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難以介入的親子關係 --- 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這是一本比較心理關聯性很高的書,而且作者的學派是比較傳統的,也就是走精神分析路線,這個對於一般人來說真的是會非常困難,自己在閱讀的時候也常常會腦袋就卡住一下,並不是內容不好而是會比較容易讓人覺得需要思考。雖然內容看似生活化但還是比較生硬,然而是非常值得參考跟實用的,而且這本書的內容相當豐富,含金量也是非常高,絕對是值得去找來慢慢閱讀的。 首先想要先用幾個詞來串起整本書的內容,包括「投射」、「匱乏」、「創傷」跟「真正的內容」前面有提到作者的背景跟學派是精神分析,因此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就會一直看到這幾個名詞出現,事實上並不能說這樣的風格跟走向不對,這個是很因人而異的;但也因為有人認為不是甚麼事都必須往這些方向走,才會發展出其他學派;但如果你/妳是很喜歡精神分析的話,這本書值得你/妳好好品嚐、若你/妳是一般民眾或是比較喜好其他學派,希望你/妳在閱讀時不用太在意文字的使用,輕鬆點去看待作者的分享跟案例分析就好。在這裡面或多或少應該可以找到一些社會大眾很常見的狀況,要是願意把自己丟進去在其中的話、也可以藉此看看自己的狀況,說不定有些事情可以在書裡面找到新的答案跟感覺。 「母親將女兒視為自己的延伸,而兒子跟丈夫則是以他人的身份存在,女兒之於母親並非獨立的身份,而是與母親本人相同的角色」這一段話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因為如果你/妳看到的母親若不是這樣對待女兒,那麼後面的內容就很難成立了。事實上在家庭甚至家族裡,常常都會有「複製」的現象發生,一個人會跟爸爸媽媽的做法很像、價值觀很像,那並不是單純的學習、模仿而已,是整個人完全投進去的復刻了,先姑且不論好壞對錯,有時候就會聽到很誇張的答案,印象深刻的一個是「靜脈曲張是我們家族遺傳啊」記得當時聽到時都要昏倒了,如果你/妳稍微對靜脈曲張的成因有點概念的話,就會明白在說什麼了。而說到複製這件事,文字跟語言都會有暗示效果,其實身體行為也可以說是具備這樣的情況,不一定是因為崇拜某個人但就是默默的被影響了。 「被過去魔掌完全控制的人生令人難以忍受,所以追悼的行為必須發生」基本上不論是哪個學派,往往都很容易的會想要去探討過去經驗,只是追究的時間要多長、關係會拉到多遠、加入哪些角色進來,就因人而異了。是有了過去才有現在,因此過去的經驗若是很糟糕的,將會有很大的機率一直陪伴漫長的歲月,直到有天能夠好好面對它、處理它、放下它。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有天剛好在網路上看到一段影片,是一個小孩抓著汽車副駕駛座的前門被拖著,後來鬆手後被後輪壓過身體,這時候駕駛座上的人氣沖沖的下來,這孩子說的第一句話是「爸爸你不要生氣」當下看到的時候除了難過,同時情緒也上來了,若非犯下滔天大罪,是有甚麼事情比自己小孩被車子壓過後,不先關心傷勢還要凶他。就連隔著螢幕都可以感受到,這孩子絕對不是第一次被這樣對待,只能說世界的美好,並未在一開始就降落在這孩子身上,未來他要能好好與世界互動相處,是需要花費比較大的心力。 「母親若無法控制好自己的焦慮,最親近的子女將付出代價。」關於這段話應該可以讓大家更直接明白跟書名的相關性;但不只是母親、或是父親而已,作為孩子的主要照顧者若是有這樣的情況發生,那麼被照顧的子女都有很大的可能要付出代價。如果是看書裡面的內容,可能會不太清楚作者的意思,但其實簡單來說作為一個照顧者如果無法好好處理自己的不安,而且還把這樣的不安去宣洩在被照顧者的身上,就會出現開頭說的這段話。雖然已經是大人了;但其實很多大人是不懂得如何處理情緒的、不懂得如何照顧好自己的內在狀態,而當跟孩子相處在一起,達到某一個臨界值時,往往這時候就會很容易對孩子大呼小叫、語帶恐嚇等等,姑且不論當時的孩子是否已經聽懂明白照顧者的內容?