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徹底坦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關於領導兩三事

怎麼樣的領導,同時可以做到把事情做對,但又不得罪人?

一天工作的時數至少佔了三分之一,但很多的人(也包括我)多少都會覺得上班不是一件這麼有趣的事情。有時候必須做覺得很無趣的事,有時候做的成果沒有什麼回饋,甚至有時候覺得主管或其他上層很機車,老是找自己的麻煩(這點我蠻幸運的,很少碰到非常合不來的人)。

到最後,會發現覺大部分的問題還是在“人”身上。雖然目前不是做管理職,但換個角度想像如果自己是管理職,要怎麼做才可以讓團隊對工作抱有熱忱。再回到基層員工的角色,怎麼樣的主管或工作環境是自己想要的?兩個角色之間的視角會有交集嗎?

我想,這個交集就是一個成功的團隊文化,而文化的養成是要靠員工和管理層適度的引導慢慢的培養起來。而這個引導就是管理層領導的關鍵,如何引導就是“徹底坦率”一書所要分享的。

作者一開始先舉了一個自身的失敗例子,在作者創辦的公司,有一天招募了履歷漂亮,看起來很能幹的新同事。這位同事和善,會照顧別人,還會讓人覺得上班是種享受,就像個超級明星般耀眼。但這位新同事有個問題,就是在專業上的表現遠遠低於作者的預期。如果你是主管,你會勇敢的指出這位員工不足的地方,還是保護著這位員工,期望它適應了環境與工作表現出如履歷描述般亮眼的成績呢?

作者選擇了後者,結果這位員工影響了團隊的士氣,當作者終於跟這位員工攤牌,這位員工對作者說:你怎麼都不關心我!!

最後,團隊成效不彰,公司也失敗了。

管理者的職責

管理者到底該做些什麼,如果上網查相關鍵字會有很多不同的答案。作者在書中一開始直接破題,指出領導的最重要的事情為:指引團隊以獲得成果。要如何達成樣的的成果,可以再細分成三項責任:

營造指引式的文化
深切了解激勵團隊的因素
同心協力創造成果

要做到上面三項,所憑藉的不是“權力”而是“關係”。大家一定不喜歡那種顯露出“我的職級比你高,你就該聽我的指示“,而比較喜歡”主管相信我的能力,我也相信主管所指引的方向“。而要怎麼經營這種關係呢?這就是作者書中最重要的核心概念:徹底坦率

徹底坦率

徹底坦率可以分為兩個面向,分別為個人關懷以及直接挑戰。在比較內斂的亞洲職場中,多數人比較偏好當濫好人(其實我也是)。比如說,看到同事沒有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導致自己要多花額外的時間心力去補救,但對這位同事也不太好意思直接指出問題所在。

可以再看另一個例子,有些主管什麼事都親力親為,即使員工表現不好,主管因為害怕點出問題傷害員工的自信或自尊。因此,主管常常加班並保護底下的下屬不要受到更多外部的壓力,但往往員工因此沒有成長或者沒有成就感而離開團隊。

回顧文章一開始的故事,作者也是因為怕被貼上“惡主管”的標籤,選擇做濫好人最後卻傷害了整個團隊甚至公司。那麼,要如何指出問題所在,而不傷了感情呢?

個人關懷

說穿了,主管某種程度上就是團隊成員的褓母,不只要注意團隊成員的工作狀況,情緒,也要留意成員對於現在工作的滿意程度,以及成員的自我成長道路是否跟現況契合。有時候,部屬的個人生活中的一些煩惱或問題可能也需要主管來幫忙分擔一下。因此,作者認為要將“完全的自己”帶入公司,與同事部署間做更真誠的交流,屬建立穩固的關係。對於這點我是有點持保留態度,畢竟把公司所有同事當成完全信任的好朋友,有時候會有一些風險。不過不要太隱藏自己的想法,意見並更主動的關心同事是有其必要的。

