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韓國心理學博士朴又蘭的著作"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在台出版,書名吸睛、直闖人心,短短一個月就五刷,銷量頗豐。這書的內容著重在女性的情感連結,解析為什麼媽媽的情緒影響女兒甚深。 為什麼是女兒呢~~因為相較於兒子,女兒比較貼心、和媽媽有較親密的連結,也因此,女兒比較會因體貼媽媽而成為了媽媽情緒的出口。
那天看了書後,興匆匆和女兒分享在書中看到的論述~~
媽媽: 我那天買的那本書提到,"媽媽只要煮東西,女兒會自動湊過來,兒子卻需要三催四請還不一定會來"。
我的語音未落, 女兒馬上回答我
女兒:那你兒子一定是個女的。
媽媽我聽完後完全是三條線,回問,你怎會這麼想。
女兒:因為你兒子常會說你煮東西、吃東西都不啾的喔。他那麼愛吃、會吃,肯定是個女的。
原來女兒感受到的是他弟弟為了吃無所不能,凡是主動積極,所以書印證了弟弟其實是女的。
但是媽媽腦裡的畫面卻是,兒子只顧玩,爸爸媽媽要三不五時的幫兒子夾菜入碗,盯著他吃飯,不然現在沒吃飽,待會又說肚子餓,徒增困擾。
對照書本內容,媽媽想說的是~~我兒子的表現就如書中所寫,吃不重要、玩樂甚過一切。因此,這驗證了我的兒子是正常的,我的教養也沒太大問題。但女兒的認知怎會和媽媽👩我有著極大的差異呢?
回想我和女兒的對話~~媽媽深刻感受到,同樣的文字,因為角色的差異和套用情境的不同,造就了全然兩極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