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聰明思考》(中):人們的思考方式,從通則到實例,幫你串連的一本好書!

2022/04/23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我們在上一篇提有稍稍到「基模」這個東西,它是我們認知過程中相當重要的工具,也是這本書首篇的重要概念。今天我們把重點拉回來,談談人類如何認知我們的外在世界,進而回應。另外這些回應也跟我們過往在《人性煉金術》一書中提的人類決策、行為有關,我們也就一併來討論一下吧!

萬事皆推論

人類對世界的理解都是經由「構念」,也就是從感知到回應會經過「感受、認知、基模、回應」四個步驟,其中該怎麼做出「好的」回應,在基模階段的推論特別重要。
  1. 感受:為人類感受世界的過程,包含從五感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甚至到更廣義的感受身體氣流、感知外界溫度等等。
  2. 認知:我們在同一個時刻內會感受很多東西,例如你現在看著這篇文章,其實你的潛意識感知了你周圍的溫度、濕度、天氣、聲音、眼前文字的粗細、我的遣詞方式,但是唯一進入你「認知」裡頭的就只有我文字所想表達的內容而已。簡單說,在認知過程中,我們篩選了我們「想要認知」的感受
  3. 基模:是指人類透過感覺器官接收訊息分配含義的工具。我們前面篩選了我們要認知的東西,在這個階段我們為它賦予意義。例如看到對方皺眉,可能會懷疑對方是不是不開心或覺得不順;我們聽到外頭有雨聲,會直覺外面在下雨;我們看到一個人在黑板前拿著粉筆寫字,會猜測這個人是老師。
  4. 回應:人類針對基模作出的解釋給予回應行為。例如看到對方皺眉,如果這人是上司,我們可能會避免誤觸地雷而走開,但如果這人是好朋友,我們可能會去問他怎麼了;如果判斷在下雨,我們就會想等等出門要記得帶傘;又如果判斷是老師在上課,我們坐在台下是學生,那在「學生應該好好聽老師上課」的基模,我們就會督促自己要好好上課。
還記得上面的標題嗎?萬事皆推論。在「代入基模」的步驟裡,外面有雨聲就一定在下雨?有沒有可能是有人在放背景音樂?有人在黑板前拿著粉筆寫字?說不定人家是名粉筆畫藝術家正在落款!從認知到基模代入的推論過程可能是有問題的,前述所講的就是這種捷思式 heuristics 的偏誤若P則Q,但Q發生不代表P一定會發生。下雨天會有雨聲,但有雨聲不見得一定會下雨。當然捷思法不一定不好,有時候它可以讓我們觀察現象並幫助我們快速做出結論,只是結論有時候會出錯。
除了捷思偏誤以外,框架效應也會影響我們思考,而框架效應簡單說就是各種標籤,包含標籤的順序、內容、資訊等等,我們的預設框架都會影響我們基模的使用方式。
  1. 順序:我們接收事理的脈絡會影響我們的推論。有人問牧師說,祈禱的時候可以抽菸嗎?被回說這麼做是在褻瀆神明。接著他又問那在抽菸的時候可以祈禱嗎?牧師回說當然可以。但其實一樣啊!都是邊抽菸邊祈禱,光順序不一樣給人的觀感就會不同。
  2. 立場:我們所處的立場也會影響我們的判斷。例如一個保家衛國的人,在戰場上驍勇善戰,對他們國家的人而言,他是蓋世英雄,但對另一邊的人而言,他只是殘忍的侵略者。伊斯蘭國的「自由鬥士」在美國聯邦政府的眼中不過是個「恐怖份子」,立場不同我們就會對同個事物給出不一樣的回應。
  3. 說詞:使用的說法也會影響人們的觀感。你會想買一個成功率「高達」百分之九十的牌子還是失敗率「高達」百分之十的牌子?但這兩個其實是一樣的東西,但人們傾向正面的結論,討厭提及失敗的結論。
  4. 刻板印象:我們所知的刻板印象也都是我們經由過往知識所形塑出的結論。例如早期白人對黑人的歧視,他們規定黑人不能進某些餐廳、旅館,他們認為黑人低白人一等。一旦白人認知到黑人進入了「白人餐廳」,便會代入基模,認為他們「違反規約」。然而對不歧視黑人的人而言,那個餐廳就只是個地點,完全不會認為有什麼違反規約的感覺。
  5. 內隱約束:我們在成長過程中,人們會將社會文化中的風俗民情、法律等等納入自己的基模裡頭,才能完整的社會化。例如我們會知道在台灣持有槍支是犯法的,所以不會持有槍支,或者看到非專業人士持有槍支會覺得對方危險、恐怖,但在美國可以合法持有槍支的國家可能覺得還好。
