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前後外銷業務的調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篇文章是2021年初Postcast節目內容的文字稿再整理。覺得可以分享出來,讓還沒有遇過這樣經驗的人有個參考。


主管OS:看起來呆坐在電腦前,實際上是在思考

主管OS:看起來呆坐在電腦前,實際上是在思考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疫情前的銷售方式、疫情後可能的銷售方式,那這是以我們的公司角度做出發的,不同的產業會有不同的觀點,如果讀者剛好跟我差不多的產業,我想我們的經驗可以跟您做分享。

我們是自有品牌的設備商,出口的國家超過60個。

目前的銷售模式是透過當地的代理商,再賣給當地的終端使用者。所以我們的銷售流程是業務部接單、工廠生產製造、運送到代理商的工廠或是直接送到買家的工廠,由代理商進行設備的安裝以及售後服務。

以往我們在找代理商的時候,最常使用的方式就是透過線上的開發、透過參展、透過轉介紹等方式來開發新的經銷商。


在做業務開發時,在我們要敲定一個新的合作夥伴之前,原則上都會經過實際拜訪,當面會談這個程序才會決定是否要合作。之所以要實際拜訪,主要是利用拜訪機會去看這間公司到底是不是他們所述這麼好。有些時候會遇到公司的表面形象做得很好,但實際上公司不怎樣。

不論大小公司都可能是我們的合作夥伴,即使公司小,但線上的行銷很厲害,那雙方還是有合作的基礎在,或者公司雖然還小,但人員素質超高,業務正要起飛那也是很棒的合作夥伴。這些重要的資訊在電腦螢幕後面看不到,在沒有這些資訊的情況下,單看純從網路資訊來做決策判斷,會有很大的機率誤判。因此我傾向正式合作前,要走一趟對方的公司。

因此過往的工作模式大概就是利用拜訪的機會,順便做業務的教育訓練、甚至跟他們一起去拜訪買家,去闡述說我們家的設備和競爭對手的差異性,他也會從我和終買家的對話中去學習,原來可以用這種方式去做介紹。



但在2020年爆發武漢肺炎,因此商務差旅一切終止至今。初期會擔心去哪開發新的經銷商、去哪邊找訂單。我跟經銷商、跟客戶的關係是不是會疏遠。因此很焦慮。

但隨著時間過去,漸漸的發現到這肺炎不是短時間內會結束,勢必得要用新的工具去開發新的經銷商與保持跟代理商的聯繫。換句話說是說公司終於有機會去審視投入直接銷售(B2C)可行性,以及投入B2B網站的可行性。

我們公司是機械設備製造商,設備需要現場安裝服務,以及售後服務,大部分的產品經過評估直接銷售在現階段是不可行的。

但有小部分的簡單設備有機會做直接銷售,因此我們又加碼評估有哪些平台可以使用。也因為我們主打國際銷售,所以看的是國際的平台,首屈一指就是Amazon或是Ebay。評估後因為Amazon的銷售模式跟我們既有的銷售模式差異太大,要完全依照Amazon的遊戲規則去做生意,失敗機率很高,所以在評估完後喊停。



既然B2C不可行,那還有B2B網站。

因為我們公司的目標市場主要是歐、美、紐奧、中東,甚至我們現在想開發是印度、非洲市場,所以在B2B網站的選擇上我比較注重的是語言的多樣性。雖然介面也很重要,但我覺得語言的優先性比較高,

因為各國的人在搜尋產品的時候不一定用英文做第一搜尋的語言,就像在台灣我們用google找日常生活或所需的東西都是用正體中文去做搜尋。只用英文做建置,會漏掉很多潛在的流量,因此選了歐洲幾個比較有名的Europage, Directindustry、Industrystock,印度的兩個trade India、India trade,以及台灣最多人使用的Taiwan Trade,同步的還有日本IPROS和韓國的B2B的銷售平台一次做評估。

介面我個人覺得DirectIndustry做的最好,但它比較偏向代操的方式執行,語言語系沒有我最想要的阿語系。因為老實說不知道哪一個最有用,因此我們最後的決議是開通所有的B2B網站。

開通後不是說馬上就能吸引到流量,B2B網站在使用上的時候你必須設定好的關鍵字,以及各個語系的網頁建置也要執行。當我們開始投入資源到線上的時候,最重要的是組織也要進行改造,選定一些對新的事物接受度比較高或者是他以前的工作經驗有做過這一塊的同仁,把這些人集結起來成為一個團體,讓他們主導這一塊

