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自治會:公訴罪才是正義嗎?竊盜公訴與代償法案的關係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全人校園記者/李心喬 事件報導

三月十五日,全人110年度第二學期的第二大週正式自治會。提案人外星對修改學生手冊<3.2.1學生物品損失之代償辦法>與<5.4代償申請表>提出討論。引發大家對於盜竊公訴罪的思辨。
raw-image

代償委員會提案內容與目的

全人學生如果因為偷竊等違反校規之行為而有需要學校提供物品或金錢損失的補償及處理個人賠償時,根據全人學生手冊3.2.1. 學生物品損失之代償辦法藉由提告經主席團判決確定後,填表申報損失金額,經行政主任審核同意後代償。代償後,若執行團查出破壞者,則由破壞者歸還同樣之金額給學校。而外星的提案希望將此代償辦法改為「學生向代償委員會提出申請,經代償委員會確認申請者的物品保管義務與損失事實後,代償小組填表申報損失金額,經行政主任審核同意後代償。代償後,若自治會申訴機制查出破壞者,則由破壞者歸還同樣之金額給學校。」也就是說,學生如有代償需求,可直接透過代償委員會而不需透過司法小組審理。(特別澄清:這並不代表學生無法再行透過司法小組提出申訴)

根據提案人的說法,此提案的目的是「想要修改學生手冊為主,不然代償委員有點尷尬,怎麼我們做的跟學生手冊講得不太一樣」,「我覺得如果我有權限,應該會忍不住自己偷偷改。所以還有一層保險以免我被權力腐化。法治精神是不應該有人享有更高的特權。所以我才從頭開始認真提這個案」全人學生手冊目前有非常多具有爭議的問題,提案人也希望藉由提案過程「順便重新討論,說不定現在的自治會不認同這樣做也不一定」。

此次提案引起全人學生對於竊盜罪是否符合「公訴罪」的定義進行了深度的討論。全人的司法機制,就像福利國家該做的,學校會立刻支援權利受損學生的當下需求:包括心理的支持與物質的復原。而根據2.5. 申訴程序的說明,申訴制度有以下三種,分別為和解制 (可不公開、處理個人賠償、民事和解)、法庭制 (公開、處理違反公共規定、刑事公訴) 、代償委員會 (提供物品或金錢損失的補償)。

raw-image

只要檢察官依職權提起訴訟都叫公訴?公訴到底是什麼?

根據台灣依刑法第320條規定,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罪。

「公訴罪」是日常生活中被大眾時常使用的語彙,但這個詞其實只是俗稱。刑事案件分為告訴乃論之罪及非告訴乃論之罪,兩者的差別為刑事程序是誰提起的。前者是指犯罪必須經過被害人或其他有告訴權利之人提告,檢警機關才會進行偵辦起訴;而非告訴乃論之罪也就是俗稱的公訴罪,犯罪不須經過被害人或有告訴權利之人提起告訴,只要檢警機關知悉犯罪行為,就應該主動追查,且不會因為和解或撤告就不能繼續偵辦。

在討論過程中,有觀點指出在一個民主社會,針對有特定受害人的案件,理所因當尊重被害人的意願,如果被害人不認為此犯罪十分嚴重以至於需要提告並獲得判決,那麼他可以放棄提告權利,直接爭取代償。另外也有人提出修正案希望將程序簡化至強制原告選擇直接付委代償委員會而不經過判決,或是提出告訴,引發部分學生反彈,認為此做法違背竊盜罪保障公民財產之安全及免於恐懼之自由的意義,最後此修正案由修正案提案人撤回。

在修正案討論中,有人提出竊盜需公訴是基於行為人侵害社會認可利益的大小而定。國家刑事法律所保護的利益稱之為法益,而全人法庭治法益所維護的自然為核心價值人本精神,學生對於刑事公訴進行的討論,不只是對於現行司法正義的思考,更是對全人個人主義、人本精神的一場正義之辯。

raw-image

從代償法到公訴漣漪

如同道德的功能在鞏固社會的宗教性,法律的功能,不外乎在於解決問題、維護正義與保障人權。如同提案人所說的:「法治精神是不應該有人享有更高的特權。」法不仁,不可以為法。全人學生懷疑的不是權威,實現真正的民主,所有公民的參與就是這種權威的牢固的基礎。公民尊重法律的權威,事實上是由於受到民主的鼓勵,主席團、執行團與校規法律應受授權者(自治會成員)適當的挑剔與審查。當自治會公民一同建立規則、法律時,民主政體將是顯著而充滿人性的。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

