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原來孤獨真的會殺死人?!諾瑞娜.赫茲《孤獨世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對付孤獨世紀的最終解藥,只可能是我們站在彼此身邊,無論對方是誰。

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作者:諾瑞娜.赫茲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1/03

前言

關注這本書已經有段時間了,以「孤獨」作為主題的文學創作很多,但要真的將孤獨作為一個嚴肅的議題來探討,好像從未真正見過。

但事實上,孤獨這件事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們的身心靈,特別是處於疫情肆虐的時代,這份孤獨感恐怕會與日漸增。帶著對孤獨的好奇於是我開啟了閱讀這本書的旅程。

而這趟旅程讓我更加確信了,原來孤獨是真的會殺死人的。

raw-image

你願意承認自己會感到孤獨嗎?

首先,我們需要捫心自問,你覺得自己孤獨嗎?

很多人會逃避談論孤獨,因為他們害怕會被貼上「邊緣人」的標籤,甚至覺得感到「孤獨」意味著自己和別人不太一樣。但事實上,我們都需要知道,其實每個人都會感到孤獨,即使是置身於人群當中也一樣。管你是主流還是非主流人士,孤獨從來都是無所不在。

知道了這個大前提之後,或許你就可以真正的開始認識孤獨這件事。

作者將孤獨定義為「感覺不到同胞、雇主、社群、政府對我們的支持與關心。孤獨除了來自與應有親密感的對象缺乏連結外,也來自與自己缺乏連結。」

細看這個定義很有意思,和我們一般認知的孤獨定義不太一樣,孤獨感有的時候與他人無關,而是與缺乏與自我連接有關。

雖然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感到孤獨,但每個人應對孤獨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都不相同,如果不是用健康的方式妥善處理孤獨感,那麼這將會嚴重危害到我們每個人的身心靈甚至是整個社會、整個世代。

raw-image

不是危言聳聽,孤獨是真的會殺死人

再次強調,孤獨感是會嚴重影響到我們身心靈健康的產物,如果再不去正視它,後果將會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可怕。

書中寫道:「已獲證實的是,孤獨會削弱身體對抗病原體與癌細胞的功效:使我們更脆弱、更容易染病,尤其是病毒造成的疾病。」

作者用心的考證各地資料,發現有良好人際關係與社群關係的人,通常都具有較高的免疫力,而且壽命也較長。相反地,如果這個人是長期感到孤獨,身體在這樣的情況下罹患癌症的機率便會提高許多。

不說別的,就說憂鬱症吧,這個疾病和孤獨感基本上是雙向關係。有憂鬱症的人感到孤獨的機率,比沒有憂鬱症的人高出超過十倍。而另一項研究顯示,一開始感到孤獨的病患,在五年後更可能會罹患憂鬱症。可以確定的是,孤獨與疏離會加速基因或情境造成的憂鬱傾向。所以孤獨和憂鬱的關係基本上可以說是雞生蛋蛋生雞的關係,相互影響著。

raw-image

閱讀反饋

特別要說的是,這本書的作者是位知名的策略顧問,擅長幫助國家或是企業提供獨到的建議,也因此這本書會擴及到的範圍相當廣泛,也有將現階對她所觀察到的問題做出分析與回饋。

包括對國家的建議、對雇主的建議、對企業組織的建議等,她是以一個相當宏觀的視角在看待問題,所以看這本書除了可以知道最全面的「孤獨」時代的現象之外,更能學習一個策略顧問是怎麼洞悉與解釋問題並從中提出解決方案,這是閱讀這本書意外的收穫。

另外,看完這本書讓我關注到的還有疫情之下人類的身心靈改變,除了增添了孤獨感,肯定還有很多過去不被我們大眾所重視的情緒與心理問題在滋長,這些問題其實都已漸漸浮出水面,值得我們投入更多時間正視它,並解決它。

