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一 019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2014.6.7 良因法師 隨筆

raw-image

浮山遠和尚曰:

「古人親師擇友。曉夕不敢自怠。

至於執爨負舂,陸沈賤役。未嘗憚勞。

予在葉縣,備曾試之。(注)

然一有顧利害、較得失之心,則依違姑息,靡所不至。

且身既不正。又安能學道乎。」

《岳侍者法語》


【演蓮法師譯文】

浮山法遠禪師說:

「古時學道的人,為成就道法,親近明師,抉擇良友,朝勤夕惕,不敢自求片刻安逸。

至於燒火煮飯,擔柴舂米,種種苦工賤役,從來不嫌勞苦,不生疲厭。

記得我從前在葉縣廣教院親近歸省和尚時,所有苦逆境界都曾親身嘗試過。

假如我那時稍有一念顧惜利害、計較得失之心,做事就會挑三揀四,高興就做,不高興就藉故避開,以至於養成懶惰懈怠苟且偷安的習氣。

這樣,自己立身既不正,又怎麼能學得解脫之道呢? 」

(注) 予在葉縣,備曾試之

此乃法遠禪師追述昔日參訪葉縣廣教院・歸省禪師時所經歷的一段事蹟。

當年浮山・法遠天衣・義懷等禪師聽說河南葉縣廣教院歸省禪師高風亮節,特往參叩,其時正值寒冬下雪,歸省禪師不讓他們掛單,喝罵驅逐,以至用水潑他們,連身上的衣服都濕了,其他僧人不堪斥駡拂然而去,只有法遠義懷兩位禪師整衣敷具,端坐如故。

歸省禪師說:「你們再不離開,難道還要等我用拄杖趕打你們嗎?」法遠禪師上前叩拜說:「我們不辭千里迢迢而來,為的是參師訪道,難道一杓水就可以把我們趕走嗎?」歸省禪師這才准許他二人掛單,並安排法遠禪師充當典座(煮飯燒菜)的執事。

當時寺眾伙食很差,有一天歸省禪師偶然出寺,法遠禪師私取油麵,想煮五味粥供眾,粥剛煮熟,不料歸省禪師忽然回來了,對法遠禪師喝斥說:「你偷取油麵,這是盜用常住。」

法遠說:「我確實取了油麵,願受責罰。」

歸省禪師便把法遠禪師的三衣一鉢作價償還常住,罰打三十拄杖,並將他趕出寺院。眾道友替他說情,歸省禪師一概不許。

有一天歸省禪師外出,見法遠禪師孤身只影站在寺門的走廊下,便說:「這是寺院的地方,你住在這裡交房錢了嗎?」法遠禪師面無難色,便沿街化緣,把房租還清。

歸省禪師對大眾說:「這才是真正參禪的法器啊!」於是,便把衣法傳給法遠禪師

raw-image

良因贊曰:

《佛遺教經》:「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

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於持戒苦行中,可以得到法喜與榮耀;

但惡罵之毒卻是去踐踏它,故難於持戒苦行。

何以仍能歡喜忍受呢?

