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開會!可以不要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記得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寫到,一位台積電的美國人工程師來台受訓後在網路平台分享了一篇心得,這位工程師表示「花了太多時間在開會」、「超長工時卻低效率」、「軟體太過老舊」等等問題。相信很大部分的人應該都心有戚戚焉吧!



工作了這麼多年了,待過幾間公司,每間公司有默契的地方就是無效的會議很多,尤其是內部工作效率差的公司會議尤其多,真的是會讓人很崩潰。

排除那些固定的主管會議、部門會議、產銷會議、專案會議等等必要會議以外,最耗費時間精力的往往都是因為一句「call個meeting吧」打亂了一整天的工作計畫。如果是因為發生緊急事態突然需要召開臨時會議的話,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我所遇過的N百次臨時會議裡,沒有幾次是因為真的很緊急的事件而開會,基本上可以大概分為幾種:

1.主管被高層問到不會的題目,要趕快找屬下找答案。

2.誇部門推託工作。

3.主管宣洩情緒。

4.莫名其妙被叫進其他部門的會議裡備詢。.......等等

https://unsplash.com/photos/ftCWdZOFZqo?utm_source=unsplash&utm_medium=referral&utm_content=creditShareLink

https://unsplash.com/photos/ftCWdZOFZqo?utm_source=unsplash&utm_medium=referral&utm_content=creditShareLink

拿上述的第二點來說說吧,我遇過多次被叫去開會很多時候不是為了co-work工作,而是有人要找人把工作推出去,這樣子的人,他能在會議上表明”這個我不清楚,要找其他人處理”,你再多問幾句他就表現出一問三不知、你不要來問我的態度,一場會議大家推來推去,什麼結論也沒有討論出來,最後就變成需要的人找主管處理,然後主管出來再一次做一樣的事,運氣好的可能事情就解決了,運氣不好的問題依舊不動如山。

其實這問題的癥結點在於與公司的分工是否明確有關,每個角色要各司其職,在員工上任前就應該要訂立好該職務的工作內容與職責,而不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塞進去就沒事了。不做教育訓練,不說明職位跟部門職責,最後就會搞得部門跟部門之間對立,每次開會就是推託大會看誰推功厲害誰就贏。

上述第三點是我遇過最奇葩的狀況,有一種會議竟然會是主管要宣洩情緒用的,把人全部叫進會議室,然後開始罵,歇斯底力的罵,罵完之後大家都還搞不清楚到底發生什麼事就散會,然後一天的工作計畫被打亂,又得延後下班時間了。

所以說,這樣子的工時長到底是不是跟員工本身的效率有關?

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一個健康的管理體系裡,公司會不斷的去審視員工現在所使用的工具(軟硬體)、工作流程(SOP)是否都還合理,在還沒開始出現不合時宜前就先進行update,讓每一項工作都能按部就班的進行,工作中一發現問題就可以立刻向負責的同事提出討論。不會有不知道找誰,一找就要找一整群人的狀況出現。這樣就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會議,工作工時自然也就可以縮短。但這樣理想的公司往往少之又少,外商可能才有這樣子的體系吧!




