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客室|《心靈寫作:創造你的異想世界》,回歸寫作的本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無主會客室本月主題:療癒
五月中旬全台三級警戒,如今總算降為二級,然而我們仍舊繼續學會與疾病共存。當疫情帶來了未來的不確定性、生活被放進了侷限的框框裡,這陣子的你,過得都還好嗎? 無主會客室本季將以「療癒」為主題,由小毛小姐、癮君子、嘎拉嬉皮與歪文系輪流於每周發布文章,期待以影劇、生活、ACG、文學、文化等面向的分享有關療癒的各式指南,歡迎你與我們一起透過文字,在這抗疫期間,找到穩定自己的療癒力量,一起將心中不安的靈魂安置妥當。
不久前分享自己設計的療癒系寫作〈大人的自由書寫:被書寫的森林〉得到不少迴響,不知是否因為疫情時期需要一點出口?希望透過這次主題,進一步分享這個類型設計概念,並介紹最初啟發我的自由書寫大師,Natalie Goldberg。我喜歡寫作能牽引出心靈力量的那種魅力,最初是受到今天她的《心靈寫作:創造你的異想世界》影響,如果你也喜歡自由書寫,保證會和我一樣對它愛不釋手!這次我們談談寫作的本質,以及在寫作上,有哪些練習可以幫助你一直寫下去。
大學時期第一次接觸到這本書時,感覺小時候所有對寫作的刻板印象都被鬆動了,也因為這樣首次為自學團體設計特色課程,就是採用這本書的概念,打造一門沒有框限、回歸寫作本質的課。這是一本飛翔之書,一本狂想之書,曾經有過將生活中神秘經驗化為文字的人,一定能體會書中所言的那種靈跳繽紛。

寫作與心的聯繫

Natalie Goldberg可以說是自由書寫大師。她說,寫作,與其說是「通向」,更接近於「找回」內心深處的安全感。香港作家韓麗珠在近期新書《半蝕》也提到,自己剛成為自由工作者寫作的初期,只要攢得一筆足夠付房租的收入,內心便感到無比富足。平時我們不斷追求、隨著外界變化浮動,便容易感覺匱乏,寫作則是回到內在。
但為什麼我們總是對寫作感覺到壓力呢?Natalie Goldberg說,她曾經歷過一段長期投入寫作,卻苛刻批判自己的過程,背離了這趟初衷。她說不論是教與寫,其實都在追求一種靜定──當你願意寫下初心,回應自己,內在的某個層面便會因此浮現,記憶起腦中埋藏著的事物。這段敘述,就像《追憶似水年華》因為一小塊瑪德蓮而勾連多年前的某個記憶片段那樣的魔魅之力。
初始的意念藏有巨大的能量,呈現心靈對某件事物靈光一閃的最初反應。但內在的潛意識壓抑往往會抑制它們,我們因而生活在第二手、第三手想法的世界裡;思索再思索,再三地遠離了和初始靈光的直接聯繫。 ──《心靈寫作:創造異想世界》,2002心靈工坊,頁34-35。
寫作者,承載著世界意識的折射。宛如《神隱少女》所說「曾經發生過的不會消失,只是想不起來而已」,Natalie Goldberg將寫作看作一種神秘儀式,連接自我與世界,寫作者靠著一枝筆,折射出他有意或無意間觀察到的一切。恰好最近世界瑜珈節(6/21)剛過,Natalie Goldberg也將冥想、瑜珈與寫作放在一起,她同時是位瑜珈愛好者。如果稍微留意,會發現許多寫作者(劉梓潔、李維菁、韓麗珠......)不約而同地都喜歡瑜珈,大抵吸納後吐出的步驟一致,都在慢下來,感覺世界,都在信任自己的身體與心靈。

寫給想寫的人

或許是因為文化形象的塑造,一般人對寫作者的印象都與毀滅相連,還記得國中時期我整天看小說停不下來,爸媽還非常憂慮地討論過是否該把我的藏書燒毀,擔心養育出一個走向自毀的小孩。最近購入的愛書《她們的創作日常》裡面揭露許多女作家的生活,彷彿瘋狂是創作本質。當然,創作者中不乏這樣的類型,卻也不是唯一,能夠欣賞寫作本質的人,不需要被任何既定印象給綁住。
Natalie Goldberg說,不要去設想自己能寫與否,能夠寫,關鍵只在「定時演練」。
你該為自己列張練習清單,寫下各種簡短有趣的隨筆。最近剛好聽到有位喜歡畫畫的學生說,他會把練習分成需要花費較長時間的大作品、幾天內就可完成的小作品與技巧練習,切換著做,維持手感同時保持創作動機,避免過度專注於需時長的作品,失去信心。這個想法我覺得很有啟發,Natalie Goldberg的這張練習清單,應該可以算技巧練習,在創作作品之餘切換著做,保持一種靈跳的語感。
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心態上最好把內在的「編輯聲音」去掉,也就是避免自我批判,因此她認為寫作者要明白:
那些文字並不是你,而是貫穿你全身的某個偉大片刻;是你趁著腦子夠清醒,而得以寫下並捕捉到的某個片刻。 ──《心靈寫作:創造異想世界》,2002心靈工坊,頁72。
好或壞,都不急於批判自己。尤其喜歡她說「勿用寫作來索愛」,首先要多接納來自讀者(不論他是你的老師或朋友)誠摯的讚美,相信他們真實的聲音,別相信你心裡那個苛刻的編輯!