只因一心向道,故不以此介懷,

並藉以此養道,而心生歡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雪巖祖欽 (1216~1287),號雪巖;南宋 (1127~1279) 末、元 (1271~1368) 初時僧。 雪巖祖欽嗣無準師範,無準師範嗣破庵祖先,破庵祖先嗣密庵咸傑,密庵咸傑嗣應庵曇華,應庵曇華嗣虎丘紹隆,虎丘紹隆嗣圓悟克勤;
Thumbnail
雪巖祖欽 (1216~1287),號雪巖;南宋 (1127~1279) 末、元 (1271~1368) 初時僧。 雪巖祖欽嗣無準師範,無準師範嗣破庵祖先,破庵祖先嗣密庵咸傑,密庵咸傑嗣應庵曇華,應庵曇華嗣虎丘紹隆,虎丘紹隆嗣圓悟克勤;
Thumbnail
2016.9.25 良因法師 隨筆 草堂曰: 「學者立身,須要正當,勿使人竊議。 一涉異論,則終身不可立矣。 昔太陽平侍者①,道學為叢林推重,以處心不正, 識者非之,遂致終身坎坷,逮死無歸。 然豈獨學者而已,為一方主人,尤宜祇畏。」 《與一書記書》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草堂善清禪師說:
Thumbnail
2016.9.25 良因法師 隨筆 草堂曰: 「學者立身,須要正當,勿使人竊議。 一涉異論,則終身不可立矣。 昔太陽平侍者①,道學為叢林推重,以處心不正, 識者非之,遂致終身坎坷,逮死無歸。 然豈獨學者而已,為一方主人,尤宜祇畏。」 《與一書記書》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草堂善清禪師說:
Thumbnail
2016.9.25 良因法師 隨筆 草堂曰: 「學者立身,須要正當,勿使人竊議。 一涉異論,則終身不可立矣。 昔太陽平侍者①,道學為叢林推重,以處心不正, 識者非之,遂致終身坎坷,逮死無歸。 然豈獨學者而已,為一方主人,尤宜祇畏。」 《與一書記書》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草堂善清禪師說:
Thumbnail
2016.9.25 良因法師 隨筆 草堂曰: 「學者立身,須要正當,勿使人竊議。 一涉異論,則終身不可立矣。 昔太陽平侍者①,道學為叢林推重,以處心不正, 識者非之,遂致終身坎坷,逮死無歸。 然豈獨學者而已,為一方主人,尤宜祇畏。」 《與一書記書》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草堂善清禪師說:
Thumbnail
2016.8.3 良因法師 隨筆 雪堂曰: 「死心住雲巖,室中好怒駡。衲子皆望崖而退。 方侍者①曰:『夫為善知識,行佛祖之道,號令人天,當視學者如赤子。 今不能施慘怛之憂,垂撫循之恩,用中和之教, 奈何如仇讐,見則詬罵,豈善知識用心乎?』 死心拽拄杖趁之曰: 予不忍,故以重言激之,安有他哉。
Thumbnail
2016.8.3 良因法師 隨筆 雪堂曰: 「死心住雲巖,室中好怒駡。衲子皆望崖而退。 方侍者①曰:『夫為善知識,行佛祖之道,號令人天,當視學者如赤子。 今不能施慘怛之憂,垂撫循之恩,用中和之教, 奈何如仇讐,見則詬罵,豈善知識用心乎?』 死心拽拄杖趁之曰: 予不忍,故以重言激之,安有他哉。
Thumbnail
2015.12.5 良因法師 隨筆 雪堂曰: 「予在龍門時,昺鐵面住太平。 有言:『昺行腳離鄉未久,聞受業一夕遺火,悉為煨燼。』 昺得書擲之於地,乃曰:『徒亂人意耳。』」 《東湖集》 【演蓮法師譯文】 雪堂道行禪師說: 「我以前在龍門時,鐵面智昺禪師住在太平。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5.12.5 良因法師 隨筆 雪堂曰: 「予在龍門時,昺鐵面住太平。 有言:『昺行腳離鄉未久,聞受業一夕遺火,悉為煨燼。』 昺得書擲之於地,乃曰:『徒亂人意耳。』」 《東湖集》 【演蓮法師譯文】 雪堂道行禪師說: 「我以前在龍門時,鐵面智昺禪師住在太平。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5.8.6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曰: 「住持大體,以叢林為家。區別得宜,付授當器。 舉措係安危之理,得失關教化之源。為人模範,安可容易。 未見住持弛縱,而能使衲子服從;法度凌遲,而欲禁叢林暴慢。 昔育王諶遣首座①,仰山偉貶侍僧②,載于典文,足為令範。 或縱貪饕而無忌憚,或緣利養而致喧爭。
Thumbnail
2015.8.6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曰: 「住持大體,以叢林為家。區別得宜,付授當器。 舉措係安危之理,得失關教化之源。為人模範,安可容易。 未見住持弛縱,而能使衲子服從;法度凌遲,而欲禁叢林暴慢。 昔育王諶遣首座①,仰山偉貶侍僧②,載于典文,足為令範。 或縱貪饕而無忌憚,或緣利養而致喧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