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笈多譯本白話釋義 (4)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四、虛空之中有萬事萬物 (妙行無住)

api tu khalu punaḥ subhute na bodhisattvena vastu-pratiṣṭhitena dānaṃ dātavyam, na kvacit-pratiṣṭhitena dānaṃ dātavyam|
雖然,復次,時,善實!不,菩薩摩訶薩,事住施與應,無所住施與應。
雖然,再者,須菩提!菩薩的布施,不應該保有任何事物,也不應該佇足停留在任何地方。
na rūpapratiṣṭhitena dānaṃ dātavyam| na śabda-gandha-rasa-spraṣṭavya-dharmeṣu pratiṣṭhitena dānaṃ dātavyam|
不色住施與應,不聲、香、味、觸、法中住施與應。
所以,當他布施時,也不應該佇足停留於任何視覺的對象,不應該被聲音、氣味、味道、可觸摸的東西、或任何心中的想法所繫絆。
evaṃ hi sūbhūte bodhisattvena mahāsattvena dānaṃ dātavyaṃ yathā na nimitta saṃjñāyām-api pratitiṣṭhet|
如是,此,善實!菩薩摩訶薩施與應,如不相想亦住。
是的,須菩提!菩薩應該要用這樣子的方式來布施,直到他到達 (空無一物的) 不受到任何概念認知所束縛的境地為止。
tat-kasya hetoḥ| yaḥ subhūte bodhisattvo-'pratiṣṭhito dānaṃ dadāti, tasya subhūte puṇyaskandhasya na sukaraṃ pramāṇām-udgrahītum|
彼何所因?若,善實!菩薩摩訶薩不住施與,彼所,善實!福聚不可量受取。
為什麼呢?因為,須菩提!如果菩提眾生的布施,能夠不受到任何的概念認知所束縛,那麼他所得到的福德積聚 (的回報) 不可限量。
tat-kiṃ manyase subhūte sukaraṃ pūrvasyāṃ diśi ākāśasya pramāṇam-udgrahītum| subhūtir-āha-no hīdaṃ bhagavan|
彼何意念?善實!可前方虛空量受取?」善實言:「不如此,世尊!」
試著想想看,須菩提!往前方 (也就是我們現在所面對的東方) 直直向前去,那空間的大小,可以測量嗎?」須菩提回答:「不可能的,世尊!」
bhagavān-āha-evaṃ dakṣiṇa paścimottarāsu adha ūrdhvaṃ digvidikṣu samantād daśasu dikṣu sukaram-ākāśasya pramāṇam-udgrahītum| subhūtir-āha-no hīdaṃ bhagavan|
世尊言:「如是,右 (南)、後 (西)、高(北)、下、上方、順不正方、普十方,可虛空量受取?」善實言:「不如此,世尊!」
世尊又問:「同樣地,右 (南)、後 (西)、左 (北)、下、上、中、週十方的空間大小,可以測量嗎?」須菩提回答:「不可能的,世尊!」
bhagavān-āha| evam-eva subhūte yo bodhisattvo-'pratiṣṭhito dānaṃ dadāti, tasya subhūte puṇyaskandhasya na sukaraṃ pramāṇam-udgrahītum| evaṃ hi subhūte bodhisattva-yāna-saṃprasthitena dānaṃ dātavyaṃ yathā na nimittasaṃjñāyām api pratitiṣṭhet|
世尊言:「如是,如是!善實!如是,如是!若菩薩摩訶薩不住施與,彼所,善實!福聚不可量受取。雖然,復次,時,善實!如是菩薩乘發行施與應,如不相想亦住。」
世尊說:「對的!對的!須菩提!的確是如此!如果菩薩的布施能夠不佇留在任何現象,也不受到任何的概念認知所束縛,那麼,須菩提!他所得到的福德積聚 (的回報),也是不可測量的。所以,須菩提!開始實行乘菩薩乘的人,應該依照剛才所說的方式布施,以到達 (空無一物的) 不受任何概念認知所束縛的境地。(這是因為,『空』,所以才能夠含容萬事萬物;無限的事物都存在於『空』裡面,而不是沒有。此『空』,指的是『第一義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會員
174內容數
禪宗法式,由信心銘開始,始有具體之文字描述。其後石頭參同契、洞山五位、臨濟四料簡等,雖以道家語言外貌,或援引「取坎填離」之理論,然本文指出,其文字背後所欲闡示之內容,實是金剛經三句之變體,與「拈花微笑」之意旨無別。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森愛耦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54. 《金剛經.依法出生分第八》之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
Thumbnail
avatar
Koeln Walker
2024-02-14
53. 《金剛經.依法出生分第八》之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
Thumbnail
avatar
Koeln Walker
2024-02-13
《金剛經說甚麼》-第三十一品 知見不生分、見不是見、知即無明本、如是知見、我們自己的法相、我要過去 你過來、第三十一品偈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
Thumbnail
avatar
香港吃貨寶寶
2023-12-14
《金剛經說甚麼》-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解悟 喜極而泣、信心清淨、希有的功德、誰是五百年後希有人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avatar
香港吃貨寶寶
2023-11-21
20231106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多空不明下布局及回補股票,執行步驟及判斷條件~觀光股為例☆沒有底部型態的回補叫做猜,拿諸位冒險沒天良 簡單投資法「唬派」才說存在,因為勾結主力「養套殺」。咱是「琥派」,聽聽黃小琥的《沒那麼簡單》 相愛沒有那麼容易 每個人有他的脾氣 過了愛作夢的年紀 轟轟烈烈不如平靜 幸福沒有那麼容易 才會特別讓人著迷 什麼都不懂的年紀 曾經最掏心 所以最開心 曾經
Thumbnail
avatar
井底之蛙
2023-11-07
金剛經04:如何行善才能福德無量佛說做善事不拘泥形式,難道就可以隨心所欲嗎?生活中曾遇到那些「我為你好」、「我這是幫你」,但被幫助者卻備感困擾的情況,怎解?
Thumbnail
avatar
pencil yang
2023-01-27
《金剛經》藏著三把不思議解脫法鑰?只會讀誦抄寫太可惜? 許多讀者來信問,為何讀誦《金剛經》多年仍不解其義? 再者,雖不懂經文,仍時時發心讀誦和抄寫,如此是否真的有功德? 為何《金剛經》的真實義,如此難懂呢? 老實說,十幾年前我未覺醒前,即使對《金剛經》有種親切感,讀誦了幾百遍,也是不解其義,看遍諸多專家或大師的註疏,也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後來,覺修後
Thumbnail
avatar
吳九箴
2022-09-17
《金剛經》說,人間只是我們的第一層幻境?這篇文章不是給醉夢人看的,但有緣的醉夢人,不妨多看幾次,或可在文中嚐到妙法滋味。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段來自《金剛經》的偈語,不少人都已聽到會倒背如流。 然而,我相信大部分人,應該都只了解字面上的意思...
Thumbnail
avatar
吳九箴
2022-08-16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它的深義是什麼對凡夫而言,在修行的過程中,眼、耳、鼻、舌、身、意所觸及的色、聲、香、味、觸、法,這種種都是虛妄的,主要是要我們破除對「相」的執著,並不是說「相」是虛妄的,這點要釐清。 到了證道,超凡入聖之後,就進入「體相一如」的境界,不只是「體」圓滿,「相」也圓滿,就算有一天吃大虧也圓滿,這才是真正的自在。
Thumbnail
avatar
pod cast
2022-07-01
金剛經03:如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Thumbnail
avatar
pencil yang
202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