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 社群未必需要對項目有熱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是的!我認為專業的社群運營,未必需要對運營的項目有熱情,但要對社群本身有強烈的熱情。(熱情的對象不一樣

如果只是單純對項目有熱情,成為社群運營負責人或者常見的 MOD,就變成你的工作了,像是原本生活中,最常聽到的:興趣變成工作就不再是興趣了。

單靠「對項目的熱情」,面對高壓快節奏的 web3 工作節奏,是很難長久持續的,也許一個月一季沒太大的感覺,但維持一年三年五年,我認為是有難度的。

尤其「度日如年」的 web3,今天牛市明天熊市,roadmap看起來很厲害、項目完售、地板價漲自然充滿熱情,但項目狀態差的時候,原先支撐的熱情還存在嗎?或者說熱情會強大到願意和項目患難與共嗎?

別太相信社群的力量能夠支撐整個項目,完善的社群運營可以幫助項目飛更高,

但整個市場走勢不好的時候,社群能做還是有限,應該說所有人能做的都是有限。而在那個時間點,可能連對區塊鏈的熱情都沒了,更遑論對項目的熱情,可能已經消逝殆盡,那在執行上會非常辛苦,對社群運營者、對項目方,對社群來說,都會很辛苦。

所謂社群運營,肯定是要走長線的,陪伴社群和項目走下去,正是這個職責所在。

這個陪伴可能是一季一年三年,甚至更久(當然是久一點比較好),會經歷春夏秋冬滄海桑田。因此,對於項目本身有熱情當然有幫助,但只仰賴對項目的熱情太薄弱了。

我認為社群運營的工作很受到個人特質影響,

以下幾點提供參考,推薦大家在評估人選或者評估自己是否適任時,考量是否滿足這些特性(這也是我在徵選 ComDAO 成員的主要依據)

  1. 習慣 web3 環境和 NFT 社群的節奏(通常一個 NFT都沒 mint 過的人可以直接淘汰,局外人很難快速理解和適應)
  2. 喜歡與大量的人進行大量的互動(其實就是群組聊天嘛~)
  3. 喜歡且習慣用手機或電腦整天泡在社群裡(通常這種人會有自己的使用習慣)
  4. 能從社群中獲得成就感和正面情緒(這點比較難察覺,但通常滿足前 3 點,第 4 點也會滿足,因為在社群所花的時間越久,沉沒成本越高,自然會很依賴社群帶來的能量)
raw-image

以我為例,大概就是一起床會第一個打開社群,而非先看親密愛人的訊息;跟愛人們吵架或者心情極差的時候,看著社群會心一笑,心想著:「還是他們最可愛了!」

至於discord 了解程度、語言能力、溝通技巧、區塊鏈知識等,這幾點都是我覺得可以邊做邊學邊摸索的,倒不用因為自己語言程度差、區塊鏈知識不構,而妄自菲薄退縮。(我英文極差、區塊鏈知識也很少)

在 NFT 社群運營人才短缺的此刻,這篇文章好像有點逆風呀QQ 在我眼裡,社群運營一直是一項專業,可惜在 web2 並不那麼受重視,到了可以大展身手 web3,我總忍不住想長篇大論,發表各種對於社群運營的個人見解啊~

身為一個在 web2 被拋棄(資遣)過2次的社群專家XDD 我很感謝 web3 給我的舞台,也想帶領更多人加入 NFT 項目工作的行列,因此我和我的團隊 ComDAO趕在過年前開設了Sama’s GN Pics discord 群組,廣邀想要作項目以及想要在項目團隊工作的人加入(寫到末段變成業配文XDD