自由書寫的應用

《心靈寫作:創造你的異想世界》啟發我良多,因為從小到大,我們練寫作的方式都是在不斷被挑剔之中進步,但文辭的過度修飾,有時候反而是背離初心之始,更不用提剛上大學基礎寫作課上老師花了多大力氣砍掉我們高中養成的修辭寫作壞毛病!要如何在教或寫的同時保有初心,不失去寫作的本質?
簡單來說,Natalie Goldberg注重生活靈光的捕捉,以及建立正向的寫作心態。吸收她的概念,將書中提供的練習改造,以下分享幾個好操作的設計:
  1. 即興寫作 這個練習就是Natalie Goldberg的自由書寫應用,計時15分鐘,筆不能停,留意細節,以「我看見......」或「窗外,有一幅夏天的景象:」起筆。很奇特的是,這麼做之後學生瞬間真的都會喜歡寫,自己找到一種跳舞般的文字節奏感。
  2. 大觀察者、一幅氣味地圖 運用視覺以外的感官,盡可能捕捉聲音、觸覺,或描寫一幅氣味地圖。氣味非常難寫!可是它有多誘人,讀過一遍徐四金《香水》就再也忘不了。
  3. 細節裡的魔鬼 當我說出「一個冷漠的男人」,你會想到什麼?把這句話套用到生活中你可以聯想到的一個人,給出更多具體細節,比如他是自私的人?他只是木訥?或者有苦難言,像歐斯勒《藍色串珠項鍊》那痛失所愛而蒼老的孤單店主?......
  4. 小動物的一天 找到一種小動物,蹲低身體或跳高,比如用你家貓貓狗狗的高度,寫下牠的一天。
  5. 幻與夢境 如果有一個神秘夢境,裡面會發生什麼事?你的夢是什麼顏色?請容許一切不合理發生,跳接、快轉、謎之視角,毫無邏輯都很棒!
書裡提到的練習不論課堂應用或自己寫都很好,當然也有些不適合中文語感的,比如有一個關於詞性的練習,就不易操作。對於想寫作的人來說,這本書裡提供了許多不容錯過的好觀點,寫作一點也不困難,它就在生活之中。

