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父母:找回你和孩子的內在連結,成為孩子最佳的心靈成長夥伴
The Conscious Parent: Transforming ourselves, Empowering our Children
Shefali Tsabary 2016 地平線文化
分類:論說--實用
★★★★★★★★★★
【重要字句】
養育孩子時,了解自己不是在養育一個「迷你版的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自我的延伸。
「自我形象」不是真實的自己,是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它從幼年就逐漸成形,多半只是根據他人的意見而對自己產生的一種概念。
缺乏覺知:
- 不曾質疑自己的信念、價值觀與假設。
- 對自己的教養方式防衛心態很重,不容批評。
- 將自己懸而未決的需求、尚未滿足的期待和無法實現的夢想強塞給孩子。
無意識狀態不可能完全消失,我們只是需要持續地覺察讓行為舉止轉變為有意識。
有覺知的教養:
- 覺察到「自我」不等同於真正的你,認知到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束縛。
- 遠離自我中心,放下情況應該如何、人們應該有何表現的執念。
- 「合一性」,雙向循環,而非上對下的支配關係。有自由的心靈才能放棄支配孩子心靈的欲望。
- 並非縱容,仍需建設性和有意識地設立界限和紀律。
- 自問「我是帶著覺知跟孩子互動,還是隨著自己得過去被觸發而做出反應。」
- 了解生命的無常,用全然接受的心態來面對,而非無意識的詮釋,幫助孩子面對各種經驗、適當回應並放下。
- 看重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是有勇氣從錯誤中學習。
- 必須「適當回應」而非迎合孩子的需求。
覺知教養必須透過與孩子全心全意建立關係的實際經驗來習得。
孩子的吸收能力極強,因此我們必須對自己不當加諸於他們的情緒保持覺知。
情緒化反應就是你向內探索的理由,觸發你情緒反應的「敵人」只是你內在陰影的投射。
培養耐心是對孩子最必要的回應條件,也是一個讓你臣服於當下的機會。
欣賞孩子的平凡,讓孩子盡情去探索和享受學習過程,不需以成就獲得肯定。
同理心的關鍵,就是有能力去包容他人以自己的方式去體驗所有經歷,我們只是在旁單純觀照。
【摘要】
孩子盡情做自己時,不會去在意那些讓父母掛念的事,他們不會抱著焦慮的心理狀態跟世界互動,而是一頭栽進生活的經驗之中,全然地去冒險。
我們不是因為缺乏愛才將意志強加到孩子身上,而是缺乏覺知。
我們通常會拚命地維護自我形象,但只有抽離這種狀態(認為他人應該如何的期待),讓自由的本性顯現,才能真實地和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連結。很多負面情緒都是自我偽裝出來的,不是我們的本質。
親子關係最主要的存在目的,是為了促使父母個人的轉變,養育孩子只是次要目的。讓孩子改變行為的唯一方式就是父母必須變得更有覺知。孩子會不斷反映出你在無意識狀態互動下的各個面向,一次次提供你覺醒的機會。我們無法一眼看穿過往經驗對我們當下的影響,必須透過親近的人為我們反映出過往傷痕。
孩子生存的權利不是父母賦予的,我們贊同和支持的經常是孩子的表現,而不是單純因為他們的存在。讓孩子知道他們不必刻意做任何事,我們就會關愛和接納他們,如此孩子的本質展現會獲得尊重而和我們聯結。如果我們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那是因為他們威脅到我們緊抓不放的自我執著。儘管我們可能不贊同孩子的某個行為,但我們必須堅定地支持孩子「如其本然」地展現自己的權利,可以讓我們不帶評斷地教養,從中立的立場以孩子需要的方式處理問題,拋棄自己認定自己是某類父母的想像,接受自己必須改變,轉變為孩子所需要的那種父母。孩子將來在融入一段關係時也能反映出健康的相互依賴性。接受孩子「如其本然」不代表被動地允許孩子的壞行為,而是主動去了解和理解他們的行為再調整。
