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好人/濫好人」這個話題很久之前就有想寫,但實在不容易表達,每次嘗試整理當中的重點,就發現更多需要思考的地方。Loa不是想證明當「好人」就會被利用,或者「好人們」如何拒絕等等,因為如果將結果和源頭混淆了,將問題歸咎於「好人們」的行為,其實是有點輕率。我們不能忽視另一邊,利用不懂拒絕的人,從他人身上獲得方便,其實也是一種「暴行」。
這個跟「情緒勒索」的話題有點相似,同樣是如果單靠一方好好保護自己,但忽略了勒索者的本質是什麼的話,只會加深了兩者的分歧,最後雙方都跳不出框框。這就是「爛好人/濫好人」話題的複雜之處。
當很用力地,嘗試去定義什麼行為是「濫好人」,「正常的好人」的標準應該怎樣,很容易會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不同的時間上,不同的需求下就有著不同角色。
當「付出」與「接受」之間失衡,變成「依賴」、「勒索」、「尋求價值」、「控制」等,「不良動機」才是我們要注意的地方。
可以將思考重點,由「那種行為需要改善」,增設多一項,「你現在這個角色在做什麼?」,利用角色切換的方式觀察,了解「付出」與「接受」背後的本質。
盡量不要批評那些主動為人設想、願意投入自己時間幫助別人的人,因為當你需要時,那些「好人」可能就是你的「貴人」 ; 「好人們」也不要覺得自己的善良被利用而刻意學習冷漠,猜疑只會令你與人疏離,結果可能更加質疑自己。
「好人們」需要明白,其實自己也可以停下付出和犧牲,接受別人的幫助和善意。
「索取者(Taker)」和「給予者(Giver)」的角色
「索取者(Taker)」和「給予者(Giver)」這個稱號,會在團隊管理或企業管理中較常見。通常會認為給予者因為主動多付出、多互動、多意見,有效解決問題,所以企業獲得更高效率。
而索取者通常是接受的一方,對慾望比較敏感,所以會更大膽向給予者提出需求。
我們可以將「好人們」視為給予者(Giver) ;
向「好人們」尋求幫助的人為索取者(Taker)。
當「好人們」在給予者的角色停留太久,忘記了自己其實也可以是一位索取者,過度付出而淘空了自己,才會出現被稱為「爛好人/濫好人」的狀況。相反地,當索取者過份要求,無視自己的負責,認為自己的需求能夠凌駕別人的權利,就會變成霸凌。
給予者們,你為什麼而付出?
給予者擁有一種可愛的特質,他們能夠為解決問題而投入熱情,就因為有能力,所以不在意將問題攬在自己身上 ; 也喜歡分享歡樂,所以會容易過度投入分享,旁人總覺得給予者無時無刻都在解決問題(通常是別人的問題...)。
給予者需要花點時間,停下來想一想,忙別人的事,到底為什麼?
在這裡舉例。
如果有一個城市,因教育水平不均,造成跨世代的貧富差距。
在有限資源下,你會實行每戶補助嗎? 這樣貧富戶馬上有一筆錢,但解決不到跨世代累積下來的問題。
另一個方法,改善教育和就業率問題? 不能馬上解決貧富問題,但有可能斷絕根源,令問題止於這個世代。
同樣的是,給予者們你的精力和時間,就如那座城市的資源一樣,是有限的。
當有索取者在你面前時,你會幫他解決目前的問題? 還是找個方法,讓他能夠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
特蕾莎修女:『有些人出現在生命中是種祝福,有些是我們的課題』。
每位索取者,遇到給予者是一種祝福,課題是他有沒有從給予者身上學會解決方法的能力。
每位給予者,遇到索取者也是一種祝福,課題就是如何善用能力,找到對的方法,配上對的人。
給予者們你們的能力和精力是寶貴的,這種特質是留給對的人 ;
並不是用回報多少,或個人喜愛衡量那位索取者對不對,是要看清楚,這位索取者的意圖有沒有為自己負責。
如果那位索取者死纏爛打、情緒勒索,將給予者當成工具人之類。那位索取者需要的,不是給予者們的付出,他需要的是學會尊重別人。這時候,給予者們就更應該放手,讓那位索取者自己去學習他的課題。
當了解到「付出」與「接受」背後的本質,就能夠不受個人喜愛或身份親疏關係所影響,掌握到為什麼索取者的需求,並不是給予者們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