  6. 背景資訊:認知心理學家發現,假如我們剛接觸到某個字詞、形體等,就會立刻連結相關概念,稱之為擴散激發模式 spreading activation。如果我們剛提到護理師,你接下來會比較容易聯想到你曾經去過或你家附近的醫院。如果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創意時尚,附近只要貼上蘋果的 logo 就行。想要讓人覺得你很貼心,就為他送上一杯溫熱水,別人會不自覺覺得你很暖。書中還舉了個超有趣的例子:想要順利假釋?那應該把聽證會排在午餐後,因為午餐前的聽證會幾乎無人假釋,但午餐後的聽證會機率卻高達六成六。甚至吊橋效應也是,如果雙方一起處在或度過某個危難,雙方會更有可能喜歡上彼此,因為認為對方是能生死與共的患難之交。
  7. 有限詞彙:我們只能針對認知到的東西做出回應,例如有人可以通靈,有人卻是完全絕緣體,那麼對於靈界的想法就會有根本上的差距。另外,能認知到的東西必須要能夠用表達出來,例如詞彙、圖像等等,如果詞彙表達不出來我們感受不到。例如對於「雪」這個字,在台灣用字很少,但在英文裡面卻有很多不同的詞可以來說雪,彼此是針對不同的大小、情況去形容,因此他們對雪能有更深刻的認識,而台灣人就傾向認為「雪就是雪」,不容易看出其間各種差異。
上述是針對基模本身的問題,但除此之外,當下外在環境的脈絡也會影響我們的回應方式,人類會套用自己現在的角色,以適合的姿態做出回應。例如在公司上班,下屬會習慣聽從上司命令,這是因為分配好的角色職權,甚至大家也會潛意識認為老闆比較有能力、下屬比較菜,但實際上是如此嗎?經由實驗證實這倒未必,說不定能力其實雷同甚至下屬能力更好!(話說回來,書中寫道大部分下屬都認為上司雖然能力好,但常在偷懶)
我們對於脈絡的理解也幫助我們在適當的時機表現適當的行為,在婚禮上祝福、在教室裡坐好、在另一半面前逞威風或撒嬌,即便我們「本來」不是這樣的人,但也會基於某種看不見的規範,迫使我們自己遵循這套社會規則。
情境的因素遠超乎我們想像,甚至多數人會陷入脈絡盲目。比爾蓋茲很聰明,在電腦上堪稱天才,多數人想他大學輟學,所以說人家是天才沒花什麼努力就能獲得商業上的巨大成功。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他在學生時代長達六年的時間裡,天天可以在私校操作電腦,甚至還會在凌晨三點跑去華盛頓大學的電腦中心用電腦,這樣的經驗讓他得以在電腦上更熟悉,有著許多人難以企及的熟練度,許多成功人士背後都有著一連串的機運故事,只是外人不清楚罷了
脈絡不僅在解釋他人成就時有影響,解釋我們自己的行為時也會,稱之為社會激發效應。Norman Triplet 在1898年進行了場社會實驗,他發現與其他自行車選手競賽時,自行車選手的表現會更好,其他動物也是,在競爭的場合中更加積極。著名的電鰻效應也是如此,在沙丁魚中放一隻電鰻,沙丁魚們會紛紛想要逃離,超過其他同伴避免被電死,就變得更有精力。
人們自身行為也會受到鏡映的影響,學習身邊人的舉動,像我們買東西的選擇,就算你覺得是你自己所做的選擇,更可能是你無意識間受到身邊人的影響——他們也做過類似的選擇。如果你身邊的人都在打籃球,你也容易跟著打;身邊的人都在抽煙,你也會跟著抽。然而,大部分的人會低估這份鏡映帶來的影響,認為抽煙是自己的選擇,而非為了融入同儕。(畢竟這樣講表示自己是沒有自主權,容易受他人影響,這樣會傷害我們的自主性原則)
好笑的是,同樣一件事情人們對發生在自己與別人身上的解讀會大相徑庭人們大多會合理化自己的情境行為、扭曲他人的情境行為。今天問一名年輕男生為什麼要跟這個女生在一起,他可能會說「她很暖」,換在別人身上他可能會說「因為那男的怕寂寞。」在東西方文化中,解讀也會有所差異,同樣是沒生小孩,西方容易歸納為父母不想生,在東方卻會認為是整體社會經濟發展導致養不起小孩,這種個別觀與整體觀各自的詮釋也會造成差異。
還記得在做人格測驗時,通常也都不太準,因為在回答時我們傾向用某個不久前的角色做代入,如果角色不確定,在答題時會產生不確定感,有的時候選項模稜兩可,因為自己有時外向有時內向,並非固定的,而是依照當下的情境決定應該展現什麼樣的性格。——至少我自己在答心理測驗的問題時是如此。
棒球裁判甲:「我看到什麼球,就怎麼判。」
棒球裁判乙:「那是什麼球,我就怎麼判。」
棒球裁判丙:「在我判之前,那顆球什麼也不是。」

