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不僅是在做善事,而會帶來更多喜悅與成就

2022/03/3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心理學的角度閱讀_《給予》(give and take)
《給予》by Adam Grant
在職場上的付出只會被當作理所當然嗎?
給予者擅長付出即使是沒有明顯的回報他們也會願意提供資源、建立人脈,依照個人需求給予協助等,此外,索取者則習慣從別人那邊獲得資源,而且會以自己的最大利益為優先,互利者則是介於這兩者之間。一項工作績效的研究發現,績效最差的是給予者,然而很有趣的是績效最好的也是給予者,有些人可能會想一直當給予者會不會到最後都付出給別人,讓自己最後只剩一場空。或是想到給予就像是在做善事,不求回報也開心?作者說到一個故事,一位在銷售眼鏡的業務員,也是一位給予者,當有位婦人表示自己因為生活中會碰到一下要看近一下要看遠的場合,知道自己的眼鏡已經不合用,但卻一直捨不得換昂貴的多焦眼鏡,給予者銷售員一開始並沒有極力推銷自己家的眼鏡,而是用心傾聽婦人的需求,並給予使用眼鏡的建議,而最後婦人也當下就換了昂貴的多焦眼鏡。
一項心理學的實驗,要請人解一些幾何問題,如果算對就能獲得獎金,領了獎金之後再去找助理填問卷便能完成實驗。而當受試者去填問卷的時候,助理會向他們表明:「其實實驗經費已經用完了,想要請受試者把獎金歸還。」幾乎所有的受試者都還了,而且發現歸還獎金的人對於實驗者的好感度更高。這是因為當我們付出時間、精力以及金錢等來幫助他人,也就更會努力相信對方很好,值得我們的付出。
給予者撞牆期
每個人能付出的時間、金錢等都是有限的,給予了一定的量之後,連帶也會產生倦怠與疲乏,然而,作者提到給予者的倦怠並不是因為付出太多的精力,而是當協助有需要的人,卻發現自己幫不上忙。
當有人將給予者的付出總是看作理所當然,腳踏墊效應是指當給予者付出的時候對方卻把這當成是應該的,就像一塊腳踏墊一樣被踩過去,甚至不會注意到他的存在。
突破給予者困境
當我們在付出時也可能會遇到除了心理上的倦怠,還有可能遇到生理上疲倦。一個心理學實驗曾要受試者一直重複連續寫一樣的英文字母,當受試者表示手很痠沒辦法再繼續下去了,但當實驗者要他們寫下自己的地址,卻又可以輕鬆的寫出,換個情境似乎就能夠有滿血的精力。
此外,給予的方式也會帶來很大的差異,假設你接下來這一週要做五件好事:協助好友面試、寫信祝福家人、拜訪親戚、捐血、打掃社區環境等,「塊狀給予」是指把五件事都集中在一天完成,「點狀給予」則是將五件事平均分散在五天中完成,結果發現塊狀給予相較於點狀給予快樂程度高出許多,根據心理學家指出這是因為把這些事集中在一起的強度更高,能帶來更鮮明的感受,然而若平均分散這些事情,就會像日常的善事般,提供比較微弱的感受。
創造雙贏的給予
給予者同時也會碰到需要為自己爭取權益的時候,像是在工作上的加薪、升職,或是生活中若權利受損需要為自己發聲,有發現到女生相較於男生,都會降低自己的標準,似乎不太敢要求的更多,然而這時候若將角色對調,想像自己是在幫別人爭取權益(給予者更擅長的),就能夠降低性別間的差異,女生也能夠爭取到更多!
真實案例-免費循環網
2003年「免費循環網」(Freecycle)成立,有別於2手拍賣網,免費循環網完全不用金錢交易,「你眼中的垃圾,可能是別人眼中的黃金!」透過自己不用的商品提供他人價值,或是兌換到對自己有用的東西。一開始也會有不少的聲音說這個網站會不會變成大型垃圾場,大家用不到的東西都往網站上丟,然而過了一年該網站的服務就遍及全球360多個城市,並在2年後擁有一百萬的用戶。雖然該網站成立的目的是鼓勵互利者與索取者,但在對於用戶的研究後發現絕大多數的人都提供超過自己索取的商品,也有許多人拿到非常實用的好東西。
一些感想
閱讀完《給予》也讓自己回想起先前的工作場景,我都會認為工作最大的價值在於創造雙贏,而不是要踩著某個人才能爬上去,所以我都會先以對方的利益為優先考量,即使是自己有一點損失,也很有可能只是短暫的,然而在之後的場景中對方也會因為你當時的付出,進而選擇貢獻更多。也曾有同事說我總會默默地做完工作,這樣在職場上很吃虧,但對我來說可以減輕夥伴的負擔,透過做比較多的工作,也學習到更多技巧與優化工作流程,我想吃虧就是佔便宜!
硬是分成自私或不自私也許根本聚焦錯誤,為何要把自我從他者抽離,或把他者從自我抽離呢?或許自我與他者的合一正是我們合作天性背後的奧秘。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5會員
90內容數
我們相信,心理健康的力量能夠支撐起全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