而落實個人關懷,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時常做一對一面談。這個面談不需要太正式,主要是了解員工目前的狀況以及想法。作者會把一對一面談的議程交給員工決定,而在面談的過程中儘量以我可以怎麼幫助你,你需要什麼樣的協助等方式,讓員工覺得主管是可以信任的,並且在工作上是可以實際給出幫助的。

一對一面談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重點,就是對齊雙方的想法。對於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在意的事情不完全一樣,導致對對方產生錯誤的期待。舉個例子,主管指派員工開發某項功能,該員工很盡責的想把開發過成的相關知識學好再來進行開發,但是主管的視角是希望員工邊做邊學,除了顧及開發進度之外從開發的過程中也比較能夠知道要往哪邊去深入學習。時常的對齊雙方的想法,不只減少雙方的錯誤期待,更可以增加做事效率。對於主管來說可以放心的讓部屬做事,對於部屬來說也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是符合主管期待,不會白做工。

直接挑戰

建立了個人關懷後,也代表了與部署建立了相當的信任,彼此對公司事務上的看法也不會相差太遠。在這樣的信讓關係上,第二步就是很重要的,直接挑戰彼此。畢竟,工作的最重要目的就是產出高品質的成果,而員工或主管某些行為會降低成果品質,就該受到挑戰,確保工作是在正確的道上行進。

在信任關係之上,所做的直接挑戰也比較不會變成故意找碴,而是會互享砥礪一起進步。作者提出,進行直接挑戰的第一步,就是讓部署挑戰自己。可以在一對一面談的時候跟部屬了解,過去一週自己有哪裡做得不夠好,要怎麼做會讓部屬工作的更有效率。

大家都會怕被挑戰會損及自己的尊嚴,作者提到更應該將挑戰視為別人給你的禮物,收下了就是讓自己更加進步,比過去的更好了一點。

回到員工的角度看徹底坦率

剛剛一直用主管的視角來詮釋徹底坦率的兩個面向,但如果不是主管就不需要看這本書了嗎?我自己是覺得,就算是員工的角色也可以思考徹底坦率的這兩個面向- 我有充分的像主管表達意見嗎?我能接受同事主管給我的挑戰,並勇於向同事發出挑戰嗎?如果工作環境離徹底坦率還很遙遠,那有辦法調整自己,漸漸影響同事甚至做到向上管理,提升團隊的默契和效率。

