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自己的一種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妳要多愛妳自己一點,」同事轉過頭來對璇說道。「妳不愛妳自己,還有誰會愛妳呢?」
每次聽到這句話,璇都會有這樣的疑惑跑出來。「這我也知道,所以意思是...我還不夠愛我自己嗎?那怎樣才叫夠愛我自己?」上健身房,吃原型食物,算攝取的卡路里量,練瑜珈......各種大家說的「愛自己」的方式她都試過,可是,她還是覺得有什麼不夠。
那個「好像還是有哪裡不夠」的感覺像是模模糊糊地在對她說:「我一定還有什麼沒有做,我還不夠愛自己。如果我夠愛自己,我應該就不會有這種『哪裡不夠』的感覺了。」
直到有一次,璇在一次因緣際會下去了諮商,才意會到別人對她說的「愛自己」,常常是一種條件式的描述。換句話講,是別人先有了某些先入為主的假設,比如「妳要沒有什麼感覺/要能夠夠不在乎別人的看法/要能夠永遠被別人『尊重』」,然後建構出一套以「愛自己」為名的故事。
後來,璇才慢慢發現,每次當她想著「我要愛自己」的時候,裡面就會有一股因為覺得「我不夠愛自己」而產生的緊張。

「愛自己」成為一種自我凝視的主流方式

當代是一個重視「愛自己」的時代。我們總會說著要愛自己,要愛自己更多一點,再多一點。這個「愛自己」彷彿變成了一種新的正確說法。然而,我們也常常可以留意到,「愛自己」有時會演變成逃避承擔責任的藉口,或者換個方式來講「我要打壓自己的感覺,我不應該有這種或那種感覺」,又或者變成一種下意識的操控他人。
「愛自己」是一個口號,可是在這個口號之下,我們常常缺乏「如何愛自己」的方式。也可能我們很快地接受「對,這個口號是對的,我要『更愛自己』一點。」。接著,在缺乏深究將這個口號當成價值觀來奉行時會有哪些挑戰或誤解,就將這種模糊、概化的論述當作某種人生觀。
我們往往會發現,「要更愛自己」這種說法,常常會伴隨著一種緊張感。似乎常常發生的是,當我們說著「要愛自己」的時候,我們其實是在關注著那個「不愛自己」的緊張。這似乎是一體兩面的事:我們說著要愛自己的力道越強、頻率越高,我們就越容易留意到「我不愛自己」這一回事。
或許相對困難的事情是,我們似乎比較難允許自己,不用那麼用力地愛著自己。也就是,我們比較難對自己說,「噢,我不那麼努力愛自己也沒關係。」

允許愛自己的緊張被放下

實際上,「愛自己」本身就是矛盾的。有一種看似弔詭的情形是:試著往愛自己的反面走,也就是:不再努力嘗試著用各種方式愛自己,也不再努力聲明著「我要愛自己」時,往往會發現某種緊張開始脫落,某種內在的用力開始放鬆下來。
如果細細探究,會發現「愛自己」本身就是緊張。實際上的情形常常是,「愛自己」是一種對於自我的強烈凝視,這是一種過度關注自我的展現。換句話講,那是內在的一種聚焦:我們將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那些足以證明「我不愛自己」的情境上。
這種過度聚焦本身就是緊張,好像我們需要用盡很大部分的注意力關注這個所謂的自己,或者時不時要留意到什麼時候那個證明我「不夠愛自己」的證據會出現。換句話講,「愛自己」本身往往會因為太過聚焦、凝視著自我,而使得愛自己本身就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或許我們可以簡單的講:愛與自己是衝突的。當我們放下了對自己的執著,當我們內在真的放鬆下來,我們才可能經驗到愛的流動。

