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白色緞帶】-純潔的白色,人性的灰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白色緞帶】-純潔的白色,人性的灰色
(Das weiße Band,2009)
 【白色緞帶】是奧地利導演麥可·漢內克,在2009年拍攝的作品。故事透過一個年老的教師回憶在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德國一個小莊園內發生的種種怪事,藉此檢視道德對於人性的壓抑,如何形成難以化解的仇恨。

白色緞帶與權力

 這部電影全片都以黑白的色調呈現,呼應了本片的標題,如同故事中神父Burghart Klaußner 飾)給兒子馬丁Leonard Proxauf 飾)繫上的白色緞帶,告誡馬丁什麼行為是、是純潔的表現,諸如誠實、服從大人;而哪些行為是壞的罪惡的,像是手淫、晚上不回家、在教室吵鬧玩耍……等,一切都如此的非黑即白
 只要違背這些規範,就永遠會因繫著緞帶而遭受眾人異樣的眼光
 當神父馬丁娓娓道來自慰是多麼邪惡、不純潔的時候,鏡頭以特寫的方式靜靜盯著馬丁鐵青著臉、羞愧地流淚;又或是神父心不甘情不願地為他認為不乖的女兒克拉拉Maria-Victoria Dragus 飾)主持堅信禮時,克拉拉面帶慚愧地低下頭,這些在電影中為數不多的,關注演員臉部神情的特寫畫面,在在都表現了這條「標誌出你與我們不同」的白色緞帶,既是不容質疑的道德界線;這樣「虛假的純潔」更是一種心靈的束縛
 而同樣的這種「絕對的份際」,在另一組人物,地主佃農,的身上,則有另一種闡釋:
 由於農民們的生計被莊園的男爵Ulrich Tukur 飾)掌控,因此出於沒工作、餓肚子的恐懼,對男爵只能有絕對的服從;而男爵可以決定如何將資源分配、施捨給農民,以此控制這些佃農的行為。
 牧師男爵這兩個人物,所代表的是「宗教」「社經階級」,分別以「群體認同」「經濟、生存」建立道德規範,進而控制個體、控制社會穩固自己的權力、地位
 在此,漢內克一針見血地點出,絕對的道德就等同於絕對的權力關係

壓抑的框架

 除了前述的臉部特寫,在電影中,不少鏡頭都是以中景的距離、隔著走廊、門框,遠遠地觀看昏暗的房屋內,角色的談話、走動;甚至當神父懲罰孩子、農夫悼念死去的妻子時,畫面還特意用牆壁來遮蔽,暗示了面對權威,這些沒有話語權人們敢怒不敢言,只能隱約地聽到哀嚎與啜泣的聲音。
 如此疏離、近乎冷靜的鏡頭語言,強化了這種道德框架的不盡人情反人性的。
 在此,「房屋」成了人們不得不生活在這種道德框架之中的象徵。
 本來該是溫暖、讓人得到歸屬感的家,如今卻冰冷地遮蔽、壓抑了屋內人的情感表露;正如這個層層規範之下,社會中的人際關係,沒有相互體諒、情感交流,只有絕對的權力關係赤裸的控制

灰色的人性

 然而,「黑白色調」雖然暗示了在莊園這個小型社會中,非黑即白的二元價值觀;可事實上電影中所呈現出來,大多都是介於黑與白之間的「灰」
 「人性」也是如此,我們有太多情緒、慾望、所思所想,都處於道德「灰色地帶」
 電影在情節安排上,大量地呈現了村中大人們「道德訓誡」「自身行為」的相互牴觸、矛盾:
 前一個畫面是馬丁因為自慰被神父發現而羞愧地流淚,下一個畫面便接到村中的醫師(Rainer Bock 飾)與情婦在偷情苟且;
 在神學課上,神父讓學生們念著「要寬恕他人」的聖經內文,下一刻卻毫不留情地責備其實沒犯錯的克拉拉
 又或者是後來醫師對於情婦的羞辱、與女兒的亂倫……等(很明顯的,醫師便是代表「科學」的知識權力)。
 由大人們訂立規範,嚴格地加諸在孩子身上,然而大人們為自己的慾望,亦不遵守所訂定的規範。
 除了再次強調了黑白分明的道德規範與灰色的人性相互違背,更是呈現了握權力的人用道德控制他人,自己卻不用受道德控制,這樣偽善、虛假的一面。
 原來,被繫上白色緞帶的孩子,不見得真的是不純潔的;而決定繫白色緞帶與否的大人,也不見得真的就是善的、純潔的。