結語

不論是否身為管理職,我都還蠻推薦大家閱讀“徹底坦率”這本書。身為員工,可以透過主管視角,了解在團隊運作中主管會擔當什麼樣的責任,換位思考當自己是主管的話會麽做到指引團隊以獲得成果。而本身已經是主管職的朋友,更可以從中得到很多概念已經實踐得工具,幫助自己提升團隊效能,讓自己以及團隊更高效,更能兼顧work life balanc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柏宗的沙龍
1會員
5內容數
將生活中所學習,受啟發到的一些事物做一個紀錄,算是我個人學習的心路歷程。如果這些紀錄對你可以有所啟發,那就太好不過了~
吳柏宗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2/20
這是我近幾年來,讀起來最為過癮的一本揭露商業騙局的書籍。作者講述血液檢查公司(Theranos)創辦人伊莉莎白,從一個改變世界的願景開始,藉由革命性的血液檢查技術,宣稱只要一滴血就可以做出數百種的檢驗。當時如日中天的伊莉莎白,公司估值90億美元,是當時最大的一隻獨角獸。 什麼是獨角獸? 龐氏騙局
2022/02/20
這是我近幾年來,讀起來最為過癮的一本揭露商業騙局的書籍。作者講述血液檢查公司(Theranos)創辦人伊莉莎白,從一個改變世界的願景開始,藉由革命性的血液檢查技術,宣稱只要一滴血就可以做出數百種的檢驗。當時如日中天的伊莉莎白,公司估值90億美元,是當時最大的一隻獨角獸。 什麼是獨角獸? 龐氏騙局
2022/01/15
今年的其中一項年度目標就是深度閱讀12本書,怎麼樣算是深度呢?寫個閱讀心得算是不錯的交代吧。今年的第一本書,就交給了書名非常勵志,也是各大企業的經典讀本-與成功有約。 感覺有點沈重,但或許可以增加一些找到人生意義的機率,試著思考看看也是好的。
2022/01/15
今年的其中一項年度目標就是深度閱讀12本書,怎麼樣算是深度呢?寫個閱讀心得算是不錯的交代吧。今年的第一本書,就交給了書名非常勵志,也是各大企業的經典讀本-與成功有約。 感覺有點沈重,但或許可以增加一些找到人生意義的機率,試著思考看看也是好的。
2022/01/08
上一篇的文章展望2022 提到了三個影響新年目標達成的因素,今天這篇文章會介紹兩個管理工具- OKR與Scrum,不少科技公司會採用OKR做目標管理,而軟體新創公司會用Scrum來追蹤開發進度。
2022/01/08
上一篇的文章展望2022 提到了三個影響新年目標達成的因素,今天這篇文章會介紹兩個管理工具- OKR與Scrum,不少科技公司會採用OKR做目標管理,而軟體新創公司會用Scrum來追蹤開發進度。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分享給大家,對🤔當主管或領導者的可以參考看看,ㄧ起討論研究。 身為主管,不可能每項決定都博得眾人歡心。事實上,你不需要當個人人喜愛的主管,但是你可以贏得眾人的尊敬。即使有些人不那麼喜歡你的決策,依然願意尊重你的領導,在你的帶領下做事。 所謂「帶人要帶心」,想贏得團隊的
Thumbnail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分享給大家,對🤔當主管或領導者的可以參考看看,ㄧ起討論研究。 身為主管,不可能每項決定都博得眾人歡心。事實上,你不需要當個人人喜愛的主管,但是你可以贏得眾人的尊敬。即使有些人不那麼喜歡你的決策,依然願意尊重你的領導,在你的帶領下做事。 所謂「帶人要帶心」,想贏得團隊的
Thumbnail
最近,在一次聚會中,朋友分享了一個困擾他多日的工作煩事。他花盡心力培育的一位主管,上週突然交了辭職信。得知此消息後,朋友盡全力挽留,但這位主管的決心已定,辭意決絕。主管表示,這個決定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並非一時衝動朋友倍感錯愕,因為他投入了很多心血來培養這位主管,現在卻「功虧一簣」。 我拍拍他的肩膀
Thumbnail
最近,在一次聚會中,朋友分享了一個困擾他多日的工作煩事。他花盡心力培育的一位主管,上週突然交了辭職信。得知此消息後,朋友盡全力挽留,但這位主管的決心已定,辭意決絕。主管表示,這個決定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並非一時衝動朋友倍感錯愕,因為他投入了很多心血來培養這位主管,現在卻「功虧一簣」。 我拍拍他的肩膀