意識與無意識

上面框架效應所提的,既然「背景資訊」會影響我們最後做出的決策,那這些「背景資訊」到底有沒有經過我們的認知篩選?
答案是有的,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交給「無意識」去處理了,前者我們稱為閾上知覺,後者則稱為閾下說服。例如你在看文章的時候覺得冷,你的意識正在處理文章內容,但無意識隨時感知周遭變化,你就會去拿外套穿上好讓身體保暖。
無意識在各種情況下會幫助我們的行動,像我們在租屋,即便說不出哪裡不好,但覺得有點不對勁的房子就不會租,又或者當別人在說謊時,明明也不確定是哪個點在說謊,但就是感覺得出來怪怪的。此外,在嘈雜的現場,只要有人喊你的名字,你還是會很快地轉過頭去看,忽略其他聲音,這種雞尾酒會現象也是無意識幫助我們抓出重要的關鍵字的應用。
針對租房子的狀況書中舉了一個荷蘭的研究,研究員將受試者分成三組,要他們從四間公寓中選出最好的一間,第一組受試者必須馬上選擇,第二組受試者可以好好思考三分鐘,第三組受試者則是一邊進行艱難的工作,一邊要他們做出選擇。你覺得誰會做出最好的選項,實驗非常驚人,可以好好思考的第二組做出的選擇最差。因為在高度複雜的情境裡頭,無意識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篩選資訊,但當你將所有資訊拉入意識後,能夠處理的資訊量其實是變少的
在學習高度複雜的東西時,無意識的表現會比意識來得更好,舉例來說——語言,那文法有夠複雜的,但為什麼大部分的人得以學會,那是因為他們交給無意識去學習這件事情。無意識擅長各式各樣的連結,而那些連結是我們靠意識難以去一一寫下的。
意識與無意識有各自的分工,意識適合解決操作性的問題,而無意識適合解決高度複雜問題。同樣都是數學問題,25*43 適合用直式算出,但是孿生質數的數學猜想卻要靠無意識來解決,正常想根本想不到。大部分的創意工作都需要靠無意識來催生想法,靠意識去操作補足細節。講個有趣的,像是在決定人生方向這件事情上面,大部分都是靠無意識、機運,某種趨力驅使你去做,但最後當你回頭看的時候卻是用意識去「解釋」這段旅程。
只是要注意的,要讓無意識開始運作,必須要讓這件事先納入你的思考範疇裡,這樣才能利用無意識幫助自己思考。舉個使用上的例子,在這次開會的尾聲,你可以先發下你設計好的問題,請與會人利用接下來的一週的時間想想,這樣下次開會時大家會比較有想法,太臨時講或者是只用書面寫寫沒有確保每個人都意識到這件事情,效果會非常糟糕;又或者如果你要做一個作品,可以先趕快有個初步發想,隨意做做看不用到最好,只要持續改進,潛意識會幫助你做出更好的成品。
假如沒有草稿,顯然你就不會去思考要怎麼打磨文字。簡單來說,可能一天下來真正寫作的時間只有兩、三個小時,可不管哪種形式,你的大腦都會持續運轉。 John McPhee
即便到現在,意識與潛意識我們大致可以知道區別,但詳細的心理機制仍然未明。像是處理音感的問題,你去問問聽得出音高的人,他們怎麼知道哪些音是C哪些音是D,實際上...他們就是聽得出來,但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樣的處理也屬於潛意識,因為這項連結相當複雜。當耳朵聽到聲音的時候,會有不同的波形、振幅、頻率,耳朵要先能夠抽離波形與振幅的影響,單看頻率,還要從自己腦中的資料庫找出對應的音高。講起來這麼複雜,你的同學肯定沒想這麼多,只覺得「阿就是C啊!」。

