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天生就懂愛】─讀佛洛姆《愛的藝術》學習如何去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言

愛情,是一輩子的修煉。有些追尋,有些人得到過後又失去。你對「愛」的印象是什麼?是求不得的曹植《洛神賦》,還是充盈在愛中,克里姆特的《吻》? 不管是哪種。佛洛姆如是說:「沒有愛,人類連一天也不能存在。」


raw-image


書籍介紹

《愛的藝術》作為跨時代的經典,建議可直接入手,不用觀望書評了。此書不是教你如何談愛,而是一本「愛的精神分析理論」的書。從愛人到自愛,從兄弟、父母之愛,衍申至對神的愛。

並從社會,從歷史,從哲學的角度來切入,書中多次提及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論點,並加以修正。是本需慢慢咀嚼的書。而關於愛情,它究竟是什麼?是否真的能有所圭臬,還是只是自說自話?

然因為是1956年出版的書,內容上還是有一些時代扞格的感覺,這部分建議不要較真,可先速速跳過。而書中很多概念其實都是現在還在談的,例如:愛是一種能力、愛人前必先自愛等等。一方面可以看出其不退時的魅力,一方面也代表著我們其實都沒有進步。果然愛是需要學習的。

◉「癡纏本就是俗事,除非不沾。想要追求脫俗,只有在紙上,不存在活生生的兩具肉身之軀間。」──郭強生

愛情究竟是什麼?
筆者大概濃縮了書中幾個關鍵點。

◎愛是一種能力,而不是需求。是我愛你,所以我需要妳;不是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

◎愛是一個持續的行為,是需要像學科一樣地去學習及付諸實踐的。

◎愛人前必先完整自己,愛並非是救贖,愛人也並非是你的藥。

◎愛是「照顧、瞭解、責任、尊重。」一見鍾情的並不是愛,所謂墜入情網的新鮮感也並不是愛。

◎愛不是讓自己變得可愛好被人喜愛,而是設法以最積極的方式發展自己的整體人格,因而達到一種創造性取向。否則所有愛的企圖都註定失敗!

◎愛不是一個對象,也不是財富更不是外貌。那些東西無法讓你得到真正的愛。

◎自私不是自愛,反而是沒有能力愛別人與自己。

※在張愛玲《 傾城之戀 》中,范柳原與白流蘇遵循著商品市場和勞動市場的那一套交換模式,「談一場戀愛」,是一種悲劇,初看時還以為是才子佳人的戀愛戲碼。但實際上,只是一種一戳就破的幻象。只是各取所需罷了。

有人視愛情為遊戲,有人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愛是尋尋覓覓,還是天作之合的偶然?

秋扇見捐?人生若只如初見?真正能「白頭不相離」的有多少?有的相愛相殺,有的相敬如「冰」;有的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更有的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誰能逃開塵世呢?
你我都只是在紅塵中跬步的人。


摘要喜歡的句子:


愛源於潛意識,卻在意識裡被完成。

愛不是拿取,不是出於不安全感。它始於給予,給予別人我們的喜樂、興趣、了解、幽默和憂傷,將 「所有在我們身上活躍展現的一切」給予別人。

愛絕非一份寫完及即丟的功課,而是生命裡連續不斷的挑戰。當我們停止成長的同時,愛便從關係裡消失。它不是對人的征服,而是深入自我的勇氣。這個過程永不止息。

如果你在愛別人,但卻沒有喚起他人的愛,也就是你的愛作為一種愛情不能使對方產生愛情;如果作為一個正在愛的人你不能把自己變成一個被人愛的人,那麼你的愛情是軟弱無力的,是一種不幸。

我希望我所愛的人依照自己的方式而不是以符合我需要的方式成長。

真正可被視為富有的不是那擁有許多的人,而是那給予很多的人。

愛只能是一種屬於每個人自己的體驗,只能自己去實踐

勞動者成為機器或辦公室層級結構的附屬品。他不再是他自己,也因此除了從眾以外沒有其他可以達成合一的方式。

施虐狂者想要透過讓別人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逃離自己的孤單感和被囚禁感。他用吞噬其他人──他的崇拜者的方式來膨脹和擴大自己。

