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成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台灣和韓國在這些年皆面臨少子化與晚婚生育趨勢。 年輕人為了工作、實現自我和追求生活品質,延遲了結婚規劃或是不婚;考量經濟條件、責任承擔和職涯發展等等,即使是結婚多數是只生養一個或至多兩個小孩。

台灣和韓國對結婚和生育似乎有著同樣的發展脈絡,但透過報章雜誌、媒體和韓國戲劇與節目卻發現,韓國父母和孩子在升學和職涯選擇上承受著比台灣更重的壓力和困境。 韓國多數的國小學童和台灣一樣在下課後會到課後照顧班完成學業,並參與多樣性的才藝和學科課程。國小學業成績在台灣並不直接影響多數學童的國中升學選擇,但在韓國學生為了能夠上特定學校,成績須保持在前端並參與多樣性的校外活動競賽。國高中後,孩子為了能進入韓國三大名校SKY(首爾大學 Seoul、高麗大學 Korea 與延世大學 Yonsei),以確保往後能進到大企業工作或成為令人稱羨的三師 (醫師、律師和會計師),孩子的學習完全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韓國國高中生不只要顧及校園課程與社團,更是放學後在補習機構接受各式緊鑼密鼓的訓練與學習、私人家教盛行、海外留學和遊學更成為了必備品。

看看韓國想想台灣,台灣的父母近些年來的教養觀趨向"反對過度教養"。過度教養 Overparenting,指的是父母親對孩子的現在和未來成就有著極嚴格的要求,因而過度涉入孩子的生活。晚婚和生的少的緣故,很多的台灣家長都是在工作和經濟比較有餘裕的時候才開始生養小孩,此時期的父母重視健康、追求生活與工作平衡,喜歡陪伴孩子參與親子活動、一起露營和打球等等,享受彼此的親子時光。"童年只有一次、 快樂成長"成為了許多父母的教養觀。

生養的少和晚,讓許多的台灣父母對於養兒育女有著"快樂成長"的迷思。父母的陪伴和支持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但這不意味不能有壓力、不能有挫折和傷心難過,更不是凡事順著孩子,不強迫、不責備和不反對。「快樂是情緒的一部分並非全部,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能只學習擁抱快樂,而不懂得處理負向情緒和人際關係;更不可能不懂壓力、挫折和失敗是何物。 」

過往的父母對孩子成長的參與會在中學後逐漸放手,降低參與度,讓孩子學習透過群體、同儕、師長等的互動學習獨立和成長。 然而,現今的父母對孩子的生活介入越來越深、越來越多元;父母擔任國高中孩子的學校志工、競賽時父母成為了那場場出席的啦啦隊員、父母對孩子大學備審資料更是字字句句把關甚嚴,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成為了父母親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父母親的參與本著是"支持"與"協助",但是漸漸卻成為了過度涉入與侵略。減少了孩子自主與自我掌控的學習機會、影響了孩子的人際關係和人際智能發展,更是大大降低了自主判斷、分析與問題解決的能力,想對的更是削弱了抗壓、挫折忍耐與危機處理的發展機會。

