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波娃給我的啟示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期雜誌的專欄文,也就是本篇文章是延遲交出的。在月初寫完主題創作後,突然失去靈感,我總在進入春天時特別煩躁,或許是因為下個月要過生日,每年都很怕在新的這年會失去點什麼,不論是有形或無形的,擔心身體老化或心智越來越不單純⋯⋯又憂慮自己的成就和行為沒跟上年齡,我想,這種憂慮對於一個即將進入中年的女性而言是特別明顯的。
正當我在幾個主題中選擇該寫什麼,想到專欄的名稱是跟著我的散文創作來的,而最初是為了向西蒙波娃的《在莫斯科的那場誤會》*致敬取用了「那場誤會」這四個字(一方面也符合我寫的主題),她曾說過「如果你活夠久,就會發現每個勝利都將變成失敗。」,這可以當作我現階段給予自己的一個小結論,說服自己無需將每時期的成敗太看重,畢竟人類永遠不知道最終結果,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將有多長?
突然說起這個,是因為波娃的第一本書是在她三十五歲時出版的,寫了十年的文稿終於受到認可。若從她索邦優等畢業生的身份到任職的那幾年隨機察看她的人生並不會覺得特別成功,但直至七十年後的今天,說起女性主義首先會想到她的著作《第二性》*,我們至少可以證實她取得了某種意義上的成就。巧合的是,我寫第一段對於年齡感概的文字時還沒有細讀波娃與《巴黎評論》的訪談,此時剛好看到她說,「我一直都對時間的流逝有非常尖銳的意識。我會覺得有什麼東西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併失去了。」因此,我更能確定時間對許多人而言是極為珍貴的,即使是擁有學識且明白自己人生目標的波娃。
不久前剛好看了法國電影《獅子今夜死亡》(Le lion est mort ce soir )的開頭,古稀之年的老演員和導演討論對「死亡」那幕的表達方式。演員說,「死亡就只是一場相遇,並不這麼悲慘。」。在生命將盡之際,他終領悟怎樣與死亡共存——活到七、八十歲早已為此刻做了準備——我突然想通自己現階段對生命有點不捨是因為不知道還有多少年限、不知道自己曾有過的計劃或目標是否會實現?甚至是我的感情會不會減少?但人類的結局最終就是一死,每一天都只是更近一步,對於活到一定年齡的人而言,是等待著那一刻。
或許這篇文章採用該主題也是公器私用,這幾天不斷想著身為一個在寫作平台的創作者,沒有出版過書籍卻也會受到其他創作者的批評。在平台上創作者同時身兼讀者和評論家,我們還會以自己的本色身分與其他人交流,任何人被檢視的除了文章水平之外還包括其人格、生活背景和意識形態,似乎不能說自己只是想寫寫文章,想屏蔽別人的批判,因為這某方面也算是公開場合的發表。
反對者對於創作者意識形態的不認同是最激烈的,波娃與沙特的(Jean-Paul Sartre)間開放的感情關係*是在挑戰他們出生的資產階級,兩人不想照著成長過程中社會和文化給予的想像期望而活,這也成為他們被批判的原因。而沙特的作品是反資本主義的,但會閱讀其著作的讀者也是資本主義,讀者們認為給予他成名和賺錢的機會,卻還被他公開指責資本主義而討厭他,但他們都清楚自己的人生理念,不會因為受到抨擊而改變。
無獨有偶,在寫作平台上會遇到的反對者大多也是衝著一個人的思想和教育程度,你可能不能表現出太熱愛某種類型的書籍,你要思考到受眾的閱讀習慣不見得相同,但你為什麼不能就寫自己喜歡的,等待能夠欣賞或擁有相同審美觀的同好?
每當我讀著六十多年以前的作家訪談,總覺得當時遇到的社會關係和現代幾乎是一樣的,人們會著重於作家們的出生背景和政治傾向,將其放大檢視,但某些作家們之所以到現在還有討論的必要,也正是文字間的意識形態所保存下的價值。
  • 《在莫斯科的那場誤會》:波娃與沙特於一九六二至一九六六年間數度造訪蘇聯,《在莫斯科的那場誤會》便是波娃以這段經歷為基礎進行的創作,可謂揉合其畢生關注議題的代表性作品,透過男女主角的見聞,將個人歷史和集體歷史緊密扣連在一起:一對暮年夫妻因為一趟莫斯科之旅,招致對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理想幻滅,並觸發夫妻失和,作者透過兩性觀點的交互辯證,試圖為內在自我與外在世界尋找和解的契機,同時也見證了一九六○年代蘇聯社會與文化界的真實樣貌及批判性。
  • 《第二性》:是一部關於存在主義女性主義的散文,西蒙·波娃於1949年創作並出版。整部作品分為上下兩卷,被公認為是一部哲學著作。波娃選擇從存在主義角度出發展開論述。也正因如此,她的這部作品不僅僅是簡單地論述了婦女在二戰之後的狀況,總的來說,這是一部哲學作品,從文學、歷史、社會學、生物學和醫學多方面進行豐富地舉例和分析。
  • 波娃與沙特保持著多年的感情而沒有婚姻關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會員
47內容數
女性向雜誌。 性感這個概念還包括着一種極具個性的氣質,一股能夠吸引別人的個人魅力和一份可以恰到好處地展現內在和自身優勢的智慧。 訂閱《新性感》:https://newsexy.substack.com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新性感雜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喜歡步行,在台北,在巴黎,在海邊,在山上,但不能在塔利班政權下的阿富汗,也不能在現在的基輔,還有其他受到戰火、暴君控制的城市。
關注新性感雜誌 → 新性感|Matters平台文章索引|Matters|方格子|電子報
過年期間總是免不了要跟平時少接觸的親朋好友見面拜年,身為媳婦的妳是否會開始擔心焦慮自己或孩子的表現無法盡如人意,甚至害怕帶給他人不好的印象呢?以下幾種情境可以檢視是否與自己內心擔憂的有所雷同: 孩子遇到親戚時總是不打招呼,擔心被認為自己沒有把小孩教好。 為何我們要期望他人認同與接受自己?
