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專業閱讀分享:《行走 獨處的實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龍應台《行走  獨處的實踐》

龍應台《行走 獨處的實踐》

我真的被綁架了。 被網絡綁架了。

大概不止作者一人吧,這個年代有誰不被網絡綁架?

我相信當每一件事,即使是原意或動機再好不過的事,走到極致之時都會物極必反。通訊的便利、資訊的流通,當這些變得過度大量佔據我們的日常生活之時,一不小心就會在網絡漩渦裡失去重心。雖然作為一個現代人,現實生活之中不太可能完全不接觸網絡世界,但我們仍然是實實在在的一個人人,一個活在現實世界裡的生命體,從虛擬回到現實,從外在回歸內在,把重心從別處拉回到自己的心上。

每天與全世界來往互動,對那個自然內在的「自己」,卻找不到時間傾聽,挪不出空間對話。 時間久了,甚至忘了,他在。

幾年前讀過河正宇的《走路的人》讓我更喜歡走路,疫情之前總會找點時間從某一處走到另一處,確實如河正宇所言,當遇到一些想不明白或不愉快的事,就去走路吧。在走路的過程裡,走著走著,就會想通了、放下了。

羨慕生活在台灣、日本、韓國的人,他們不用出國都有好山好水,只要抽點時間就可以來一次國內旅遊,逃離城巿幾天,甚至可以選擇回歸自然,走到鄉郊過些簡樸生活。

作者龍應台近年住在台東,寫下了新書《行走 獨處的實踐》(台版書名為《走路 獨處的實踐》,想不明白為什麼要不一樣?)

「做一件超過的事」,是我六十歲時期許自己的功課

不善長繪畫的她,在七十歲的前夕出版了首部圖文創作集,收錄了 40 篇文章,以及親自繪畫的 18 幅畫作。相比起以往的作品,這一本相對是「易入口」,內容也比較輕鬆,說的是巿場裡的老婦人、梔子樹葉底下的毛蟲、從屋子裡突然躍上窗台的貓,還有在水稻田插秧的老農。

走一條沒走過的路 做一件沒做過的事

特別是受疫症困擾的這兩年多的日子之中,再簡單的事也不容易做得到。作者在書裡有30項的建議,30項看似微不足道,但實踐上來也不一定是輕而易舉的事:走一條沒有走過的路、去菜巿場跟十個人說話、斷網坐在黑暗中,看。一個人走路,是獨處的實踐,一步步走著,找回自己的心。

如果玫瑰認得雨 如果葉子認得風
如果蜜蜂認得香 如果蚯蚓認得土
那麼山坡上 今天開放的茶花 認得昨晚的露水
那麼走路的我 找得到我

從獨處之中,坦白地面對真正的自己,在空間時間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在瘋狂的世界裡,我們必須抓得住自己的心,才能在風暴之中不受動搖,站得穩穩的。