仇恨,應運而生

 在整個莊園內,男老師Christian Friedel 飾)是少數幾個,時常待在戶外與人互動,而非總出現在屋子內的角色。
 即便在這小型社會中,男老師依然受限於權力的結構,服膺於道德規範,可卻也是少數能從這框架中抽離出來的人。
 漢內克會選擇透過男老師來敘述這個村子發生的故事,正是因為自己就有如男老師一樣,不敵神父男爵的權威所迫,無力去改變這個框架;但是卻已經看到了「白色緞帶」所帶來的高壓環境之下,人性所受到的挑戰與傷害:
 一方面,人的情感、慾望,無法在這僵化、不切實際的道德框架之下得到抒發、慰藉;另一方面,個體在這絕對的權力結構之中又無法翻身,人與人之間缺乏了相互的諒解與包容,「仇恨」便在這個社會中油然而生,而「暴力」成了人性唯一的出口。
 於是乎,被神父誤會的克拉拉憤而殺了神父養的(象徵純真善良的)小白鳥、莊園內的孩童接連遭到行刑式的虐待,村中男孩們直接動手搶奪男爵兒子的笛子。
 那隻躺在神父桌上,慘遭虐殺、且被擺成十字架形象的籠中鳥,是漢內克對於「道德」最大的諷刺,同時也是「仇恨」在這部電影中最深刻的形象。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7會員
133內容數
電影評論,是成為觀眾與讀者的一雙天眼,去看那些平常看不見、看不清的細節與脈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宥影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刺激1995】講的不只是安迪逃獄、重獲自由,更是獄內犯人的救贖,因為人們恨瞭解到,人生除了無意義的反覆日常,還可以有更多不同的可能。我們生命「可以不只是這樣」!
本片快速凌厲到近乎神奇的剪輯,以及(看似)凌亂、無邏輯的場景空間切換,在某種程度上,讓觀眾感受到了史考特活得是如何的漫無目的、無所用心。
飆車族、高可參天的高樓大廈、政府的課稅問題,以及街頭氾濫的毒品,在在都暗示了這個社會嗑藥一般地瘋狂「發展」之情況下,人們內心的空洞與焦慮不安。
如果這世界上每個人都充滿了「愛與包容」、友善地對待彼此,大家就不用人人都學要「自我防衛」了。這,或許就是最高端的「自衛的藝術」吧。
表面上是猶太人被納粹壓迫、監禁,需要男孩來救女孩出來;但,被關在牢籠裡的其實是男孩自己,他的思想被囚禁在了一套狹隘的意識形態之中。
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可以說是藉由「武俠題材」,把所謂「東方的審美」引介給了西方世界。
【刺激1995】講的不只是安迪逃獄、重獲自由,更是獄內犯人的救贖,因為人們恨瞭解到,人生除了無意義的反覆日常,還可以有更多不同的可能。我們生命「可以不只是這樣」!
本片快速凌厲到近乎神奇的剪輯,以及(看似)凌亂、無邏輯的場景空間切換,在某種程度上,讓觀眾感受到了史考特活得是如何的漫無目的、無所用心。
飆車族、高可參天的高樓大廈、政府的課稅問題,以及街頭氾濫的毒品,在在都暗示了這個社會嗑藥一般地瘋狂「發展」之情況下,人們內心的空洞與焦慮不安。
如果這世界上每個人都充滿了「愛與包容」、友善地對待彼此,大家就不用人人都學要「自我防衛」了。這,或許就是最高端的「自衛的藝術」吧。
表面上是猶太人被納粹壓迫、監禁,需要男孩來救女孩出來;但,被關在牢籠裡的其實是男孩自己,他的思想被囚禁在了一套狹隘的意識形態之中。
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可以說是藉由「武俠題材」,把所謂「東方的審美」引介給了西方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藉由一段天主教徒受迫害的歷史, 探討宗教信仰的意義與價值, 電影雖然長卻意義深遠。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常理的背後,是如同幽靈鬼魅般牽制著多數人的,由社會上一小群精英分子所制定的禮儀準則。布紐爾在現實人生中,發覺自由與權力不過是同一坨血肉模糊的團塊,同時也在他一生中少數記得的夢境裡,發覺自由思想與自由意志,其實就是稱之為命運與機運的權力宰制。因此,無論向左向右欲找尋的自由和權力,到頭終是泡影。
  當Polański--雖然因為其性暴力與性犯罪背景而禁止出席,卻還是--在凱薩獎上獲頒了最佳導演獎時,包括了直接離席的Adèle等人,現場揚起了一股噓聲。因為作為一名藝術創作者,你的作品總是至少一部分地在「表達」你,而你作為一個人--已經被指認為一名侵犯與傷害人的人。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要談的,就是這種平凡而正常到近乎完美的弔詭狀態。除了默默發出「別再做那種事了」的警語,和在熱成像下散發溫暖光影的孩童們之外,連同霍斯在內的所有納粹黨人,基本上都處在一種絕對服從的集體氛圍之中;他們不認為自己有罪,因為他們是公務員,只是執行的工作內容是屠殺而已。
Thumbnail