Thumbnail
在職場上,你不必喜歡或崇拜你的主管或老闆,也不需要怨恨、討厭他。但你絕對需要管理好你的主管或老闆,讓他為組織的成效、成果,以及你個人的成功提供資源,成為助力、而不是阻力。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發揮自己的影響力,找出主管與老闆的核心需求,並且滿足它。
Thumbnail
在職場上,你不必喜歡或崇拜你的主管或老闆,也不需要怨恨、討厭他。但你絕對需要管理好你的主管或老闆,讓他為組織的成效、成果,以及你個人的成功提供資源,成為助力、而不是阻力。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發揮自己的影響力,找出主管與老闆的核心需求,並且滿足它。
Thumbnail
你不一定有能力決定組織架構,也沒有能力決定文化氛圍,但你至少可以在你的部門/團隊,建立起一個文化泡泡,展示給其他部門看,創建一個開放且樂於分享的環境,得到行動或情感上的支持以及善意的反饋,有發言或動手的機會,並從中獲得參與感、存在感、歸屬感。
Thumbnail
你不一定有能力決定組織架構,也沒有能力決定文化氛圍,但你至少可以在你的部門/團隊,建立起一個文化泡泡,展示給其他部門看,創建一個開放且樂於分享的環境,得到行動或情感上的支持以及善意的反饋,有發言或動手的機會,並從中獲得參與感、存在感、歸屬感。
Thumbnail
若想留不想走,就該好好學習向上管理這四個字。不管我們的職稱是甚麼、職責是什麼,我們真正在老闆心裡的定位等於「能解決問題的人」。 如果我們不能在他的立場上,幫忙他解決問題,那不管你自認為有多好的能力,其實都不重要。
Thumbnail
若想留不想走,就該好好學習向上管理這四個字。不管我們的職稱是甚麼、職責是什麼,我們真正在老闆心裡的定位等於「能解決問題的人」。 如果我們不能在他的立場上,幫忙他解決問題,那不管你自認為有多好的能力,其實都不重要。
Thumbnail
完成工作不只有一條路,你的完美,不見得是最完美 達到目標有很多種方式跟方法,不同的過程會有不同的結果,或許,會比你想像中的還要來的好。甚至,有可能比當初成功的結果更好,真的嗎? 其實不一定,因為沒嘗試過,就不會有答案。或許有更好的結果,只是我們未曾達到過,也許以前的成果已足夠,但未來卻不一定能持續
Thumbnail
完成工作不只有一條路,你的完美,不見得是最完美 達到目標有很多種方式跟方法,不同的過程會有不同的結果,或許,會比你想像中的還要來的好。甚至,有可能比當初成功的結果更好,真的嗎? 其實不一定,因為沒嘗試過,就不會有答案。或許有更好的結果,只是我們未曾達到過,也許以前的成果已足夠,但未來卻不一定能持續
Thumbnail
在職場上要處理好三種關係才能立足:你和客戶之間的關係,你和老板的關係,你和同事的關係。在「得到APP」的一個市場抽樣調查:什麼樣的溝通令你最頭痛?52%的人說,最想解決的是與主管溝通的難題。中間的溝通障礙是什麼?到底問題出在那裡?我認為:有溝,沒有通!
Thumbnail
在職場上要處理好三種關係才能立足:你和客戶之間的關係,你和老板的關係,你和同事的關係。在「得到APP」的一個市場抽樣調查:什麼樣的溝通令你最頭痛?52%的人說,最想解決的是與主管溝通的難題。中間的溝通障礙是什麼?到底問題出在那裡?我認為:有溝,沒有通!
Thumbnail
前不久,一個公司主管在與我談到關於管理者的責任時, 非常肯定的對我說, 「身為管理者必須要走入現場,親力親為才行」 我好奇了,問了他「你會這麼覺得的原因是甚麼?」 他說「執行長就是這樣教我們的,而且我覺得這個很重要, 每個管理者都需要會所有的運作,才能管人啊」
Thumbnail
前不久,一個公司主管在與我談到關於管理者的責任時, 非常肯定的對我說, 「身為管理者必須要走入現場,親力親為才行」 我好奇了,問了他「你會這麼覺得的原因是甚麼?」 他說「執行長就是這樣教我們的,而且我覺得這個很重要, 每個管理者都需要會所有的運作,才能管人啊」
Thumbnail
當一名好主管不僅要扛上整個團隊的績效壓力,同時還要顧慮到團隊的情緒,是一項非常需要智慧的職位,那到底要如何拿捏其中的份際呢?
Thumbnail
當一名好主管不僅要扛上整個團隊的績效壓力,同時還要顧慮到團隊的情緒,是一項非常需要智慧的職位,那到底要如何拿捏其中的份際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