但展現出來的情緒狀態,是足以在小孩身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這邊剛好想到一個情況,就是小孩惹大人生氣的機會比較高?還是大人造成小孩不安的機會比較高?會想說這個是因為往往很容易聽到的說法是「你/妳都不知道我小孩有多不乖?教也教不聽,就一直搗蛋!」然而作為一個助人工作者,自己常常感受到的,是孩子不被好好照顧、得不到足夠的關心,才會有了一些要引起大人注意結果是生氣居多的行為。大人是不是一定要照顧好小孩呢?也許有人認為是;但也正因為覺得是,才會認為與其這樣就不要生小孩了吧?也有一種可能是當事人從前沒有被好好地照顧,因此就不會有想要照顧別人的念頭?誰知道呢?很多人覺得生了小孩就會愛小孩是天性,這個跟前面說的靜脈曲張是家族遺傳,都是隨便瞎說的、也有人會說養兒才能防老,有錢不能解決事情、以及現在人就是沒有責任感才會自私的想要自己賺錢自己花。只能說這個要討論是討論不完的,也沒有一個絕對正確的答案;但有件事應該還算是肯定實在的,就是當你/妳真的很愛一個東西時,絕對會奮不顧身的想要照顧好,不管是人、動物、還是物品,是吧? 「隨意對他人傾倒情緒垃圾的孩子,很可能在家就被父母當成情緒垃圾桶。」這個分享算是承接上一個內容,有時候你/妳以為事情已經這樣的結束了;但那其實只是你/妳以為而已,負面情緒在大人身上沒有好好地被處理,去宣洩在小孩身上,那麼小孩該如何處理這股能量呢?用這樣的概念去看看那些會在外面傾倒情緒垃圾的孩子,對待他/她們的角度將會有所不同,這也可以把上面那段的後面一句話給兜上「最親近的子女將會付出代價」說起來這樣的孩子著實可憐,不過更可憐的就是那些承接這樣孩子情緒的孩子吧?作為家長,有沒有甚麼可以做的呢?很多人覺得送小孩去學校是為了學習、是為了適應團體生活,基本上個人不是很認同這種價值觀,特別是小孩還不具備足夠的語言表達能力、辨別是非能力、保護自己身體能力的時候。人類的成長期真的是非常非常的長,可能甚至到了所謂成年的十八歲,對於很多事情的判斷還懵懵懂懂、身體還可能繼續在生長中,因此作為家長若只是因為自己不懂得如何帶小孩、為了賺錢給孩子更好的未來跟生活環境等等理由,就把孩子丟去校園也無心關注的話,這樣的孩子並不見得是比較讓人放心的,說到這邊大概可以越來越想得到,為什麼現在人不想要生孩子了吧。 「他人的目光,正是從他人眼中看見自己的目光。」說到認同,基本上人們都是透過別人來認識自己的;但是認識跟認同是不一樣的,從出生開始長輩給了自己一個名字,然後開始教導各式各樣的事情,生活起居、技能學習等等,這些逐漸學會的、累積在身上的,構成屬於我們的世界,也就是當我們在跟別人介紹自己的時候,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也好讓別人認識我們。然而認同是尋求一種被看見,也就是我們的所作所為是希望得到別人的支持,在書本裡作者提到「有許多專家說請跳脫他人的目光,難道大家不想跳脫嗎?那到底要怎麼跳脫?要跳脫甚麼呢?聽到這些話是真是讓人疑惑。」這段話講的非常好呢,很多雞湯不只是毒雞湯,認真的想想之後會發現根本是不知所云的莫名其妙雞湯,偏偏大家常常很容易覺得言之有理。那麼到底要怎麼解決這個情況呢?有兩個方式大家可以試試看,第一個是「視他人為他人,自己為自己」要做到這樣就是要能判斷狀況是為了別人而做還是自己想要這麼作?這應該是比較好入門理解的,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為了迎合別人才做的,這就無法達到這個方式;第二個方式是大人該好好做的,也就是好好去對待孩子,用好好兩個字可能過於抽象;但我覺得已經是最容易理解的,我們可以想一下,自己有多常沒有好好地對待孩子?是邊忙其他事情的陪伴?是漫不經心的陪伴?是敷衍式的陪伴?這些都會讓孩子無法好好感受到、進而學習到自己的模樣,回到書名跟前面分享的來當結論「你/妳對待孩子的態度,那麼他/她就越可能長成你/妳塑造的那個樣子」 「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母親只要告訴孩子:原來你/妳是這樣想啊。」關於情緒的部分,最簡單的原則就是「情緒是中性的,也就是沒有對錯的。」這句話很可能在其他地方已經聽到爛了:但是大部分的人還是認為情緒是有對錯好壞的意義啊,情緒跟事件綁在一起,事件跟處理方式又綁在一起,慢慢變成在一件事情裡,什麼樣的做法跟情緒才是「合適」的,而那就是符合他人眼光的、偏向對的。