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仰望天空,我認為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眼前的殘酷也終將結束,和平與安寧將再次回歸/安.法蘭克
當大家必須盡量避免群聚的階段,除了得上班之外,大家如何安排宅在家或居家辦公的生活呢? 又是如何的心情呢?
我想起安.法蘭克的故事。1929年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的安,她的爸爸是成功的商人,所以安從小無憂無慮,過著開心幸福的日子;好景不常,德國納粹開始迫害猶太人,於是安跟著全家人搬遷至荷蘭阿姆斯特丹,但很快的,納粹也占領了荷蘭,並大舉迫害猶太人,於是安13歲時,跟爸爸、媽媽及姊姊馬格特對外宣稱搬到瑞士,但事實上,全家人是藏匿在爸爸公司的閣樓倉庫密室。
這段每日惶恐、害怕的2年多歲月,安開始寫日記,她給日記取名叫「吉蒂」,安記錄著一家人在密室裡的生活,傾訴她對人生的疑問、對納粹的恐懼、對人生未來的夢想、渴望初戀的甜蜜憧憬、猶太人的悲慘遭遇等等心事,透過寫日記忍受身心的苦難,以及委躲在小小空間的種種不適,但在1944年8月安一家人還是遭人密告而被納粹秘密警察發現…立志成為新聞記者的安,等不到青春煥發的花樣年華,她終究沒有逃過納粹的毒手,15歲病死於納粹的集中營,只有安的父親倖存。
二次戰後,《安妮日記》這本記錄受到不公不義與迫害歷史的日記以荷蘭文發表,並被翻譯成英文出版。安的父親還集結了眾人的力量,募款成立安法蘭克基金會;安一家人躲藏的故居,蛻變為「安法蘭克之家」博物館(Ann Frank House),1960年並正式對外開放營運,讓所有人都可以入館參觀,親身感受當年安躲藏的真實場景、安常望向外面的那扇窗、窗外讓她充滿希望的板栗樹,與帶給她無限想像、貼在安房間牆上的明星照片…...。
你能想像在小小密室裡躲著一家人,不能外出的2年如何度過嗎? 想像白天你必須穿上襪子、不准發出任何聲音,也不能交談的日子,心情又是如何呢? 這個故事給了你什麼樣的啟發? 如果是你得忍受這樣的日子,除了像安妮一樣可以寫日記之外,你會怎麼安排生活? 安妮的爸爸面對家人都受迫害而過世,他化悲憤為力量,不僅出版《安妮日記》還募款成立博物館,喚起世人對於種族戰爭和屠殺事件深刻的省思。
安的故事行筆至此,我想起外國有位文學家曾說:「兩個囚犯同時望向窗外,一個看到的是星辰,一個看到的是泥濘。」現在我們面對突如其來,且非短期可消失的新冠肺炎疫情挑戰,我們可以選擇消極憤怒,但更可以選擇積極謹慎;為了清零,防疫措施的確讓我們的生活有許多不方便,但同樣地,我們仍可以選擇以正向態度,心平氣和、心穩不慌,把這段日子當成是我們逗點休息、重整行囊,及修復親子、夫妻關係的時刻!
安妮的笑容如每個孩子的笑,給予我們珍惜自由最單純的力量
備註: 安法蘭克基金會舉辦世界青少年論壇,與青少年分享並且討論各種相關議題,包含回顧歷史、當代議題的討論,期望將歷史的教訓與現在連結,創造不同國家的青少年互相交流的機會,建立多元的視野及培養寬容的胸襟。
* 安法蘭克之家博物館https://www.annefrank.org/en/museum/
*安妮日記【獨家授權.70週年紀念典藏版】/2013年皇冠出版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9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