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好人? 或許你們是給予者(Giver)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爛好人/濫好人」這個話題很久之前就有想寫,但實在不容易表達,每次嘗試整理當中的重點,就發現更多需要思考的地方。Loa不是想證明當「好人」就會被利用,或者「好人們」如何拒絕等等,因為如果將結果和源頭混淆了,將問題歸咎於「好人們」的行為,其實是有點輕率。我們不能忽視另一邊,利用不懂拒絕的人,從他人身上獲得方便,其實也是一種「暴行」。

這個跟「情緒勒索」的話題有點相似,同樣是如果單靠一方好好保護自己,但忽略了勒索者的本質是什麼的話,只會加深了兩者的分歧,最後雙方都跳不出框框。這就是「爛好人/濫好人」話題的複雜之處。

raw-image

當很用力地,嘗試去定義什麼行為是「濫好人」,「正常的好人」的標準應該怎樣,很容易會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不同的時間上,不同的需求下就有著不同角色。

當「付出」與「接受」之間失衡,變成「依賴」、「勒索」、「尋求價值」、「控制」等,「不良動機」才是我們要注意的地方。

可以將思考重點,由「那種行為需要改善」,增設多一項,「你現在這個角色在做什麼?」,利用角色切換的方式觀察,了解「付出」與「接受」背後的本質。

盡量不要批評那些主動為人設想、願意投入自己時間幫助別人的人,因為當你需要時,那些「好人」可能就是你的「貴人」 ; 「好人們」也不要覺得自己的善良被利用而刻意學習冷漠,猜疑只會令你與人疏離,結果可能更加質疑自己。
「好人們」需要明白,其實自己也可以停下付出和犧牲,接受別人的幫助和善意。

「索取者(Taker)」和「給予者(Giver)」的角色


「索取者(Taker)」和「給予者(Giver)」這個稱號,會在團隊管理或企業管理中較常見。通常會認為給予者因為主動多付出、多互動、多意見,有效解決問題,所以企業獲得更高效率。

而索取者通常是接受的一方,對慾望比較敏感,所以會更大膽向給予者提出需求。

我們可以將「好人們」視為給予者(Giver) ;
向「好人們」尋求幫助的人為索取者(Taker)。

當「好人們」在給予者的角色停留太久,忘記了自己其實也可以是一位索取者,過度付出而淘空了自己,才會出現被稱為「爛好人/濫好人」的狀況。相反地,當索取者過份要求,無視自己的負責,認為自己的需求能夠凌駕別人的權利,就會變成霸凌。

給予者們,你為什麼而付出?

給予者擁有一種可愛的特質,他們能夠為解決問題而投入熱情,就因為有能力,所以不在意將問題攬在自己身上 ; 也喜歡分享歡樂,所以會容易過度投入分享,旁人總覺得給予者無時無刻都在解決問題(通常是別人的問題...)。

給予者需要花點時間,停下來想一想,忙別人的事,到底為什麼?

在這裡舉例。
如果有一個城市,因教育水平不均,造成跨世代的貧富差距。
在有限資源下,你會實行每戶補助嗎? 這樣貧富戶馬上有一筆錢,但解決不到跨世代累積下來的問題。
另一個方法,改善教育和就業率問題? 不能馬上解決貧富問題,但有可能斷絕根源,令問題止於這個世代。

同樣的是,給予者們你的精力和時間,就如那座城市的資源一樣,是有限的。
當有索取者在你面前時,你會幫他解決目前的問題? 還是找個方法,讓他能夠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

特蕾莎修女:『有些人出現在生命中是種祝福,有些是我們的課題』。
每位索取者,遇到給予者是一種祝福,課題是他有沒有從給予者身上學會解決方法的能力。
每位給予者,遇到索取者也是一種祝福,課題就是如何善用能力,找到對的方法,配上對的人。