作者提到「偶爾在網路或書店看到心理學相關的書籍,有不少書名讓人感到困惑,都是引導孩子變的更開朗、更正向的教養方法,就想問這樣的態度,是要表現給誰看?」看到這段話時真是讓人想拍手叫好,是啊、那麼正向、那麼活潑開朗是想要給誰看?國家還是學校或是哪條規定說,你/妳不開心就不能出門、就不配跟人交朋友、做生意買賣了嗎? 「只記得過去的幸福時刻,和只記得過去的不幸,兩者終歸是相同的。」相信大家應該或多或少有過這樣的經驗,就是同一個事件裡,你/妳的記憶跟其他人有所不同,甚至是大不同。作者在這個部分提出一個自己從來沒想過的,就是當事人描述的內容是否屬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釐清當事人為什麼會這樣記憶?創造這個記憶的幻想跟慾望又是甚麼?慾望的出口又是在哪裡?一直以來我們都比較容易選擇當事人的說法,尊重當事人的內容,畢竟主觀意識是沒有對錯的、但老實說我們還是會帶有思考跟懷疑真實性有多少的態度去看待他/她們,就像孩子在外面發生事情了,回來描述的場景啦情形啦我們很容易第一時間想要先確定狀況,彷佛講的跟事實一樣,一切事情就好辦了;但必須說也只是好辦了並不是真的很容易辦,用前一集的內容來舉例好了,如果我們確認自己的孩子去學校用情緒勒索同學,那麼是不是我們改善自己對孩子的態度就能立即的、從根本的完全解決這個狀況呢?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心理學會讓人覺得越讀越不懂、越實踐越覺得課題很多、面向很多,因為事實上生命是同時由多面向構成的、交織變化影響產生的,而作為大人的我們,只能盡可能的去做到自己能照料到的。 「不愛孩子的罪,就算現在盡力滿足當時沒有滿足的愛,孩子受到的傷害也不會痊癒。」不曉得大家看到這段話的感覺跟反應是如何?難道就這樣放著不用解決了嗎?至少為自己的不努力、不在意彌補些甚麼吧?但說真的彌補如果能完全擺平過往的事情就算了;但更多時候是像作者在書裡分享的,子女用這樣的方式去綁架、去懲罰、去控制家長。回過頭來說,如果都要把事情做好,為什麼不選擇一開始就做好,而是要做彌補呢?當然這也可能又是另一個讓人不想生小孩的主因,年輕時候正值甚麼都沒有,只有時間跟體力的時候,除了生小孩還算符合的了,生小孩後的教養很容易是大問題,可是既然決定要生小孩了,不就應該要做好準備嗎?在這個段落想引用一個很常聽到的小故事來結尾,就是釘在牆壁上的釘子,就算把釘子拔掉了,釘子的痕跡、產生的洞也還是在;哪怕用東西把它補滿了,那依舊是被釘過的牆壁,把小孩當作是牆壁,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無法回到負面記憶出現前的狀態;但是絕對能帶著這些傷痛,進行自我療癒。」作為這本書的最後一段分享。選擇了這一段話,不是因為覺得要有個Happy Ending ,而是關於心理學,它可以給人們帶來自我探索,並且在這段旅程中逐漸的修復一個人的不佳狀態,這段話是走向新的未來時,非常好的描述。在這邊書裡提到追尋自我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找尋值得信賴的精神分析師,這個部分超級可遇不可求的,一來是這樣的人是極度少有的,培養出一個諮商師已經有些花費時間,還要特地找尋是精神分析師更是超級超級不容易,再者是花費的精神、時間跟費用也是極度多的,這甚至並不代表你/妳有空、有錢就能有很大機會搞定這個部分。因此作者提供了另一個做法是書寫自我,只是這需要更高的自制力跟意志力。老實說這個做法是相較容易很多的,只要你/妳不被書寫的形式啊內容啊給侷限住了,事實上除非不識字、或是無法好好手寫字,這個形式肯定是非常好入門跟嘗試的。

分享就到這裡囉,如果喜歡內容的話,歡迎留言回饋及分享。最重要的是,有興趣的話就去找書來看囉。

7.7K會員
182內容數
相信運動是好的、相信閱讀是好的、相信開放心態是好的,在這邊會分享關於運動、教育跟心理的相關內容,歡迎一起來聊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