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 UX 這行之前,你需要多一點探索熱情的空間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最近我們家千綺設計正在進行實習生的線上面談,以及透過參與部分工作來評估哪些朋友的特質適合與我們一起合作。

我不太擅長面試,總覺得那種談話情境帶著不對等的地位。

所以我姑且把面談變成了訪談,好奇的想問問投遞實習生計畫的朋友們,到底是如何看待這個行業的。

聊了幾位朋友之後,有個現象引起我的注意。
是不是......大家的朋友都很少啊?

我是說,每當我問到身邊有沒有認識從事相關工作的人,這個問題時,希望了解大家平常是如何接觸業界以及理解從事這個行業的設計師的工作與生活型態的。

通常我得到的答案是,身邊沒有人是從事軟體產業相關的設計師,好一點狀況是,認識的人是工程師、或者 PM。

​帶著這樣的疑問,這兩天剛好與朋友約了吃飯,現場人數雖然不多,但都是資深的設計師、工程師或 PM,我們聊起了一個話題

「你上次參與過覺得有社群感的地方是什麼?」我們興高采烈的舉例,然後再一一推翻。

​讀書會算嗎?
有人推翻,有些讀書會帶著目的而讀,讀完就解散了,有些讀書會雖然當下討論很熱絡,但結束之後沒有更多激情的火花(?)

似乎不一定有社群感?

FB 的社團算嗎?上面是常常會有人來問問題沒錯啦。

但一個社團如果成千破萬人之後,人與人之間反而淡薄了,沒有彼此之間同屬於一個社群的連結感。

先前在一個強調是新手村的社團,我看到版主貼了篇文討論,結果參與回應的都是資深老手,新手村都不新手村了。

聊天群算嗎?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伸手牌跟潛水的人居多。

為什麼社群這件事情對於剛踏入或者想要踏入業界的人是重要的呢?

在關於動機研究的心理學中,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分為五個步驟:

  1. 探索,發揮好奇心了解一個領域的各種事務,點燃內心的小火花
  2. 熱情,累積內心的小火花之後,點燃成為了強大的內心驅動力
  3. 目標,我們的熱情需要方向的指引才不會乾燒
  4. 自主選擇,前往目標的路上,我們渴望有所選擇,而不是被規劃好一切
  5. 專精,經歷上述的步驟,我們越走越遠,有機會攀登專家之路

如果缺乏探索與熱情,我們沒有足夠的動能前進。
如果缺乏目標,我們原地打轉,浪費生命。
如果缺乏自主選擇,我們會困惑這一切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以上每個步驟在邁入職業之路的過程,都有許多陷阱會推你一把。

而我看到許多對 UX 工作有所追求的朋友,可能探索不足、可能已經被以前的工作消磨掉對生命的熱情、可能不知道該如何立定目標、可能不知道自己需要做出選擇而不是等待答案。

這些心理動機上的缺陷,都將導致踏上這條職業之路的歷程充滿荊棘。

所以為什麼我認為社群重要呢?

重點在於分享這些歷程,以及看到原來其他人也正在攀登這個艱困的長路,我的困境似乎有人能夠同理了。

在韓劇《我的大叔》裡面,有個女明星角色喜歡講一句中肯的話:
「看到大家日子過得不好,我就安心了」

這話雖然白目,但貼切。

我們的人際關係發展過程,有許多強連結與弱連結的社會關係。

強連結是與你的社會身分綁定比較緊密的關係,例如血緣父母、親戚、伴侶、親密好友、甚至是有可能干涉影響你工作與生活模式的人,你通常會跟強連結關係的人有直接往來頻繁接觸的機會。

通常強關係的人,都不太懂我們這個行業,所以你很難從直接連結的強關係中,尋求對於 UX 相關行業的同理與支持。

弱連結是你稍微認識、點頭之交,甚至是偶爾見過一次的朋友的朋友,以及上面提到的可能在各種社群之中偶爾聊過天的網友們。

探索新的職業領域過程,發展弱連結對我們進行「探索」有很好的幫助。

甚至看到別人如何點燃熱情、如何立定目標、如何做出選擇,都是增加我們腦袋中模式辨認資料庫的範本。

多看看,我們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這是我想與渴望進入業界的朋友分享的觀點。

各位朋友,我也好奇的想問問,你們參與了什麼 UX 相關的社群呢?