喜歡我的文章嗎?喜歡的話歡迎追蹤、給愛心、給讚與分享!除此之外你還可以贊助支持,你的慷慨可以累積福氣喔!讓我們為這個世界創造更多溫暖與美好吧!では、我們下次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尾八-avatar-img
2022/05/06
蠻同意的,基本上亞洲體系的企業避不開耗時費力的會議 要避開只能走外商體系 btw你第三點的主管,應該是先被更上層罵過一輪來發洩情緒的哈 但這樣只是讓自己更難做事,我不推從,也從不幹這事 針對開會,去年因疫情實施wfh時,我也寫了一篇另外一個觀點 感覺你可能會更了解"耗時"這件事 https://vocus.cc/article/60a7202afd89780001e3e52d
帶自己出走Free of me.-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5/09
謝謝您的閱覽,我去看了您的文章了,的確我對耗時這件事很有感!希望這世界上無效的會議可以越來越少(笑)。
Selina Liao-avatar-img
2022/04/22
超寫實的反應~普遍的茫點
帶自己出走Free of me.-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4/22
謝謝支持!
avatar-img
帶自己出走Free of me.的沙龍
16會員
40內容數
生活看似一層不變,但其實可以很多變。來聊聊職場三兩事或是生活觀察吧!
2022/09/26
最近忙的有點瘋狂,好久沒來說說話了。 開始新工作一段時間了,發現自己的日文能力有退步,反省了之後發現是因為自己無法跟之前一樣,很有熱忱的投入在其中。可能是前一份工作的影響,現在做什麼事情,都會告訴自己不要過度投入,因為投入越深傷的越深、投入越深慾望就會越深、投入越深“應該要”怎麼樣的想法就越深。
Thumbnail
2022/09/26
最近忙的有點瘋狂,好久沒來說說話了。 開始新工作一段時間了,發現自己的日文能力有退步,反省了之後發現是因為自己無法跟之前一樣,很有熱忱的投入在其中。可能是前一份工作的影響,現在做什麼事情,都會告訴自己不要過度投入,因為投入越深傷的越深、投入越深慾望就會越深、投入越深“應該要”怎麼樣的想法就越深。
Thumbnail
2022/08/12
今年轉換新的職場後,一直在適應一種「完全顛覆原有的邏輯與常識」的狀態。 突然覺得我的人生走到這裡,看似每一段都有點辛苦,但其實很有趣,因為我總是遇到能不斷打破自我再重新塑造的機會,轉念想,這樣挺好的。因為我可以改變自己,可以學習到更多不同面向的事情,然後再重新認識自己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2/08/12
今年轉換新的職場後,一直在適應一種「完全顛覆原有的邏輯與常識」的狀態。 突然覺得我的人生走到這裡,看似每一段都有點辛苦,但其實很有趣,因為我總是遇到能不斷打破自我再重新塑造的機會,轉念想,這樣挺好的。因為我可以改變自己,可以學習到更多不同面向的事情,然後再重新認識自己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2/07/02
經過了10個月的找工作長征後,我想整理一些面試時被問到問題做些整理,想給自己留個紀錄外,也想分享給正在準備面試的你,希望能多少給你有一些參考方向。
Thumbnail
2022/07/02
經過了10個月的找工作長征後,我想整理一些面試時被問到問題做些整理,想給自己留個紀錄外,也想分享給正在準備面試的你,希望能多少給你有一些參考方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雖然總經理說遲到五分鐘不會扣全勤, 可主管拿著雞毛當令箭要求員工必須在七點五十分前打卡, 最好是七點半就到,來打掃清潔環境。 七點五十五分預備鈴響,課長舉高管理表,吆喝:集合~集合~來開會。 先檢討昨日生產效率,良品率太差, 誰耽誤出荷延誤,記點一次,誰又做錯,做壞品物記點一次, 為什麼不互相支援,
Thumbnail
雖然總經理說遲到五分鐘不會扣全勤, 可主管拿著雞毛當令箭要求員工必須在七點五十分前打卡, 最好是七點半就到,來打掃清潔環境。 七點五十五分預備鈴響,課長舉高管理表,吆喝:集合~集合~來開會。 先檢討昨日生產效率,良品率太差, 誰耽誤出荷延誤,記點一次,誰又做錯,做壞品物記點一次, 為什麼不互相支援,
Thumbnail
團隊工作流程順暢,你才會因為領導有方工作順利,可以輕易達成目標。
Thumbnail
團隊工作流程順暢,你才會因為領導有方工作順利,可以輕易達成目標。
Thumbnail
最近公司再次裁員超過30%,部門少了兩位老戰友,感傷啊!這下真的沒人罩我了,事情也越來越多,個人已黔驢技窮,主管終於要發現我是薪水小倫了嗎,噢不...
Thumbnail
最近公司再次裁員超過30%,部門少了兩位老戰友,感傷啊!這下真的沒人罩我了,事情也越來越多,個人已黔驢技窮,主管終於要發現我是薪水小倫了嗎,噢不...
Thumbnail