飲食與一個人的生活經驗相關,討論某個人的品味時經常會提起他的飲食習慣,推敲其生活狀況與價值觀。包含文化傳承、食材挑選、用餐禮儀,甚至是食物品牌的選購,更牽涉到個人的公民素養——拒吃使用童工的巧克力品牌、不人道的禽畜生飼養、養種植採用不環保的方式⋯⋯還有,向敵國勢力靠攏的品牌。
小時候時常聽到阿嬤會指著我們的碗說:「​​食無清氣會嫁猫翁。」(閩南語俗諺意指要愛惜穀物,不然飯沒吃乾淨會嫁給麻臉的丈夫,男性則是會娶麻臉的老婆)或是挑食的話也會被形容為「歪喙雞」(閩南語),反而不挑食物很好養則會被形容為:「垃圾吃,垃圾大」,在傳統的觀念中,不挑食且把食物吃完是一種美德。
我喜歡步行,在台北,在巴黎,在海邊,在山上,但不能在塔利班政權下的阿富汗,也不能在現在的基輔,還有其他受到戰火、暴君控制的城市。
關注新性感雜誌 → 新性感|Matters平台文章索引|Matters|方格子|電子報
過年期間總是免不了要跟平時少接觸的親朋好友見面拜年,身為媳婦的妳是否會開始擔心焦慮自己或孩子的表現無法盡如人意,甚至害怕帶給他人不好的印象呢?以下幾種情境可以檢視是否與自己內心擔憂的有所雷同: 孩子遇到親戚時總是不打招呼,擔心被認為自己沒有把小孩教好。 為何我們要期望他人認同與接受自己?
飲食與一個人的生活經驗相關,討論某個人的品味時經常會提起他的飲食習慣,推敲其生活狀況與價值觀。包含文化傳承、食材挑選、用餐禮儀,甚至是食物品牌的選購,更牽涉到個人的公民素養——拒吃使用童工的巧克力品牌、不人道的禽畜生飼養、養種植採用不環保的方式⋯⋯還有,向敵國勢力靠攏的品牌。
小時候時常聽到阿嬤會指著我們的碗說:「​​食無清氣會嫁猫翁。」(閩南語俗諺意指要愛惜穀物,不然飯沒吃乾淨會嫁給麻臉的丈夫,男性則是會娶麻臉的老婆)或是挑食的話也會被形容為「歪喙雞」(閩南語),反而不挑食物很好養則會被形容為:「垃圾吃,垃圾大」,在傳統的觀念中,不挑食且把食物吃完是一種美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法國是17世紀及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湧現了一大批啟蒙思想家,他們相信理性和知識可以解決人類存在的問題和推動人類進步。 但早在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代,法國就產生了一位傑出的啟蒙思想家拉波埃西。他的著述《自願奴役論》中的思想深刻影響了與他同時代的法國思想家蒙田和法國啟蒙時代的思想大家。
生活實驗 七三八      我喜歡關起來的狀態 等我真的想的時候 再費力推開 所以我絕對不是 等在那裡、拉開袋子 等著收誰最後一遍的報告 所以我絕對不是 長在土裡的玫瑰花 我沒有期待    小王子 如果你有事情非得跟我說, 可以是可以, 但我不接最後一棒。
Thumbnail
去年3月8日曾經推薦過一樣的書, 這一年來,有蠻多提到「女性」的好書, 為什麼我要舊書重看呢? 首先,表示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書, 其次,今天看到許多商家提到「女神節」這個詞, 雖然好聽卻有點覺得哪裡怪怪的? 先來看看婦女節怎麼來的? 於1917年3月8日, 俄羅斯的紡織女工
Thumbnail
曾帶領《正片》(Positif)雜誌,與《電影筆記》(Cahiers du cinéma)分庭抗禮的影評人,米榭西蒙(Michel Ciment),於昨日(11月13日)去世,引發國際影評界、電影界與文化界的哀悼,悼念「影評黃金時代」之消逝。 隻身對抗《電影筆記》的影評人 米榭西蒙於戰前1
Thumbnail
平常很少聽爵士樂, 妮娜.西蒙(Nina Simone, 1933-2003)對我來說,其實是陌生的。 沒想到去年因為一本繪本和一部紀錄片, 讓我完全愛上這位有個性的女歌手。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商業週刊有一期刊載:【消失的西海岸】為了三接天然氣站,又有海岸藻礁的生態,所以我很認真的給他看下去這一篇報導。裡面的寫的屬不屬實都不是我要講的話,我想說的是這
Thumbnail