給予者們你們的能力和精力是寶貴的,這種特質是留給對的人 ;
不是用回報多少或個人喜愛衡量那位索取者對不對,是要看清楚,這位索取者的意圖有沒有為自己負責。

如果那位索取者死纏爛打、情緒勒索,將給予者當成工具人之類。那位索取者需要的,不是給予者們的付出,他需要的是學會尊重別人。這時候,給予者們就更應該放手,讓那位索取者自己去學習他的課題。

當了解到「付出」與「接受」背後的本質,就能夠不受個人喜愛或身份親疏關係所影響,掌握到為什麼索取者的需求,並不是給予者們的責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oa-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3/23
呀,忘記說,如果有任何身心健康的話題/觀點,想Loa分享討論的話,歡迎留言
avatar-img
Loa的沙龍
6會員
14內容數
詳盡解說訓練心理素質,由原理到心得,透過小故事啟發成功關鍵背後原因,讓你每天日常生活中建立強大內心。 在未來的日子裡,心理素質產生的推動力將會像坡道滾雪球一樣,心理素質改變視野,令我們看到現在看不見的機會,信心能夠吸引志同道合的人,做事變得更準確更有生產力,現在開始投資自已的後天強大心理素質。
Lo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16
交代一下資料整合中而影響更新進度
Thumbnail
2023/06/16
交代一下資料整合中而影響更新進度
Thumbnail
2023/06/10
為什麼戒斷壞習慣這麼難? 以腦神經科學解釋一個關鍵,你就能改變一切。
Thumbnail
2023/06/10
為什麼戒斷壞習慣這麼難? 以腦神經科學解釋一個關鍵,你就能改變一切。
Thumbnail
2023/05/31
各國在死刑議題帶出一串社會反應,民眾紛紛跳進投射效應曝露出心理陰影。
Thumbnail
2023/05/31
各國在死刑議題帶出一串社會反應,民眾紛紛跳進投射效應曝露出心理陰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什麼人最容易吃虧嗎? 那就是重視別人的利益,喜歡給予勝過索取的給予者。他們往往會落在成就金字塔的底層。因為他們服務別人,過程中卻犧牲自己成功的機會。格蘭特告訴我們,當個給予者並非一無是處,我們可能都低估了給予者所能得到的成就,本書就是在探討如何當個成功的給予者,締造雙贏的局面。
Thumbnail
什麼人最容易吃虧嗎? 那就是重視別人的利益,喜歡給予勝過索取的給予者。他們往往會落在成就金字塔的底層。因為他們服務別人,過程中卻犧牲自己成功的機會。格蘭特告訴我們,當個給予者並非一無是處,我們可能都低估了給予者所能得到的成就,本書就是在探討如何當個成功的給予者,締造雙贏的局面。
Thumbnail
前幾天在方格子的自我成長板塊裏逛文章的時候,看到有格友提到善良的人好像很容易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和處境,甚至還會被利用,本來是用心良意,卻讓人頻頻失望,這種感覺換誰都不好受。為了避免自己受傷,甚至很多原本善良的人,都開始選擇了不作為,只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
Thumbnail
前幾天在方格子的自我成長板塊裏逛文章的時候,看到有格友提到善良的人好像很容易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和處境,甚至還會被利用,本來是用心良意,卻讓人頻頻失望,這種感覺換誰都不好受。為了避免自己受傷,甚至很多原本善良的人,都開始選擇了不作為,只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
Thumbnail
如果被其他人評價:「你真是個善良的人耶。」不知道大家的反應是開心還是不開心呢?以前被評價是善良的人,我會覺得蠻開心的,因為接受的教育觀念是「善有善報」、「人性本善」,多多幫助他人代表我們是個好人,也會得到更多人的喜歡(這應該是普遍人的觀念吧)。但是長大之後生活經驗漸漸告訴我,善良不一定會有好報