以自我形象為中心會讓我們利用孩子為自己帶來價值感,只希望支配和改變別人而看不到孩子的本性。自我執著是用來遮掩個人的恐懼,例如因為自己兒時貧乏的環境而想要限制子女選一個穩定的工作。教養以權力和控制當作手段時,孩子受到壓抑會停止探索和犯錯,成年之後無法接觸自己的內在力量。
當自我價值感和孩子的行為糾纏不清時,在孩子做出違規行為時,父母會覺得是自己的責任,於是將孩子的行為放大,讓他錯失從後果中學習的機會。當父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人生失去掌控時就不會覺得受到威脅,孩子的成長過程就不會因為缺點而阻礙了自我發展的能力。讓孩子知道,犯錯是難免的,自在地坦承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缺失而不再自責,讓孩子明白我們能全然接受他們的成敗,讓孩子產生可以勝任的感受。父母從容的態度也能幫孩子培養韌性。
太疲憊時或轉嫁情緒給孩子的「小我」反應:說教(如果我是你…)、意見(如果你問我…)、評判(我喜歡/不喜歡)、命令、控制(如果你…我就怎樣做;我不接受你這個樣子)。
真實本性的回應:「我看見了真正的你。」「我了解你。」「我聽見你說的了。」「這樣的你已經是完整的了。」
我們不曾學習觀察自己內在的情緒和尊重它們,因此我們對外刺激所做的反應逐漸成為情緒的毒瘤,如果情緒不是原本我們成長過程中自身陰影的一部份,沒有人可以觸發它們,我們不了解這點所以總是試圖將這些情緒投射到他人身上。激動的情緒是一個信號,它要告訴你:你的內在有些事情不對勁,缺少了什麼。
孩子十分自然的感受所有的情緒,不加阻擋,所以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大人會用情緒化反應去逃避或否認真正的感受。保持覺知就是安靜坐著,旁觀著我們得念頭與感受。我們對發生的事情產生抗拒,不能接受生命「如其本然」的樣貌,動搖了自我形象或小我,因此做出情緒化反應。下次孩子觸發你的情緒時,只要按下暫停鍵,單純覺知到那是來自你的內在,是無意識的產物,而不是他人的行為,就有足夠的時間轉換心境。接受現實原本的樣貌而不抗拒,是改變它的第一步,我們要回應的是孩子當下的處境,而不是逼迫孩子前往我們想要他們到達的位置。進一步要避免為了迅速回應而對他人的行為做出個人化的詮釋,短時間我們的大腦只會決定某件事是否符合心中「小我」的執著。
我們必須接受:被孩子激怒,是很正常的。每個人終將面對自己身為父母的陰暗面,以及難以抵抗的強大控制欲。
我們對孩子情緒傷害的無力感會導致我們做出很多無謂的舉動,影響孩子處理自己的傷痛,面對孩子的傷痛要鼓勵他們去體驗自己的情緒,了解到傷痛只是另一種感受罷了。可以透過陪他靜靜坐著來教他們這件事,他們需要的可能只是一個點頭認同或簡單地說聲「我懂」。孩子的確需要壓力才能成長,我們必須學著眼睜睜看著他們處理壓力的痛苦,允許他們與自己的不完美所帶來的不安同在,讓孩子知道:你的內在擁有解決問題的力量。
當孩子望著我們,想要看見自己的本質被映照出來時,接受到空白狀態或是與孩子無關的情緒化反應,孩子從中學到得自己會比真正的自我更渺小,沒能得到父母無條件接受會成為一輩子的傷痕,讓孩子產生羞於表達出真正自我的內疚感。
求學階段的孩子將學習在沒有父母幫助的情況下適應社會化,也逐漸轉而依賴家庭之外的人來為他們反映出個人的身分認同。尤其中學階段,他們需要成長的空間身為覺知的父母此時要懂得往後退,稱職地扮演背景角色,需要時提供基本的觀點讓他們認識真正的自己。這時孩子仍然需要你牽著他們的手,卻不需要你再為他們帶路,不要低估他們正在經歷的過程,也不要試著調整他們的生活。青春期的孩子會注意到自己未被滿足的需求,但可能用不健康的方式追尋。不要期待孩子服從你的命令,而是期待他們尊重你、會找你商量、成為優秀的學習者。