希望透過社群的方式,讓大家在此交流,更快找到資源、合作夥伴或者靈感一閃。

⭐️三媽邀請碼 314292728 → 註冊全球第一大交易所幣安,現貨終身享有手續費優惠!快點連結加入幣圈,一起 to the moon 🚀🚀🚀 https://www.binance.info/tw/join?ref=31429272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三媽從來不說謊
48會員
38內容數
不只是想介紹開放式關係,更想分享追逐自由的歷程,欲拆除關係性別既有框架,以激發出更多探索和想像。
三媽從來不說謊的其他內容
2024/04/19
賣名牌包的經驗一直都不是很好,拿去名牌二手店估價,很容易因為品牌不夠大、包款不夠經典、包裝不夠完整,出現賣了心都會淌血的價格。 󠀠
Thumbnail
2024/04/19
賣名牌包的經驗一直都不是很好,拿去名牌二手店估價,很容易因為品牌不夠大、包款不夠經典、包裝不夠完整,出現賣了心都會淌血的價格。 󠀠
Thumbnail
2024/03/30
默克爾樹 ( Merkle Tree ),又被稱為哈希樹或雜湊樹 ( Hash Tree ),由美國計算機科學家 Ralph Merkle 提出並申請專利,默克爾樹 ( Merkle Tree ) 的默克爾 ( Merkle ) 就是他的姓氏。
Thumbnail
2024/03/30
默克爾樹 ( Merkle Tree ),又被稱為哈希樹或雜湊樹 ( Hash Tree ),由美國計算機科學家 Ralph Merkle 提出並申請專利,默克爾樹 ( Merkle Tree ) 的默克爾 ( Merkle ) 就是他的姓氏。
Thumbnail
2024/03/30
「軋空」這個連中文都無法直接唸出來的字詞,更難一眼辨識了解該詞彙代表什麼意思。不要怕!就是不好懂才有這篇文章嘛~ 軋空 ( short squeeze ) 中文唸起來是「亞空」,為金融用詞,通常用在股票交易,是指市場有些人因為預期股價會下跌而做空,但實際上股票卻上漲,為了回補而持續買入,導致股價暴
Thumbnail
2024/03/30
「軋空」這個連中文都無法直接唸出來的字詞,更難一眼辨識了解該詞彙代表什麼意思。不要怕!就是不好懂才有這篇文章嘛~ 軋空 ( short squeeze ) 中文唸起來是「亞空」,為金融用詞,通常用在股票交易,是指市場有些人因為預期股價會下跌而做空,但實際上股票卻上漲,為了回補而持續買入,導致股價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1 我喜歡跟人互動,但我討厭經營社群 首先第一個是經營社群是為了粉絲的黏著度,但我其實根本不在乎粉絲的黏著度。你想走就走,想留就留,我喜歡大家擁有自發性跟自由意志,我討厭各種社群經營為了煽動群眾留言互動。 例如為了增加參與,我問了一個我其實沒有想問但我知道大家會想回答的問題,對我來說實在是太奇怪了。
Thumbnail
1 我喜歡跟人互動,但我討厭經營社群 首先第一個是經營社群是為了粉絲的黏著度,但我其實根本不在乎粉絲的黏著度。你想走就走,想留就留,我喜歡大家擁有自發性跟自由意志,我討厭各種社群經營為了煽動群眾留言互動。 例如為了增加參與,我問了一個我其實沒有想問但我知道大家會想回答的問題,對我來說實在是太奇怪了。
Thumbnail
因著新的一年想要有新的目標與新的嘗試,在格友旅人小萌的指引之下發現了方格子開辦第三場創作者工作坊,主題為從零開始的社群經營,也是我有興趣想了解的方向,於是就報名參加了!
Thumbnail
因著新的一年想要有新的目標與新的嘗試,在格友旅人小萌的指引之下發現了方格子開辦第三場創作者工作坊,主題為從零開始的社群經營,也是我有興趣想了解的方向,於是就報名參加了!
Thumbnail
行銷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1.你有服務要提供嗎? 是專業如醫師、律師、顧問或是行銷、保險、仲介甚至是裝修家具、冷氣 2.你有專業想要介紹給大家嗎? 是否覺得很多同業明明服務沒有比你好,但接到的案子就是硬生生比你多呢
Thumbnail
行銷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1.你有服務要提供嗎? 是專業如醫師、律師、顧問或是行銷、保險、仲介甚至是裝修家具、冷氣 2.你有專業想要介紹給大家嗎? 是否覺得很多同業明明服務沒有比你好,但接到的案子就是硬生生比你多呢
Thumbnail
經過了121天,第三次恢復使用社群軟體。 IG登出,臉書限制一天使用3分鐘的時間(因為偶爾想寫寫東西) 理由是,擔心自己用不好的方式攝取多巴胺,反而產生更多的焦慮。 看著一篇篇的網路貼文,我沒有在理解文字,也沒有想要社交。 我只是享受著,指尖滑過螢幕的快感,對我來說那是一種制約。
