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天生就懂愛】─讀佛洛姆《愛的藝術》學習如何去愛

2022/08/1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言

愛情,是一輩子的修煉。有些追尋,有些人得到過後又失去。你對「愛」的印象是什麼?是求不得的曹植《洛神賦》,還是充盈在愛中,克里姆特的《吻》? 不管是哪種。佛洛姆如是說:「沒有愛,人類連一天也不能存在。」

書籍介紹

《愛的藝術》作為跨時代的經典,建議可直接入手,不用觀望書評了。此書不是教你如何談愛,而是一本「愛的精神分析理論」的書。從愛人到自愛,從兄弟、父母之愛,衍申至對神的愛。
並從社會,從歷史,從哲學的角度來切入,書中多次提及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論點,並加以修正。是本需慢慢咀嚼的書。而關於愛情,它究竟是什麼?是否真的能有所圭臬,還是只是自說自話?
然因為是1956年出版的書,內容上還是有一些時代扞格的感覺,這部分建議不要較真,可先速速跳過。而書中很多概念其實都是現在還在談的,例如:愛是一種能力、愛人前必先自愛等等。一方面可以看出其不退時的魅力,一方面也代表著我們其實都沒有進步。果然愛是需要學習的。
◉「癡纏本就是俗事,除非不沾。想要追求脫俗,只有在紙上,不存在活生生的兩具肉身之軀間。」──郭強生
愛情究竟是什麼?
筆者大概濃縮了書中幾個關鍵點。
◎愛是一種能力,而不是需求。是我愛你,所以我需要妳;不是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
◎愛是一個持續的行為,是需要像學科一樣地去學習及付諸實踐的。
◎愛人前必先完整自己,愛並非是救贖,愛人也並非是你的藥。
◎愛是「照顧、瞭解、責任、尊重。」一見鍾情的並不是愛,所謂墜入情網的新鮮感也並不是愛。
◎愛不是讓自己變得可愛好被人喜愛,而是設法以最積極的方式發展自己的整體人格,因而達到一種創造性取向。否則所有愛的企圖都註定失敗!
◎愛不是一個對象,也不是財富更不是外貌。那些東西無法讓你得到真正的愛。
◎自私不是自愛,反而是沒有能力愛別人與自己。
※在張愛玲《 傾城之戀 》中,范柳原與白流蘇遵循著商品市場和勞動市場的那一套交換模式,「談一場戀愛」,是一種悲劇,初看時還以為是才子佳人的戀愛戲碼。但實際上,只是一種一戳就破的幻象。只是各取所需罷了。
有人視愛情為遊戲,有人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愛是尋尋覓覓,還是天作之合的偶然?
秋扇見捐?人生若只如初見?真正能「白頭不相離」的有多少?有的相愛相殺,有的相敬如「冰」;有的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更有的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誰能逃開塵世呢?
你我都只是在紅塵中跬步的人。

摘要喜歡的句子:


愛源於潛意識,卻在意識裡被完成。
愛不是拿取,不是出於不安全感。它始於給予,給予別人我們的喜樂、興趣、了解、幽默和憂傷,將 「所有在我們身上活躍展現的一切」給予別人。
愛絕非一份寫完及即丟的功課,而是生命裡連續不斷的挑戰。當我們停止成長的同時,愛便從關係裡消失。它不是對人的征服,而是深入自我的勇氣。這個過程永不止息。
如果你在愛別人,但卻沒有喚起他人的愛,也就是你的愛作為一種愛情不能使對方產生愛情;如果作為一個正在愛的人你不能把自己變成一個被人愛的人,那麼你的愛情是軟弱無力的,是一種不幸。
我希望我所愛的人依照自己的方式而不是以符合我需要的方式成長。
真正可被視為富有的不是那擁有許多的人,而是那給予很多的人。
愛只能是一種屬於每個人自己的體驗,只能自己去實踐
勞動者成為機器或辦公室層級結構的附屬品。他不再是他自己,也因此除了從眾以外沒有其他可以達成合一的方式。
施虐狂者想要透過讓別人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逃離自己的孤單感和被囚禁感。他用吞噬其他人──他的崇拜者的方式來膨脹和擴大自己。
信仰上帝就是信仰一個能夠提供幫助的父親。這是一個幼稚錯覺。
知道而又自認為不知道,是最高成就。不知道而自以為知道,是一種病。
在佛教和道家,以至於在婆羅門教,宗教的終極目的不在正信,而在正行。

搭配歌曲

最後想揪 Peiwen.K
一起練習愛的藝術~因為你在,每天都是情人節呢。並感謝可愛女友幫我繪製了專屬頭貼,銘感五內,覺得幸福。(下略一萬字~~比心
個人IG 塵世迷走書僮
instagram.com/soulbook2021
歡迎追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讀書是最簡單廉價的娛樂方式,透過書籍我們能感知到不同地域、時間的人的所思所想,是各種思緒的淬鍊,書有千千萬萬,但時間是有限的。這裡將精選我讀過,並特別喜歡的來做分享。主要以文學、藝術、歷史、自然人文為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