信仰上帝就是信仰一個能夠提供幫助的父親。這是一個幼稚錯覺。

知道而又自認為不知道,是最高成就。不知道而自以為知道,是一種病。

在佛教和道家,以至於在婆羅門教,宗教的終極目的不在正信,而在正行。


搭配歌曲



最後想揪 Peiwen.K
一起練習愛的藝術~因為你在,每天都是情人節呢。並感謝可愛女友幫我繪製了專屬頭貼,銘感五內,覺得幸福。(下略一萬字~~比心

raw-image

個人IG 塵世迷走書僮
instagram.com/soulbook2021

歡迎追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玉塵 (塵世迷走書僮)的沙龍
30會員
42內容數
讀書是最簡單廉價的娛樂方式,透過書籍我們能感知到不同地域、時間的人的所思所想,是各種思緒的淬鍊,書有千千萬萬,但時間是有限的。這裡將精選我讀過,並特別喜歡的來做分享。主要以文學、藝術、歷史、自然人文為主。
2025/02/18
書寫,不是要為了成為作家,不是為了出一本書。而是透過書寫的過程,去寫出那些你已知,或是尚未知曉的事物。書寫的過程是一種緩慢的咀嚼以及整理,你把當下的靈光、記憶都捕捉起來,時間因此有了厚度,你可以不斷回味、品嘗這段經歷,穿越時間的限制。
Thumbnail
2025/02/18
書寫,不是要為了成為作家,不是為了出一本書。而是透過書寫的過程,去寫出那些你已知,或是尚未知曉的事物。書寫的過程是一種緩慢的咀嚼以及整理,你把當下的靈光、記憶都捕捉起來,時間因此有了厚度,你可以不斷回味、品嘗這段經歷,穿越時間的限制。
Thumbnail
2025/01/22
圖博,這片亡國之地。 記憶被竄改,信仰被驅逐,過往的生活正在漸漸消逝,而一旦語言也忘卻後,藏人就真真正正滅絕了。 一直以來,都對西藏感到興趣,可能從國中地理的「世界屋脊」開始;可能從林冠吟《救贖》開始,可能是從別人描述的高原鐵道之旅開始,或可能是從在故宮服役時,接觸藏傳佛教開始,親眼看到...
Thumbnail
2025/01/22
圖博,這片亡國之地。 記憶被竄改,信仰被驅逐,過往的生活正在漸漸消逝,而一旦語言也忘卻後,藏人就真真正正滅絕了。 一直以來,都對西藏感到興趣,可能從國中地理的「世界屋脊」開始;可能從林冠吟《救贖》開始,可能是從別人描述的高原鐵道之旅開始,或可能是從在故宮服役時,接觸藏傳佛教開始,親眼看到...
Thumbnail
2025/01/14
• 我盲目地接受這樣的描述:我很有生產力,永遠停不下來。我和其他人一樣,完全忽略一項重要事實:到了某個臨界點,我對自己的要求會超出合理界限。關於生產力議題我知道得很多,但還有很多我不知道。重點是,我對於該如何將生產力融入整體的人生藍圖,沒有適切的想法。或許,只是或許,我實際承受的壓力比自己以為的還要
2025/01/14
• 我盲目地接受這樣的描述:我很有生產力,永遠停不下來。我和其他人一樣,完全忽略一項重要事實:到了某個臨界點,我對自己的要求會超出合理界限。關於生產力議題我知道得很多,但還有很多我不知道。重點是,我對於該如何將生產力融入整體的人生藍圖,沒有適切的想法。或許,只是或許,我實際承受的壓力比自己以為的還要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愛的藝術》是著名心理學家佛洛姆於20世紀撰寫的一本書,也是第一位透過社會學、哲學、經濟學的角度來思考與整理「愛」這件事情,這個亙古至今都不斷傳播的課題,從詩集、散文、情歌、戲劇都有愛的成分,可以說愛是人性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首先,我想邀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對你來說:什麼是愛呢?
Thumbnail
《愛的藝術》是著名心理學家佛洛姆於20世紀撰寫的一本書,也是第一位透過社會學、哲學、經濟學的角度來思考與整理「愛」這件事情,這個亙古至今都不斷傳播的課題,從詩集、散文、情歌、戲劇都有愛的成分,可以說愛是人性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首先,我想邀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對你來說:什麼是愛呢?