人不可能一生無憂、更不可能事事順心,平坦無變化的人生、沒有波折起伏的生活,怎能體會何謂真正發自內心的快樂與成就呢? 父母親該給孩子的"快樂成長" 應該是,幫助孩子具備抗壓性、挫折忍耐力、問題解決的能力,讓他們學習自己的力量達成目標、突破困境、找尋自我價值,並學會逐漸扛起生活的責任,以應對往後人生的起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三明治世代的沙龍
1會員
6內容數
2022/04/13
原來是女兒感受到的是他弟弟為了吃無所不能,凡是主動積極,所以書印證了弟弟其實是女的。 但是媽媽腦裡的畫面卻是,兒子只顧玩,爸爸媽媽要三不五時的幫兒子夾菜入碗,盯著他吃飯,不然現在沒吃飽,待會又說肚子餓,圖增困擾。
Thumbnail
2022/04/13
原來是女兒感受到的是他弟弟為了吃無所不能,凡是主動積極,所以書印證了弟弟其實是女的。 但是媽媽腦裡的畫面卻是,兒子只顧玩,爸爸媽媽要三不五時的幫兒子夾菜入碗,盯著他吃飯,不然現在沒吃飽,待會又說肚子餓,圖增困擾。
Thumbnail
2022/02/08
  勉強學主要是針對孩子的基礎學業,要能自動自發寫作業、要自行安排考前複習,自行選擇的才藝與體育項目不能因為學習後不喜歡或有人際困擾就放棄,學習是挑戰,苦練與苦讀過後將會因為成就感而強化自信。勉強學還用在家庭教養上,我們認為孩子在該有的年齡就該學會的技巧與能力,即使他們沒有學習的意願,我們也會要他
Thumbnail
2022/02/08
  勉強學主要是針對孩子的基礎學業,要能自動自發寫作業、要自行安排考前複習,自行選擇的才藝與體育項目不能因為學習後不喜歡或有人際困擾就放棄,學習是挑戰,苦練與苦讀過後將會因為成就感而強化自信。勉強學還用在家庭教養上,我們認為孩子在該有的年齡就該學會的技巧與能力,即使他們沒有學習的意願,我們也會要他
Thumbnail
2022/02/01
人到中年總是會想起以前的美好,透過Google相簿和Facebook的提醒時不時的回顧往年的總總。藉由和先生聊天回憶孩子小時候的可愛模樣,假借旅遊話題和女兒兒子吹噓自己的人生美好,總是告訴他們過往在英國美國讀書的生活,讓她知道媽媽曾經也是很"精彩"的。
Thumbnail
2022/02/01
人到中年總是會想起以前的美好,透過Google相簿和Facebook的提醒時不時的回顧往年的總總。藉由和先生聊天回憶孩子小時候的可愛模樣,假借旅遊話題和女兒兒子吹噓自己的人生美好,總是告訴他們過往在英國美國讀書的生活,讓她知道媽媽曾經也是很"精彩"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年輕時努力奮鬥,就是為了年老時有高枕無憂的生活」。聽到這句課堂中的造 句,一名學員突然大聲嘆了口氣說,「我們現在這樣,到底是為了什麼.....」? 坐在眼前的學員們,都是一家韓國企業外派到台灣的高階主管,從年輕時進到公司工作,起薪就是同齡新鮮人的2-3倍。
Thumbnail
「年輕時努力奮鬥,就是為了年老時有高枕無憂的生活」。聽到這句課堂中的造 句,一名學員突然大聲嘆了口氣說,「我們現在這樣,到底是為了什麼.....」? 坐在眼前的學員們,都是一家韓國企業外派到台灣的高階主管,從年輕時進到公司工作,起薪就是同齡新鮮人的2-3倍。
Thumbnail
若果人的一生由入幼稚園那刻起已被100%計劃好,和別人沒兩樣從軍般的成長,而且被奪走學習基本生活技能的經驗和培養自己真誠有興趣的事情,那個人心中也許已有一部分死了。可能生活順遂時未必被察覺到,但父母能保證孩子一世一帆風順嗎?能保證被奪去的技能經驗能在日後追補回嗎?
Thumbnail
若果人的一生由入幼稚園那刻起已被100%計劃好,和別人沒兩樣從軍般的成長,而且被奪走學習基本生活技能的經驗和培養自己真誠有興趣的事情,那個人心中也許已有一部分死了。可能生活順遂時未必被察覺到,但父母能保證孩子一世一帆風順嗎?能保證被奪去的技能經驗能在日後追補回嗎?
Thumbnail
阿崴閱讀-如何養出一個成年人 怎麼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卻開始累加了過多的期望,學著放手,適度的陪伴與表達支持,活出自己的榜樣,才會是最好的示範。
Thumbnail