我相信做到業務主管的人都有兩把刷子,不論是業務能力、專業能力還是人際關係的處理上都有一定的過人之處,但這不一定代表我們很懂得線上銷售這些工具。我們可能略知皮毛,所以有我們來主導的話很有可能導致失敗,我不是說每個人都會失敗啦,術業有專攻嘛,所以與其由我們來主導這件事讓要做的事情變得四不像,不如組織一個比較專業的團隊讓他們去主導這件事,我們只要給予跨部門的協助就好。


再來談到與經銷商感情維繫這塊。

禁止出差期間我們沒辦法碰到客戶,還是要跟我們的經銷商維繫感情,我還是要用各種工具開發新的客戶,所以以往有用的通訊軟體使用的就更加頻繁,時不時就視訊一下,關心一下狀況、看看當地的疫情狀況、經濟狀況如何,同步有會導入新的線上工具,也使用了視訊。也是因為去年的關係,才真正有去研究視訊的開會軟體,像是Microsoft teams、skype、zoom,google meets. Teams跟zoom的介面都還不錯,使用上也很直覺,蠻推薦大家使用,skype的體驗不是很好。



那所以在不能拜訪客戶的期間,公司當然要做一些調整因應時代的變化、環境的變遷去找到出入、去找出生意,那老實說根據我的觀察,武漢肺炎的防疫做得不錯,也因為做得不錯,大部分的企業做企業轉型反而慢了。

雖然有意識到我們要加快腳步,但我觀察相比於受疫情比較大的國家,我們公司的腳步還是慢了一些,連我都覺得我們公司的腳步還是慢了一些,那我相信台灣大部分傳統產業一定更慢。

最糟糕的就是只會一直等,等待疫情過去,幻想疫情過去都會恢復常態的這些公司是最危險的。

並不是說我們公司做得多好,只是意識到事情有動總比沒動好,那等疫情過後就是超越其他人的能量,所以說外在環境艱困的話,公司就必須要有提前的布局或動作,這些提前的布局能幫助我們在疫情結束之後能很快超越對手,甚至能拉近厲害競爭對手的差距。

利用這段艱苦的時間用策略上的方式、用腳步調整的方式,甚至是組織改造的方式讓你的企業、團隊更有活力、衝勁,不會因為外在的環境喪失鬥志或一直在等待。



總結

過往的面對面拜訪的業務模式,我認為疫情過後還是需要的。台灣人有句話說見面三分情,我個人感覺也是這樣,不只是台灣人,即便是外國人,只要跟他真的拜訪他、跟他碰個面,你會覺得後面的案子談起來比較順利,至少打電話給他他不會拒接,所以即便疫情改變了我們的銷售模式,未來還會更仰賴線上銷售、通訊軟體去做線上開會,但以我的角度來看,出國拜訪還是需要的、指標性的展覽還是要參加的。

尤其做設備類的廠商,如果你只是單純地透過照片說服對方你的東西比B公司、C公司還好,這是蠻困難的一件事,但站在機器的旁邊說,這就是比較好,我展現的performance就是跟別人不一樣、給他看實際的品質,這種情況下會比較容易說服對方,我的產品比較好。

所以我認為展覽還是有必要的,只是說相信在未來,很多公司在評估展覽的經費會大幅的縮減,可能會有部分經費轉為線上展銷的方式。

台灣是以中小企業組織起來的商業體系,很多公司仰賴外銷,仰賴外銷的部分每個公司有不同的做法,我認為未來拜訪客戶還是需要的;開發經銷商、面對面的面談還是必要的。線上的工具擴大自己的被發現率、增加曝光率則是疫情情間必須要的去做的,而且這件事也會在疫情過後得到更多的收穫。

