較過去我們更容易接觸到人群。
第一, 先了解市場的需求,並找到喜歡你價值的市場,或是創造其需求。
第二, 藉由你的專長把價值包裝成商品。
第三, 思考商品要如何到消費者手上,這就是通路。
第四, 商品的價值是否能夠讓人看到,這就是廣告。
舉例來說:
如果古代的詩人李白,在現代沒官做,其實他可以做更多事情,
1. 先找到喜歡他寫詩和書法的市場。
2. 如果針對現代網路趨勢,他可以學習PHOTOSHOP或ai把自己的字利用些創意結合成很厲害的文宣圖、或是漫畫。
3. 藉由網路的平台,來放上自己的作品,讓廣大的網友看到且喜歡,他成為一很有名氣的網路創作家,這樣的高人氣讓企業看到。
4. 企業看到李白的高人氣和創作專業,與李白合作,希望他業配公司的產品。
5. 賺錢。
這個就是創業者思維,由自己去創造商品的價值,這個價值就是由市場去定義的。李白可以與企業平等的洽談。如果是李白一開始就投入這家企業從行銷部開始做起,當他產出優質的作品,但相對的他沒有創業的高人氣,月薪也是固定的,就算有獎勵也不多,這就是工薪者思維,受限於公司的規則。
兩者各有特性,工薪者不需要直接面對賠錢的風險,就算公司這一季有盈虧,公司依然要照規定給工薪者薪水,相對來說,創業者很直接地面對面對生計問題,如果這個月沒接到業配,他就可能會餓肚子,他也可以另外創造其他商品,,風險較大,但更多的是他的價值直接地在市場上被定價。而且創新者他是相較有尊嚴。但首先這位網紅是李白,李白之所以李白,因為他的文筆很狂、為人灑脫、詩寫得好且創作量大,他本來就具有非常強大的才華。才有那般的價值。
面對現實層面的經濟,作者給了很好的建議,製造被動財富,例如:寫書的版稅,創新者的角色可以去製造這樣的被動財富。讓李白可以花更多時間來充實自己,未來創造更多價值。

三、將個人企業化

好的企業必備的條件有三,
第一,衡量成本,並善加運用;第二,具有公司規範;第三,懂得找到問題。將個人套入企業亦是如此。

第一,衡量成本並善加運用:

一個人就算沒錢,他擁有的就是時間,個人可以將時間作為成本去思考,計劃學習目標,並投入自己的時間去學習。切記時間是你最寶貴的資本。如果你把時間投入在娛樂上,你就是消費,如果是學習技能上,就是一種投資。
第二,具有公司規範:以個人來說就是自律:沒有自律的生活,計畫再多都無法好好的執行,好的作息也是自律,規律的練習也是自律,好的自律讓你的執行更有力量,也不會對選擇上考慮有過多時間造成浪費。
第三,懂得找到問題:學會自省,找到自己生活上的問題:與計畫上有那些出入、感受如何,害怕什麼?藉由每一次自省,調整方向,思考自己的思維是否有哪些侷限。
人如果要自主成長,就要學會自我投資「成長請先折磨自己」,我很喜歡作者寫的這句話,作者藉由她小時候對英文的熱愛,在成長過程花了若干時間,養成第二語言,利用這樣的個人優勢,取得全額的獎學金去美國進修,更重要的是她打開了知識自由,不再受限於語言的障礙。她往後的遭遇很大部分是鑑英文的優勢,她把語言優勢定義為幸運,但這個幸運是完完全全的建立在她過去的努力。
關於自我投資,作者有三個建議:
第一,所有投資都無法立即產生回報;
第二,第二勤奮比天賦更重要;
第三,自我投資的關鍵在於累積,不再於何時開始。
個人企業化,也是種創新者思維,創造的是屬於自己的堅固的桿子,來撐起各種問題。斜槓青年是一種生活態度,不侷限於外在的多職生活,更是種內在的自我實現。是種誠實面對自我的生活方式,可以為了自己工作。而這段旅途的過程每一點滴都是種自我價值的累積。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愛心、追蹤我及職場叢林法則,也歡迎來我的臉書與我互動。感謝你的支持,願你在職場不再無力。
昆陽 Peace 2021.6.26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土地廟奇談-福德與白虎》18 福德的反常,改變開端?  白小石一下課,就直線趕往土地廟。   今天還是一樣,福德還沒回來,而雪哉奉命看家。   可是雪哉看白小石傻呼呼地笑,三步當兩步那樣輕飄飄地小跑步而來,就連跨進門,都俏皮地來個跳躍,只差沒有轉圈圈灑花來表現他的好心情,讓雪哉覺得有點刺眼。   「早啊,今天覺得你特別帥呢,就連耳朵看起來都特別
Thumbnail
avatar
鬱兔
2021-08-29
關係選題#3|《童年會傷人》:你仍然可以改變自己的未來在你童年的時候,是否曾經遭遇肢體暴力、性侵、疏忽,或是父母親的長期冷落,或是其他言語暴力,如羞辱、嘲笑和貶低等? 身為心理師的我,自從成為新手媽媽後,就特別在乎這些事情。因為這些惡性的壓力會改變孩子的大腦結構與功能,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很有可能一路跟隨到成年,影響著孩子的求學生涯、親密關係、工作..
Thumbnail
avatar
胡瑋婷
2021-06-08
《斜槓青年【實踐版】》改變了我的思考系統這本書剛好跟我前幾天參與的雪瑞線上活動「自學實戰力中」提到的內容有異曲同工之妙,有時焦慮是因為認為自己不夠好。焦慮和恐懼其實同一類型的情緒,每個人都在為自身有限的技能和認知而焦慮,覺得本書說的很好,我們得先學會如何正確看待與他人的比較,從比較的焦慮中走出來。
Thumbnail
avatar
謝毅貞
2021-01-20
拓展認知系列-《反動的修辭》讀後感後真相時代的來臨,人們不再關心真相到底為何,只關心聽到看到的語言或文字所代表的"感覺",經驗豐富的公關操作者就依此利用真相的繁複面貌,操弄它來將之變成對自己最有利的呈現方式,就像是一場催眠活動,以真相之名包裝情感的煽動。
Thumbnail
avatar
不小王子
2020-10-28
數位閱讀可能傷害民主自由?《回家吧!迷失在數位閱讀裡的你》|書籍分享隨著科技發展,人們越來越常在數位裝置上閱讀。然而,經由不同媒介閱讀,是否會影響人的認知能力?甚至可能因為人們太大量、快速、分心、碎片化的數位閱讀習慣,而傷害民主制度?
Thumbnail
avatar
黃琪樺
2020-05-19
-靈性傳訊-【觀音大師傳訊】《2020年,會是如何的改變和機會??》觀音大師其實是在這個銀河系的高維度存有, 也是正面外星整族! 他在這幾天傳訊給以下的通靈著!  這篇訊息非常的好, 我將它分享給我部落格的朋友們學習! 心中淨土是什麼,西方極樂世界又是什麼概念? 而天災人禍到底是什麼因素? 2020年,又是什麼契機?   “傑,來,我帶你去花園走走!” 她
Thumbnail
avatar
第七宇宙覺醒真相的部落格
2020-02-17
<p>從中蘇關係改變對戰後世界史的認識──讀《冷戰在亞洲》</p>戰後本應和平的世界,為什麼爆發冷戰?東亞的韓戰為什麼發生?蘇聯出動軍隊殺死波蘭與匈牙利的抗議人士,其實背後是中國出手?中國與蘇聯共產好兄弟,為何最後鬧翻?而美國專家都預測不到對手蘇聯的滅亡,為什麼蘇聯突然就滅亡了?那中國又為什麼能夠存活至今呢?
Thumbnail
avatar
黎胖
2018-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