博客來傳送門:《走路 獨處的實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喜歡你的分享!獨處的時光可以減少過多情緒帶來的自我內耗~
sylvia Ng-avatar-img
2022/03/28
hello你好,請問你是香港人嗎?發現自己的喜好和風格有點接近,可以私下交流一下嗎?謝謝!
Ching-avatar-img
2022/02/15
好棒的一本書~好棒的分享👍👍
avatar-img
寄你一片夏雪
161會員
222內容數
要想一想⋯
寄你一片夏雪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即使隨著年紀的增長,還是會默默重視生日這一天,只是在期待值上有所轉變。由以往期待驚喜或刻意安排活動,轉成平淡就好,不計較是否訂了餐廳,外帶爭鮮回家或煮一個辛拉麵,在家裡耍廢一整天,都已經感到很滿足。
Thumbnail
2025/04/25
即使隨著年紀的增長,還是會默默重視生日這一天,只是在期待值上有所轉變。由以往期待驚喜或刻意安排活動,轉成平淡就好,不計較是否訂了餐廳,外帶爭鮮回家或煮一個辛拉麵,在家裡耍廢一整天,都已經感到很滿足。
Thumbnail
2025/04/12
原來「讓自己開心」看似很基本很本能的一件事,卻不是每個人每一天都能夠做得到,就像 common sense is not common 的道理一樣,不是必然的存在。
Thumbnail
2025/04/12
原來「讓自己開心」看似很基本很本能的一件事,卻不是每個人每一天都能夠做得到,就像 common sense is not common 的道理一樣,不是必然的存在。
Thumbnail
2025/04/03
作者在序言中所說「不是要你從事隨筆作家這職業,而是了解這樣的生活方式。」,看過之後,個人認為這本《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簡稱: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是作為喜歡寫作的人,特別是隨筆類型,必讀的一本作品。於我而言,沒有誇張的說,這本甚至是人生這個階段的解答之書。 像隨
Thumbnail
2025/04/03
作者在序言中所說「不是要你從事隨筆作家這職業,而是了解這樣的生活方式。」,看過之後,個人認為這本《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簡稱: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是作為喜歡寫作的人,特別是隨筆類型,必讀的一本作品。於我而言,沒有誇張的說,這本甚至是人生這個階段的解答之書。 像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放過那個卡關的自己,先出門走走》 我是一個十分喜歡走路的人,之前也有看過《走路的人》這本書,看完都覺得好想去走路! 在書裡每個章節都會搭配名言開頭,也增加了閱讀樂趣。 📖書本簡介 作者離開職場,成為家庭主婦全新育兒之後,卻迎來了不安。 倦怠、耗盡體力、失眠、自尊低落,令她每天都很難受。 直到某天
Thumbnail
《放過那個卡關的自己,先出門走走》 我是一個十分喜歡走路的人,之前也有看過《走路的人》這本書,看完都覺得好想去走路! 在書裡每個章節都會搭配名言開頭,也增加了閱讀樂趣。 📖書本簡介 作者離開職場,成為家庭主婦全新育兒之後,卻迎來了不安。 倦怠、耗盡體力、失眠、自尊低落,令她每天都很難受。 直到某天
Thumbnail
在藏語中,「人類」意指「走路的存在」或是「且走,且徬徨的存在」。 我祈禱。祈禱將來的我,始終是個走路的人;祈禱無論置身何種處境,始終是不放棄再踏出一步的人。——p.316 月初看完《走路的人》,很喜歡持之以恆、認真做著自己想做想行事情的感覺,看完也會有一股動力。
Thumbnail
在藏語中,「人類」意指「走路的存在」或是「且走,且徬徨的存在」。 我祈禱。祈禱將來的我,始終是個走路的人;祈禱無論置身何種處境,始終是不放棄再踏出一步的人。——p.316 月初看完《走路的人》,很喜歡持之以恆、認真做著自己想做想行事情的感覺,看完也會有一股動力。
Thumbnail
有調查研究發現,一九五0年代的法國,人們平均每天步行七公里,如今卻只剩三百公尺。現代人除了在家裡做點家事或前去開車,幾乎身體不再移動,有人形容,我們運送自己的身體,但是身體卻不再運送我們。 對現代人來說,身體的移動是在刻意去運動才會發生的事,但通常只在健身房的跑步機上。只有漫遊者讓身體再度派上用場,