行為經濟學

在認知過程中的基模,有一些是我們先天預設好的,例如損失趨避、安於現狀偏誤等等,也有一些是後天我們加上去的,例如社會法律規範、刻板印象。後者在學校已經教了很多,前面也談了不少,所以現在我們來介紹一下先天預設好的基模吧!
  1. 損失趨避人們天生討厭損失的感覺,遠遠大於獲得。如果今天別人送你一百塊,但過沒多久跟你要回去,這樣明明就沒有賠錢,你仍然會覺得很不開心。相反地,今天你借給別人一百塊,然後過沒多久他還你了,你卻只會覺得剛剛好而已。
  2. 稟賦效應:算是損失趨避的應用,意指在你擁有某樣東西的時候,會高估其價值。例如你花了一千塊買了件帽T,別人覺得很好看想花一千跟你買,此時你可能會猶豫,因為你會覺得這是「你的東西」。手作品更明顯了,一樣都是陶碗,師傅外面做得好好的便宜賣,自己做得醜不拉機卻覺得很有價值。
  3. 安於現狀偏誤損失趨避會讓人們在選擇的時候習慣選擇既有的選項,傾向不做改變,會想「啊有沒有可能繼續下去會看到好東西」,但...可能沒有。例如你在看電視的時候,明明覺得這台沒有很好看,但還是懶得轉台;又或者你信箱裡那些煩人的電子報,明明知道很煩人,但依舊懶得一個一個去取消訂閱。
  4. 沈沒成本 / 機會成本你選擇安於現狀,那就會繼續花更多的時間、精力成本在這上面。像剛剛的電視,因為想說「哎呀!這台繼續看說不定會有好東西啊!」而不轉台,那就會繼續浪費時間看更多無聊的節目,說不定還會因此錯過別台正在播送的精彩節目。這些我們所浪費的時間、看其他好節目的機會我們就稱為繼續看同一台的機會成本。
  5. 計算成本:好的,所以你想想還是轉台看了,然後一直轉、一直轉,感覺好像都沒有好看的,這時其實就是出現了計算成本。你在換台的過程中,失去了好好深度看一部戲的體驗,所以才會讓你覺得每台都很無聊。不斷轉換的過程中也是會產生機會成本的
  6. 少的選擇更好:剛剛轉台是在講有線電視的時候,但你有沒有發現當只有台視、中視、華視三台的時候就沒有上面計算成本的問題了呢?實際上的例子告訴我們,適量的選擇讓我們能大致釐清自己想要什麼,太多的選擇會帶來無窮盡的機會成本,最後直接關掉電視,覺得無聊走了。
  7. 起動機:前述所講的社會影響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動機,你可以為了跟別人有談資而看航海王、也可以只是單純喜歡角色而看航海王、又或者只是你從小時候這個時間點就在看航海王,所以習慣繼續看下去。然而這個動機有時選得不好不僅無效還會造成反效果,像金錢可以提升人們去做的動機,但是資本進來後會形成行為與金錢間的對價關係,一旦金錢退出,人們可能就不願意做了,因為金錢誘因或強制性的措施通常會給人們的無意識「這東西其實不有趣,所以你必須去做」的暗示。