【在會客室繼續療癒】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4會員
43內容數
一點教學觀點和寫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由書寫」是課程初期的好朋友,其實它和練習命題作文並不衝突,拋除「刻意控制」、「想拿高分」的念頭,讓筆隨心而行,是寫作最大的刺激......
「自由書寫」是課程初期的好朋友,其實它和練習命題作文並不衝突,拋除「刻意控制」、「想拿高分」的念頭,讓筆隨心而行,是寫作最大的刺激......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心靈寫作這書的重點在於勤於練習與真實記錄。面對環境、情緒與感知都將其誠實的描述並掌握其細節。信任自己的能力,擁抱自身的情緒,透過書寫能自癒心靈。某種程度上,自己就是最好的寫作導師,重點在於不斷地練習,終能寫出好作品。書寫過後也就必須放下,不要在意成敗得失,收拾心情,繼續寫下去。
Thumbnail
在職場上,許多人習慣性地答應同事的請求,但這往往導致壓力和焦慮。Michelle的經歷反映了這種行為的危害,她在應對額外任務時的掙扎揭示了普遍存在的心理矛盾。這篇文章分析了為何我們難以拒絕請求,以及提供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幫助職場人士建立清晰的界限,提高工作效率,以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任務。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職場中過度迎合他人需求的惡性循環以及其對個人的影響,特別是對領導者如Peter所面臨的挑戰。文章提供了建立健康邊界的解決方案,包括勇敢拒絕、設立優先級和為自己安排喘息空間,強調拒絕不代表冷漠,而是通向智慧領導的關鍵。透過自我反思,讀者可以找到平衡自我需求與他人期待的方法。
Thumbnail
作為主管,過度照顧員工感受可能反而損害你的領導力。在滿足側重需求的表象下,團隊的效率和方向可能會迷失。文章探討了管理者面對員工要求時的平衡藝術,強調建立明確界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養既關懷又堅定的領導風格。通過清晰的溝通和支持而非盲目的妥協,主管可以贏得團隊的信任與尊重,實現持久的團隊成功。
Thumbnail
在職場中,主管面臨著取悅員工與維持團隊目標的雙重壓力。文章探討了取悅型領導的問題及其帶來的不利後果,並強調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重要性。拒絕員工不合理要求可以反而增強彼此信任與尊重,並提升主管的領導力。透過正向溝通與透明文化,主管能夠營造更穩固的團隊氛圍,最終實現長期的團隊發展。
2024年8月17日 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邀請《香港01》國際評論主筆劉燕婷,來談以色列與伊朗當前的戰略困境,以及加薩停火談判的前景。
Thumbnail
當我覺得沮喪、被卡住時,我就會拿起這本書,翻起其中章節,充電、提醒自己。 看著那些問題問自己:接下來,我該怎麼做? 這些答案都與外界無關,而是誠實的面對自己。
最近在讀的書,除了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的《心靈寫作》以外,我也交叉著看陳雪的《寫作課》,以及兩位資深編輯的《故事造型師:老編輯談寫作的技藝》(再次感謝林比比鳥的推薦書單)。 在讀這幾本書的時候,最有趣的是發現知識的交會之處。 陳雪在《寫作課》裡分享她寫作的心路歷程,講
在方格子上閒晃的時候,意外發現林筆筆鳥推薦給寫作新手的清單,清單裡其中一本是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的〈心靈寫作〉。我很喜歡娜妲莉的寫作風格帶有一種內向人的自由與瘋狂,和我的頻率還滿合的,這本書我也覺得讀起來很順。文中有許多小篇章,而每個篇章會用不同的角度說明「心靈寫作」的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創作歷程,以及如何透過繪本成功地轉化創傷故事。文章中提到使用創作作為自我療癒的過程,以及採取了版畫印刷藝術作為一種治療方式。
心靈寫作這書的重點在於勤於練習與真實記錄。面對環境、情緒與感知都將其誠實的描述並掌握其細節。信任自己的能力,擁抱自身的情緒,透過書寫能自癒心靈。某種程度上,自己就是最好的寫作導師,重點在於不斷地練習,終能寫出好作品。書寫過後也就必須放下,不要在意成敗得失,收拾心情,繼續寫下去。
Thumbnail
在職場上,許多人習慣性地答應同事的請求,但這往往導致壓力和焦慮。Michelle的經歷反映了這種行為的危害,她在應對額外任務時的掙扎揭示了普遍存在的心理矛盾。這篇文章分析了為何我們難以拒絕請求,以及提供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幫助職場人士建立清晰的界限,提高工作效率,以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任務。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職場中過度迎合他人需求的惡性循環以及其對個人的影響,特別是對領導者如Peter所面臨的挑戰。文章提供了建立健康邊界的解決方案,包括勇敢拒絕、設立優先級和為自己安排喘息空間,強調拒絕不代表冷漠,而是通向智慧領導的關鍵。透過自我反思,讀者可以找到平衡自我需求與他人期待的方法。
Thumbnail
作為主管,過度照顧員工感受可能反而損害你的領導力。在滿足側重需求的表象下,團隊的效率和方向可能會迷失。文章探討了管理者面對員工要求時的平衡藝術,強調建立明確界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養既關懷又堅定的領導風格。通過清晰的溝通和支持而非盲目的妥協,主管可以贏得團隊的信任與尊重,實現持久的團隊成功。
Thumbnail
在職場中,主管面臨著取悅員工與維持團隊目標的雙重壓力。文章探討了取悅型領導的問題及其帶來的不利後果,並強調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重要性。拒絕員工不合理要求可以反而增強彼此信任與尊重,並提升主管的領導力。透過正向溝通與透明文化,主管能夠營造更穩固的團隊氛圍,最終實現長期的團隊發展。
2024年8月17日 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邀請《香港01》國際評論主筆劉燕婷,來談以色列與伊朗當前的戰略困境,以及加薩停火談判的前景。
Thumbnail
當我覺得沮喪、被卡住時,我就會拿起這本書,翻起其中章節,充電、提醒自己。 看著那些問題問自己:接下來,我該怎麼做? 這些答案都與外界無關,而是誠實的面對自己。
最近在讀的書,除了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的《心靈寫作》以外,我也交叉著看陳雪的《寫作課》,以及兩位資深編輯的《故事造型師:老編輯談寫作的技藝》(再次感謝林比比鳥的推薦書單)。 在讀這幾本書的時候,最有趣的是發現知識的交會之處。 陳雪在《寫作課》裡分享她寫作的心路歷程,講
在方格子上閒晃的時候,意外發現林筆筆鳥推薦給寫作新手的清單,清單裡其中一本是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的〈心靈寫作〉。我很喜歡娜妲莉的寫作風格帶有一種內向人的自由與瘋狂,和我的頻率還滿合的,這本書我也覺得讀起來很順。文中有許多小篇章,而每個篇章會用不同的角度說明「心靈寫作」的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創作歷程,以及如何透過繪本成功地轉化創傷故事。文章中提到使用創作作為自我療癒的過程,以及採取了版畫印刷藝術作為一種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