Thumbnail
如果被其他人評價:「你真是個善良的人耶。」不知道大家的反應是開心還是不開心呢?以前被評價是善良的人,我會覺得蠻開心的,因為接受的教育觀念是「善有善報」、「人性本善」,多多幫助他人代表我們是個好人,也會得到更多人的喜歡(這應該是普遍人的觀念吧)。但是長大之後生活經驗漸漸告訴我,善良不一定會有好報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中,有些人往往會表現出沒有界限的善良,他們時常討好他人、犧牲奉獻自己,因為自己需要被需要。這種行為看似非常令人感動,但實際上卻會對自己帶來負面的影響。 許多人喜歡表現出沒有界限的善良,因為他們希望被他人所接受和讚美。他們常常會幫助別人,即使這些人根本不會回報他們的好意。此外,他們也會過度討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中,有些人往往會表現出沒有界限的善良,他們時常討好他人、犧牲奉獻自己,因為自己需要被需要。這種行為看似非常令人感動,但實際上卻會對自己帶來負面的影響。 許多人喜歡表現出沒有界限的善良,因為他們希望被他人所接受和讚美。他們常常會幫助別人,即使這些人根本不會回報他們的好意。此外,他們也會過度討
Thumbnail
當「付出」與「接受」之間失衡,變成「不良動機」,才是我們要注意的地方。
Thumbnail
當「付出」與「接受」之間失衡,變成「不良動機」,才是我們要注意的地方。
Thumbnail
熱愛助人,聰明給予
Thumbnail
熱愛助人,聰明給予
Thumbnail
從心理學的角度閱讀_《給予》(give and take) 在職場上的付出只會被當作理所當然嗎?然而根據研究指出給予者相較互利者與索取者擁有更高的工作績效與人生發展。
Thumbnail
從心理學的角度閱讀_《給予》(give and take) 在職場上的付出只會被當作理所當然嗎?然而根據研究指出給予者相較互利者與索取者擁有更高的工作績效與人生發展。
Thumbnail
第一類是索取者,這種人會優先考慮自己的利益,他們喜歡索取多過於給予。第二類是互利者,他們喜歡公平,別人怎麼待我,我就怎麼待他。第三類給予者,他們樂於貢獻,並關心別人的需求。如果要問哪種人最容易爬到社會金字塔的頂端,哪種人又容易落到底層,令人驚訝的是兩個答案都是給予者!
Thumbnail
第一類是索取者,這種人會優先考慮自己的利益,他們喜歡索取多過於給予。第二類是互利者,他們喜歡公平,別人怎麼待我,我就怎麼待他。第三類給予者,他們樂於貢獻,並關心別人的需求。如果要問哪種人最容易爬到社會金字塔的頂端,哪種人又容易落到底層,令人驚訝的是兩個答案都是給予者!
Thumbnail
書介裡指出:「格蘭特教授在書中透過令人信服的心理學研究成果,以及各種日常生活上的案例,以強而有力的論證說明『給予者最有力量』的道理,並告訴我們,未來將是『分享』和「合作』的時代,成功的鎖鑰在於『謙遜』和『柔軟』。」 似乎揭示了想要成為「人中之龍」或「上等人」,成為「給予者」是讀者的唯一選擇。
Thumbnail
書介裡指出:「格蘭特教授在書中透過令人信服的心理學研究成果,以及各種日常生活上的案例,以強而有力的論證說明『給予者最有力量』的道理,並告訴我們,未來將是『分享』和「合作』的時代,成功的鎖鑰在於『謙遜』和『柔軟』。」 似乎揭示了想要成為「人中之龍」或「上等人」,成為「給予者」是讀者的唯一選擇。
Thumbnail
給予者如何從『建立人脈⇀經營人脈⇀到如何藉此影響他人的貢獻所創造的價值』 https://www.facebook.com/seeyou0914/ 成就金字塔的底層多是給予者,那高居頂端的又是誰呢?,是索取者或互利者? 👉其實還是給予者。 書中舉了很多不同領域與角色的實例來說明, 讓我覺得很不可
Thumbnail
給予者如何從『建立人脈⇀經營人脈⇀到如何藉此影響他人的貢獻所創造的價值』 https://www.facebook.com/seeyou0914/ 成就金字塔的底層多是給予者,那高居頂端的又是誰呢?,是索取者或互利者? 👉其實還是給予者。 書中舉了很多不同領域與角色的實例來說明, 讓我覺得很不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