學到上面這些我們可以怎麼使用?

例如我們知道人類有安於現狀的慣性,所以我們在給對方選擇的時候,就要給對方「我們希望對方選擇」的內容作為預設選項,如此一來對方會比較容易選擇該預設選項,這稱之為選擇架構 choice structure。如果政府想要推行器官捐贈,那就要把人死後的器官捐贈預設為同意,但可以事先申請拒絕,如此一來,大部分像你我這樣懶的人其實…根本不太care,懶得去登記處理,反正沒處理也沒差,最後就順了政府的意。
另外如果想要改變他人行為,資本主義的紅蘿蔔與共產主義的棍棒都不是好的選擇,最好的選項是利用我們在《人慈》講的社會從眾行為。老師只要說「其他班的學生都會做好垃圾分類,我相信我們班也做的到」不用罰也不用罵,學生自己就會自己改善,只是效果可能沒有直接罵來得快,但是效果會是更長遠的。這也可以回歸到我們前述接受訊息時,如果認定某某學校的學生都會做好垃圾分類,基於基模的影響,為了讓我們符合這個身份,我們也會無意識地做到這件事情。
沈沒成本的概念則告訴我們,如果事情發生了就發生了,你也沒有辦法讓它消失,那就只能想想該怎麼做才能對現況最好。而要如何做出好決策,就牽涉到成本效益分析 cost-benefit analysis 了。其步驟是找出各種可行方案、找出受影響的各方、計算各方的成本效益、選擇計算方式(以可量度的金錢最常見)、預測期間內的成本與效益、依照機率與敏感度分析進行比較並歸納結論。
但是呢…這個方法有個很大的問題在於,並非每個東西都是可量化成金錢、可比較的。書中舉例壽險,一個工程師、一位醫生、一位文學家,誰的性命應該值比較多錢?工程師可以賺最多錢、醫生可以救更多人、文學家可以對後世造成最深遠的影響,但是不管怎樣,在計算成本分析的時候這些都很難量化估計,最後他們的人命計算價值可能都是一樣的。
在做成本效益分析的時候,大多數的內容是我們無法量化的,但是在進行多方比較的過程中,你的深思熟慮會讓判斷變得更周全,也能夠為決策或決策提供一份強而有力的背書。

小結

最後面談到成本效益分析的困難之處,也就是最佳化並不存在的問題,要怎麼解決呢?在下篇我們會來聊聊成本效益分析如果不能做到完全、完美分析,那我們能不能利用「有限的理性」去處理問題,例如針對某個政策不能提出全盤分析,但我們總能夠提供幾個選項去試驗看看。那就...請大家再期待下一篇吧!
96會員
141內容數
閱讀能夠充實我們自己的腦袋,筆記是能夠讓自己將讀過的東西融會貫通。在閱讀筆記裡,我希望與你分享我從書中看到的知識,再點綴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我都能夠從書中學習更多。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