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接觸葡萄酒的人可能不一定有聽過很多知名的酒莊,但肯定聽過《葡萄酒評鑑家》 (Wine Spectator) 這個酒評雜誌,簡稱為 WS。很多葡萄酒的酒瓶上都會貼上這瓶酒的某某年份是 WS 90 幾分之類的標籤,讓消費者知道這隻酒在世界權威的酒評家心中的分數。例如我們上一篇文章介紹的
開木斯酒莊 (Caymus Vineyards),他的特選系列在 1989 年份的評選,就以 1984 年份的酒拿到 98 分高分;然後又在 1994 年的評選又以 1990 年份的酒再拿到一次 98 分。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間酒莊拿到兩次 WS 年度酒款的紀錄,這個紀錄目前還沒有其他的酒莊可以打破。
2021 年百大葡萄酒評鑑第一名
而我們這篇文章要介紹的多明納斯酒莊 (Dominus Estate),就是在最新的 2021 年《葡萄酒評鑑家》的年度百大葡萄酒名單中,以 97 分的高分拿到了年度第一名。多明納斯酒莊和我們也曾經介紹過,
波爾多右岸十大名莊之首的柏圖斯酒莊 (Pétrus),是來自同一個家族,目前也都是由葡萄酒界的傳奇人物克里斯蒂安・莫邑克斯 (Christian Moueix) 所管理。融合了法國波爾多右岸的釀造手法,以及美國加州那帕的絕佳氣候條件,是除了第一樂章 (Opus One) 之後,法國的葡萄酒大師和美國加州那帕結合的另一個成功案例。2018 年份的酒,一瓶要價 $269 塊美金,換算成新台幣是 7,500 元。其他更久的年份一瓶更是都在一萬元附近的價格。
多明納斯酒莊的成功,還是和他背後的靈魂人物,克里斯蒂安・莫邑克斯 (Christian Moueix) 息息相關。
克里斯蒂安・莫邑克斯 (Christian Moueix)。圖片來源
鍾情於 Napa Valley 的克里斯蒂安・莫邑克斯
在波爾多經營家族酒商事業的時候,他還是一直很關注美國加州葡萄酒產業的發展。要知道,1970 年代的時空背景是,美國加州還是以生產便宜的葡萄酒為主。
羅伯蒙岱維直到 1965 年,才以 54 歲高齡自立門戶;開木斯酒莊的第一個年份是 1972 年;加州的葡萄酒也一直到了 1976 年的
巴黎品酒會,才一鳴驚人,讓世人知道加州也能生產出高端的葡萄酒。當時的加州葡萄酒產業,可以說是有無限的潛力,但又不像法國的 AOC 產區,已經被既有的法規和框架給限制住。讓年輕的克里斯蒂安非常嚮往,他也一直在等待合適的機會。
這個機會在 1981 年的時候出現了。他看中了在楊特維爾 (Yountville) 產區西邊,瑪雅卡瑪斯山 (Mayacamas Mountains) 山腳下的一個 134 英畝,當時叫做那帕努克 (Napanook) 的葡萄園。1982 年,他和葡萄園主人的子女們一起合資成立了多明納斯酒莊,並在 1983 年推出了酒莊的第一個年份酒。
多明納斯 (Dominus) 在拉丁語是「上帝的園地」的意思。用這個名字來彰顯他們對於這塊土地的風土和大自然的尊重。這個理念也貫徹在他們葡萄園管理和釀酒的手法上。採用有機種植和永續農業經營,盡可能以最少的人為干預,以及減少資源的浪費,來管理他們的葡萄園。
克里斯蒂安一開始想要複製他們在波爾多右岸的成功,以梅洛為主要的品種,但後來發現卡本內蘇維濃更適合這塊土地,可以釀出更好的葡萄酒。現在他們已經沒有種植梅洛了,而是 90% 的卡本內蘇維濃,剩下的品種則以卡本內佛朗 (Cabernet Franc) 和小維多 (Petit Verdot) 為主。
透過 Dry Farming 讓葡萄藤的根札深到土壤裡。圖片來源
Dry farming
多明納斯也試著把他在波爾多的釀酒技術和理念灌注到多明納斯所釀出來的葡萄酒中。在波爾多,法規是不允許做引水灌溉的。因此克里斯蒂安也試著採用不飲水灌溉的方式來種植他的葡萄,他們稱之為 dry farming。這樣的做法進而刺激了葡萄的生命力,為了要獲得生長足夠的水分,葡萄藤的根會扎進更深的土壤中,來獲取更多的地下水和礦物質。而為了要將水分輸送到葡萄藤的頂部,葡萄藤的輸水管也較一般來的細,所以密度更高,葡萄藤長得非常扎實。近幾年大部分的加州葡萄園都面臨乾旱的問題。dry farming 的葡萄園因為本來就不會引水灌溉葡萄,所以反而變成他們對抗這幾年加州嚴重缺水的有效武器。
