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魚的眼淚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打開『人魚的眼淚』漫畫,再重溫一遍高中時買下的漫畫,裡頭是兩篇短篇,其一『人魚的眼淚』,其二『黑與白』。內容略過~

看完的當下,突然理解以前的自己到底是用怎樣的心情看完,眼淚是不會說話的,而我已經沒有眼淚了,只有數不清的小劇場每天在心裡上演,演完後就是封存,而那愛哭的自己一直封存著,只有一個情況會出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悲傷情緒的時候,平常易怒的自己時常出現去隱藏脆弱的自已,不認錯、強硬、硬撐、嘴硬等,都是為了支撐不敢面對懦弱的自己。說也奇怪,到了三十歲的自己才知道的缺點也是優點,畢竟這樣的自己支撐著許多不想面對的現實和一直說謊的自己。

能說我什麼都不會,卻愛逞強嘛!早在國小的世界就出現過了,國中再一次、高中一次、大學再一次,卻沒人告訴我其實可以懦弱的,其實不用都要會都要去說,裝作不知道也是可以的。到現在,看著我長大的人(我最愛的人)親口告訴我『人不是萬能,可以犯錯,可以懦弱,只要你看清楚自己想做什麼,就算每天耍廢也是你的生活。』這重重將我的世界粉碎,也解決我的迷惘,我真的知道自己嗎?我了解自己嗎?我知道自己的想要嗎?有多少人,羨慕我不為金錢擔憂,不會不知道下一餐在哪,而整整一年沒有工作沒有收入的人生,雖說疫情幫了不少忙,我更迷茫了,因為我一個字也答不上來我要做什麼。曾經在18歲說不想活,不想活過30歲的我,如今也32歲了,還是一事無成、苟延殘喘地活著。站在馬路上,真想一頭穿過車水馬龍車道被撞死;站在陽台上,義無反顧跳下去,成全想死的自己;拿著刀子,只要深深頸部一刀,就可以失血過多死亡等,我我我下不了手,車禍-駕駛會被過失殺人起訴、跳樓-壓到人沒死怎麼辦、自殺-愛我的人怎辦,這應該都是藉口吧!那些一天到晚逼小孩的家長呀!哪天孩子動了手殺了你或你殺了孩子,我都不覺得奇怪呀!