練習使用心來感受

我在想,這個時代對於「愛自己」這種說法會如此強調,可能涵蓋著一種普世的、比較深層的感覺:我感覺不到愛,我感覺不到被關懷;有很多人說要向內看,可是我往內看只看到一片空洞。
「愛自己」常像是這首歌的歌詞:這種說法營造了一個夢,並讓人活在對「某個可以愛自己的未來有一天會到來」的期望中。而這種期望本身旋即演變成困住我們的牢。
這個時代比較少有機會訓練用以感受愛的器官。這個器官是敏銳而柔軟的低谷,無條件地承接著一切的展現。這個器官一般被稱為心,而這個特質通常包含兩極化的特性:
  • 接受-透過留意、觀察、不喜好也不厭惡的接受、不來也不去的流動來自展現
  • 給予-透過祝福、祈願、祝願、盼望來自展現
而所謂「訓練感受愛的器官」,意思其實也很簡單:我們透過祈願他人、祈願世界,也祈願自己,來練習讓這個器官變得更細緻而柔軟。這個器官可能會因為種種過往的經驗而變得僵硬、鈍化、遲鈍、麻木、空洞,或者覆蓋上種種使之沉寂的感受,比如寂寞、悲哀、焦慮、無助、傷悲、疼痛等等。
然而,當我們開始祈願-這種祈願是輕輕鬆鬆地,不帶壓力的,也對任何的結果沒有期望的-當我們這樣做,我們也往往會感覺到,裡面有個僵硬的部分開始軟化、變暖。讓這種祈願變得一個自然、順暢、不帶期望的習慣,也就是在軟化我們的心。
這種祈願可能是,祈願騎過我們身旁的騎士行車平安,祈願便利商店的店員一切能夠順心。或者,祝願我們得以遠離一切苦因,祝願這個世界獲曉安全,得以免於痛苦。也或者,我們開始反過來,試著祝福這個感覺到不被愛的自己...。
這些就會帶來一種新的可能:那些因為愛自己而造成偏離愛的幻象開始消融。愛可能會開始被留意到-那是種不來不去的溫暖,是種自然而平穩的敞開。或者我們可能會開始感覺到,原本不受喜愛的那些部分開始有愛流動、進入,愛不愛自己不再是個問題或困境。
這是清淨心光明的自展現,愛的自湧動。這種自展現與我們做了什麼無關,與我們是誰無關,與我們喜歡什麼或厭惡什麼無關,與我們害怕什麼無關。
自展現就只是無條件地、平等地湧現著,而當我們能什麼都不做,只是祝願著這個世界,嘗試不期待第愛著這個世界時,世界會慢慢地、緩緩地回應著我們應對它的方式。到最後,我們可能會發現:沒有世界,沒有我,只有神性的光明以溫暖的湧動開敞著。然後,我們會越來越習慣一再一再地帶著這種認識,重新進入人格中,重新進入日常生活裡,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文末,附上蒂帕嬤(DipaMa)對眾生的祈願文作結:
「願我與眾生心中沒有敵人,
願我與眾生沒有任何煩惱。
願我與眾生心中沒有恐懼,
願我與眾生身心皆得安穩。」
願聞此文的各位平安。
Dipa Ma
avatar-img
16會員
28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的路是種人生的冒險。我們偏離了傳統的工作,偏離了有穩定指標的評估方式,並且轉向不確定的懷抱。 這是一條富含非傳統挑戰的道路,諸如推出產品的方式、建立流程、稅務、現實評估,或者在現實中的困境與自己的想像中達到某種平衡的結果。 有些前輩已在前面走過,這個專題則是一個整理,也是一個試著書寫我自己行於此的過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羅大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比較難在當代大師的著作中,讀到如這本書裡所描寫的,一名大修行者面對位於未知的恐懼、焦慮與擔憂,以及如何用無住之心來面對這一切。對任何對自己有興趣的人而言,這都是本少見而值得一讀的書。