這部電影真的是在測試觀眾的道德底線,很像在看《罪與罰》一般,那種罪孽感油然而生,噁心想吐。邪惡在某些人眼中,是選擇性的,不是義務性的不該做,但這些人竟然把邪惡當作自然性。做了人類文明史上最慘無人道的事情,心裡也可以一絲的罪與罰都沒有。電影還是真人真事,還是重要歷史。  
「貴族凡事以禮為優先,但不宜強迫百姓跟著遵從。」 「無法接受牽制的君王,都有成為暴君的潛能。」
Thumbnail
故事发生在冰岛,整个影片都笼罩在一股阴冷严寒的氛围中,由小镇警长发现已故爱妻外遇一事开始。很显然,正常人在遇到失控的事情都会歇斯底里,正如电影里的男主角,爱恨交织的感情时刻吞噬着他,他便找来那个男子一问究竟。 这种情绪无限放大,执念不仅吞噬着他,也困扰着周围的人。他呵斥自己的孙女,囚禁自己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法國電影,深刻展現了教育與人性之間的關係。 這部電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執導,講述了一位叫做克萊門特·馬修先生的音樂老師在一所寄宿學校里通過音樂改變了一群被社會邊緣化的學生的故事。 影片透過細膩的鏡頭語言,展現了學生內心的孤獨與掙扎。 這些學生來自各種背景,有的是因為家庭
Thumbnail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以捷克的民主化運動布拉格之春及後蘇聯入侵捷克為寫作背景,描寫了一男兩女的愛情糾葛,並帶出各角色生命中屬於他們的「輕」和「重」。雖然小說以大量篇幅刻畫兩性關係以及性愛劇情,但更為準確的是注入了大量隱喻的哲學小說,並表達作者對於生命本質、存有、意義、靈魂肉體等主題的反思。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藉由一段天主教徒受迫害的歷史, 探討宗教信仰的意義與價值, 電影雖然長卻意義深遠。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常理的背後,是如同幽靈鬼魅般牽制著多數人的,由社會上一小群精英分子所制定的禮儀準則。布紐爾在現實人生中,發覺自由與權力不過是同一坨血肉模糊的團塊,同時也在他一生中少數記得的夢境裡,發覺自由思想與自由意志,其實就是稱之為命運與機運的權力宰制。因此,無論向左向右欲找尋的自由和權力,到頭終是泡影。
  當Polański--雖然因為其性暴力與性犯罪背景而禁止出席,卻還是--在凱薩獎上獲頒了最佳導演獎時,包括了直接離席的Adèle等人,現場揚起了一股噓聲。因為作為一名藝術創作者,你的作品總是至少一部分地在「表達」你,而你作為一個人--已經被指認為一名侵犯與傷害人的人。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要談的,就是這種平凡而正常到近乎完美的弔詭狀態。除了默默發出「別再做那種事了」的警語,和在熱成像下散發溫暖光影的孩童們之外,連同霍斯在內的所有納粹黨人,基本上都處在一種絕對服從的集體氛圍之中;他們不認為自己有罪,因為他們是公務員,只是執行的工作內容是屠殺而已。
Thumbnail
這部電影真的是在測試觀眾的道德底線,很像在看《罪與罰》一般,那種罪孽感油然而生,噁心想吐。邪惡在某些人眼中,是選擇性的,不是義務性的不該做,但這些人竟然把邪惡當作自然性。做了人類文明史上最慘無人道的事情,心裡也可以一絲的罪與罰都沒有。電影還是真人真事,還是重要歷史。  
「貴族凡事以禮為優先,但不宜強迫百姓跟著遵從。」 「無法接受牽制的君王,都有成為暴君的潛能。」
Thumbnail
故事发生在冰岛,整个影片都笼罩在一股阴冷严寒的氛围中,由小镇警长发现已故爱妻外遇一事开始。很显然,正常人在遇到失控的事情都会歇斯底里,正如电影里的男主角,爱恨交织的感情时刻吞噬着他,他便找来那个男子一问究竟。 这种情绪无限放大,执念不仅吞噬着他,也困扰着周围的人。他呵斥自己的孙女,囚禁自己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法國電影,深刻展現了教育與人性之間的關係。 這部電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執導,講述了一位叫做克萊門特·馬修先生的音樂老師在一所寄宿學校里通過音樂改變了一群被社會邊緣化的學生的故事。 影片透過細膩的鏡頭語言,展現了學生內心的孤獨與掙扎。 這些學生來自各種背景,有的是因為家庭
Thumbnail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以捷克的民主化運動布拉格之春及後蘇聯入侵捷克為寫作背景,描寫了一男兩女的愛情糾葛,並帶出各角色生命中屬於他們的「輕」和「重」。雖然小說以大量篇幅刻畫兩性關係以及性愛劇情,但更為準確的是注入了大量隱喻的哲學小說,並表達作者對於生命本質、存有、意義、靈魂肉體等主題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