以他們這隻獲得第一名的 2018 年份酒為例,當年也是乾旱年,地區的年平均降雨量應該要有 31 英吋,但當年只有 22 英吋,整整少了 30% 左右的雨水。但前一年的冬天有下雨,讓土壤有辦法將水分保存下來,葡萄藤就靠土壤中的水分和地下水生長。
酒標設計
早期的多明納斯最特別的地方是他的酒標,酒標圖案是克里斯蒂安本人的素描像,素描的下方還加上他的簽名。每一年的素描都出自於不同的畫家,風格也都不一樣,提高收藏的價值。一直到 1991 年份開始,酒標才改成現在沒有畫像的樣式,然後就一直沿用到現在。不變的是酒標上一定都還會有克里斯蒂安的草寫簽名,也是他們的一大特色。
把每一個年份,所有的自畫像酒標都排列出來,從 1983 年份的黑白全身素描,一直到 1990 年份的側身彩色寫實素描,克里斯蒂安的樣子越來越清晰,好像也代表著酒莊的風格和路線越來越明朗。或許這也是為什麼他們把 1990 年份作為是最後一個素描酒標的年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幫多明納斯畫 1990 年份的美國藝術家韋恩·第伯 (Wayne Thiebaud) 正好在去年 2021 年的聖誕節過世了。酒莊的 IG 帳號上最近的一篇 po 文就是在緬懷他。
📷多明納斯酒莊的從 1983 年開始,各個年份的酒標。資料來源
結語
當初在介紹柏圖斯酒莊的故事的時候,只知道克里斯蒂安是莫邑克斯家族的後代,負責家族幾個頂級酒莊的釀造和生產。柏圖斯的故事很精彩,但對克里斯蒂安本人的認識還沒有那麼的鮮明。一直到這次介紹多明斯酒莊,才對這位影響近代頂級葡萄酒很深的傳奇人物有更深的認識。從多明納斯酒莊的故事,有幾個關鍵造就了多明納斯和克里斯蒂安的成功:
- 第一是時機。在 1970-1980 年代左右,正是美國加州的葡萄酒開始展露頭角的年代,這邊有非常棒的天候條件,只是還沒有足夠的技術釀造出世界等級的葡萄酒,或是說,即使已經有高級的酒款,一般消費者的認知還是停留在加州只能釀便宜酒的印象。就好像台灣早期的出口製造業,給一般消費者便宜但是品質中下的印象。但 1976 年的巴黎品酒會讓全世界看到了加州的潛力。克里斯蒂安選擇在 1980 年代投入到加州的葡萄酒業,可以說是最好的時機點。當時的競爭者也還不夠多,馬上就嶄露頭角。現在這樣的機會已經不存在了。
- 第二是嘗試和創新的勇氣。新世界的加州對於釀酒的規範還沒有很明確,這也就代表著克里斯蒂安有機會可以做不同的嘗試,不用受限於像法國波爾多 AOC 法規那樣的嚴格限制。他把釀造法國波爾多頂級酒款的技術也帶到了加州,但是又懂得變通,適應當地的天候和條件作出改變。比如說他從一開始種梅洛為主,改為幾乎全是卡本內蘇維濃的品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第三是有辦法和其他酒莊做出差異化,講出自己的故事。我一直都覺得經營葡萄酒事業是很困難的。不只種植和釀酒很困難又看天吃飯,釀出來的酒要有辦法讓消費者買單也很不容易。沒有幾招獨特的賣點,很難脫穎而出。比如說前一篇文章介紹的開木斯酒莊,他們的秘訣在於透過從加州多個產區收成葡萄,並透過晚收成讓葡萄的風味更濃縮,來釀出更濃郁甜美的酒款。而多明納斯的秘密武器,就是他們 dry farming,不引水灌溉的作法。這個承襲自波爾多的做法可以讓葡萄藤的根札的更深,釀出來的葡萄風味更集中,也讓多明納斯酒莊更有辦法適應乾旱嚴重的加州氣候。
參考資料
- Dominus Estate 官網:https://www.dominusestate.com/
- Wine Spectator 百大名單:https://top100.winespectator.com/l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