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 43 年,琉球國民學校白沙分班成立、民國 44 年升格為白沙分校,直至民國 47 年獨立設校為白沙國民學校,並於民國 57 年改制為白沙國民小學。
繼
馬祖之後,《校園逛逛》離島系列終於不孤單啦!這次因著工作,有幸到全台最好抵達的離島—小琉球-短居兩天,趁著空擋便騎著摩托車一口氣逛完島上的四間小學。今天想介紹的並不是位於小琉球中心、觀光客必經的琉球國小,而是離碼頭(白沙尾漁港)其實很近,卻不那麼常被發現的白沙國小。
這所小學,也是小琉球唯一看得到大海與漁船的國小。
鄉名沿革-從「剖腹山嶼」到琉球
小琉球為什麼叫小琉球?根據琉球鄉公所記載,琉球鄉原名為「沙馬基」。元朝時代台灣與沖繩列島合稱琉球或嵧球、琉求。明朝改稱沖繩列島為大琉球,台灣為小琉球。到了明朝初為台員、大員。到了萬曆未年,荷蘭據台後設市,制若崇臺,海濱沙環水曲曰灣,又泊舟處概謂灣,於是稱為台灣,原來的「小琉球」名稱轉到台灣南部的沙馬基。據《琉球鄉志:海上明珠》記載,荷蘭人島上住民西拉雅族自稱其地「拉馬伊」,因而改稱 Lambay。(只有我覺得「沙馬基」跟「拉馬伊」很像嗎XD)
一直到清代以後,撰修之《臺灣府誌》書上記載「臺灣西南海洋中有『小琉球山』」,才正式確立「小琉球」的名稱。有趣的是,小琉球另有「剖腹山嶼」之別稱,因小琉球為臺地,遠看很像睡臥者的凸肚,加上地勢為兩條交叉地塹所經過,像是被剖腹般,而有此一稱。(雖說是別稱,但之前完全沒聽過呀...)
民國九年九月一日,日人大規模更改台灣舊地名,凡三個字之地名皆改為二字,故將「小琉球」改稱「琉球」,台灣光復後則改稱為「琉球鄉」,全鄉有八村,分別是:本福村、漁福村、中福村、大福村、天福村、南福村、上福村、杉福村等。
白沙國小所在之中福村,舊名為「中澳仔」,該地為一小海灣,早期常為竹筏停靠處,猶如一座小漁港,加上此處位於白沙海岸中央,故名「中澳仔」。鄰近學校的中澳沙灘,至今依然是遊客與潛客玩水、踏浪的秘境。
上課上累了,就看海吧!
白沙國小校門口十分隱密,上一秒還穿梭在被麻花捲店及各家民宿包圍的狹小巷弄中,突然一個轉彎,校門口就隱身在巷末,一台台臨停買餐點的摩托車在校門口排排站著,不仔細看,差點認不出這是一所小學。
白沙國小校舍為紅磚色系,校門兩邊的圍牆很俏皮,很有點像城牆,也有點像歐洲建築才有的小煙囪,腦海中第一個想到反而是滿懷古城風味的
甲中國小。
一般來說,校舍後方通常會有遊具、不起眼的小教室、垃圾場,接著就是區分校內外的圍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白沙國小上方的那片藍,竟可無限延伸至地平線的彼端。穿越狹長的穿堂,後方是一片綠坡,綠坡那頭的欄杆,站得再怎麼挺拔,也擋不住那一望無際的藍,任性地佔滿視線。
往海的方向走,有個樓梯能直接通往觀海步道,是居民、旅客散步或騎腳踏車的路徑之一,現在則是隔著一條黃色封鎖線的距離,彷彿無形的牆,將自由阻絕在外。疫情爆發後,學校與海的距離又更遠了。
穿過穿堂,白沙國小後方宛若一座小公園。(攝影:Amo)
我想,在拉起這道封鎖線之前,這片海或許就是孩子的教室之一,而校園也是遊客戲水後的休憩場域。校舍後方一排的淋浴設備,也成了白沙國小最具特色的場域之一。
到訪這座小島是今年三月,距離第一所到訪學校,恰好滿一週年。從山上部落、田間農房、海線梯田,到離島風光,走過愈多地方,愈對這塊土地產生好奇,臺灣還有好多學校,坐落在意想不到的巷弄角落,回應著在地的需求。
儘管今年時間有限,不像之前能頻繁逛校園,依然期待這些看見與故事,能在庸庸碌碌的生活中持續點燃內心的小火光,提醒著自己,那些畫面、那些美好,一定要好好守護著。
參考資料:
1. 白沙國小
官網、
臉書。
2. 《琉球鄉志:海上明珠》:
教育篇。
3. 琉球鄉公所
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