Thumbnail
「沒有愛,人類連一天也不能存在。」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愛情總是能引起廣大的共鳴。歌曲、電影和故事,愛情能帶來耀眼的美好,也能是觸動悲傷的原因。 從小時候看不懂愛情故事,到長大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故事。深刻地明白,為什麼情感能如此左右看待這個世界的角度。 還記得因為世界上那個人的存在,無論今天遇到
Thumbnail
「沒有愛,人類連一天也不能存在。」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愛情總是能引起廣大的共鳴。歌曲、電影和故事,愛情能帶來耀眼的美好,也能是觸動悲傷的原因。 從小時候看不懂愛情故事,到長大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故事。深刻地明白,為什麼情感能如此左右看待這個世界的角度。 還記得因為世界上那個人的存在,無論今天遇到
Thumbnail
心理學大師佛洛姆(Erich Fromm)所著的《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ing),之所以能成為世人們百讀不厭的不朽經典,在於其橫跨時間與地域的普遍性,愛,之所以能成為一門藝術,乃是因為它需要學習、打磨與鍛鍊,它是需要培養的一種生活實踐能力。
Thumbnail
心理學大師佛洛姆(Erich Fromm)所著的《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ing),之所以能成為世人們百讀不厭的不朽經典,在於其橫跨時間與地域的普遍性,愛,之所以能成為一門藝術,乃是因為它需要學習、打磨與鍛鍊,它是需要培養的一種生活實踐能力。
Thumbnail
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跨代不朽經典 愛不只是羅曼蒂克、和虛幻期待, 也包括親子之愛、手捉之愛、男女愛、自愛、及對神的愛。 「愛」--是天性,是每個人都需要的--需要給予愛和接受愛。 惟有通過彼此的愛和諒解,人類才能緊緊結合在一起,以渡過目前世界性的危機。 為什麼我們需要愛? 愛是不是為了接受才給予?
Thumbnail
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跨代不朽經典 愛不只是羅曼蒂克、和虛幻期待, 也包括親子之愛、手捉之愛、男女愛、自愛、及對神的愛。 「愛」--是天性,是每個人都需要的--需要給予愛和接受愛。 惟有通過彼此的愛和諒解,人類才能緊緊結合在一起,以渡過目前世界性的危機。 為什麼我們需要愛? 愛是不是為了接受才給予?
Thumbnail
生而為人,愛是我們的本能,我們渴望被愛,花了很多時間學習給予愛、接受愛。祝福我們都能在愛中找到自己;並相信自己「值得被愛,能夠去愛」。
Thumbnail
生而為人,愛是我們的本能,我們渴望被愛,花了很多時間學習給予愛、接受愛。祝福我們都能在愛中找到自己;並相信自己「值得被愛,能夠去愛」。
Thumbnail
談情說愛,很容易;懂得去愛,卻不簡單。「蕾神之錘」轟出一陣巨響過後,我們更需要閱讀這本經典之作。
Thumbnail
談情說愛,很容易;懂得去愛,卻不簡單。「蕾神之錘」轟出一陣巨響過後,我們更需要閱讀這本經典之作。
Thumbnail
在愛的藝術這本書裡,佛洛姆用少少的篇幅,精準剖析愛的內涵,這不會是唯一的定義,不過這本書給出了清楚的解釋,說明愛為何物。
Thumbnail
在愛的藝術這本書裡,佛洛姆用少少的篇幅,精準剖析愛的內涵,這不會是唯一的定義,不過這本書給出了清楚的解釋,說明愛為何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