Thumbnail
經過了121天,第三次恢復使用社群軟體。 IG登出,臉書限制一天使用3分鐘的時間(因為偶爾想寫寫東西) 理由是,擔心自己用不好的方式攝取多巴胺,反而產生更多的焦慮。 看著一篇篇的網路貼文,我沒有在理解文字,也沒有想要社交。 我只是享受著,指尖滑過螢幕的快感,對我來說那是一種制約。
Thumbnail
最近我們家千綺設計正在進行實習生的線上面談,以及透過參與部分工作來評估哪些朋友的特質適合與我們一起合作。 我不太擅長面試,總覺得那種談話情境帶著不對等的地位。 所以我姑且把面談變成了訪談,好奇的想問問投遞實習生計畫的朋友們,到底是如何看待這個行業的。 似乎不一定有社群感? 聊天群算嗎?
Thumbnail
最近我們家千綺設計正在進行實習生的線上面談,以及透過參與部分工作來評估哪些朋友的特質適合與我們一起合作。 我不太擅長面試,總覺得那種談話情境帶著不對等的地位。 所以我姑且把面談變成了訪談,好奇的想問問投遞實習生計畫的朋友們,到底是如何看待這個行業的。 似乎不一定有社群感? 聊天群算嗎?
Thumbnail
是的!我認為專業的社群運營,未必需要對運營的項目有熱情,但要對社群本身有強烈的熱情。(熱情的對象不一樣 如果只是單純對項目有熱情,成為社群運營負責人或者常見的 MOD,就變成你的工作了,像是原本生活中,最常聽到的:興趣變成工作就不再是興趣了。 我認為社群運營的工作很受到個人特質影響,
Thumbnail
是的!我認為專業的社群運營,未必需要對運營的項目有熱情,但要對社群本身有強烈的熱情。(熱情的對象不一樣 如果只是單純對項目有熱情,成為社群運營負責人或者常見的 MOD,就變成你的工作了,像是原本生活中,最常聽到的:興趣變成工作就不再是興趣了。 我認為社群運營的工作很受到個人特質影響,
Thumbnail
我對「人脈」這種現象很不以為然;不是因為不稀罕這件事,是我不認為「人脈」的經營會優先於自然發展「人際關係」。就好像我今天跟一個人相處不是因為這個人身上有什麼樣的利益可以「交換」,就是別人並不是一個有什麼樣價值的物品。
Thumbnail
我對「人脈」這種現象很不以為然;不是因為不稀罕這件事,是我不認為「人脈」的經營會優先於自然發展「人際關係」。就好像我今天跟一個人相處不是因為這個人身上有什麼樣的利益可以「交換」,就是別人並不是一個有什麼樣價值的物品。
Thumbnail
『社群』 回歸社群的本質,那是通過我們的對話、溝通、表達,所吸引而來的聚眾,帶有一種凝聚、向內穩定的力量。聚眾基於「信任」,讓我們(傳播者/創業者)無須時刻地「去證明」我們值得信賴,進而能專注地進行自己的事,帶動信任的流動。這些信任的鏈接,中心是錨定在我們散發出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社群』 回歸社群的本質,那是通過我們的對話、溝通、表達,所吸引而來的聚眾,帶有一種凝聚、向內穩定的力量。聚眾基於「信任」,讓我們(傳播者/創業者)無須時刻地「去證明」我們值得信賴,進而能專注地進行自己的事,帶動信任的流動。這些信任的鏈接,中心是錨定在我們散發出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因長時間都蝸居在家,生活狹隘的強烈感催促著自己趕快出走,也不知道要去哪裡認識新朋友,最終厚著臉皮纏著朋友A,才意外收穫其他新朋友,雖然不是所有的認識都可以長久,還是要鼓勵自己參與活動、認識新人,畢竟很難說未來會不會遇見自己的命定好友。
Thumbnail
因長時間都蝸居在家,生活狹隘的強烈感催促著自己趕快出走,也不知道要去哪裡認識新朋友,最終厚著臉皮纏著朋友A,才意外收穫其他新朋友,雖然不是所有的認識都可以長久,還是要鼓勵自己參與活動、認識新人,畢竟很難說未來會不會遇見自己的命定好友。
Thumbnail
從高中到大學,我都有一個積極投入的社團,高中的時候是生研社,大學的時候是自保社,對我來說學生社團是一個跟離開課業束縛的桃花源,但我並非一昧為了逃離考試上課才加入社團,更大的原因是因為社團裡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夥伴,還能學到很多課本老師不會教的事情,也因為這樣我覺得不管多累,都很值得努力。
Thumbnail
從高中到大學,我都有一個積極投入的社團,高中的時候是生研社,大學的時候是自保社,對我來說學生社團是一個跟離開課業束縛的桃花源,但我並非一昧為了逃離考試上課才加入社團,更大的原因是因為社團裡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夥伴,還能學到很多課本老師不會教的事情,也因為這樣我覺得不管多累,都很值得努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