在民主的國家裡,法律就是國王;在專制的國家裡,國王就是法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心喬
44會員
21內容數
一位靜坐南極的老奶奶。在混亂中拾起一些字,寫權力、寫人、寫女性,帶著不成熟的勇敢,也帶著溫暖的倔強。不奢望改變世界,只願像鯨魚一樣,沉沉地、緩緩地,在文字的海洋裡游動,讓思考浮起來,讓信念不結冰。
李心喬的其他內容
2022/07/29
專題編輯:李心喬 被「炎上」的校園性別專題報導 7月5日,全人中學記者在全人實驗中學校內留言板私密社團與公開寫作平台Vocus方格子上 發布了一篇名為《在忽視中得以留存的權力體系——校園中從未消逝的性別不平等》專題報 導,並在發布後引發校內前所未有的廣泛討論。 一篇報導有可能完全保持中立嗎?
Thumbnail
2022/07/29
專題編輯:李心喬 被「炎上」的校園性別專題報導 7月5日,全人中學記者在全人實驗中學校內留言板私密社團與公開寫作平台Vocus方格子上 發布了一篇名為《在忽視中得以留存的權力體系——校園中從未消逝的性別不平等》專題報 導,並在發布後引發校內前所未有的廣泛討論。 一篇報導有可能完全保持中立嗎?
Thumbnail
2022/07/05
社會性別是扮演出來的,我們大多數人都致力於成為主流二元體系中的一員。 近日,全人實驗中學內盛行起一股「厭女言論」。跟隨潮流的同學在有女性同學或教師在場時發表諸如:「盆栽要剪,女人要扁」、「女人就是聒噪」、「洗碗機」等其他令人咋舌的仇女言論......
Thumbnail
2022/07/05
社會性別是扮演出來的,我們大多數人都致力於成為主流二元體系中的一員。 近日,全人實驗中學內盛行起一股「厭女言論」。跟隨潮流的同學在有女性同學或教師在場時發表諸如:「盆栽要剪,女人要扁」、「女人就是聒噪」、「洗碗機」等其他令人咋舌的仇女言論......
Thumbnail
2022/05/25
2022/05/25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果要符合人民期待,那就是「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一命償一命。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法律並不是這樣設計的。
Thumbnail
如果要符合人民期待,那就是「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一命償一命。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法律並不是這樣設計的。
Thumbnail
由於我國刑事訴訟制度上,對於犯罪追訴是採「起訴二元主義」,也就是在起訴犯罪上可分為由檢察官所提起的「公訴」以及被害人所自己提起的「自訴」,而有些民眾常將「自訴」與「告訴」混淆,誤以為自訴是要向檢察官所提起,其實是告訴才是,自訴是向法院提起。而特別的是,自訴是採「律師強制代理」制度,自訴人必須委
Thumbnail
由於我國刑事訴訟制度上,對於犯罪追訴是採「起訴二元主義」,也就是在起訴犯罪上可分為由檢察官所提起的「公訴」以及被害人所自己提起的「自訴」,而有些民眾常將「自訴」與「告訴」混淆,誤以為自訴是要向檢察官所提起,其實是告訴才是,自訴是向法院提起。而特別的是,自訴是採「律師強制代理」制度,自訴人必須委
Thumbnail
在上一話中,我們介紹了檢察官所會作出的處分,包含了「起訴」、「不起訴」及「緩起訴」等,其中對於「起訴」的部分,我們將在本話中做更詳細的介紹。在起訴的制度,建立在「國家訴追模式」之上,而在先進國家所採的「彈劾主義」下,開展出審、檢及被告所構成的訴訟三角關係,而在我國所採的「卷證併送制度」(起訴書
Thumbnail
在上一話中,我們介紹了檢察官所會作出的處分,包含了「起訴」、「不起訴」及「緩起訴」等,其中對於「起訴」的部分,我們將在本話中做更詳細的介紹。在起訴的制度,建立在「國家訴追模式」之上,而在先進國家所採的「彈劾主義」下,開展出審、檢及被告所構成的訴訟三角關係,而在我國所採的「卷證併送制度」(起訴書
Thumbnail
在上一話介紹「偵查的開端」中有提到「告訴」、「告發」、「自首」等,其意義及法律上的規定及效果各有不同,我們在本話中會詳細的介紹,讓讀者們可以了解如何運用這些制度或權利,促使檢察官開始偵查犯罪案件,實現國家社會及個人的公平正義!又在本話我們也有介紹到偵查終結時檢察官會作出的「起訴」、「不起訴」及
Thumbnail
在上一話介紹「偵查的開端」中有提到「告訴」、「告發」、「自首」等,其意義及法律上的規定及效果各有不同,我們在本話中會詳細的介紹,讓讀者們可以了解如何運用這些制度或權利,促使檢察官開始偵查犯罪案件,實現國家社會及個人的公平正義!又在本話我們也有介紹到偵查終結時檢察官會作出的「起訴」、「不起訴」及
Thumbnail
【這次】我們來聊聊學生的權利,以及老師的防禦
Thumbnail
【這次】我們來聊聊學生的權利,以及老師的防禦
Thumbnail
只要檢察官依職權提起訴訟都叫公訴?公訴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只要檢察官依職權提起訴訟都叫公訴?公訴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之前我們有介紹過關於刑事訴訟程序的目的在於「發現真實」、「保障人權」及「維持法和平」,而我們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在刑事訴訟法中有許多的規定,確保在程序進行的過程能理想的達到所有目的,但達成目的仍有原則需要遵守,以免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造成法治更大的傷害,更有可能違反最上位憲法的誡命。以下就開始介
Thumbnail
之前我們有介紹過關於刑事訴訟程序的目的在於「發現真實」、「保障人權」及「維持法和平」,而我們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在刑事訴訟法中有許多的規定,確保在程序進行的過程能理想的達到所有目的,但達成目的仍有原則需要遵守,以免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造成法治更大的傷害,更有可能違反最上位憲法的誡命。以下就開始介
Thumbnail
在刑法中規定了許多種類的犯罪行為,例如竊盜罪、侵占罪、詐欺取財罪等,但不會因為行為符合了刑法的內容就立即被處罰,需要經過一連串的刑事程序才會確定犯法與否。也就是說國家若要實行刑罰權,就必須透過刑事訴訟程序,經過偵查、審理、判決確定後,執行判決主文所載的「罪」與「刑」。而被告在經過刑事訴訟程序
Thumbnail
在刑法中規定了許多種類的犯罪行為,例如竊盜罪、侵占罪、詐欺取財罪等,但不會因為行為符合了刑法的內容就立即被處罰,需要經過一連串的刑事程序才會確定犯法與否。也就是說國家若要實行刑罰權,就必須透過刑事訴訟程序,經過偵查、審理、判決確定後,執行判決主文所載的「罪」與「刑」。而被告在經過刑事訴訟程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