每每追一齣喜愛的日韓劇,跟著劇中角色一起喜怒哀樂,與少女心觀眾們一起尖叫灑花,那段日子總覺得特別幸福、充滿期盼與陪伴,是與看電影完全不同的需求和感受。無論是深刻擊中靈魂的藝文片、開拓眼界的異國議題電影、或是帶來元氣與勇氣的愛情日韓劇,因為有這些我心心念念的影劇,讓我長成了如今的自己。
Thumbnail
小時候在台南新營鄉下國小一年級入學聽說是媽媽抓兩隻雞去拜託校長讓我這未足六歲的上學去! 不知道是因為在家調皮或…反正差大姐四歲,二姐兩歲,她們也分別讀同校五,三年級了. 已經是六十餘年前的事了,為什麼仍舊記得那麼清楚,依稀是昨天剛發生的… 級任女老師叫:林晶仁,班長(第一名):林燕山,還有一位女同學
Thumbnail
人們常將西蒙波娃與其著作「他者化」:視她的文學附屬於闡述沙特哲學的「通俗讀物」,視她的才情機智附屬於沙特。然而,我卻自波娃身上看見少女力的展演與諭示。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法國是17世紀及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湧現了一大批啟蒙思想家,他們相信理性和知識可以解決人類存在的問題和推動人類進步。 但早在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代,法國就產生了一位傑出的啟蒙思想家拉波埃西。他的著述《自願奴役論》中的思想深刻影響了與他同時代的法國思想家蒙田和法國啟蒙時代的思想大家。
生活實驗 七三八      我喜歡關起來的狀態 等我真的想的時候 再費力推開 所以我絕對不是 等在那裡、拉開袋子 等著收誰最後一遍的報告 所以我絕對不是 長在土裡的玫瑰花 我沒有期待    小王子 如果你有事情非得跟我說, 可以是可以, 但我不接最後一棒。
Thumbnail
去年3月8日曾經推薦過一樣的書, 這一年來,有蠻多提到「女性」的好書, 為什麼我要舊書重看呢? 首先,表示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書, 其次,今天看到許多商家提到「女神節」這個詞, 雖然好聽卻有點覺得哪裡怪怪的? 先來看看婦女節怎麼來的? 於1917年3月8日, 俄羅斯的紡織女工
Thumbnail
曾帶領《正片》(Positif)雜誌,與《電影筆記》(Cahiers du cinéma)分庭抗禮的影評人,米榭西蒙(Michel Ciment),於昨日(11月13日)去世,引發國際影評界、電影界與文化界的哀悼,悼念「影評黃金時代」之消逝。 隻身對抗《電影筆記》的影評人 米榭西蒙於戰前1
Thumbnail
平常很少聽爵士樂, 妮娜.西蒙(Nina Simone, 1933-2003)對我來說,其實是陌生的。 沒想到去年因為一本繪本和一部紀錄片, 讓我完全愛上這位有個性的女歌手。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商業週刊有一期刊載:【消失的西海岸】為了三接天然氣站,又有海岸藻礁的生態,所以我很認真的給他看下去這一篇報導。裡面的寫的屬不屬實都不是我要講的話,我想說的是這
Thumbnail
每每追一齣喜愛的日韓劇,跟著劇中角色一起喜怒哀樂,與少女心觀眾們一起尖叫灑花,那段日子總覺得特別幸福、充滿期盼與陪伴,是與看電影完全不同的需求和感受。無論是深刻擊中靈魂的藝文片、開拓眼界的異國議題電影、或是帶來元氣與勇氣的愛情日韓劇,因為有這些我心心念念的影劇,讓我長成了如今的自己。
Thumbnail
小時候在台南新營鄉下國小一年級入學聽說是媽媽抓兩隻雞去拜託校長讓我這未足六歲的上學去! 不知道是因為在家調皮或…反正差大姐四歲,二姐兩歲,她們也分別讀同校五,三年級了. 已經是六十餘年前的事了,為什麼仍舊記得那麼清楚,依稀是昨天剛發生的… 級任女老師叫:林晶仁,班長(第一名):林燕山,還有一位女同學
Thumbnail
人們常將西蒙波娃與其著作「他者化」:視她的文學附屬於闡述沙特哲學的「通俗讀物」,視她的才情機智附屬於沙特。然而,我卻自波娃身上看見少女力的展演與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