網友〈May〉的提問:   阿邦你好,我是建築師事務所的員工,我看我們主管都沒有在帶新人,我覺得可能我們這組的的性質沒辦法帶新人,主管發下來的案子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好像沒辦法丟給新人做。   我再過一段時間也要開始帶新進人員,是不是我也沒辦法將工作分配給新人,然後我就會要做兩人份的工作。 有關這個問
Thumbnail
網友〈May〉的提問:   阿邦你好,我是建築師事務所的員工,我看我們主管都沒有在帶新人,我覺得可能我們這組的的性質沒辦法帶新人,主管發下來的案子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好像沒辦法丟給新人做。   我再過一段時間也要開始帶新進人員,是不是我也沒辦法將工作分配給新人,然後我就會要做兩人份的工作。 有關這個問
Thumbnail
1.當專案來臨時,通常第一想到的會是加班。然而專案的品質很大部分取決於部屬加班的態度,硬的不太合適,軟的又不太合理 2.通常部屬不願意加班大概會有幾個可能的原因,先透過背景了解,則有助於提升部屬加班意願 3.筆者提供四招做法,軟硬兼施,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要兼顧與部屬的關係。
Thumbnail
1.當專案來臨時,通常第一想到的會是加班。然而專案的品質很大部分取決於部屬加班的態度,硬的不太合適,軟的又不太合理 2.通常部屬不願意加班大概會有幾個可能的原因,先透過背景了解,則有助於提升部屬加班意願 3.筆者提供四招做法,軟硬兼施,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要兼顧與部屬的關係。
Thumbnail
〔團體聚會〕、〔團隊開會〕說太多、話很多、意見多是討拍還是覺得會被認可,或是為了刷存在感而說。 開會時聽到很多抱怨,當成抒發情緒,不對!越來越偏。 l 也不說明要甚麼?到底要如何做? OS:從年初就一直跟你說要如何執行,你聽了嗎。 l 已做很久的計畫為什麼要改? OS:成效不好當然邊做邊修正阿。
Thumbnail
〔團體聚會〕、〔團隊開會〕說太多、話很多、意見多是討拍還是覺得會被認可,或是為了刷存在感而說。 開會時聽到很多抱怨,當成抒發情緒,不對!越來越偏。 l 也不說明要甚麼?到底要如何做? OS:從年初就一直跟你說要如何執行,你聽了嗎。 l 已做很久的計畫為什麼要改? OS:成效不好當然邊做邊修正阿。
Thumbnail
記得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寫到,一位台積電的美國人工程師來台受訓後在網路平台分享了一篇心得,這位工程師表示「花了太多時間在開會」、「超長工時卻低效率」、「軟體太過老舊」等等問題。相信很大部分的人應該都心有戚戚焉吧!
Thumbnail
記得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寫到,一位台積電的美國人工程師來台受訓後在網路平台分享了一篇心得,這位工程師表示「花了太多時間在開會」、「超長工時卻低效率」、「軟體太過老舊」等等問題。相信很大部分的人應該都心有戚戚焉吧!
Thumbnail
會議這個習題,只要你還在職場上的一天,都是很艱難的課題。 有一種主管很愛找人聊天,無論是績效檢討、資料收集、進度回報,各種大小事,時不時就召開會議,看看大家有甚麼意見、想法、無論好壞都貢獻出來,有開會就感覺有做事,來達到自我安慰,然後草草結束、虛度光陰。 
Thumbnail
會議這個習題,只要你還在職場上的一天,都是很艱難的課題。 有一種主管很愛找人聊天,無論是績效檢討、資料收集、進度回報,各種大小事,時不時就召開會議,看看大家有甚麼意見、想法、無論好壞都貢獻出來,有開會就感覺有做事,來達到自我安慰,然後草草結束、虛度光陰。 
Thumbnail
你我所皆知的會議,通常不外乎上層長官的褒揚、咆哮雙管齊下的場合。不斷褒揚自己的豐功偉業、細數他人的過失、咆哮毫無反擊能力的下屬,這些都習以為常,而且幾乎不會踩到雷,其實早在八百年前就已經設定好誰可以背上這樣的污名,不會反駁、不會回嘴、更不會翻桌子,長官們比誰都還擁有更高端的識人能力,這無庸置疑。 
Thumbnail
你我所皆知的會議,通常不外乎上層長官的褒揚、咆哮雙管齊下的場合。不斷褒揚自己的豐功偉業、細數他人的過失、咆哮毫無反擊能力的下屬,這些都習以為常,而且幾乎不會踩到雷,其實早在八百年前就已經設定好誰可以背上這樣的污名,不會反駁、不會回嘴、更不會翻桌子,長官們比誰都還擁有更高端的識人能力,這無庸置疑。 
Thumbnail
因為武漢肺炎的關係,這類的新聞最近出現的蠻多的,像是Automattic員工上千人,股價估計30億,但全公司都是遠距工作,或是唐鳳談「在家工作」的企業微型化模式。許多遠距工作的服務及工具也業績爆棚,股價爆漲。之所以讓我感觸很深的原因,不是因為遠距工作很美好很自由(想像是這樣,但實際上不是),而是…
Thumbnail
因為武漢肺炎的關係,這類的新聞最近出現的蠻多的,像是Automattic員工上千人,股價估計30億,但全公司都是遠距工作,或是唐鳳談「在家工作」的企業微型化模式。許多遠距工作的服務及工具也業績爆棚,股價爆漲。之所以讓我感觸很深的原因,不是因為遠距工作很美好很自由(想像是這樣,但實際上不是),而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