孩子找我們談話時,我們通常急著提出建議、批評、告誡,或為他們的經驗貼上標籤,或是在孩子被負面情緒掌控時強硬介入,因為我們沒有體察到孩子性靈上的需求,無法如實接受當下的處境。單純當個觀照者,容許他們與自己的感受安坐,不要暗示或要求孩子盡快度過這個狀態。
有意識的教養必須從一個有別於傳統社會規範的體制來運作,允許孩子活在當下,避免太滿的行程(沒有時間和孩子做真正的連結)和使用成人世界的標準衡量孩子。當我們無法和本當如事的真實自我共處時,產生的焦慮最容易表現出對控制的需求,煩惱或擔憂會讓我們覺得自己正在採取行動,但焦點只擺在未來,而非面對當下做出行動,掩飾我們害怕處在當下。身為父母,不在於我們有多少作為(doing),而是看我們能否安止於當下的每個狀態(being),傾聽內在的聲音,不被焦慮、需求和情緒化反應混亂。當你想透過超載的活動來讓孩子變得更強大時,問問自己:「我的動機是否能讓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或者我只是渴望孩子獲得成就與有榮焉的感受?」
日常的平凡時刻才是最能建立起豐富連結情感的,否則我們將錯過無數次跟孩子互動的美好機會。當孩子找你說話時,盡可能放下手邊的工作,將你的全副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我們需要像孩子一樣,不再用過去的經驗來詮釋這一刻,去看出當下每個處境的新意。
如果我們對孩子有所期待,看待現實時只看見所有的「不是」,我們將教給孩子匱乏的心態,覺得自己是不完整、有所欠缺的。我們把焦點放在孩子目前的位置,而不是將要到達的那個目標,孩子才能毫無罣礙地去學習。鼓勵孩子的耐心、決心和勇敢,讓孩子在學習過程裡發掘喜悅。教導孩子有能力提出問題比能夠回答更有力量,孩子的心態能從「結果導向」轉變為「過程導向」。
孩子過了六歲以後,開始步入心智發展階段,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們給孩子的最大幫助就是為他們安插一段安靜的時間,帶領他們釐清、辨識自己的經驗、感受和處境。鼓勵孩子從靜坐學到安止及保持靜默。
孩子犯錯時,要學會寬恕,不把孩子犯下的錯誤視為對我們的挑釁,就會發現每個過錯背後都包含著不容易被看出的善意。我們習慣自以為知道行為背後的原因,強加評斷在孩子身上,讓他們產生無助感。想要讓孩子能從錯誤中學習,首先必須讓孩子能夠對犯錯免於恐懼,給孩子坦承犯錯的勇氣。每天我們都有許多機會以身作則,讓孩子學習面臨壓力時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接受犯錯是不可避免的,就不會害怕失敗。有覺知的做法是等個幾分鐘,直到大家情緒化反應都平息後,探索犯錯的原因,而非忙著處理「事件」或一味的說再努力、再加油一點。
孩子的一雙翅膀,一個是「本真」,與自己連結,尊重自己的內在本性;另一個是「克制力」,與他人做有意義的連結,考慮他人的意願並做出調整。覺知教養不是要求父母隨時表現慈愛,設立界限、適時說不、態度堅定,都是良好管教的一部份。透過衝突的協商教會我們的孩子可以堅持自己的意願,但同時也必須學習如何接受並理解他人的意願。孩子有說不的權利,但同時也要尊重自己、尊重父母、保持自己的安全。面對孩子的失控行為,必須立即在當下糾正並採取堅定的立場,並關心孩子行為背後的情緒需求。
對孩子表達我們的感謝,只因他們就是他們,感謝孩子跟我們分享他們的人生,讓我們的人生充滿意義,也可以教導他們心存感謝。
【短評】
雖然沒有提到任何一招見效的管教技巧或是大量的科學研究,但卻是目前唯一一本我願意一看再看的教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