介紹我認識一下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獸群之心 / Soking的沙龍
82會員
47內容數
以一個資深網路產品設計師的眼光,討論網路思維、產品思維以及心理學如何幫助我們了解這個世界。
2023/06/02
其實在與客戶開顧問會議的時候,我常常會勸客戶不要輕易發動用戶研究,而是應該回歸到基本的問題定義,那就是我們現在希望解決產品發展過程的什麼問題? 我想透過這篇文章來思考整理,我對於用戶研究在什麼時機發動,對於產品服務的發展會是更明確的效益與用途。 從商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我通常會以這幾點作評估基礎...
2023/06/02
其實在與客戶開顧問會議的時候,我常常會勸客戶不要輕易發動用戶研究,而是應該回歸到基本的問題定義,那就是我們現在希望解決產品發展過程的什麼問題? 我想透過這篇文章來思考整理,我對於用戶研究在什麼時機發動,對於產品服務的發展會是更明確的效益與用途。 從商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我通常會以這幾點作評估基礎...
2023/05/26
前陣子我在回顧過去幾年合作過的企業,重新思考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察覺自己需要尋找外部的體驗設計團隊協助,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疏理自己的觀點,也分享給你。 ​我發現可以用三個問題作為分析的角度,來評估這個議題...
2023/05/26
前陣子我在回顧過去幾年合作過的企業,重新思考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察覺自己需要尋找外部的體驗設計團隊協助,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疏理自己的觀點,也分享給你。 ​我發現可以用三個問題作為分析的角度,來評估這個議題...
2023/05/21
先前在訓練我們家的新人 UX 設計師如何帶領客戶進行設計思考工作坊,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新鮮的嘗試,引導別人如何進行工作坊引導,這在語言與概念上有著遞迴的樂趣。 觀察我們家新人如何出包,與他一起覆盤的過程,也讓我建構了「原來這些概念需要特別提醒」的 Tips,因此本文想跟你分享我的觀察。
2023/05/21
先前在訓練我們家的新人 UX 設計師如何帶領客戶進行設計思考工作坊,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新鮮的嘗試,引導別人如何進行工作坊引導,這在語言與概念上有著遞迴的樂趣。 觀察我們家新人如何出包,與他一起覆盤的過程,也讓我建構了「原來這些概念需要特別提醒」的 Tips,因此本文想跟你分享我的觀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曾經有學長一直灌輸我們【人就是要認識多一些,以後才有更多人脈】~ 慢慢自己在社會打滾多年之後,似乎這句話也算對,也算錯! (有些觀念是對的,有些說法是錯的)
Thumbnail
曾經有學長一直灌輸我們【人就是要認識多一些,以後才有更多人脈】~ 慢慢自己在社會打滾多年之後,似乎這句話也算對,也算錯! (有些觀念是對的,有些說法是錯的)
Thumbnail
自從出社會上班後,其實生活圈就可能會限縮。除此之外,周圍相處的人都是同樣職業,彼此話題一樣,就很難激盪出很棒的創意點子。所以,跟不同的領域互相學習,是激發創意的好辦法!這世界可以學習的事情太多了,多方去涉獵,有助於開拓自己的眼界,激發不同的思維。