以上,就是這本書的精華講解以及我閱讀完後的反饋,如果你也有看過這本書,歡迎留言與我交流喔。

我們下週再見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讀的沙龍
100會員
185內容數
讓閱讀與寫作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在漫長的時間裡,做個聰明人
微讀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可以利用財務規劃,促使自己更緩慢的深思熟慮,把錢花在對你最重要的事物上。」
Thumbnail
2025/04/29
「可以利用財務規劃,促使自己更緩慢的深思熟慮,把錢花在對你最重要的事物上。」
Thumbnail
2025/04/22
「清楚表達」永遠都有精益求精的空間,它是一種藝術,而不是科學。」
Thumbnail
2025/04/22
「清楚表達」永遠都有精益求精的空間,它是一種藝術,而不是科學。」
Thumbnail
2025/04/15
「倘若靈魂能共振,只因早是曲中人。」
Thumbnail
2025/04/15
「倘若靈魂能共振,只因早是曲中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孤單寂寞覺得冷:疫情下的孤獨感 一般來說談到孤獨,我們只會認為這只是一種感受,是每個人都會有的。 確實如此,但如果成為「慢性孤獨」,其實就會和很多身心疾病有所連結,譬如憂鬱症、焦慮症、藥物酒精來用及代謝症候群。有孤獨感的人會使其惡化,甚至出現自傷的念頭。
Thumbnail
孤單寂寞覺得冷:疫情下的孤獨感 一般來說談到孤獨,我們只會認為這只是一種感受,是每個人都會有的。 確實如此,但如果成為「慢性孤獨」,其實就會和很多身心疾病有所連結,譬如憂鬱症、焦慮症、藥物酒精來用及代謝症候群。有孤獨感的人會使其惡化,甚至出現自傷的念頭。
Thumbnail
孤獨,也能療傷。 孤獨感,讓人害怕。為了讓這樣的感受少一點,或者,不去感受到孤獨,我們常常會用忙碌,試圖蓋過這份過於強烈的寂靜……. 其實,有時真正讓人害怕的,不是孤獨本身,而是和「自己相處」。孤獨感,正提醒著我們,需要把不斷向外追尋的心和關注力,重新移動回自己的身上,好好照顧自己了。
Thumbnail
孤獨,也能療傷。 孤獨感,讓人害怕。為了讓這樣的感受少一點,或者,不去感受到孤獨,我們常常會用忙碌,試圖蓋過這份過於強烈的寂靜……. 其實,有時真正讓人害怕的,不是孤獨本身,而是和「自己相處」。孤獨感,正提醒著我們,需要把不斷向外追尋的心和關注力,重新移動回自己的身上,好好照顧自己了。
Thumbnail
今年1月17日,英國設立了『孤獨部長』, 孤獨, 沈浸它,瞭解它,也可能轉化它。
Thumbnail
今年1月17日,英國設立了『孤獨部長』, 孤獨, 沈浸它,瞭解它,也可能轉化它。
Thumbnail
對付孤獨世紀的最終解藥,只可能是我們站在彼此身邊,無論對方是誰。
Thumbnail
對付孤獨世紀的最終解藥,只可能是我們站在彼此身邊,無論對方是誰。
Thumbnail
孤獨感,是婚姻關係中的隱形殺手 處理婚姻個案 往往大多數個案所談論的 都是一種在關係中卻不被理解的「孤獨感」 但往往要辨認出孤獨感是非常有難度的 因為既然稱為孤獨感,代表這種感受你總是放在心中 一個人藏在心中度過 時間久了,它演變成過於喧囂的孤獨 成為了關係的隱形殺手 你卻還以為是正常
Thumbnail
孤獨感,是婚姻關係中的隱形殺手 處理婚姻個案 往往大多數個案所談論的 都是一種在關係中卻不被理解的「孤獨感」 但往往要辨認出孤獨感是非常有難度的 因為既然稱為孤獨感,代表這種感受你總是放在心中 一個人藏在心中度過 時間久了,它演變成過於喧囂的孤獨 成為了關係的隱形殺手 你卻還以為是正常
Thumbnail
孤獨,就如同飲食一般,成為生活中情感的一種調味裝飾,如何與孤獨共處是人生中不可獲缺的課題。 本書分成了五大軸線,孤獨與孤立、家人、親蜜的人、職場以及如何與孤獨共處,這五大議題去做討論。 你曾感到孤獨過嗎?我想生而為人,孤獨都是我們曾經感受過的滋味。 孤獨與孤立,是如此相近又不同的感受。孤獨是物理性
Thumbnail
孤獨,就如同飲食一般,成為生活中情感的一種調味裝飾,如何與孤獨共處是人生中不可獲缺的課題。 本書分成了五大軸線,孤獨與孤立、家人、親蜜的人、職場以及如何與孤獨共處,這五大議題去做討論。 你曾感到孤獨過嗎?我想生而為人,孤獨都是我們曾經感受過的滋味。 孤獨與孤立,是如此相近又不同的感受。孤獨是物理性
Thumbnail
“Loneliness kills. It’s as powerful as smoking or alcoholism.” — Robert Waldinger  在人的生命中,孤獨和歸屬(與他人連結並被他人所接納)都是必要的。孤獨時間太長,可能對歸屬造成負面且嚴重的影響;但太過重視歸屬,則又
Thumbnail
“Loneliness kills. It’s as powerful as smoking or alcoholism.” — Robert Waldinger  在人的生命中,孤獨和歸屬(與他人連結並被他人所接納)都是必要的。孤獨時間太長,可能對歸屬造成負面且嚴重的影響;但太過重視歸屬,則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