阿崴閱讀-如何養出一個成年人 怎麼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卻開始累加了過多的期望,學著放手,適度的陪伴與表達支持,活出自己的榜樣,才會是最好的示範。
Thumbnail
"快樂成長" 是幫助孩子具備抗壓性、挫折忍耐力、問題解決的能力,讓他們用自己的力量達成目標、突破困境、學習自我成長,並學會逐漸扛起生活的責任,以應對往後人生的起伏。
Thumbnail
"快樂成長" 是幫助孩子具備抗壓性、挫折忍耐力、問題解決的能力,讓他們用自己的力量達成目標、突破困境、學習自我成長,並學會逐漸扛起生活的責任,以應對往後人生的起伏。
Thumbnail
孩子教不好,是父母的過錯? 叛逆的孩子應該被嚴格的教導? 孩子的未來必須由父母主導?父母確是應該給予孩子自我的成長空間,但是父母必須鼓勵,同時也要有所懲罰的概念,孩子自身的想法足以改變他們未來的前景及命運。 寫作原因: 父母對孩子的出發點: 孩子的想法: 傳統概念/家中經濟能力/父母背景:
Thumbnail
孩子教不好,是父母的過錯? 叛逆的孩子應該被嚴格的教導? 孩子的未來必須由父母主導?父母確是應該給予孩子自我的成長空間,但是父母必須鼓勵,同時也要有所懲罰的概念,孩子自身的想法足以改變他們未來的前景及命運。 寫作原因: 父母對孩子的出發點: 孩子的想法: 傳統概念/家中經濟能力/父母背景:
Thumbnail
1.什麼是青春? 長大了以後,你才會知道, 在驀然回首的剎那, 沒有怨恨的青春才會了無遺憾, 如山岡上那輪靜靜的滿月。 2.東方與西方文化對青春的詮釋 問孩子在學校認識哪些同學,然後了解孩子朋友的特質,避免交到令孩子誤入歧途的同學或朋友。(控制孩子的交友狀態) 重視孩子的成績勝過探索世界的能力。
Thumbnail
1.什麼是青春? 長大了以後,你才會知道, 在驀然回首的剎那, 沒有怨恨的青春才會了無遺憾, 如山岡上那輪靜靜的滿月。 2.東方與西方文化對青春的詮釋 問孩子在學校認識哪些同學,然後了解孩子朋友的特質,避免交到令孩子誤入歧途的同學或朋友。(控制孩子的交友狀態) 重視孩子的成績勝過探索世界的能力。
Thumbnail
在還沒準備好成為父母之前,許多家長就已經當了父母,在育兒的這條路上跌跌撞撞,為了孩子努力摸索,只因想要給孩子最好的一切。
Thumbnail
在還沒準備好成為父母之前,許多家長就已經當了父母,在育兒的這條路上跌跌撞撞,為了孩子努力摸索,只因想要給孩子最好的一切。
Thumbnail
握有資源的父母,為孩子打造精心規劃的童年, 但孩子是否能從此走向遂如人意的人生? 拚教養的過程中,究竟誰才是贏家? 或者我們只是被這國際化的浪潮沖刷得看不見確實的方向?
Thumbnail
握有資源的父母,為孩子打造精心規劃的童年, 但孩子是否能從此走向遂如人意的人生? 拚教養的過程中,究竟誰才是贏家? 或者我們只是被這國際化的浪潮沖刷得看不見確實的方向?
Thumbnail
「在這二十幾年的生命裡,我過得幸福嗎?」 「不論自身是否幸福,我有自信把幸福帶給下一代嗎?」 這兩個問題大概解釋了,「不生小孩」或許是年輕世代更「重視生命」的結果。 這當然不是說現在已經有小孩的長輩們都不尊重生命(畢竟以前根本沒有「不生小孩」這個選項),而是以我們二十多歲網路世代的自身經驗,所得出的
Thumbnail
「在這二十幾年的生命裡,我過得幸福嗎?」 「不論自身是否幸福,我有自信把幸福帶給下一代嗎?」 這兩個問題大概解釋了,「不生小孩」或許是年輕世代更「重視生命」的結果。 這當然不是說現在已經有小孩的長輩們都不尊重生命(畢竟以前根本沒有「不生小孩」這個選項),而是以我們二十多歲網路世代的自身經驗,所得出的
Thumbnail
成年人的快樂很多元也複雜,但小孩子的呢?九歲的人兒,快樂不外乎是:「爸爸媽媽多陪我玩」;「吃雪糕」;「和朋友多見面」;「看電視/玩電玩」;「別要做太多功課」;「給我一點空閒時間」之類……但為何要九歲人兒快樂起來知易行難?
Thumbnail
成年人的快樂很多元也複雜,但小孩子的呢?九歲的人兒,快樂不外乎是:「爸爸媽媽多陪我玩」;「吃雪糕」;「和朋友多見面」;「看電視/玩電玩」;「別要做太多功課」;「給我一點空閒時間」之類……但為何要九歲人兒快樂起來知易行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