界線通常是我們那僵硬的自我防衛外界的方式。當一個人帶著臨在的品質開始與自己接觸時,我們生命中長期的防衛會軟化下來,那些生命的傷也有機會得以消融。中立,是我們得以回到臨在的一種基本品質。這篇便是試著描寫這種中立的品質。
我們腹腔的內臟常常是種種情緒與壓力積累的地方,也是我們在因應強烈的環境事件時,最常直面承受的緩衝器。只要回想一下那些緊張的時刻,我們最直接的感受可能是什麼,大概就會知道「緩衝器」的意思: 「我的胃好像揪成一團。」 「我緊張到肚子都縮起來。」 「我的太陽神經叢好像一直在緊縮。」 生氣或憤怒 恐懼 悶
中線是每一個系統的中心準則,也是所有生命賴以依歸的中心感。這種中心感永遠不會消失,只是可能因為種種日常生活的經驗,或者過去事件的持續影響,使得這種核心的穩定感變得模糊。這篇是試著在描寫BCST中一個重要的面向:使核心的穩定感重新浮上檯面。
慣性(inertia,或者翻譯成惰性)是BCST工作中的重要核心。然則,我們卻不會將這個部分當成有某個地方出錯。慣性通常是在傳遞一些訊息給執行師知道,最主要的訊息通常是,這個人已經身心俱疲,或者生活似乎正壓垮著這個人。
這裡先整理一下前面所談的,關於一人公司常出現的幾個挑戰: 上述這些挑戰是實務面可能會遇到的情況,這篇則會談論另外一些面向與因素。這些因素可以概略地分成幾點: 通常來講,這幾種情況也是我們會特別容易在工作中感到疲累的情況。在這篇中,我會先試著談論前三種因素。 第三種是有別於上兩者的另一種陷阱。
我們比較難在當代大師的著作中,讀到如這本書裡所描寫的,一名大修行者面對位於未知的恐懼、焦慮與擔憂,以及如何用無住之心來面對這一切。對任何對自己有興趣的人而言,這都是本少見而值得一讀的書。
界線通常是我們那僵硬的自我防衛外界的方式。當一個人帶著臨在的品質開始與自己接觸時,我們生命中長期的防衛會軟化下來,那些生命的傷也有機會得以消融。中立,是我們得以回到臨在的一種基本品質。這篇便是試著描寫這種中立的品質。
我們腹腔的內臟常常是種種情緒與壓力積累的地方,也是我們在因應強烈的環境事件時,最常直面承受的緩衝器。只要回想一下那些緊張的時刻,我們最直接的感受可能是什麼,大概就會知道「緩衝器」的意思: 「我的胃好像揪成一團。」 「我緊張到肚子都縮起來。」 「我的太陽神經叢好像一直在緊縮。」 生氣或憤怒 恐懼 悶
中線是每一個系統的中心準則,也是所有生命賴以依歸的中心感。這種中心感永遠不會消失,只是可能因為種種日常生活的經驗,或者過去事件的持續影響,使得這種核心的穩定感變得模糊。這篇是試著在描寫BCST中一個重要的面向:使核心的穩定感重新浮上檯面。
慣性(inertia,或者翻譯成惰性)是BCST工作中的重要核心。然則,我們卻不會將這個部分當成有某個地方出錯。慣性通常是在傳遞一些訊息給執行師知道,最主要的訊息通常是,這個人已經身心俱疲,或者生活似乎正壓垮著這個人。
這裡先整理一下前面所談的,關於一人公司常出現的幾個挑戰: 上述這些挑戰是實務面可能會遇到的情況,這篇則會談論另外一些面向與因素。這些因素可以概略地分成幾點: 通常來講,這幾種情況也是我們會特別容易在工作中感到疲累的情況。在這篇中,我會先試著談論前三種因素。 第三種是有別於上兩者的另一種陷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聽到有人說「愛自己,就能夠不需要任何人的生活著」,我認為這是在騙自己》那麼,愛自己的定義是什麼呢?