Thumbnail
自從出社會上班後,其實生活圈就可能會限縮。除此之外,周圍相處的人都是同樣職業,彼此話題一樣,就很難激盪出很棒的創意點子。所以,跟不同的領域互相學習,是激發創意的好辦法!這世界可以學習的事情太多了,多方去涉獵,有助於開拓自己的眼界,激發不同的思維。
Thumbnail
最近我們家千綺設計正在進行實習生的線上面談,以及透過參與部分工作來評估哪些朋友的特質適合與我們一起合作。 我不太擅長面試,總覺得那種談話情境帶著不對等的地位。 所以我姑且把面談變成了訪談,好奇的想問問投遞實習生計畫的朋友們,到底是如何看待這個行業的。 似乎不一定有社群感? 聊天群算嗎?
Thumbnail
最近我們家千綺設計正在進行實習生的線上面談,以及透過參與部分工作來評估哪些朋友的特質適合與我們一起合作。 我不太擅長面試,總覺得那種談話情境帶著不對等的地位。 所以我姑且把面談變成了訪談,好奇的想問問投遞實習生計畫的朋友們,到底是如何看待這個行業的。 似乎不一定有社群感? 聊天群算嗎?
Thumbnail
無論是地方刊物或創生合作夥伴,終究還是要了解TONE調這件事。但如果你跟我一樣,之前是上班族(或學生),完全沒有自己的工作團隊,也沒有地方人脈,更不可能有聘用員工的人事預算。那麼「找夥伴」這件事,就真的需要磨合過程和判斷技巧。
Thumbnail
無論是地方刊物或創生合作夥伴,終究還是要了解TONE調這件事。但如果你跟我一樣,之前是上班族(或學生),完全沒有自己的工作團隊,也沒有地方人脈,更不可能有聘用員工的人事預算。那麼「找夥伴」這件事,就真的需要磨合過程和判斷技巧。
Thumbnail
對我來說,社交是個很奇怪的技術,它充斥在我們生命每一分秒,人們渴求又厭惡它,精專的老手時常帶著憐憫的目光看著為此顛簸的初學者,真的問了一切也盡在不言中,專家學者多年不斷的研究跟統計,也不能減緩現代人逐漸邊緣的心。
Thumbnail
對我來說,社交是個很奇怪的技術,它充斥在我們生命每一分秒,人們渴求又厭惡它,精專的老手時常帶著憐憫的目光看著為此顛簸的初學者,真的問了一切也盡在不言中,專家學者多年不斷的研究跟統計,也不能減緩現代人逐漸邊緣的心。
Thumbnail
因長時間都蝸居在家,生活狹隘的強烈感催促著自己趕快出走,也不知道要去哪裡認識新朋友,最終厚著臉皮纏著朋友A,才意外收穫其他新朋友,雖然不是所有的認識都可以長久,還是要鼓勵自己參與活動、認識新人,畢竟很難說未來會不會遇見自己的命定好友。
Thumbnail
因長時間都蝸居在家,生活狹隘的強烈感催促著自己趕快出走,也不知道要去哪裡認識新朋友,最終厚著臉皮纏著朋友A,才意外收穫其他新朋友,雖然不是所有的認識都可以長久,還是要鼓勵自己參與活動、認識新人,畢竟很難說未來會不會遇見自己的命定好友。
Thumbnail
不論是新手設計師還是老鳥,在職涯道路總是會遇到撞牆期,特別在面對到「選擇職缺」、「選擇產業」與「選擇公司」時,還真的不知道自己適合哪種環境,又加上準備作品集和等待面試的焦躁心情,心很累XD。畢竟每個選擇都會影響到未來的發展,所以不妨可觀察幾個面向:
Thumbnail
不論是新手設計師還是老鳥,在職涯道路總是會遇到撞牆期,特別在面對到「選擇職缺」、「選擇產業」與「選擇公司」時,還真的不知道自己適合哪種環境,又加上準備作品集和等待面試的焦躁心情,心很累XD。畢竟每個選擇都會影響到未來的發展,所以不妨可觀察幾個面向:
Thumbnail
到了融入派對的階段,我開始敢向任何人介紹自己、並且向每個遇到的人提問,參加派對時,「對別人感興趣」的態度是很重要的,除了眼神、肢體語言透露的專注感,另一個超有效的方式就是「提問」!
Thumbnail
到了融入派對的階段,我開始敢向任何人介紹自己、並且向每個遇到的人提問,參加派對時,「對別人感興趣」的態度是很重要的,除了眼神、肢體語言透露的專注感,另一個超有效的方式就是「提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