「不管做什麼,錢都花了,用心做就對了」

業務可頌 杭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2B Sales&Business Development
122會員
210內容數
B2B業務行銷 筆者是專職於國際B2B業務行銷的工作者,以旅行國家或城市來說,在台灣應該是PR99的等級,數十個國家,數百個城市。在2024年末改任職於一間德國公司,也是擔任國際B2B業務行銷的工作。本專欄主要分享B2B工作中的案例、觀念、經驗,與在德國公司的工作日常。
2025/04/29
本文寫在川普關稅大刀時~ 關稅對企業外銷來說真的很重要的議題嗎? 答案是肯定的。但不是非常片面的不好。像美國這次幾乎重要產地全面加關稅的狀況,其實最終結果好或壞其實未定。 如果主力市場是美國 狀況一 如果我是一間台灣的製造商,我的主要競爭對手是日本製造商,我原本出口到美國被課5%的關稅,但
Thumbnail
2025/04/29
本文寫在川普關稅大刀時~ 關稅對企業外銷來說真的很重要的議題嗎? 答案是肯定的。但不是非常片面的不好。像美國這次幾乎重要產地全面加關稅的狀況,其實最終結果好或壞其實未定。 如果主力市場是美國 狀況一 如果我是一間台灣的製造商,我的主要競爭對手是日本製造商,我原本出口到美國被課5%的關稅,但
Thumbnail
2025/04/15
一板一眼把產品做好,這是普羅大眾對日本與德國人的認知。在日本,我們常聽說要款待客戶,意思是要把服務做好讓客戶很滿意。在德國有類似的概念,我們要把產品做好,要替客戶想怎樣的產品功能可以讓客戶使用起來更方便,更滿意。但我目前只感受到產品面這塊。 對於工作,德國人分工非常的清楚,明確,該我做的就是我做,
Thumbnail
2025/04/15
一板一眼把產品做好,這是普羅大眾對日本與德國人的認知。在日本,我們常聽說要款待客戶,意思是要把服務做好讓客戶很滿意。在德國有類似的概念,我們要把產品做好,要替客戶想怎樣的產品功能可以讓客戶使用起來更方便,更滿意。但我目前只感受到產品面這塊。 對於工作,德國人分工非常的清楚,明確,該我做的就是我做,
Thumbnail
2025/04/01
應該有些人看過我去年寫的,把想法講出來不等於溝通這篇文章 把想法講出來不懂於溝通 我覺得不要拐彎抹角直白的溝通很棒,省的浪費時間。但是直白卻沒有結論更浪費時間與精神。 我覺得身為亞洲人,在職場上有一點歷練,我們基本上都瞭解拐彎抹角的溝通文化(不論喜不喜歡),我發現這種亞洲人的人格特質在德國的公
Thumbnail
2025/04/01
應該有些人看過我去年寫的,把想法講出來不等於溝通這篇文章 把想法講出來不懂於溝通 我覺得不要拐彎抹角直白的溝通很棒,省的浪費時間。但是直白卻沒有結論更浪費時間與精神。 我覺得身為亞洲人,在職場上有一點歷練,我們基本上都瞭解拐彎抹角的溝通文化(不論喜不喜歡),我發現這種亞洲人的人格特質在德國的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日本這個市場 台灣許多公司都想把產品賣去日本,來證明自己的產品有水準。 但成功的少,失敗的多。 有親自開發過日本市場就知道,日本是一個遊戲規則與眾不同的市場。 簡單一句話歸納這個市場:有關係有生意,沒關係沒生意。 我們都知道市場是越來越透明,過去台灣有許多貿易公司之所以可以很活耀,靠的就是
Thumbnail
日本這個市場 台灣許多公司都想把產品賣去日本,來證明自己的產品有水準。 但成功的少,失敗的多。 有親自開發過日本市場就知道,日本是一個遊戲規則與眾不同的市場。 簡單一句話歸納這個市場:有關係有生意,沒關係沒生意。 我們都知道市場是越來越透明,過去台灣有許多貿易公司之所以可以很活耀,靠的就是
Thumbnail
也許有人會好奇,到底身為國外業務,當我們拜訪代理商時,主要在談什麼東西?現在網路這麼方便,疫情又催生出很多線上共同協作的軟體,這些要談的議題,難道不能透過視訊會議談就好了嗎? 通常我們每年例行拜訪代理商,主要有以下幾個制式的議題: 前一年度業績檢討與隔年業績展望 產品資訊更新 產品教育訓練 市場資訊
Thumbnail
也許有人會好奇,到底身為國外業務,當我們拜訪代理商時,主要在談什麼東西?現在網路這麼方便,疫情又催生出很多線上共同協作的軟體,這些要談的議題,難道不能透過視訊會議談就好了嗎? 通常我們每年例行拜訪代理商,主要有以下幾個制式的議題: 前一年度業績檢討與隔年業績展望 產品資訊更新 產品教育訓練 市場資訊
Thumbnail
把行銷交給客戶,製造業只要專心負責客戶交付的規格生產就好? 《上一代老闆打下來的天下,客戶都不會變心嗎?》
Thumbnail
把行銷交給客戶,製造業只要專心負責客戶交付的規格生產就好? 《上一代老闆打下來的天下,客戶都不會變心嗎?》
Thumbnail