Thumbnail
經常說要愛自己,才有人會愛你,才懂得愛別人,但其實很多人都不明白什麼是愛自己。 我認為愛自己可以用照顧好自己來理解。例如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感受、能量、能力、人際關係等,以上都是人生中的重要範疇。如果你真的想找到一個愛你的人和擁有幸福,一定要真正的理解愛自己到底是什麼,因為人生當中的不同領域都是
Thumbnail
愛自己不僅是追求外在的享受,更是學會擁抱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去關注內在的小孩子。本文將分享如何愛自己的方法,包括花時間陪伴自己、探索內在需求,以及照顧自己的五個方法。
  每個人愛自己的方式不同,有些人是給自己買喜歡的東西吃,有些人是把自己打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按自己的方式百百種,但我覺得愛自己最主要的方式就是不要迷失自我。   我以前算是個不愛自己的人,總是活在別人的想法裡,別人一句話,或者自己犯了一點小錯,我都會自己責備自己。像是有一次我不小心說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今天療癒主軸我從愛自己開始,到底什麼是愛自己?我探究了很久,每個人認為的愛自己都不一樣,但大方向跟原則我想是一樣的,就是「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靜下心來問自己,跟自己對話,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跟自己溝通。還有「不委屈」,不委屈其實不容易,生活在物質世界中,為了和諧所以妥協,為了妥協所以委屈,但有沒有雙贏
Thumbnail
儘管愛自己並不容易,我們可以通過尋找曾經接納過我們的人,尋找心理諮詢師的支持以及透過情緒邊界與自我尊重來克服這種困境。持續的愛自己是一個過程,而結果會是每一步都充滿了自我發現和轉化的機會。
Thumbnail
重視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就是愛自己的表現。本文探討愛自己的真正意涵,並呼籲接納自己的全部,不要讓別人的批評成為自我限制。
這篇文章探討了愛自己的真正含義,並將其分為四個方面:充實自己、探索自己、挑戰自己以及面對自己。我成長過程,從曾經的自卑到現在的積極改變和努力。透過專注於自我,認識到愛自己並不是完美無缺,而是接受自己的不足並積極改進。強調了愛自己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將自己視為生命故事的主角,勇敢地面對挑戰,努力成長。
Thumbnail
別拖延了給予自己愛, 不論你的愛想給予誰, 最終, 這個愛的本質核心都還是從你身上開始。 你能聆聽自己的聲音, 就能尊重他人的感受 你能支持自己的夢想, 就能理解他人不同的選擇 你能選擇自己的所愛, 就能祝福他人任何的觀點 你能無條件的愛自己, 就能不帶索取、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聽到有人說「愛自己,就能夠不需要任何人的生活著」,我認為這是在騙自己》那麼,愛自己的定義是什麼呢?
Thumbnail
經常說要愛自己,才有人會愛你,才懂得愛別人,但其實很多人都不明白什麼是愛自己。 我認為愛自己可以用照顧好自己來理解。例如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感受、能量、能力、人際關係等,以上都是人生中的重要範疇。如果你真的想找到一個愛你的人和擁有幸福,一定要真正的理解愛自己到底是什麼,因為人生當中的不同領域都是
Thumbnail
愛自己不僅是追求外在的享受,更是學會擁抱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去關注內在的小孩子。本文將分享如何愛自己的方法,包括花時間陪伴自己、探索內在需求,以及照顧自己的五個方法。
  每個人愛自己的方式不同,有些人是給自己買喜歡的東西吃,有些人是把自己打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按自己的方式百百種,但我覺得愛自己最主要的方式就是不要迷失自我。   我以前算是個不愛自己的人,總是活在別人的想法裡,別人一句話,或者自己犯了一點小錯,我都會自己責備自己。像是有一次我不小心說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今天療癒主軸我從愛自己開始,到底什麼是愛自己?我探究了很久,每個人認為的愛自己都不一樣,但大方向跟原則我想是一樣的,就是「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靜下心來問自己,跟自己對話,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跟自己溝通。還有「不委屈」,不委屈其實不容易,生活在物質世界中,為了和諧所以妥協,為了妥協所以委屈,但有沒有雙贏
Thumbnail
儘管愛自己並不容易,我們可以通過尋找曾經接納過我們的人,尋找心理諮詢師的支持以及透過情緒邊界與自我尊重來克服這種困境。持續的愛自己是一個過程,而結果會是每一步都充滿了自我發現和轉化的機會。
Thumbnail
重視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就是愛自己的表現。本文探討愛自己的真正意涵,並呼籲接納自己的全部,不要讓別人的批評成為自我限制。
這篇文章探討了愛自己的真正含義,並將其分為四個方面:充實自己、探索自己、挑戰自己以及面對自己。我成長過程,從曾經的自卑到現在的積極改變和努力。透過專注於自我,認識到愛自己並不是完美無缺,而是接受自己的不足並積極改進。強調了愛自己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將自己視為生命故事的主角,勇敢地面對挑戰,努力成長。
Thumbnail
別拖延了給予自己愛, 不論你的愛想給予誰, 最終, 這個愛的本質核心都還是從你身上開始。 你能聆聽自己的聲音, 就能尊重他人的感受 你能支持自己的夢想, 就能理解他人不同的選擇 你能選擇自己的所愛, 就能祝福他人任何的觀點 你能無條件的愛自己, 就能不帶索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