Thumbnail
有調查研究發現,一九五0年代的法國,人們平均每天步行七公里,如今卻只剩三百公尺。現代人除了在家裡做點家事或前去開車,幾乎身體不再移動,有人形容,我們運送自己的身體,但是身體卻不再運送我們。 對現代人來說,身體的移動是在刻意去運動才會發生的事,但通常只在健身房的跑步機上。只有漫遊者讓身體再度派上用場,
Thumbnail
迷路的另外一個意思,就是對路著迷。
Thumbnail
迷路的另外一個意思,就是對路著迷。
Thumbnail
這本應該是龍應台出版過最輕、薄、短的著作了。在七十歲的最好時光,應允自己的承諾「做一件超過自己的事」,瀏覽全書彷彿在對都市人上一堂自然圖鑑課,花草有情、田野有愛、莫忘何來。
Thumbnail
這本應該是龍應台出版過最輕、薄、短的著作了。在七十歲的最好時光,應允自己的承諾「做一件超過自己的事」,瀏覽全書彷彿在對都市人上一堂自然圖鑑課,花草有情、田野有愛、莫忘何來。
Thumbnail
有調查研究發現,一九五0年代的法國,人們平均每天步行七公里,如今都不過三百公尺。現代人除了在家裡做點家事或前去開車,幾乎身體不再移動,有人形容,我們運送自己的身體,但是身體卻不再運送我們。 步行放慢了世界的速度,才能重新獲得世界,進入另一個時空,在那裡不再形色匆匆,隨時自在地休息與品味風景。
Thumbnail
有調查研究發現,一九五0年代的法國,人們平均每天步行七公里,如今都不過三百公尺。現代人除了在家裡做點家事或前去開車,幾乎身體不再移動,有人形容,我們運送自己的身體,但是身體卻不再運送我們。 步行放慢了世界的速度,才能重新獲得世界,進入另一個時空,在那裡不再形色匆匆,隨時自在地休息與品味風景。
Thumbnail
龍應台出了一本走路的書,這是她2017年移居屏東潮州鎮,行走在鄉間的自然思索。 我喜歡書名――走路,獨處的實踐。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獨處,其實並沒。那些宅在家中深居簡出的人,也許他永遠在「連線中」或「正在鍵入……」,不管是深山獨處或孤島離索,若是網路隨身,那就是與滾滾紅塵一同上路了。 走路的隨想
Thumbnail
龍應台出了一本走路的書,這是她2017年移居屏東潮州鎮,行走在鄉間的自然思索。 我喜歡書名――走路,獨處的實踐。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獨處,其實並沒。那些宅在家中深居簡出的人,也許他永遠在「連線中」或「正在鍵入……」,不管是深山獨處或孤島離索,若是網路隨身,那就是與滾滾紅塵一同上路了。 走路的隨想
Thumbnail
《獨處的實踐~走路》雖是一本小書,看似靜靜地描寫卻有極大的力量。如書中所言:走一條沒走過的路,做一件沒做過的事。 走路,就不會是觥籌交錯的時候。 走路,就不會是把心分給他人的時候。 走路,就不會是掛在網上、陷入其中的時候。 書中列了30項建議方式,你也可以...
Thumbnail
《獨處的實踐~走路》雖是一本小書,看似靜靜地描寫卻有極大的力量。如書中所言:走一條沒走過的路,做一件沒做過的事。 走路,就不會是觥籌交錯的時候。 走路,就不會是把心分給他人的時候。 走路,就不會是掛在網上、陷入其中的時候。 書中列了30項建議方式,你也可以...
Thumbnail
在方格子寫作以來,點閱次數最多的文章就是「大武山下」的讀後感,截至目前閱讀次數是3053次,愛心數有4個。前一陣子在臉書粉絲專頁,偶然發現龍女士新作「走路」讀者見面會的訊息,火速點了參加活動的頁面,然後就沒下文,我還以爲是沒錄取。 簽書會筆記 獨處不見得是孤獨,荒效郊野外 vs 都市叢林
Thumbnail
在方格子寫作以來,點閱次數最多的文章就是「大武山下」的讀後感,截至目前閱讀次數是3053次,愛心數有4個。前一陣子在臉書粉絲專頁,偶然發現龍女士新作「走路」讀者見面會的訊息,火速點了參加活動的頁面,然後就沒下文,我還以爲是沒錄取。 簽書會筆記 獨處不見得是孤獨,荒效郊野外 vs 都市叢林
Thumbnail
我真的被綁架了。 被網絡綁架了。 大概不止作者一人吧,這個年代有誰不被網絡綁架?
Thumbnail
我真的被綁架了。 被網絡綁架了。 大概不止作者一人吧,這個年代有誰不被網絡綁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