某些產品線,需要整合國外進口的周邊。 針對這類型的產品,整個產品生產流程如下: 銷售路徑如下: 參照下圖,標示紅框的部分。原則上紅框內的整個銷售的過程,都是由品牌廠來掌控的。跟國外品牌的零組件或周邊並無相關。因為我們是買進來,整合後整機販售。販售的品牌也是自有品牌。 國外品牌零組件公司想介入品牌廠的
Thumbnail
某些產品線,需要整合國外進口的周邊。 針對這類型的產品,整個產品生產流程如下: 銷售路徑如下: 參照下圖,標示紅框的部分。原則上紅框內的整個銷售的過程,都是由品牌廠來掌控的。跟國外品牌的零組件或周邊並無相關。因為我們是買進來,整合後整機販售。販售的品牌也是自有品牌。 國外品牌零組件公司想介入品牌廠的
Thumbnail
關於代理商 有些公司的做法是一個國家一個代理商,銷售所有的產品。 有些公司的產品線比較廣,因此一個國家多間代理商,但彼此銷售不同的產品。 有些公司雖然產品只有一兩種,但是一個國家會設置多間代理商。劃定業務區域。 比較少見的案例是一間代理商會同時負責販售多個國家 有以下兩個情境: 【思考情境一】
Thumbnail
關於代理商 有些公司的做法是一個國家一個代理商,銷售所有的產品。 有些公司的產品線比較廣,因此一個國家多間代理商,但彼此銷售不同的產品。 有些公司雖然產品只有一兩種,但是一個國家會設置多間代理商。劃定業務區域。 比較少見的案例是一間代理商會同時負責販售多個國家 有以下兩個情境: 【思考情境一】
Thumbnail
身為一個品牌商,通常的我們在做生意時,B2B業務的模式有以下幾種: 品牌商直接賣給終端客戶,並由品牌商提供服務 品牌商賣給代理商,代理商賣給終端客戶 品牌商賣給代理商,代理商賣給經銷商,經銷商賣給終端客戶 還有一種比較少見的模式:品牌商賣給終端使用者,但由代理商負責售後服務 我們回到主文。
Thumbnail
身為一個品牌商,通常的我們在做生意時,B2B業務的模式有以下幾種: 品牌商直接賣給終端客戶,並由品牌商提供服務 品牌商賣給代理商,代理商賣給終端客戶 品牌商賣給代理商,代理商賣給經銷商,經銷商賣給終端客戶 還有一種比較少見的模式:品牌商賣給終端使用者,但由代理商負責售後服務 我們回到主文。
Thumbnail
寫在前面:本篇文章為文章「B2B國際市場開發步驟」的序文 身為B2B國際業務,開發新市場通常會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除非我們是很大的公司,在全球每個地方都已經找到代理商了,或者是已經在當地設立子公司;不然一般的中小企業的國際業務部門,時常在做的工作之一就是,新市場開發。 知己 知道自己的產品定位。
Thumbnail
寫在前面:本篇文章為文章「B2B國際市場開發步驟」的序文 身為B2B國際業務,開發新市場通常會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除非我們是很大的公司,在全球每個地方都已經找到代理商了,或者是已經在當地設立子公司;不然一般的中小企業的國際業務部門,時常在做的工作之一就是,新市場開發。 知己 知道自己的產品定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2021年初Postcast節目內容的文字稿再整理。覺得可以分享出來,讓還沒有遇過這樣經驗的人有個參考。 目前的銷售模式是透過當地的代理商,再賣給當地的終端使用者。所以我們的銷售流程是業務部接單、工廠生產製造、運送到代理商的工廠或是直接送到買家的工廠,由代理商進行設備的安裝以及售後服務。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2021年初Postcast節目內容的文字稿再整理。覺得可以分享出來,讓還沒有遇過這樣經驗的人有個參考。 目前的銷售模式是透過當地的代理商,再賣給當地的終端使用者。所以我們的銷售流程是業務部接單、工廠生產製造、運送到代理商的工廠或是直接送到買家的工廠,由代理商進行設備的安裝以及售後服務。
Thumbnail
2023 年全球的工業公司將有 70% 實現 B2B 電子商務,相較於當今卻僅有 50%。在此為大家呈現第一份比較分析。 - 湯瑪斯.R.卡特勒
Thumbnail
2023 年全球的工業公司將有 70% 實現 B2B 電子商務,相較於當今卻僅有 50%。在此為大家呈現第一份比較分析。 - 湯瑪斯.R.卡特勒
Thumbnail
疫情的發生,讓零售業的傳統銷售場景被挑戰,無論是門市、還是原本的線上購物的形狀。面對變動,重新省思原本習以為常的佈局,重新整隊,本來就是一種生存之道。
Thumbnail
疫情的發生,讓零售業的傳統銷售場景被挑戰,無論是門市、還是原本的線上購物的形狀。面對變動,重新省思原本習以為常的佈局,重新整隊,本來就是一種生存之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