回到『人魚的眼淚』,有多少人正視了自己且面對自己,在屬於自己的道路奔跑,我是羨慕也忌妒那一群人,也感到無比的珍惜,畢竟這條路不像漫畫一樣幾秒鐘就走到結局,而是迷茫、血淚和汗水鋪出來的,太難堅持一步又一步的腳印,我才踏上去就痛苦不堪,何況走到底走一半的人呀!太難熬了!請保護好那個初衷的自己,努力走下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omiki的沙龍
0會員
12內容數
在日常生活中,尋找自我的心情
Comik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18
在每天的01:07總讓我很想問自己到底在幹嘛?
2021/07/18
在每天的01:07總讓我很想問自己到底在幹嘛?
2021/07/09
最近有一個發現,『佔有』與『分享』常在我腦中盤旋,不知是老大還是老二情結作祟,相關突發事件有點多。
2021/07/09
最近有一個發現,『佔有』與『分享』常在我腦中盤旋,不知是老大還是老二情結作祟,相關突發事件有點多。
2021/07/01
不知有人是否跟我一樣,小時候只要可以『錢』買的都可以(前提是經濟許可下),長大後對『錢』有點無法衡量。
2021/07/01
不知有人是否跟我一樣,小時候只要可以『錢』買的都可以(前提是經濟許可下),長大後對『錢』有點無法衡量。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也許,浪花在某一個形式上,得以形容成一種無聲的眼淚吧,就如同那些被吞下的淚水,是鹹的、是苦的、是酸的,是連最親近的人也厭惡的。
Thumbnail
也許,浪花在某一個形式上,得以形容成一種無聲的眼淚吧,就如同那些被吞下的淚水,是鹹的、是苦的、是酸的,是連最親近的人也厭惡的。
Thumbnail
沒理由的感到悲傷,這種事情已經是多少次了呢? 所謂「悲傷」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嗎? 被歸為負面感情的一環,「悲傷」總是被人們所忌諱。 「想哭的話,就好好的哭出來吧?」 事到如今,會有人對自己這麼說的嗎? 「沒有的吧?」 我微笑輕語,有些踉蹌的收起那差點滿溢而出的「悲傷」。 「怎麼了嗎?」 走在我前頭的公
Thumbnail
沒理由的感到悲傷,這種事情已經是多少次了呢? 所謂「悲傷」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嗎? 被歸為負面感情的一環,「悲傷」總是被人們所忌諱。 「想哭的話,就好好的哭出來吧?」 事到如今,會有人對自己這麼說的嗎? 「沒有的吧?」 我微笑輕語,有些踉蹌的收起那差點滿溢而出的「悲傷」。 「怎麼了嗎?」 走在我前頭的公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的情緒開始通了。 我發現我是一個還蠻會掉淚的人,我很常在某一個莫名奇妙的點上就開始想流眼淚,但這種感覺來得快去得也快,我只是現在允許它出現在我臉上,而不是忍一忍就過了,允許自己在別人在的時候展現它。 我最近發現,當我可以用不逃避的方式勇敢面對衝突,大家都會以為我內心很平靜,沒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的情緒開始通了。 我發現我是一個還蠻會掉淚的人,我很常在某一個莫名奇妙的點上就開始想流眼淚,但這種感覺來得快去得也快,我只是現在允許它出現在我臉上,而不是忍一忍就過了,允許自己在別人在的時候展現它。 我最近發現,當我可以用不逃避的方式勇敢面對衝突,大家都會以為我內心很平靜,沒
Thumbnail
我不知道怎麼跟你分享那些被痛苦纏繞的日子。 揮之不去的焦慮、無力感,同時現實世界不會停下,每天還是要微笑。 「真糟糕,是吧?」「沒事啦!」 在寂靜的夜裡,和獨自坐在書桌前的自己這麼說著。
Thumbnail
我不知道怎麼跟你分享那些被痛苦纏繞的日子。 揮之不去的焦慮、無力感,同時現實世界不會停下,每天還是要微笑。 「真糟糕,是吧?」「沒事啦!」 在寂靜的夜裡,和獨自坐在書桌前的自己這麼說著。
Thumbnail
從前,散文於我而言是一種過度矯情的存在,因為平鋪直述的現實,沒辦法符合我的逃跑計劃。 活在世上而假裝自己不具備情感,缺乏淚水的我被視作冷血的人,一直到翻開這本書。
Thumbnail
從前,散文於我而言是一種過度矯情的存在,因為平鋪直述的現實,沒辦法符合我的逃跑計劃。 活在世上而假裝自己不具備情感,缺乏淚水的我被視作冷血的人,一直到翻開這本書。
Thumbnail
這一本書,獻給在主流意識與自我理想拉扯的我們。 從小到大,在大部分的師長心中,我大概是一個乖巧、安靜、喜歡看書、成績好的小孩,但其實我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曾經跟別人打架,在國中時,也曾被記過警告,高中時,挑染頭髮,考大學時,忽略家人的建議,堅持只填了我理想的校系。以前有人稱讚我是個很乖巧的小孩,我媽
Thumbnail
這一本書,獻給在主流意識與自我理想拉扯的我們。 從小到大,在大部分的師長心中,我大概是一個乖巧、安靜、喜歡看書、成績好的小孩,但其實我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曾經跟別人打架,在國中時,也曾被記過警告,高中時,挑染頭髮,考大學時,忽略家人的建議,堅持只填了我理想的校系。以前有人稱讚我是個很乖巧的小孩,我媽
Thumbnail
  從小,我只要哭泣就會跟「不堅強、丟臉、軟弱、沒用、愛哭鬼」這些我們覺得比較消極一點的形容詞畫上等號,以致到後來完全不敢對別人表達自己「悲傷」的情緒,只敢在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偷偷哭,甚至連被罵了,都還是選擇掛起笑容,說:「我知道了,我會改進的。」
Thumbnail
  從小,我只要哭泣就會跟「不堅強、丟臉、軟弱、沒用、愛哭鬼」這些我們覺得比較消極一點的形容詞畫上等號,以致到後來完全不敢對別人表達自己「悲傷」的情緒,只敢在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偷偷哭,甚至連被罵了,都還是選擇掛起笑容,說:「我知道了,我會改進的。」
Thumbnail
我坦然的,讓部份的自己死去換來活著。不管怎樣,都不要否定自己。 別人怎麼做,都是別人,那是他們,不是我。也不是你。 最後,的確只有自己能跟自己和解,放過自己。
Thumbnail
我坦然的,讓部份的自己死去換來活著。不管怎樣,都不要否定自己。 別人怎麼做,都是別人,那是他們,不是我。也不是你。 最後,的確只有自己能跟自己和解,放過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